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在萬馬齊喑中,還有一絲亮點。
內地國產電影的海外開拓中,還是有一些成績。
像《尋槍》、《和你在一起》、《英雄》等影片,都通過不同方式推向了國際市場。《尋槍》的海外發行權被150萬美元買斷,《和你在一起》也能保證成本回收,《英雄》更是罕見的進入北美院線大規模發行。
尤其是《今年夏天》,作為一部小成本文藝片,它卻實現了在歐洲主流國家公映的奇跡。影片的回報也相當豐厚。
還有一部《盲井》,同樣在歐洲引起轟動。應該也收獲不少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盲井》和《今年夏天》投資額都僅有1、200萬。《今年夏天》的投資居然還低於100萬?所以投資回報率是相當驚人的。
此外,海外市場就隻有第六代的那幾部地下電影了。不過他們基本上都是定製片。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海外,也直接賣到海外。
由此可見,在國產電影的整體出口中,第六代的占比有多麽的重要?其他的根本就賣不出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比較特殊的就是熊孩紙。他們的《朱諾》、《閃電追擊2》都進入到海外主流市場,最起碼也在港台的院線上映。《朱諾》還被好萊塢購買了改編權。目前北美版的《朱諾》已經準備上映。
現在國內也隻有熊孩紙這個品牌,還有容光這個導演,海外市場都比較認可。
順便再說一句:當年容光的《加一個長鏡頭》,其實是相當的僥幸。在這個年代,海外片商根本就不買咱們的國產電影。之所以容光似乎相當容易,那是因為有後麵的那些探險者啊?借鑒了他們的經驗教訓。全都是一步一片血淚,辛苦闖蕩出來的!
另外就是《尋槍》,它的製作成本才700萬。同樣也是表現驚豔。
關於《尋槍》的幕後故事,華娛文都已經快要說爛了,這裏也就沒必要重複。反正就是薑聞和陸傳導演相殺相愛的故事。
不過陸傳之後的《可可西裏》,絕對值得一看,這幾乎就是近幾十年來最好的劇本!注意:沒有之一!(這裏不討論抄襲風波。隻介紹劇本的質量)
像《可可西裏》這樣的影片,就很類似《寄生蟲》,可以說誰演誰紅!完全可以吃一輩子的老本。然而陸傳真的被薑聞嚇尿了,挑選了一些毫無名氣的演員?再加上沒有後續的炒作,竟然把這群演員全體埋沒了?(笑哭)
而《尋槍》那種東方特色的黑色幽默,曾經是國產電影的重要類型片之一!
比較早的有《黑炮事件》,喜歡黑色幽默的朋友絕對值得一看。裏麵的劉子楓老師曾經憑借此片,獲得過金雞獎影帝。現在似乎有點默默無聞,但相當的精彩。
後來就是老謀子的《有話好好說》。但被一群文人罵的閉氣了?這群吃飽了飯沒事幹的鳥人,直接就把黑色幽默類型片給活活扼殺了?
一直到這部《尋槍》,這才重新撿起那種東方特色的黑色幽默。
而且薑聞一直保持著這種個人創作風格,後來又創作出一流的《讓子彈飛》。
平心而論,《讓子彈飛》絕對屬於一流,但絕對稱不上什麽經典。薑聞的鐵杆粉絲可能吹的太過。這心情也能理解,久違這種荒誕的黑色幽默類型片。
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讓子彈飛》。裏麵每個鏡頭的銜接,並沒有那種流暢感,而是一卡一卡的?發現了沒有?
這應該就是薑聞故意的操作,因為他其他的影片都是相當流暢,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也許薑聞的目的,就是通過這樣的卡頓,更加突出影片的荒誕感?
但這……?
黑色幽默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很認真的態度,說一個很荒誕的故事啊!
薑導有些用力過猛了!
……
言歸正傳。
某些人突然發現,國內除了那五位名導(還有薑聞,薑聞確實很有國際影響力的。他的影片在海外不愁賣)。其他所有的導演綁在一起,他們有那麽多的資源和投資,居然還不夠第六代打的?
簡直是笑話吧?那也太不爭氣吧?
