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將軍啊!終於想到本君了!”平原君一進營帳就抱怨起趙括來:“據傳你對李將軍發了好大的火,本想來找你的,卻被任武勸阻了。說你正在氣頭上......”
“無礙,已經解決了!問題不大!”趙括淡淡地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平原君點頭說道。他明白軍隊的事情自己還是少摻和,趙括既然這麽說想必也不是大事,更不想讓自己知道,那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兩路燕軍皆已擊退,大勝而歸,自己的封邑估計可以漲一漲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不知上將軍喚我前來,所為何事?”平原君問道。
“嗯,簡單,軍報!”趙括直截了當地說道。
“上將軍放心!”平原君笑道:“早已準備妥當,正要給上將軍過目!”
說著就從衣袖中抽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竹簡,遞道趙括的手裏。
趙括也不客氣,拿了過來,便展開在桌案之上。隻見竹簡之上洋洋灑灑百餘字:
臣平原君趙勝具表以聞:
自我軍鄗城打敗燕王之軍,上將軍括者,不辭勞苦,星夜兼程,累時三日,於入夜十分,終至代邑。與北地軍主將,李將軍牧者,南北對進,共擊燕軍偏師於代邑。戰至夤夜,終破之,斬敵無算,所獲頗豐,燕軍僅餘不足萬人狼狽而東逃也。
至此,燕軍範我之十萬大軍,已然悉數為我軍所擊潰,燕軍之危已解,我軍收攏部署,打掃戰場後,當不日即可還師邯鄲矣!
趙括看後,顯然,其中用了很多的春秋筆法,比如斬獲的數量,都沒有明確,嚴格說來這並不算是一封合格的軍報,但確實對趙括很有利的軍報,也算是平原君對於趙括分潤軍功之舉的投桃報李吧。
但這顯然並不是趙括所想要的。
“多謝平原君好意!”趙括站起身來對平原君一揖道。
“上將軍哪裏話,本君要多謝上將軍才是!”平原君也站起身來回禮道。
“隻是,平原君,如此模糊的數據,就怕我王對平原君不甚滿意啊!”趙括說道。
“上將軍放心,老夫已有對策,老夫又不曾深入參與軍機,僅憑零零碎碎聽取之軍機,本君實在無法確認數據,況且大勝之下,想必我王也不會對此多加追究的”平原君自信地說道。
“還是實話實說的好!”說著趙括將之前任武統計好數據的竹簡交到平原君的手上,隨後繼續說道:“此為我軍真實之戰損及繳獲數據,戰沒、重傷、輕傷的數量,以及陣斬數量、俘虜的數量還有物資繳獲的數量都在上麵了,經得起任何人的檢查。”
“這......”平原君有些詫異,不應該虛報些嗎?比如繳獲少點,陣斬多點......
“不必驚訝,如實上報即可。”趙括看著有些訝異的平原君,繼續說道:“隻是文之結尾,我軍並不會擇日回返邯鄲,而會東進燕國!”
“啊?”平原君先是一愣,不過隨即反應過來,燕國的主力大軍都被自己給打趴下了,正是進軍燕國,削弱燕國的好時候,隻是自己的兵力是不是不太夠?
“上將軍,此時兵進燕國,莫如再等幾日,等三郡之兵到後再一舉進兵,一則把握更大,二則即便不能滅了燕國,也要讓燕國付出巨大的代價!”平原君建議道。
“哈哈!三郡之兵,在我軍破燕王於鄗城之時,我已令其屯駐上黨,不再東進了!如今將令應該已經抵達廉頗老將軍手上了!平原君是對本將沒信心嗎?”趙括調侃道。
“那自是沒有!上將軍出馬,必然已是有了全盤的謀算,是本君多言了!”平原君也笑道。
如今的他已經對趙括有了一絲絲的盲目崇拜,畢竟以弱勝強,已經三次了。若說上黨之戰還不可解釋為廉頗將軍的幫助,抑或者是運氣,但這兩次可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曆。
這戰也就是趙括了,換任何人來估計就是死守邯鄲等待救援的命了。可是到了趙括手裏,僅憑著自己幫忙湊齊的不到三萬的烏合之眾,先是三萬破六萬,後又是五萬圍四萬,自己損失不過數千,卻換了燕軍數萬的精銳。此等戰力,要是再給他幾萬人馬,估計他娘的敢打薊城!
