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掉王齮之後,嬴政亮出王印,表明自己為秦國主君身份,加以在軍中威望甚高的蒙恬的佐證,正式掌握駐紮在武遂的大軍。
有大軍在側,得到保護的嬴政便傳秘詔於昌平君與昌文君二兄弟(曆史上是昌平君與昌文君協助嬴政平定嫪毐之亂,二人因此受封爵位,但秦時裏隻提到了昌平君在平定嫪毐之亂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作為其兄弟的昌文君應該也有參與),令他們領兵前往鹹陽平定嫪毐之亂。
說起昌平君就不得不提到秦國朝堂之上的勢力劃分。
戰國時期,七國之間多有征伐,但因利益關係,各國王室之間多有通婚,而隨公主陪嫁的也多為國內不受寵的王子。
公主為國君下了子嗣,有些隨無緣王位,但也因是國君血脈,自成一股勢力。
在多代通婚之後,自然會形成一股可以影響朝堂的勢力。
此舉也造成了各個國家之內,皆有一股強大的由其餘六國所組成的外戚勢力代表。
秦國雖收納各國人才,但經過幾百年與各國的聯姻,國內最為強大的已然是來自於各國的外戚勢力。
比如被主角取代的成蹻,其母親便是現今韓王的女兒,韓國的長公主(實在找不到成蹻母親的信息,隻說其為韓恒惠王的女兒,按年齡來算,應該是長女。),而成蹻便是秦國朝堂之中的韓國外戚勢力代表。
(所以按輩分,主角應當叫韓非為舅父。)
而嬴政的母親秦太後、嫪毐皆為趙人,是趙國外戚勢力的代表。
昌平君則是秦國國內,勢力最為強大的楚國外戚代表。
世人皆言“秦晉之好”,但實則秦楚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自春秋時期便開始聯姻至今,已有十八代之久。
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後(羋八子,也就是羋月),秦孝文王的王後,收嬴政父親秦莊襄王為養子的華陽夫人(羋姓,熊氏)。
昌平君的身世更為不凡,乃是楚考烈王熊元之子。
當年楚國太子熊元作為質於秦國,後娶秦昭襄王之女,生長子昌平君和次子昌文君。
當時,尚是安國君(秦孝文王)正夫人的華陽夫人作為楚國王室,對於這位故國來的太子照顧有佳。
後來熊元離開秦國後,在華陽夫人的照顧下昌平君一家得以在秦國生存。
在秦昭襄王去世後,孝文王即位為秦王,華陽夫人為王後。
但秦孝文王隻在位三天去世。養子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尊華陽夫人為王太後。隨後,昌平君在華陽太後的扶持下,逐步進入到秦國朝政。
嬴政為拉攏勢力龐大的楚國外戚勢力,更是娶了昌平君的女兒為王後。
(所以說扶蘇應當稱昌平君為外公。當然以上都是史學家的推測,尚未有定論。)
現在隻待糧草齊備,周圍兵馬集結,便可開拔直撲鹹陽,匯同昌平君一起,一舉平定由嫪毐發動的叛亂。
就在大軍開拔的前夜,王帳之內,嬴政似是在等待某人前來。
一陣微風過後,一人出現的大帳之中。
正是了結了與玄翦的恩怨,自新鄭趕來的成蹻。
嬴政見麵第一句話便是,“看來玄翦已死,你也已拿回了屬於自己之物了。”卻是注意到成蹻手上佩戴的碧玉扳指。
“確實,當年險死還生,若非我另有奇遇,怕是要真的死在羅網的追殺之下了。如今總算大仇得報,也不往這三年的潛藏。”
“之前新鄭城內,匆匆一別,尚未告訴你,子嬰在鹹陽的狀況嗎?”
嬴政所言的子嬰,正是其被嫪毐與呂不韋圍殺前,前身留在鹹陽中尚且年幼的兒子,也就是是後來的曆史上所謂的“秦三世”。
“有你在,我自當不用擔心,不是嗎?王兄。”
“當年我中計,被誣陷為秦國叛逆,滿府上下除子嬰之外,皆被以謀逆罪論處,而當年陷害我之人反而受封。如今我回來了,自然要向他們一一清算。”說道此處,成蹻體內身深藏的怨氣似是被激起,濃烈殺氣在空氣之中蔓延。
使得與其交談的嬴政不由暗道,成蹻在此三年到底經曆了什麽?方才變成今日的這般模樣。
為防止其報仇過甚,大殺特殺,從而引發秦國劇烈動蕩,便說道:“當年之事錯綜複雜,不止有嫪毐一人,其背後尚有人...”
