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帶來的刺激,或許僅在人頭落地的那一刹,那人頭滾滾,那鮮血淋漓,洗刷著罪孽的同時,也帶給圍觀士民一種驚悚的即視感。


    七十三個人,身首分離,變為一百四十六片,恐怖的畫麵,迅速地澆滅了不少吃瓜群眾雙目中幾乎溢出的狂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驚懼,一種名為敬畏的心理再度縈繞在所有人心頭,人頭落地這種熱鬧,也少有人能從從容容看完。


    與之相比,觀斬台上的那些權貴們,則更覺驚悚,親自耳聞目睹之後,才恍然覺悟,他們的權力地位,似乎並沒有那麽地牢靠,這大漢天下,終究不是任他們肆意享受的。


    很多在高位發號施令的大臣、官僚,大抵也是頭一次見到如此血腥的場麵,臉色被驚得煞白,還有不少人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脖子,縈繞在脖頸間的涼意似乎加重了幾分。


    高潮過後,一切都化為平靜,熱鬧看完了,圍觀的士民們在官府差役兵丁的引導下,陸續散去,驚懼的人群間也再度彌漫著少許興奮的議論聲,總少不了人想要以口舌展現自己的膽氣......


    刑台之上,北風更顯蕭索,洛陽府下屬的差役充當著收屍人,默默地收容著屍體,等待家屬認領,唯有那淋漓的鮮血不避風寒,依舊觸目驚心。


    “貴賓席”所在,沉默也終於被打破了,見符彥卿等王公臉色有些難看,劉煦主動近前敘話安慰。其他人也都臉色各異,交談的聲音在這樓閣間,明顯透著些謹慎。


    趙匡胤仍佇立原地,麵色已然恢複正常,東平王趙匡讚站在其側,見著市內散場的景象,輕聲感歎了一句:“終是結束了!我也算戎馬半生,縱然算不上殺人如麻,但也敢稱見慣了生死,但今日這一幕,令人心悸啊!”


    “東平王謙虛了,如此小場麵,何需介懷,不至於此!”似乎回神一般,趙匡胤偏頭看著趙匡讚,輕聲道。


    聞言,趙匡讚輕笑道:“我卻忘了,榮公百戰英豪,帥師伐國,流血百裏、伏屍盈野的場景都習以為常,自然不以此時此景為意!”


    “東平王地謬讚了!”趙匡胤麵上不見任何波瀾,平靜地應了句,顯然沒有什麽興致。


    不過,目光卻下意識向趙匡讚瞟了一眼。在不知情人的眼中,或許會把這二者當成兄弟,然而實際上,除了名字相似,根本沒有半點關係,甚至,即便在大漢的上層權貴中,兩個趙家也沒有什麽來往。


    此番能夠有些話題,也僅僅是因為這場風波。趙匡胤是因為趙匡美,趙匡讚則是因為其次子趙繼恩。


    自從獻燕入朝之後,趙匡讚就受到了朝廷極重的恩遇,十數年來,榮寵不衰。高官重爵厚祿之外,趙匡讚還在兩京置辦下了一大批產業,十多年間,大漢湧現出了為數不少的巨富大賈,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是,東平王趙匡讚也是百萬富翁,真正掌握著百萬貫以上的家財。


    父若此,子亦然,趙匡讚一共兩個兒子,長子趙繼禮,次子趙繼恩。大概也是知道繼承父業的可能性不大,趙繼恩從很小開始,便養成了不求上進、貪好享受的性格,小小年紀,便倚仗著家族的權勢,積斂著財富,以供逍遙。


    像趙繼恩這樣的權貴子弟而言,想搞錢,真不是件難事,然而要搞大錢,就沒那麽輕鬆了。當然,趙繼恩不似張進那般膽大妄為,但同樣沒能避免參與一些灰色經營,此番暴露出來的,就是參與私鹽買賣。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漢民間的私鹽活動很平靜,不說絕跡,但事實就是少有人從事,畢竟鹽價低廉,實在無利可圖,且風險極大。即便有,也隻是在那些偏遠地區抑或邊地,在大漢周邊的部族之中,鹽的市場還是不小的,隻不過基本掌握在官府手中。


    然而,隨著朝廷對鹽事改革的展開,隨著鹽價的上升,圍繞著這一條巨大的利益鏈,朝廷吃肉、權商喝湯,也免不了一些禿鷲吞食腐肉。


    短短半年的時間,大漢的私鹽活動以難以遏製的姿態猖獗起來,即便朝廷也隨之加強了對私鹽的打擊力度,但是,屢禁不止。


    依漢法,民有私販鹽達一石者,即斬,而根據前次鹽價調控,再改為五鬥即斬。然即便如此嚴苛,仍舊阻止不了人對私鹽利益的渴望。


    以趙繼恩的身份,本沒有必要通過私鹽來牟利,事實上牽涉也確實不深,即便如此,當趙匡讚得知後,也是狠狠地教訓了一頓。然後,跟風自首投案的,就有趙繼恩。


    就同趙匡美一般,趙繼恩最終的審判量刑,也在殺與不殺之間,若依照漢法,怎麽判都可以解釋,全看崔周度的如何權衡。


    最終,兩個人都得以活命,雖然明麵上,是以二人自首投案的原因減輕刑罰,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崔周度量刑,最終還是看在兩個趙家的麵子上,有所容情,當然,也得到了劉皇帝的默認。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雖然性命得以保全,但活刑一點也不輕。趙匡美奪職,流三千裏,抄家,永不敘用;趙繼恩流兩千五百裏,罰款十萬貫,永不敘用。


    對於這樣的判罰,趙匡胤與趙匡讚,同樣展現出默認的姿態,也沒有更多的動作去為二者爭取什麽。甚至於,趙匡讚還主動向劉皇帝請罪,說自己治家不嚴,並對朝廷的公平公正判罰,大加讚賞。


    當然,背靠著家族的勢力影響,即便流邊,趙匡美與趙繼恩的日子都不會如一般的刑徒那般淒慘,但是其人生仕途,卻基本毀了,沾上了這個汙點,就永遠蒙上一層陰影。


    即便如此,這二者,已經屬於幸運的了,至少不在那七十三勳貴、犯官之列,沒有在京城南市、眾目睽睽之下,處以斬刑。


    大概是有這層同病相憐關係的緣故,趙匡胤與趙匡讚之間,倒也難得地有了些交流。


    殺雞儆猴的大戲看完了,眾人都意興闌珊,想要各自散去。然而,還沒等告辭動身,一名麵色黝黑、氣度從容的中年男子進來了,時任宿衛統帥的慕容承泰。


    同樣是高級勳貴,他在此處並不讓人意外,然而一張嘴,卻令在座的王公們莫名地心中一沉:“陛下口諭,觀刑結束,請諸王公,前往西苑見駕!”


    一幹人等都有些驚訝,但臉色都沉了下來,見狀,慕容承泰微微一笑:“諸公,且動身吧,切莫讓陛下久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世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羋黍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羋黍離並收藏漢世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