“也罷!老夫加上便是!”平原君繼續說道。
“平原君不妨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判斷嘛!”趙括繼續說道。
“什麽?”平原有些疑惑。
“判斷什麽?能否攻下薊城嗎?應該不能吧!至少是不太好攻!”平原君喃喃自語道。
“噗。”正在悠哉悠哉喝茶的趙括,一口將茶水噴出!老小子這是飄了啊!幾萬人馬就敢打薊城?!你知道薊城城牆有多高多厚嗎!
“平原君說笑了!”趙括也決定不再跟平原君繞圈子了,直接說道:“首先此戰之功要歸於燕軍戰力之羸弱,而非吾之指揮,換句話來說,便是由平原君或是其他任何文臣來指揮都能獲勝!可以從燕軍不分主次的分兵入手闡述此事!”
“上將軍在說笑耶?若讓老夫來指揮,估計早已是燕軍俘虜矣!”平原君不可置信地說道,隨即好像又想到了什麽,對趙括說道:“上將軍是怕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也對,不得不怕啊,前麵剛剛把秦國打趴下,轉過頭趙王就賞賜了一頓鞭笞,這次又把燕國給打趴下了,若是不謙虛點,再來一頓鞭笞可真受不了了啊!
“你就當是吧!一定要在其中說明即便文臣領兵,亦可獲勝!”趙括沒有理會平原君的臆想,稍稍思考一番後說道:“就說便是平陽君領兵,即可戰而勝之吧!”
“老夫明白了!”平原君老神在在地說道。
“嗯!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要告訴燕王,我軍即將攻擊燕北!”趙括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這麽寫:私以為,上將軍率大軍入燕,棄燕南而奪燕北苦寒之地,乃為打通去往箕子朝鮮之路也,有以公肥私之嫌!......”
“什麽?!”
“無礙,已經解決了!問題不大!”趙括淡淡地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平原君點頭說道。他明白軍隊的事情自己還是少摻和,趙括既然這麽說想必也不是大事,更不想讓自己知道,那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兩路燕軍皆已擊退,大勝而歸,自己的封邑估計可以漲一漲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不知上將軍喚我前來,所為何事?”平原君問道。
“嗯,簡單,軍報!”趙括直截了當地說道。
“上將軍放心!”平原君笑道:“早已準備妥當,正要給上將軍過目!”
說著就從衣袖中抽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竹簡,遞道趙括的手裏。
趙括也不客氣,拿了過來,便展開在桌案之上。隻見竹簡之上洋洋灑灑百餘字:
臣平原君趙勝具表以聞:
自我軍鄗城打敗燕王之軍,上將軍括者,不辭勞苦,星夜兼程,累時三日,於入夜十分,終至代邑。與北地軍主將,李將軍牧者,南北對進,共擊燕軍偏師於代邑。戰至夤夜,終破之,斬敵無算,所獲頗豐,燕軍僅餘不足萬人狼狽而東逃也。
至此,燕軍範我之十萬大軍,已然悉數為我軍所擊潰,燕軍之危已解,我軍收攏部署,打掃戰場後,當不日即可還師邯鄲矣!
