…………過後還有一更,四千字,補上昨天的!希望大家用各種方式給玄皇支持…………
王義起死回生已算是奇聞,之後又仿佛得到“鬼醫”的言傳身受,得到妙手回春的本事,無償給朝陽堡百姓看病,更是讓他出名,而後又智氣白秋塵更是讓王義的名字不脛而走,成為百姓心中“神”一般的少年。這些已是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沒想到,一個個小小神醫居然又搗鼓起了荒地開墾,依靠各種門路製造出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所謂黃河大水車,就是這樣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怎麽能不引起所有人關注。所以,今天――黃河大水車製造完成之後第一天開動的日子,很多朝陽堡的百姓都冒著嚴寒來到萬壽河岸邊,觀看這場就連他們都不知道可能會改變他們以後命運的“表演”。
淩晨雖然飄起了雪花,但天氣並不算特別寒冷,所以萬壽河河水並沒有結凍,低矮的河水像是一個佝僂的老漢,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慢慢的流淌著。岸上站著許多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人人縮著脖子,撮著雙手,嘴裏就像是抽著含煙,時時哈著白氣。雖然略微有些寒冷,但卻絲毫未能影響他們的熱情,他們看著立在原地的那個高十幾米的黃河大水車,仿佛是在看一個怪物,既興奮,又不解,各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指著黃河大水車問一些不明就裏的問題,而一些百姓又善意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答案。
王義的影響力都震動了千戶大宅,那些平時看他如奴仆的老爺夫人,都懷著十分好奇的心情傾巢出動,披著長襖,穿著溫暖的獸皮毛衫,來到岸邊觀看王義的表演。王林正、餘氏、王令儀,還有一個老婦人,板著一張老臉,手中拿著佛珠,身材略微有些發福,身上穿著黑黃相間的華貴長袍,領子就像是一個口罩,遮住了寬闊鼻子下的雙唇,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眸,聚精會神的看著黃河大水車,誰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
他們身旁各站著一個奴婢,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件厚實的長襖,以備天氣突然轉涼,好給主子多添一件暖和的衣服,以免他們受寒。真是諷刺!百姓穿的不算很厚,就算身上的棉襖,裏麵的棉花不知陪他們度過了多少個冬日,已經幾乎失去了抗寒的功效。而千戶大宅的這些主子,身上穿的衣襖已經很暖和了,但他們還要準備一件這樣的長襖,就從這個小小的關節,都能看出朝陽堡的貧富差距是多麽巨大。
除了千戶大宅的老爺夫人和百姓,就連朝陽堡的副千戶、百戶、總旗、小旗、鎮撫等人都前來觀看,這些人擁有的田地雖然不能和王林正比,但他們手中多多少少都擁有幾千畝幾百畝田地不等,也算是朝陽堡中的一個人物。這些年年景不好,他們不為自家田地心焦是不可能的,隻是以前他們一向靠天吃飯,也沒有辦法可想,眼下聽聞王義製作了一個什麽黃河大水車,還挖了很多灌井,他們不好奇不心動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大家便一起趕來看個熱鬧,再看看這大水車功效到底如何。
就在這時,隱隱綽綽的人群開始移動起來,他們紛紛自動讓出一條路,像是現代人觀看偶像和明星一樣,滿麵笑容的看著王義、李光頭、董飛和李氏走了過去。
王義一邊走,一邊向朝陽堡百姓揮手致敬,有些百姓起哄起來,紛紛喊著王義的名字,這裏麵有很多人都得到過王義的救治,還有一些便是莊上的那些莊民,這幾天可以說是他們最開心的幾天,托王義的福,他們每天都能喝上熱氣騰騰的香粥,對王義自然感激不盡。而李光頭和董飛走在王義身後,卻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他們畢竟才十四五年,童心未泯,不免忽略鋒芒不可外漏的道理,隻見兩人昂首挺胸,嬉皮笑臉,從人群中間目不斜視的開心走過。李氏則不同,她走在王義身旁,一副切切諾諾的樣子,始終低著頭,仿佛在害怕什麽。
這些全被千戶大宅的主子們看在眼內,那個老婦人瞅了瞅,看見王義的神氣模樣,麵無表情,手中的佛珠轉個不停,沉聲說道:“老爺,你看看他們多神氣。”
站在一旁的餘氏皮笑肉不笑,一副莫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冷哼道:“大姐,你這句話說的可不對,他們這不叫神氣,小妹看來,不過是一群小人得誌罷了……老爺,你說是不是?”