成蹻打斷道:“這我自然知道,其後麵還有呂不韋乃至當今秦國太後的影子,作為先王唯二的王子,我理所因當的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否則當日僅憑一封沒有根據的書信,尚不足已定我這明先王的少子,當今王弟之罪。”
“那你...”
“我同為先王血脈,自是不會擾亂秦國,我此次回去,隻為誅除首惡而已。”
“首惡嗎?原來你早有謀劃。隻是不知此次回去,剿滅嫪毐之後,你有何打算?”
“成蹻這個人早已死了,名字也已從秦國宗冊之中抹去,就讓他以死人的身份繼續存在吧。世上也隻存韓王爺之名而已。”
“那在嫪毐之亂結束之後,你想要受封何地?”明白成蹻之意,嬴政再無後顧之憂,便直接問其要何封賞?
“我要蜀中靠近百越的百裏之地,作為封地。”
“隻是如此簡單嗎?”並不是成蹻的要求太高,反而是太低了。
百裏之地看似不小,但要看放在何處,放在人口稠密的中原、關中地區,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國中之國。
但秦國時期的巴蜀雖有李冰修建都江堰之故,土地肥沃,但奈何人口稀少,並不如後世產出豐富,至今仍有許多地方為煙瘴之地,生人勿近。
加之內中群山環繞,交通不便,唯有蜀郡一地的平原適宜人居住。
秦國現在主要的還是依靠對八百裏關中沃土開發的產出,所稱雄於世。
君不見巴蜀之地在後世與江南之地一起經過曆代王朝的,特別是唐宋時期的開發才變成了人口大省。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而成蹻所求的靠近百越的百裏之地更是人口稀少,秦國尚未在那裏建立有利的政權,屬於防止百越人的緩衝區。
有大軍在側,得到保護的嬴政便傳秘詔於昌平君與昌文君二兄弟(曆史上是昌平君與昌文君協助嬴政平定嫪毐之亂,二人因此受封爵位,但秦時裏隻提到了昌平君在平定嫪毐之亂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作為其兄弟的昌文君應該也有參與),令他們領兵前往鹹陽平定嫪毐之亂。
說起昌平君就不得不提到秦國朝堂之上的勢力劃分。
戰國時期,七國之間多有征伐,但因利益關係,各國王室之間多有通婚,而隨公主陪嫁的也多為國內不受寵的王子。
公主為國君下了子嗣,有些隨無緣王位,但也因是國君血脈,自成一股勢力。
在多代通婚之後,自然會形成一股可以影響朝堂的勢力。
此舉也造成了各個國家之內,皆有一股強大的由其餘六國所組成的外戚勢力代表。
秦國雖收納各國人才,但經過幾百年與各國的聯姻,國內最為強大的已然是來自於各國的外戚勢力。
比如被主角取代的成蹻,其母親便是現今韓王的女兒,韓國的長公主(實在找不到成蹻母親的信息,隻說其為韓恒惠王的女兒,按年齡來算,應該是長女。),而成蹻便是秦國朝堂之中的韓國外戚勢力代表。
(所以按輩分,主角應當叫韓非為舅父。)
而嬴政的母親秦太後、嫪毐皆為趙人,是趙國外戚勢力的代表。
昌平君則是秦國國內,勢力最為強大的楚國外戚代表。
世人皆言“秦晉之好”,但實則秦楚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自春秋時期便開始聯姻至今,已有十八代之久。
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後(羋八子,也就是羋月),秦孝文王的王後,收嬴政父親秦莊襄王為養子的華陽夫人(羋姓,熊氏)。
昌平君的身世更為不凡,乃是楚考烈王熊元之子。
當年楚國太子熊元作為質於秦國,後娶秦昭襄王之女,生長子昌平君和次子昌文君。
當時,尚是安國君(秦孝文王)正夫人的華陽夫人作為楚國王室,對於這位故國來的太子照顧有佳。