那麽說起來,為了振興國產電影,能不能……招安第六代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終於召開了一場重要會議。或者說,這是大部分參會的獨立電影人自以為,還有幾乎所有影迷都認為,這是一場很重要的會議——大鬧北電事件!
關於大鬧北電事件,網絡上的內容有很多,這裏也就不複製粘貼了。
基本上劇情如下:雙方約在北電校園內,舉辦一場不公開的座談會。
然後獨立電影人氣勢如虹,就宛如農奴翻身把歌唱,他們巴拉巴拉提出了若幹條件。主要就是審查、態度、分級、公眾、文化、自由……
其實呢,除了分級製度不怎麽靠譜,其他意見確實沒什麽過分的。
然而在積怨之下,幾位獨立電影人就變得情緒衝動,再加上某個導火索,讓氣氛變得緊張起來,一下子就把場麵搞的很難看。尤其在北電師生的眾目睽睽之下,變成了獨立電影人的集體控訴。
等到這些獨立電影人情緒發泄完,對方才不緊不慢的拿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條件——招安!
就如同專門給獨立電影人一個發泄的場合,會議就以一種很滑稽的結局收場。
會議後不久,就是三大文件的頒布,對獨立電影的全麵開放,大赦令等等。
講真,關於這樣的結局,其實前文已經介紹過,那是因為國營廠和主流導演太不爭氣、市場太過蕭條、院線太過糟糕,再加上港圈哭王庭,WTO的加入,使得好萊塢大舉進犯,甚至還有張國嶸自盡事件帶來的心理衝擊等等。
如此綜合考慮,這才終於有了這樣的政策,並非是單一的某個因素。至於你們到北電吵了一架?那連個臨門一腳都算不上!但不管怎麽說,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
尤其是因為容光的蝴蝶翅膀,這些政策的出現,甚至比原先的時間線早了好幾個月!
不過此時,就算最樂觀的人都絕不會想到,就這麽區區幾條政策,居然會打開一片豔陽天?
種花家的人啊!隻要給一片陽光,你們就敢燦爛啊!
內地國產電影的海外開拓中,還是有一些成績。
像《尋槍》、《和你在一起》、《英雄》等影片,都通過不同方式推向了國際市場。《尋槍》的海外發行權被150萬美元買斷,《和你在一起》也能保證成本回收,《英雄》更是罕見的進入北美院線大規模發行。
尤其是《今年夏天》,作為一部小成本文藝片,它卻實現了在歐洲主流國家公映的奇跡。影片的回報也相當豐厚。
還有一部《盲井》,同樣在歐洲引起轟動。應該也收獲不少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盲井》和《今年夏天》投資額都僅有1、200萬。《今年夏天》的投資居然還低於100萬?所以投資回報率是相當驚人的。
此外,海外市場就隻有第六代的那幾部地下電影了。不過他們基本上都是定製片。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海外,也直接賣到海外。
由此可見,在國產電影的整體出口中,第六代的占比有多麽的重要?其他的根本就賣不出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比較特殊的就是熊孩紙。他們的《朱諾》、《閃電追擊2》都進入到海外主流市場,最起碼也在港台的院線上映。《朱諾》還被好萊塢購買了改編權。目前北美版的《朱諾》已經準備上映。
現在國內也隻有熊孩紙這個品牌,還有容光這個導演,海外市場都比較認可。
順便再說一句:當年容光的《加一個長鏡頭》,其實是相當的僥幸。在這個年代,海外片商根本就不買咱們的國產電影。之所以容光似乎相當容易,那是因為有後麵的那些探險者啊?借鑒了他們的經驗教訓。全都是一步一片血淚,辛苦闖蕩出來的!