原來這個老婦人就是王林正的第一任妻子,曾氏。由於她每天誦經念佛,所以很少打理朝陽堡的日常事務,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千戶大宅裏麵的佛堂,靜心參禪。但是這幾日她始終聽到身邊丫鬟說一些關於王義的“趣聞”,一日如此,並沒什麽;如果天天如此,曾氏就有些坐不住了。沒想到一段時間不見,之前一直沉默不語的王義居然仿佛神仙上身一般,長了許多本事,不是醫術,便是畜牧,她倒要親眼看看,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奴仆到底能變成一個什麽樣子。
王林正方臉之上毫無表情,三縷精致的山羊胡隨著寒風輕輕擺動,他微微眯起那雙幹練的雙眸,雙手背在身後,聽到餘氏的問話,並沒有回答,而且仿佛心中有很多心事似地,微微“恩”了一聲。
餘氏見王林正漫不經心的樣子,有些不高興,纖細的腰姿輕輕扭動著,一對兒狐狸眼就像將死之人,來回翻動著,她不悅道:“依我看,老爺就不應該答應萬盛山,把一千畝田地交給一個奴仆去打理,這不符合規矩。”
在旁站著的王令儀擠著一對兒小酒窩,踮起小玉足,聚精會神看著王義,這時聽到餘氏的話,撅著小嘴兒,說道:“二娘,你這話說的不對。二……”本來她是想說“二哥”,但她卻忘記了千戶大宅所有“高層”都在這裏,吐了吐舌頭,糾正道:“王義他製造水車,如果成功,也算是為朝陽堡做出了莫大貢獻,也許真的會提高糧產,有什麽不對?我看萬盛山萬老爺也正是看中了王義的才能,所以才敢把一千畝田地交給他打理的。”
餘氏不以為然,冷笑道:“嗬嗬!才能?笑死我了,大姐,您聽聽。”她轉身對身後的王令儀說道:“他那不是才能,是瞎貓碰著了死耗子……隻不過是些旁門左道而已,有什麽值得誇耀的?”
王令儀嘴角兩顆小酒窩實在生得可愛,見者無不想上前啃咬一番,她接著說道:“二娘,您這是偏見……如果說王義製造水車是瞎貓碰著死耗子、旁門左道的話,那他的醫術呢?他可以無償給朝陽堡百姓治病,難道這就不算一件功勞嗎?”她又轉身對旁邊站著的曾氏說道:“大娘,您給評評理……您每天都在誦經念佛,自然知道善有善報,佛祖教化眾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王義他救治了多少人?這麽說來,王義豈不是功不可沒?”
曾氏她之所以向佛,無疑是二個原因,第一是對佛理有所感悟,第二則是因為她沒有給王家生得一男一女,心中總覺得對王林正有所虧欠,所以在佛堂進行心理逃避。曾氏向佛多年,自然知道佛祖倡導些什麽,從奴婢口中得知王義救治了許多窮苦百姓,還是無償,不要一分一裏,她也不由對王義刮目相看,現在聽王令儀這麽說,心中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不由點了點頭,始終瞅著王義,心中也是百味交雜。
餘氏見曾氏和王林正一副模樣,氣道:“哼……說起那些所謂醫術,我更覺得是旁門左道……哪有用螃蟹、木屑和山楂治病的?萬一稍有差池,那可是一條人命啊!到時誰來負責?還不是咱們千戶府,這不是明擺著往老爺和大姐你們臉上抹黑嗎?更出奇的是,他前些日子居然讓一個叫什麽雷彪的人騎著馬從朝陽堡到桃河堡瞎轉了一圈來治病,還誆人家說你的性命再不能活過一個半時辰……你們說說看,這也能稱之為醫術?這不是旁門左道,又是什麽?”
王令儀辯解道:“二娘,您說的不對……隻要能治好疾病,哪會在乎什麽方法,最主要的結果如何。這樣更能說明王義他手段高明,連那個桃河堡的什麽神醫可強多了。”
餘氏見王令儀一再頂撞自己,不由惱怒,發作道:“你個死丫頭……”
還不等她把話說完,王林正怒道:“好了!吵什麽吵?你們也不看看自己的分身,大庭廣眾之下吵吵囔囔,成何體統,都給我住嘴。”
餘氏指著王義的方向,說道:“怎麽?老爺,連你要袒護那個王義不成?”
