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京城中相似,漢宮之中也是喜悅一片,各處張燈結彩,顯得隆重無比,顯然,今年中秋,是要好好慶祝一番,劉皇帝也打算與民同樂。


    崇政殿的情況也是一樣,完全融入在宮廷內外的氛圍之中。殿內,劉皇帝盤腿坐在禦桉後,天氣漸涼了,身上穿著一件看起來未加任何修飾的袍服,精神看起來很好,臉上帶著笑意。


    禦前侍候著幾人,太子劉暘,武德使李崇矩,皇城使王繼恩以及理藩使蕭思溫。


    自從榆林叛亂平定後,在關內坐鎮半年多的李崇矩,也終於回到東京,複命述職。在關內的那段時間,李崇矩實際上幹著坐鎮後方的差事,為榆林平叛保駕護航,當然,過程中殺得是人頭滾滾,也讓很多人,見識到了老郡公的狠辣,事實上,當武德使的,又豈有真正的善人。


    李崇矩在關內,究竟抓了多少人,又殺了多少人,有罪者幾人,冤屈者又有幾人,恐怕連武德司自己都難清楚,非常之時,大局為重,也顧不得那許多。


    當然,李崇矩本質上並不是那種純粹的鷹犬式人物,事照做,人照殺,但完之後,難免道德負擔沉重,而過去的一年歲月,也實在辛苦,因此老郡公給人的感覺,也越發蒼老遲暮了,不複當初的矍鑠。


    “差事辦得不錯,漠北如今的狀況,才像樣嘛,甚合我意!”高高在上,劉皇帝放下手中的奏報,看著蕭思溫,笑眯眯地道。


    見劉皇帝心情不錯,在場眾人也覺輕鬆不少,被點到的蕭思溫,更是顧不得年邁,老腰躬下九十度,謙虛道:“陛下,臣實不敢居功,漠北之變,終究是武德、皇城兩司探事能吏的辛苦功勞,臣實不敢僭領!”


    “哎!蕭卿謙虛了!”聽其言,劉皇帝頓時擺擺手,道:“若無你居中協調,豈有如此效果!你的幾封書信,或許比下邊人奔波數月還有用!”


    “陛下謬讚了!”蕭思溫還是低調著,不敢與人爭功的樣子。


    “二司探事,此番也頗盡力,有功之人,厚賞之!”劉皇帝又朝李崇矩以及王繼恩道。


    “謝陛下!”二人齊齊應道。


    前不久,在大漢有司的多方串連挑動下,充分發揮了攪屎棍一般的作用,在漠北契丹內部的的掀起了一起政變。這是一場以契丹宗室、貴族為主,發起的對漢族掌權大臣的反攻倒算,當然,主要就是針對以二韓為主的兩大家族,事實上,這就是一場奪權行動。


    在發動政變的那些契丹貴族來說,這是撥亂反正,還政於君,同時,他們也不怕引起國家的動亂危亡,畢竟得到了大漢的許諾與支持。


    雖然不滿韓德讓等漢臣掌權,但他們對韓德讓的一些政策,尤其是緩和與大漢關係的想法還是比較認同的,至少就過去十多年的發展情況來看,背靠大漢,他們這些貴族才能活得更滋潤。如今不比當年了,一味地沉浸在過去,也於國於民都非好事。


    “耶律末隻,耶律普寧,這二者,都是契丹宗室吧!”劉皇帝問道。


    李崇矩操著一口蒼老的聲音,答道:“回陛下,正是,耶律末隻為樞密副使,有幹才,平叛撫民有功,協助耶律休哥主持漠北軍事。


    耶律普寧為宣徽使,此前從討室韋,功勞甚大,頗受親重......契丹此番政變,若無這二者出力,未必能成!”


    “那耶律休哥呢?就沒有鎮壓?”劉皇帝有些好奇道。


    李崇矩搖搖頭,應道:“從始至終,耶律休哥都穩居其庭,寸步未移,任其變動,不聞不問!”


    “想來,耶律休哥也是知道民意不可違的道理,韓氏家族雖然可用,但比起宗室貴族的利益,就不足為道了!即便他耶律休哥功高望重,也難以彈壓整個宗室貴族的反噬!”劉皇帝澹澹道。


    “陛下英明!”


    “二韓家族都被夷滅了?”劉皇帝又問。


    王繼恩插嘴道:“回官家,二韓家族數百口,除少數人走脫,逃亡天涯之外,餘者盡數被誅殺,王庭韓氏族人扈從,無一活口!”


    “可惜了!”聞言,劉皇帝不鹹不澹地說道:“這就是數祖忘典者的下場,不離不棄,遠赴漠北,同甘共苦,但人家可不把你當自己人,屠刀舉起來之時,可不見絲毫留情!”


    “陛下所言甚是,二韓家族,也不過咎由自取罷了!”王繼恩答道。


    當初,在遼國強盛時期,有幾大漢臣家族,其中最有名的,末過於二韓。玉田韓知古家族,幽州韓延徽家族,二家族是契丹漢化成果的象征,鼎盛之時二家幾乎分掌遼國漢臣民大權力。


    而韓氏家族中,也確實是人才輩出,過去的幾十年,完全呈現出一種井噴的狀態,韓德讓能在漠北掌權,可不隻他一人的能力,他的那些兄弟叔侄們,同樣是鼎力之基礎。


    隻是,時移世易,曾經的輝煌不再,到如今,甚至淪落到身死族滅的地步。


    劉皇帝對二韓家族,多少是有些了解的,對其下場,要說感到大快人心,則沒到那個地步,要說可惜,也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至少,二韓家族的滅亡,也有大漢在裏邊推動。


    事實上,他讓人往漠北傳達罷黜韓德讓的意思之後,就已經預想到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權力的鬥爭,豈能是溫情脈脈的,尤其對遊牧政權來講,不殺個血流成河,如何能夠確保勝利果實。


    “陛下,如今契丹主再度遣使南下,意圖與大漢修和!”劉暘也開口了,匯報他了解的消息。


    “哦?”劉皇帝微笑道:“此一回,何人為使?”


    劉暘道:“據報,乃是皮室軍將領,蕭排押!”


    “蕭排押?”劉皇帝目光頓時轉向蕭思溫,問道:“蕭卿,此人當與你是同族吧!”


    蕭思溫稟道:“回陛下,契丹蕭氏,基本為國舅部人,與臣確屬同宗。這蕭排押,臣有耳聞,乃是蕭撻凜長子!”


    聞言,劉皇帝也反應過來,扭頭看向劉暘:“韓德讓及蕭撻凜,還在京中吧!”


    “仍在,未得詔旨,不敢放行!”劉暘答道。


    嘴角上揚,劉皇帝道:“如今,漠北韓氏滅亡了,不知這韓德讓又當何去何從?”


    劉暘聞聲色動,他可知道劉皇帝對韓德讓的看重,想了想,道:“陛下,韓德讓家族覆滅,現在就有如孤魂野鬼,無處安身,且與契丹有家族血仇,此時招攬,可放心使用,大漢得一幹臣啊!”


    “放心?以韓德讓的才智,看不出漠北變亂背後的手腳?”劉皇帝聞言,冷冷一笑,想了想,悠悠然道:“殺了韓德讓,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羋黍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羋黍離並收藏漢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