另外就是《尋槍》,它的製作成本才700萬。同樣也是表現驚豔。
關於《尋槍》的幕後故事,華娛文都已經快要說爛了,這裏也就沒必要重複。反正就是薑聞和陸傳導演相殺相愛的故事。
不過陸傳之後的《可可西裏》,絕對值得一看,這幾乎就是近幾十年來最好的劇本!注意:沒有之一!(這裏不討論抄襲風波。隻介紹劇本的質量)
像《可可西裏》這樣的影片,就很類似《寄生蟲》,可以說誰演誰紅!完全可以吃一輩子的老本。然而陸傳真的被薑聞嚇尿了,挑選了一些毫無名氣的演員?再加上沒有後續的炒作,竟然把這群演員全體埋沒了?(笑哭)
而《尋槍》那種東方特色的黑色幽默,曾經是國產電影的重要類型片之一!
比較早的有《黑炮事件》,喜歡黑色幽默的朋友絕對值得一看。裏麵的劉子楓老師曾經憑借此片,獲得過金雞獎影帝。現在似乎有點默默無聞,但相當的精彩。
後來就是老謀子的《有話好好說》。但被一群文人罵的閉氣了?這群吃飽了飯沒事幹的鳥人,直接就把黑色幽默類型片給活活扼殺了?
一直到這部《尋槍》,這才重新撿起那種東方特色的黑色幽默。
而且薑聞一直保持著這種個人創作風格,後來又創作出一流的《讓子彈飛》。
平心而論,《讓子彈飛》絕對屬於一流,但絕對稱不上什麽經典。薑聞的鐵杆粉絲可能吹的太過。這心情也能理解,久違這種荒誕的黑色幽默類型片。
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讓子彈飛》。裏麵每個鏡頭的銜接,並沒有那種流暢感,而是一卡一卡的?發現了沒有?
這應該就是薑聞故意的操作,因為他其他的影片都是相當流暢,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也許薑聞的目的,就是通過這樣的卡頓,更加突出影片的荒誕感?
但這……?
黑色幽默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很認真的態度,說一個很荒誕的故事啊!
薑導有些用力過猛了!
……
言歸正傳。
某些人突然發現,國內除了那五位名導(還有薑聞,薑聞確實很有國際影響力的。他的影片在海外不愁賣)。其他所有的導演綁在一起,他們有那麽多的資源和投資,居然還不夠第六代打的?
簡直是笑話吧?那也太不爭氣吧?
那麽說起來,為了振興國產電影,能不能……招安第六代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終於召開了一場重要會議。或者說,這是大部分參會的獨立電影人自以為,還有幾乎所有影迷都認為,這是一場很重要的會議——大鬧北電事件!
關於大鬧北電事件,網絡上的內容有很多,這裏也就不複製粘貼了。
基本上劇情如下:雙方約在北電校園內,舉辦一場不公開的座談會。
然後獨立電影人氣勢如虹,就宛如農奴翻身把歌唱,他們巴拉巴拉提出了若幹條件。主要就是審查、態度、分級、公眾、文化、自由……
其實呢,除了分級製度不怎麽靠譜,其他意見確實沒什麽過分的。
然而在積怨之下,幾位獨立電影人就變得情緒衝動,再加上某個導火索,讓氣氛變得緊張起來,一下子就把場麵搞的很難看。尤其在北電師生的眾目睽睽之下,變成了獨立電影人的集體控訴。
等到這些獨立電影人情緒發泄完,對方才不緊不慢的拿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條件——招安!
就如同專門給獨立電影人一個發泄的場合,會議就以一種很滑稽的結局收場。
會議後不久,就是三大文件的頒布,對獨立電影的全麵開放,大赦令等等。
講真,關於這樣的結局,其實前文已經介紹過,那是因為國營廠和主流導演太不爭氣、市場太過蕭條、院線太過糟糕,再加上港圈哭王庭,WTO的加入,使得好萊塢大舉進犯,甚至還有張國嶸自盡事件帶來的心理衝擊等等。
如此綜合考慮,這才終於有了這樣的政策,並非是單一的某個因素。至於你們到北電吵了一架?那連個臨門一腳都算不上!但不管怎麽說,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
尤其是因為容光的蝴蝶翅膀,這些政策的出現,甚至比原先的時間線早了好幾個月!
不過此時,就算最樂觀的人都絕不會想到,就這麽區區幾條政策,居然會打開一片豔陽天?
種花家的人啊!隻要給一片陽光,你們就敢燦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