王林正轉過身子,看著餘氏,冷冷說道:“我不管王義他是不是旁門左道,最終確實救治了不少百姓,我也見過他的本事,可不是一句旁門左道能解釋的清的……但是,總比你那個不爭氣的兒子每天往窯子裏鑽強的多。”
餘氏怎麽也不會想到,所有人的矛頭現在都向自己而來,她狠狠瞪了一眼王令儀,再看已走到大水旁邊的王義,心中的怒火仿佛就算用萬壽河中所有的河水也澆不息似地,一雙狐狸眼眸死死盯著王義,恨不得將對方千刀萬剮。在她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同時,心中的那團怒火仿佛正在發生轉變,對王義不再是防範,而是仇恨。
千戶大宅所有高層發生口舌之爭的時候,他們怎麽也不會想到,這些全被王義看到,他站在黃河大水車旁邊,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與王林正四目相對,眼神之中除了得意,還有就是幸災樂禍和嘲笑。嘴角那一絲冷笑,仿佛是一支冰箭,狠狠的插在王林正心窩之中。幹練老道的王林正身子不由微微一動,好像心髒真的中了王義一擊,他心中暗想:王義,讓老夫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本事!
…………
…………
當王義無意間看到餘氏他們發生爭吵的時候,心中真是無比暢快,仿佛心中積壓多年的委屈,得到了微微的一絲安慰。他看著遠處的王林正,好像感覺到了對方心中的想法,現在自己眾望所歸,在朝陽堡建立起了百姓基礎,再怎麽說也比那個不成氣候的王祖成要強的多。不管王林正心中是刮目相看,還是有了危機感,王義都感到高興,就從對方冒著嚴寒、目不轉睛的來觀看黃河大水車的演示,王義就知道,他現在已經在王林正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不管是好是壞,這都是一個不錯的結果。這也是王義計劃的一部分!
“王兄弟,我們開始吧!”白總旗早早就來到黃河大水車旁邊,見所有事務都準備停當,不由說道。
王義清楚的明白,這次黃河大水車的處子秀,對於他是多麽重要,他收回雙目,轉身對白總旗重重點了點頭,大聲說道:“好!開始!”
頓時,岸邊傳來萬千呼聲,所有百姓都摩肩擦踵,探頭探腦,伸長脖子想一窺究竟。
白總旗也是滿臉興奮,招呼兩個莊民上前,將水車隘道的閘門抽開。在眾人的注目下,隻見水車在河水的衝擊下,很快便“吱呀吱呀”地轉動起來,車輪上的竹筒隨著轉動,不斷地浸入隘道的水中,將水提升至頂高,然後嘩嘩地傾入淩空橫架的木槽中,濺起一片片水花,珠珠水粒就像是一顆顆珍珠,在空中零星飛舞,在陽光照射之下,散發出美麗的光芒。車輪不停轉動,河水便源源不斷地順槽奔向岸上的水渠,不斷地奔流向各處的田地,就像是一條長龍,迅捷的遊走在田地之中。
王義隨著車輪的轉動,臉上慢慢浮現出笑容,岸邊百姓的歡呼聲不絕於耳,他仿佛置若罔聞,呆呆的看著萬壽河中低矮的河水像是一條巨龍,遊走在田地。
白總旗也十分激動,笑道:“王兄弟,我們成功了。”
王義重重點了點頭,不由和身後的李光頭與董飛擁抱在一起,李氏站在他們身旁,擦著眼角幸福的淚水。站在遠處的王林正和曾氏百味交雜,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王義製造的這個大物件兒,真的可以轉動,真的可以把那麽淺的水引到河田。他們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感到懊惱。諷刺的是,餘氏和王令儀的心情純粹的多,前者自然是懊惱無比,而後者自然為王義感到高興,不由興奮的跳了起來,與岸邊的百姓一同歡呼。
那些副千戶、百戶和鎮撫等人也走了過來,仔細觀看著黃河大水車的工作原理,站在原地連連稱奇。這時候,一個人向王義走了過來,躬身說道:“王兄弟,你製造的這黃河大水車真是神物啊!”
