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心中已有全盤的打算,但初掌大軍的他缺乏威信,若是不向幾位主要的將領說明,恐怕執行起來困難重重矣。
於是李牧耐下性子對手下的幾位都尉和校尉解釋了開來。
“如賈都尉方才所言,欲破方陣者,需從其陣之背後下手,大家以為然否?”
“然也。”眾人附和道,畢竟是主將,心中不屑歸不屑,該回答還是得回答的。
“燕軍設方陣與兩山之間,阻隔我軍去路;而我軍迫於兩山攔路,非正麵衝擊其方陣不得出也,大家以為然否?”
“然也!”眾人的附和更加敷衍了。
“可是,兩山之間當真一條路都沒有嗎?”李牧問道。
“路自然是有的,然一則不好找,非本地之獵戶不可知也;二則即便有路也不便大軍行動也;三則山高路遠,原本一日之程,非三五日走不完矣!故山中雖或有路,卻與我軍無甚意義也。”一位都尉解釋道。
“此定式之思維也!首先路雖不好找,獵戶卻不難,此地為我代地,我軍抗擊胡人多年,與本地之獵戶多多少少有些許情分,令其領路當不是問題!”李牧解釋道。
見無人反駁,李牧便接著說道:“其二,雖大軍行動不便,然三千精兵攜帶五日之糧,無負無載,或可通過耶?”
“可也!”幾位都尉和校尉們覺得有點兒意思了。
“至於時間,我軍本身的任務便是拖住燕軍,少了三千兵馬對於我軍並無大礙,而三至五日的時間,與其在營中閑置,不如去山裏走上一遭,諸君以為如何?”李牧攤了攤手向麾下的將領們問道。
“可是可以的!然三千兵力,即便是繞了過去,即便從方陣之側後發起進攻,麵對敵軍十倍之數量,恐怕也僅僅是能夠取得一時的優勢而已,待其反應過來......”一位都尉思考著說道。
“賈都尉啊,吾正麵還有一萬七千騎兵!三千兵馬隻需攪亂一時,信號一起,我軍再行正麵突進,兩麵夾擊之下,燕軍不潰敗那才怪了!”另一位都尉反駁道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然則如何吸引燕軍之注意力焉!三千兵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是其廣撒探馬,未必不能知曉吾等繞後之舉也,若其知之而設伏於我軍,則事敗矣。非使其讓他們無暇顧及方可也!”都尉補充道。
“要吸引燕軍之注意力,無非就是打嘛!”
“然則前已經有言:正麵衝擊方陣,於我軍不利焉!若是頻繁進攻,且不論我軍傷亡之重,就怕燕軍主將看破我軍之意圖也;而若是進頻率過低,則無法是燕軍無暇顧及其他矣”都尉的一番話語又將熱烈的討論推向了死寂。
“對於此,吾亦有方法矣!”李牧繼續自信地說道。
“還請將軍不吝告知!”都尉們請教道。
見手下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李牧知道,自己真正成為主將的時間,快了!
“若是諸君今夜徹夜討論不睡,明日可還有精力對敵?”李牧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末將可勉力為之!”
“末將亦能勉力為之!”諸將紛紛答道
“若是明夜接續討論而不眠耶?若能,後夜繼續耶?”李牧接著問道。
“恐力有不逮也!”諸將紛紛表示同意。
“然也,不眠不休非長久之計,此人力有盡時者也!”李牧總結道。
隨即指向輿圖說道:“既然燕軍主將知兵,其對於夜間劫營必有防備也,吾之計策便是劫營!”
“劫營?!”眾將疑惑道。
“然也!”李牧繼續說道:“此劫營非真劫營也,乃假劫營也。其大營兩側為山地,叢林密布,雖無法繞後,卻也可令我軍藏於其中,若我以五百軍士藏於其中,待至深夜,擊鼓鳴號,燕軍必以為我軍劫營也,則其軍必出,而我軍待其軍出則偃旗息鼓,如此反複,則燕軍不得休息矣。”
“然則燕軍可輪流值守輪流休息也!此計未必能夠拖垮燕軍!”