後來熊元離開秦國後,在華陽夫人的照顧下昌平君一家得以在秦國生存。
在秦昭襄王去世後,孝文王即位為秦王,華陽夫人為王後。
但秦孝文王隻在位三天去世。養子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尊華陽夫人為王太後。隨後,昌平君在華陽太後的扶持下,逐步進入到秦國朝政。
嬴政為拉攏勢力龐大的楚國外戚勢力,更是娶了昌平君的女兒為王後。
(所以說扶蘇應當稱昌平君為外公。當然以上都是史學家的推測,尚未有定論。)
現在隻待糧草齊備,周圍兵馬集結,便可開拔直撲鹹陽,匯同昌平君一起,一舉平定由嫪毐發動的叛亂。
就在大軍開拔的前夜,王帳之內,嬴政似是在等待某人前來。
一陣微風過後,一人出現的大帳之中。
正是了結了與玄翦的恩怨,自新鄭趕來的成蹻。
嬴政見麵第一句話便是,“看來玄翦已死,你也已拿回了屬於自己之物了。”卻是注意到成蹻手上佩戴的碧玉扳指。
“確實,當年險死還生,若非我另有奇遇,怕是要真的死在羅網的追殺之下了。如今總算大仇得報,也不往這三年的潛藏。”
“之前新鄭城內,匆匆一別,尚未告訴你,子嬰在鹹陽的狀況嗎?”
嬴政所言的子嬰,正是其被嫪毐與呂不韋圍殺前,前身留在鹹陽中尚且年幼的兒子,也就是是後來的曆史上所謂的“秦三世”。
“有你在,我自當不用擔心,不是嗎?王兄。”
“當年我中計,被誣陷為秦國叛逆,滿府上下除子嬰之外,皆被以謀逆罪論處,而當年陷害我之人反而受封。如今我回來了,自然要向他們一一清算。”說道此處,成蹻體內身深藏的怨氣似是被激起,濃烈殺氣在空氣之中蔓延。
使得與其交談的嬴政不由暗道,成蹻在此三年到底經曆了什麽?方才變成今日的這般模樣。
為防止其報仇過甚,大殺特殺,從而引發秦國劇烈動蕩,便說道:“當年之事錯綜複雜,不止有嫪毐一人,其背後尚有人...”
成蹻打斷道:“這我自然知道,其後麵還有呂不韋乃至當今秦國太後的影子,作為先王唯二的王子,我理所因當的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否則當日僅憑一封沒有根據的書信,尚不足已定我這明先王的少子,當今王弟之罪。”
“那你...”
“我同為先王血脈,自是不會擾亂秦國,我此次回去,隻為誅除首惡而已。”
“首惡嗎?原來你早有謀劃。隻是不知此次回去,剿滅嫪毐之後,你有何打算?”
“成蹻這個人早已死了,名字也已從秦國宗冊之中抹去,就讓他以死人的身份繼續存在吧。世上也隻存韓王爺之名而已。”
“那在嫪毐之亂結束之後,你想要受封何地?”明白成蹻之意,嬴政再無後顧之憂,便直接問其要何封賞?
“我要蜀中靠近百越的百裏之地,作為封地。”
“隻是如此簡單嗎?”並不是成蹻的要求太高,反而是太低了。
百裏之地看似不小,但要看放在何處,放在人口稠密的中原、關中地區,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國中之國。
但秦國時期的巴蜀雖有李冰修建都江堰之故,土地肥沃,但奈何人口稀少,並不如後世產出豐富,至今仍有許多地方為煙瘴之地,生人勿近。
加之內中群山環繞,交通不便,唯有蜀郡一地的平原適宜人居住。
秦國現在主要的還是依靠對八百裏關中沃土開發的產出,所稱雄於世。
君不見巴蜀之地在後世與江南之地一起經過曆代王朝的,特別是唐宋時期的開發才變成了人口大省。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而成蹻所求的靠近百越的百裏之地更是人口稀少,秦國尚未在那裏建立有利的政權,屬於防止百越人的緩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