王義從李光頭和董飛懷抱中脫身而出,轉過身子,看著眼前此人,隻見對方身穿一身灰色長襖,下巴上留著山羊胡,筆直有力,就像是蘸過墨水的毛筆,順滑和堅挺,他雙眸有神,生得一張十分俊俏的麵龐,看樣子不過四十多歲,高大勻稱的身材。王義猜想,這個人年輕的時候,絕對是一個令女人癡狂的俊俏公子哥兒。
王義笑著回禮,不由轉身看著白總旗,尷尬道:“不知這位是……”
[]
王義起死回生已算是奇聞,之後又仿佛得到“鬼醫”的言傳身受,得到妙手回春的本事,無償給朝陽堡百姓看病,更是讓他出名,而後又智氣白秋塵更是讓王義的名字不脛而走,成為百姓心中“神”一般的少年。這些已是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沒想到,一個個小小神醫居然又搗鼓起了荒地開墾,依靠各種門路製造出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所謂黃河大水車,就是這樣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怎麽能不引起所有人關注。所以,今天――黃河大水車製造完成之後第一天開動的日子,很多朝陽堡的百姓都冒著嚴寒來到萬壽河岸邊,觀看這場就連他們都不知道可能會改變他們以後命運的“表演”。
淩晨雖然飄起了雪花,但天氣並不算特別寒冷,所以萬壽河河水並沒有結凍,低矮的河水像是一個佝僂的老漢,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慢慢的流淌著。岸上站著許多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人人縮著脖子,撮著雙手,嘴裏就像是抽著含煙,時時哈著白氣。雖然略微有些寒冷,但卻絲毫未能影響他們的熱情,他們看著立在原地的那個高十幾米的黃河大水車,仿佛是在看一個怪物,既興奮,又不解,各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指著黃河大水車問一些不明就裏的問題,而一些百姓又善意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答案。
王義的影響力都震動了千戶大宅,那些平時看他如奴仆的老爺夫人,都懷著十分好奇的心情傾巢出動,披著長襖,穿著溫暖的獸皮毛衫,來到岸邊觀看王義的表演。王林正、餘氏、王令儀,還有一個老婦人,板著一張老臉,手中拿著佛珠,身材略微有些發福,身上穿著黑黃相間的華貴長袍,領子就像是一個口罩,遮住了寬闊鼻子下的雙唇,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眸,聚精會神的看著黃河大水車,誰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
他們身旁各站著一個奴婢,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件厚實的長襖,以備天氣突然轉涼,好給主子多添一件暖和的衣服,以免他們受寒。真是諷刺!百姓穿的不算很厚,就算身上的棉襖,裏麵的棉花不知陪他們度過了多少個冬日,已經幾乎失去了抗寒的功效。而千戶大宅的這些主子,身上穿的衣襖已經很暖和了,但他們還要準備一件這樣的長襖,就從這個小小的關節,都能看出朝陽堡的貧富差距是多麽巨大。
除了千戶大宅的老爺夫人和百姓,就連朝陽堡的副千戶、百戶、總旗、小旗、鎮撫等人都前來觀看,這些人擁有的田地雖然不能和王林正比,但他們手中多多少少都擁有幾千畝幾百畝田地不等,也算是朝陽堡中的一個人物。這些年年景不好,他們不為自家田地心焦是不可能的,隻是以前他們一向靠天吃飯,也沒有辦法可想,眼下聽聞王義製作了一個什麽黃河大水車,還挖了很多灌井,他們不好奇不心動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大家便一起趕來看個熱鬧,再看看這大水車功效到底如何。
就在這時,隱隱綽綽的人群開始移動起來,他們紛紛自動讓出一條路,像是現代人觀看偶像和明星一樣,滿麵笑容的看著王義、李光頭、董飛和李氏走了過去。
王義一邊走,一邊向朝陽堡百姓揮手致敬,有些百姓起哄起來,紛紛喊著王義的名字,這裏麵有很多人都得到過王義的救治,還有一些便是莊上的那些莊民,這幾天可以說是他們最開心的幾天,托王義的福,他們每天都能喝上熱氣騰騰的香粥,對王義自然感激不盡。而李光頭和董飛走在王義身後,卻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他們畢竟才十四五年,童心未泯,不免忽略鋒芒不可外漏的道理,隻見兩人昂首挺胸,嬉皮笑臉,從人群中間目不斜視的開心走過。李氏則不同,她走在王義身旁,一副切切諾諾的樣子,始終低著頭,仿佛在害怕什麽。
這些全被千戶大宅的主子們看在眼內,那個老婦人瞅了瞅,看見王義的神氣模樣,麵無表情,手中的佛珠轉個不停,沉聲說道:“老爺,你看看他們多神氣。”
站在一旁的餘氏皮笑肉不笑,一副莫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冷哼道:“大姐,你這句話說的可不對,他們這不叫神氣,小妹看來,不過是一群小人得誌罷了……老爺,你說是不是?”