“且不論在吾軍之鼓噪之中,燕軍是否能夠安然入睡,便當其有過半之兵力可以休息。然此僅為第一步耳!待明日,吾軍試而擊之,見其戰力不弱即可後撤也,並可明分兵於林中,待夜至,繼續鼓噪而擾之。”李牧繼續解釋道
“如此一來,燕軍必定以為我軍進入叢林之意,在於夜間行擾亂之為也。可掩護我軍繞後之舉也!而日間試探性進攻,亦可為我軍疲軍之策作作證也。欲破我軍疲軍之策,則必分兵休息,一旦分兵,白日對陣之兵力便不足以顧及林中之我軍也。此明暗雙計也。”都尉接著李牧的話頭繼續分析道。
“彩!”眾將一致喝彩道。
“既然大家皆認可此計,本將便下令了!”李牧環顧一周緩緩說道。
“願聽將軍吩咐!”一眾趙軍將令齊齊拜道。北地大軍就是有這個好,有能力的到哪都受尊重,顯然李牧的能力已經得到了眾將的認可。
“李校尉,你是本地之人,今夜便帶人去尋訪當地獵戶,務必要找到可以直通燕軍後陣的小路,越短越好,一旦找到立即回報!”李牧開始下令道。
“諾!”李姓校尉應諾道。
“賈都尉,令你率三千五百人馬,於今夜秘密潛入山林之中,其中三千人由你親自率領,待李校尉找到向導後,即行向燕軍後方運動;其餘五百人留在原地,多帶軍鼓號角、旗幟大纛,於子時開始行疲軍之策!”
“諾!”賈都尉也立即應諾道。
“陳都尉,白日的進攻挑戰由你執行,列陣要慢,進攻要緩,要讓對方看出來我軍是在試探其實力,時間要拖得越長越好!”
“諾!”另一位陳姓都尉也應諾道。
“如今邯鄲危急,吾代地之軍號稱強軍,吾更是上將軍親點之將,當不負國家王上之重托,不負上將軍之信任,盡快擊潰燕軍,打通南下通道,救邯鄲於水火之間!諸君且助我一臂之力!”李牧雙手合攏,深深一拜,結束了他裨將生涯的戰場“首秀”。
“諾!”眾人皆拜而應諾道。
顯然,眾將對這位異軍突起的後起之秀的表現,很滿意。
於是李牧耐下性子對手下的幾位都尉和校尉解釋了開來。
“如賈都尉方才所言,欲破方陣者,需從其陣之背後下手,大家以為然否?”
“然也。”眾人附和道,畢竟是主將,心中不屑歸不屑,該回答還是得回答的。
“燕軍設方陣與兩山之間,阻隔我軍去路;而我軍迫於兩山攔路,非正麵衝擊其方陣不得出也,大家以為然否?”
“然也!”眾人的附和更加敷衍了。
“可是,兩山之間當真一條路都沒有嗎?”李牧問道。
“路自然是有的,然一則不好找,非本地之獵戶不可知也;二則即便有路也不便大軍行動也;三則山高路遠,原本一日之程,非三五日走不完矣!故山中雖或有路,卻與我軍無甚意義也。”一位都尉解釋道。
“此定式之思維也!首先路雖不好找,獵戶卻不難,此地為我代地,我軍抗擊胡人多年,與本地之獵戶多多少少有些許情分,令其領路當不是問題!”李牧解釋道。
見無人反駁,李牧便接著說道:“其二,雖大軍行動不便,然三千精兵攜帶五日之糧,無負無載,或可通過耶?”
“可也!”幾位都尉和校尉們覺得有點兒意思了。
“至於時間,我軍本身的任務便是拖住燕軍,少了三千兵馬對於我軍並無大礙,而三至五日的時間,與其在營中閑置,不如去山裏走上一遭,諸君以為如何?”李牧攤了攤手向麾下的將領們問道。
“可是可以的!然三千兵力,即便是繞了過去,即便從方陣之側後發起進攻,麵對敵軍十倍之數量,恐怕也僅僅是能夠取得一時的優勢而已,待其反應過來......”一位都尉思考著說道。
“賈都尉啊,吾正麵還有一萬七千騎兵!三千兵馬隻需攪亂一時,信號一起,我軍再行正麵突進,兩麵夾擊之下,燕軍不潰敗那才怪了!”另一位都尉反駁道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然則如何吸引燕軍之注意力焉!三千兵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是其廣撒探馬,未必不能知曉吾等繞後之舉也,若其知之而設伏於我軍,則事敗矣。非使其讓他們無暇顧及方可也!”都尉補充道。
“要吸引燕軍之注意力,無非就是打嘛!”