趙括看後,顯然,其中用了很多的春秋筆法,比如斬獲的數量,都沒有明確,嚴格說來這並不算是一封合格的軍報,但確實對趙括很有利的軍報,也算是平原君對於趙括分潤軍功之舉的投桃報李吧。
但這顯然並不是趙括所想要的。
“多謝平原君好意!”趙括站起身來對平原君一揖道。
“上將軍哪裏話,本君要多謝上將軍才是!”平原君也站起身來回禮道。
“隻是,平原君,如此模糊的數據,就怕我王對平原君不甚滿意啊!”趙括說道。
“上將軍放心,老夫已有對策,老夫又不曾深入參與軍機,僅憑零零碎碎聽取之軍機,本君實在無法確認數據,況且大勝之下,想必我王也不會對此多加追究的”平原君自信地說道。
“還是實話實說的好!”說著趙括將之前任武統計好數據的竹簡交到平原君的手上,隨後繼續說道:“此為我軍真實之戰損及繳獲數據,戰沒、重傷、輕傷的數量,以及陣斬數量、俘虜的數量還有物資繳獲的數量都在上麵了,經得起任何人的檢查。”
“這......”平原君有些詫異,不應該虛報些嗎?比如繳獲少點,陣斬多點......
“不必驚訝,如實上報即可。”趙括看著有些訝異的平原君,繼續說道:“隻是文之結尾,我軍並不會擇日回返邯鄲,而會東進燕國!”
“啊?”平原君先是一愣,不過隨即反應過來,燕國的主力大軍都被自己給打趴下了,正是進軍燕國,削弱燕國的好時候,隻是自己的兵力是不是不太夠?
“上將軍,此時兵進燕國,莫如再等幾日,等三郡之兵到後再一舉進兵,一則把握更大,二則即便不能滅了燕國,也要讓燕國付出巨大的代價!”平原君建議道。
“哈哈!三郡之兵,在我軍破燕王於鄗城之時,我已令其屯駐上黨,不再東進了!如今將令應該已經抵達廉頗老將軍手上了!平原君是對本將沒信心嗎?”趙括調侃道。
“那自是沒有!上將軍出馬,必然已是有了全盤的謀算,是本君多言了!”平原君也笑道。
如今的他已經對趙括有了一絲絲的盲目崇拜,畢竟以弱勝強,已經三次了。若說上黨之戰還不可解釋為廉頗將軍的幫助,抑或者是運氣,但這兩次可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曆。
這戰也就是趙括了,換任何人來估計就是死守邯鄲等待救援的命了。可是到了趙括手裏,僅憑著自己幫忙湊齊的不到三萬的烏合之眾,先是三萬破六萬,後又是五萬圍四萬,自己損失不過數千,卻換了燕軍數萬的精銳。此等戰力,要是再給他幾萬人馬,估計他娘的敢打薊城!
“也罷!老夫加上便是!”平原君繼續說道。
“平原君不妨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判斷嘛!”趙括繼續說道。
“什麽?”平原有些疑惑。
“判斷什麽?能否攻下薊城嗎?應該不能吧!至少是不太好攻!”平原君喃喃自語道。
“噗。”正在悠哉悠哉喝茶的趙括,一口將茶水噴出!老小子這是飄了啊!幾萬人馬就敢打薊城?!你知道薊城城牆有多高多厚嗎!
“平原君說笑了!”趙括也決定不再跟平原君繞圈子了,直接說道:“首先此戰之功要歸於燕軍戰力之羸弱,而非吾之指揮,換句話來說,便是由平原君或是其他任何文臣來指揮都能獲勝!可以從燕軍不分主次的分兵入手闡述此事!”
“上將軍在說笑耶?若讓老夫來指揮,估計早已是燕軍俘虜矣!”平原君不可置信地說道,隨即好像又想到了什麽,對趙括說道:“上將軍是怕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也對,不得不怕啊,前麵剛剛把秦國打趴下,轉過頭趙王就賞賜了一頓鞭笞,這次又把燕國給打趴下了,若是不謙虛點,再來一頓鞭笞可真受不了了啊!
“你就當是吧!一定要在其中說明即便文臣領兵,亦可獲勝!”趙括沒有理會平原君的臆想,稍稍思考一番後說道:“就說便是平陽君領兵,即可戰而勝之吧!”
“老夫明白了!”平原君老神在在地說道。
“嗯!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要告訴燕王,我軍即將攻擊燕北!”趙括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這麽寫:私以為,上將軍率大軍入燕,棄燕南而奪燕北苦寒之地,乃為打通去往箕子朝鮮之路也,有以公肥私之嫌!......”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