原來這個老婦人就是王林正的第一任妻子,曾氏。由於她每天誦經念佛,所以很少打理朝陽堡的日常事務,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千戶大宅裏麵的佛堂,靜心參禪。但是這幾日她始終聽到身邊丫鬟說一些關於王義的“趣聞”,一日如此,並沒什麽;如果天天如此,曾氏就有些坐不住了。沒想到一段時間不見,之前一直沉默不語的王義居然仿佛神仙上身一般,長了許多本事,不是醫術,便是畜牧,她倒要親眼看看,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奴仆到底能變成一個什麽樣子。
王林正方臉之上毫無表情,三縷精致的山羊胡隨著寒風輕輕擺動,他微微眯起那雙幹練的雙眸,雙手背在身後,聽到餘氏的問話,並沒有回答,而且仿佛心中有很多心事似地,微微“恩”了一聲。
餘氏見王林正漫不經心的樣子,有些不高興,纖細的腰姿輕輕扭動著,一對兒狐狸眼就像將死之人,來回翻動著,她不悅道:“依我看,老爺就不應該答應萬盛山,把一千畝田地交給一個奴仆去打理,這不符合規矩。”
在旁站著的王令儀擠著一對兒小酒窩,踮起小玉足,聚精會神看著王義,這時聽到餘氏的話,撅著小嘴兒,說道:“二娘,你這話說的不對。二……”本來她是想說“二哥”,但她卻忘記了千戶大宅所有“高層”都在這裏,吐了吐舌頭,糾正道:“王義他製造水車,如果成功,也算是為朝陽堡做出了莫大貢獻,也許真的會提高糧產,有什麽不對?我看萬盛山萬老爺也正是看中了王義的才能,所以才敢把一千畝田地交給他打理的。”
餘氏不以為然,冷笑道:“嗬嗬!才能?笑死我了,大姐,您聽聽。”她轉身對身後的王令儀說道:“他那不是才能,是瞎貓碰著了死耗子……隻不過是些旁門左道而已,有什麽值得誇耀的?”
王令儀嘴角兩顆小酒窩實在生得可愛,見者無不想上前啃咬一番,她接著說道:“二娘,您這是偏見……如果說王義製造水車是瞎貓碰著死耗子、旁門左道的話,那他的醫術呢?他可以無償給朝陽堡百姓治病,難道這就不算一件功勞嗎?”她又轉身對旁邊站著的曾氏說道:“大娘,您給評評理……您每天都在誦經念佛,自然知道善有善報,佛祖教化眾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王義他救治了多少人?這麽說來,王義豈不是功不可沒?”
曾氏她之所以向佛,無疑是二個原因,第一是對佛理有所感悟,第二則是因為她沒有給王家生得一男一女,心中總覺得對王林正有所虧欠,所以在佛堂進行心理逃避。曾氏向佛多年,自然知道佛祖倡導些什麽,從奴婢口中得知王義救治了許多窮苦百姓,還是無償,不要一分一裏,她也不由對王義刮目相看,現在聽王令儀這麽說,心中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不由點了點頭,始終瞅著王義,心中也是百味交雜。
餘氏見曾氏和王林正一副模樣,氣道:“哼……說起那些所謂醫術,我更覺得是旁門左道……哪有用螃蟹、木屑和山楂治病的?萬一稍有差池,那可是一條人命啊!到時誰來負責?還不是咱們千戶府,這不是明擺著往老爺和大姐你們臉上抹黑嗎?更出奇的是,他前些日子居然讓一個叫什麽雷彪的人騎著馬從朝陽堡到桃河堡瞎轉了一圈來治病,還誆人家說你的性命再不能活過一個半時辰……你們說說看,這也能稱之為醫術?這不是旁門左道,又是什麽?”
王令儀辯解道:“二娘,您說的不對……隻要能治好疾病,哪會在乎什麽方法,最主要的結果如何。這樣更能說明王義他手段高明,連那個桃河堡的什麽神醫可強多了。”
餘氏見王令儀一再頂撞自己,不由惱怒,發作道:“你個死丫頭……”
還不等她把話說完,王林正怒道:“好了!吵什麽吵?你們也不看看自己的分身,大庭廣眾之下吵吵囔囔,成何體統,都給我住嘴。”
餘氏指著王義的方向,說道:“怎麽?老爺,連你要袒護那個王義不成?”