“然則前已經有言:正麵衝擊方陣,於我軍不利焉!若是頻繁進攻,且不論我軍傷亡之重,就怕燕軍主將看破我軍之意圖也;而若是進頻率過低,則無法是燕軍無暇顧及其他矣”都尉的一番話語又將熱烈的討論推向了死寂。
“對於此,吾亦有方法矣!”李牧繼續自信地說道。
“還請將軍不吝告知!”都尉們請教道。
見手下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李牧知道,自己真正成為主將的時間,快了!
“若是諸君今夜徹夜討論不睡,明日可還有精力對敵?”李牧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末將可勉力為之!”
“末將亦能勉力為之!”諸將紛紛答道
“若是明夜接續討論而不眠耶?若能,後夜繼續耶?”李牧接著問道。
“恐力有不逮也!”諸將紛紛表示同意。
“然也,不眠不休非長久之計,此人力有盡時者也!”李牧總結道。
隨即指向輿圖說道:“既然燕軍主將知兵,其對於夜間劫營必有防備也,吾之計策便是劫營!”
“劫營?!”眾將疑惑道。
“然也!”李牧繼續說道:“此劫營非真劫營也,乃假劫營也。其大營兩側為山地,叢林密布,雖無法繞後,卻也可令我軍藏於其中,若我以五百軍士藏於其中,待至深夜,擊鼓鳴號,燕軍必以為我軍劫營也,則其軍必出,而我軍待其軍出則偃旗息鼓,如此反複,則燕軍不得休息矣。”
“然則燕軍可輪流值守輪流休息也!此計未必能夠拖垮燕軍!”
“且不論在吾軍之鼓噪之中,燕軍是否能夠安然入睡,便當其有過半之兵力可以休息。然此僅為第一步耳!待明日,吾軍試而擊之,見其戰力不弱即可後撤也,並可明分兵於林中,待夜至,繼續鼓噪而擾之。”李牧繼續解釋道
“如此一來,燕軍必定以為我軍進入叢林之意,在於夜間行擾亂之為也。可掩護我軍繞後之舉也!而日間試探性進攻,亦可為我軍疲軍之策作作證也。欲破我軍疲軍之策,則必分兵休息,一旦分兵,白日對陣之兵力便不足以顧及林中之我軍也。此明暗雙計也。”都尉接著李牧的話頭繼續分析道。
“彩!”眾將一致喝彩道。
“既然大家皆認可此計,本將便下令了!”李牧環顧一周緩緩說道。
“願聽將軍吩咐!”一眾趙軍將令齊齊拜道。北地大軍就是有這個好,有能力的到哪都受尊重,顯然李牧的能力已經得到了眾將的認可。
“李校尉,你是本地之人,今夜便帶人去尋訪當地獵戶,務必要找到可以直通燕軍後陣的小路,越短越好,一旦找到立即回報!”李牧開始下令道。
“諾!”李姓校尉應諾道。
“賈都尉,令你率三千五百人馬,於今夜秘密潛入山林之中,其中三千人由你親自率領,待李校尉找到向導後,即行向燕軍後方運動;其餘五百人留在原地,多帶軍鼓號角、旗幟大纛,於子時開始行疲軍之策!”
“諾!”賈都尉也立即應諾道。
“陳都尉,白日的進攻挑戰由你執行,列陣要慢,進攻要緩,要讓對方看出來我軍是在試探其實力,時間要拖得越長越好!”
“諾!”另一位陳姓都尉也應諾道。
“如今邯鄲危急,吾代地之軍號稱強軍,吾更是上將軍親點之將,當不負國家王上之重托,不負上將軍之信任,盡快擊潰燕軍,打通南下通道,救邯鄲於水火之間!諸君且助我一臂之力!”李牧雙手合攏,深深一拜,結束了他裨將生涯的戰場“首秀”。
“諾!”眾人皆拜而應諾道。
顯然,眾將對這位異軍突起的後起之秀的表現,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