王林正轉過身子,看著餘氏,冷冷說道:“我不管王義他是不是旁門左道,最終確實救治了不少百姓,我也見過他的本事,可不是一句旁門左道能解釋的清的……但是,總比你那個不爭氣的兒子每天往窯子裏鑽強的多。”
餘氏怎麽也不會想到,所有人的矛頭現在都向自己而來,她狠狠瞪了一眼王令儀,再看已走到大水旁邊的王義,心中的怒火仿佛就算用萬壽河中所有的河水也澆不息似地,一雙狐狸眼眸死死盯著王義,恨不得將對方千刀萬剮。在她心中,隱隱感到一絲不安,同時,心中的那團怒火仿佛正在發生轉變,對王義不再是防範,而是仇恨。
千戶大宅所有高層發生口舌之爭的時候,他們怎麽也不會想到,這些全被王義看到,他站在黃河大水車旁邊,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與王林正四目相對,眼神之中除了得意,還有就是幸災樂禍和嘲笑。嘴角那一絲冷笑,仿佛是一支冰箭,狠狠的插在王林正心窩之中。幹練老道的王林正身子不由微微一動,好像心髒真的中了王義一擊,他心中暗想:王義,讓老夫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本事!
…………
…………
當王義無意間看到餘氏他們發生爭吵的時候,心中真是無比暢快,仿佛心中積壓多年的委屈,得到了微微的一絲安慰。他看著遠處的王林正,好像感覺到了對方心中的想法,現在自己眾望所歸,在朝陽堡建立起了百姓基礎,再怎麽說也比那個不成氣候的王祖成要強的多。不管王林正心中是刮目相看,還是有了危機感,王義都感到高興,就從對方冒著嚴寒、目不轉睛的來觀看黃河大水車的演示,王義就知道,他現在已經在王林正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不管是好是壞,這都是一個不錯的結果。這也是王義計劃的一部分!
“王兄弟,我們開始吧!”白總旗早早就來到黃河大水車旁邊,見所有事務都準備停當,不由說道。
王義清楚的明白,這次黃河大水車的處子秀,對於他是多麽重要,他收回雙目,轉身對白總旗重重點了點頭,大聲說道:“好!開始!”
頓時,岸邊傳來萬千呼聲,所有百姓都摩肩擦踵,探頭探腦,伸長脖子想一窺究竟。
白總旗也是滿臉興奮,招呼兩個莊民上前,將水車隘道的閘門抽開。在眾人的注目下,隻見水車在河水的衝擊下,很快便“吱呀吱呀”地轉動起來,車輪上的竹筒隨著轉動,不斷地浸入隘道的水中,將水提升至頂高,然後嘩嘩地傾入淩空橫架的木槽中,濺起一片片水花,珠珠水粒就像是一顆顆珍珠,在空中零星飛舞,在陽光照射之下,散發出美麗的光芒。車輪不停轉動,河水便源源不斷地順槽奔向岸上的水渠,不斷地奔流向各處的田地,就像是一條長龍,迅捷的遊走在田地之中。
王義隨著車輪的轉動,臉上慢慢浮現出笑容,岸邊百姓的歡呼聲不絕於耳,他仿佛置若罔聞,呆呆的看著萬壽河中低矮的河水像是一條巨龍,遊走在田地。
白總旗也十分激動,笑道:“王兄弟,我們成功了。”
王義重重點了點頭,不由和身後的李光頭與董飛擁抱在一起,李氏站在他們身旁,擦著眼角幸福的淚水。站在遠處的王林正和曾氏百味交雜,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王義製造的這個大物件兒,真的可以轉動,真的可以把那麽淺的水引到河田。他們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感到懊惱。諷刺的是,餘氏和王令儀的心情純粹的多,前者自然是懊惱無比,而後者自然為王義感到高興,不由興奮的跳了起來,與岸邊的百姓一同歡呼。
那些副千戶、百戶和鎮撫等人也走了過來,仔細觀看著黃河大水車的工作原理,站在原地連連稱奇。這時候,一個人向王義走了過來,躬身說道:“王兄弟,你製造的這黃河大水車真是神物啊!”
王義從李光頭和董飛懷抱中脫身而出,轉過身子,看著眼前此人,隻見對方身穿一身灰色長襖,下巴上留著山羊胡,筆直有力,就像是蘸過墨水的毛筆,順滑和堅挺,他雙眸有神,生得一張十分俊俏的麵龐,看樣子不過四十多歲,高大勻稱的身材。王義猜想,這個人年輕的時候,絕對是一個令女人癡狂的俊俏公子哥兒。
王義笑著回禮,不由轉身看著白總旗,尷尬道:“不知這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