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我王,當日夜裏便越已放出斥候通知卿秦立即撤退,回轉薊城,想必如今斥候已經到了代邑!若是順利的話,今晚卿秦將軍便會率軍撤退,即便路上有所耽擱,命令也應該在明日清晨送達!快則三日,慢則五日卿秦將軍便可回到薊城!”國相栗腹心中暗暗盤算了一會兒說道。
“嗨...此次伐趙,本一切順利,奈何中途殺出個趙括,此人不死,伐趙幾無可能矣!”燕王歎息道。
“據傳其在上黨一戰中用腦過度,又被趙王一書王令給氣著,吐出大口鮮血,導致氣血虧空,僅剩三五年之性命!”栗腹略略思考說道:“但三五年後,趙國國力大增,吾燕國再也不是其對手矣!”
“上天何眷趙而不戀燕耶?”燕王仰頭歎道。
“我王還請收斂心神!關注於當下才是。”栗腹說道:“若我是趙括,必定趁我軍大敗之時入侵我國,以尋求再次之決戰,徹底打垮我軍,使得三五年間我軍再無力攻趙。”
“是也!趙括定會進兵!”燕王突然驚醒道:“可是,其用兵也天馬行空,吾國何人可及,何人可知,又有何人可當焉?”
燕王一氣三問,頓時把氣氛壓至穀底。是呀,誰都沒有猜到趙括會兵出邯鄲,在鄗城決戰。今天趙括要攻燕,天知道他會先取哪裏,從哪兒進攻!或者說即便通過細作等手段知道了,你就敢信嗎?萬一是趙括的計策呢?
燕軍經此一戰已經徹徹底底的犯上了“恐括症”,非得一場大勝不能解救!
國相栗腹好似突然想到了啥,對燕王說道:“我王容稟,無論趙括兵出何方,其最終目的無非有二,要麽尋求與我軍之決戰,要麽破我都城薊城!或者二者合一,先破我軍主力,再占我都城薊城!從而迫使我王割讓大片領土,抑或者......”
栗腹停頓了下,後麵的話有點兒冒大不韙了!意思傳達到就行,燕國好歹是七強之一,要滅國還是不太可能的,至少老大哥秦國就不會坐視!
“無論如何,薊城必定是其攻擊之目標也!”栗腹總結道:“故我軍宜集中兵力於薊城之中,不與趙括野戰,其計雖多,攻城之戰卻隻能是實打實地拚兵力拚消耗,如此便可揚我軍兵力較多之長,而避我軍謀略不足之短。”
“此言有理也!”燕王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可是我軍亦不可久守焉,須知久守必失啊!況時間乃是站在趙國一方,若趙括圍困三年,我軍豈不是不戰而敗焉?”
“我王容稟:此策乃是短時之策也,乃是為了防止我軍為趙括短時間內擊敗而致使全局崩壞之權宜之策也。而欲從根本解決問題,我王還需從兩方麵著手!”栗腹說道。
“哪兩方麵?國相快快講來!”燕王急忙說道。
栗腹也不故作玄虛,直言道:“其一,我王需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其餘諸國,尤其是秦國,在尋求其軍事支援的同時,需盡量誇大我軍之損失,誇大趙括之厲害,使各國聞括而色變,從而利用各國的外交、軍事攻勢,迫使趙國退兵。”
“此策可也!”燕王點點頭說道:“隻要我軍不再短時間內被趙括吃掉,待各國介入,趙軍必退!”
“此隻能讓我燕國暫時躲過一劫,然趙括仍在,則無伐趙之機矣。”栗腹繼續說道:“故臣獻策二:離間之計!需遣大量之細作往邯鄲,行離間之計!”
“此事恐無效也!”燕王有些猶豫道:“趙括剛剛立下大功,又在攻伐之關鍵時刻,此時行離間恐怕,趙王不會相信的。”
“我王此言差矣。如今之功比之上黨之功如何?”栗腹問道。
“此番攻我,雖戰而勝之,不過所獲無非幾萬之軍功與些許糧秣武備而已,更尚未獲得土地,怎可與上黨之功相提並論,無論軍功或是收獲皆遠不及矣。”燕王答道。
“然也!上黨之功大,而攻燕之功小也!然則上黨之潑天之功,趙王居然毫無賞賜,更因不知之小事鞭笞於括,可見其心胸並非廣闊之人,更無容人之量也。今趙括再立功勳,難免有功高蓋主之嫌疑,今我用間,不為其他,隻為給趙王一個理由一個台階,其必下也!”栗腹解釋道。
“是何台階?”燕王不解地問道。
“隻需讓趙王意識到:縱然趙括或無造反之心,可趙括已有造反之能矣!”栗腹稍作停頓,讓燕王消化一下這句話,隨後繼續說道:“既有造反之能,便隨時可以造反,今日或無造反之心,明日便可生出造反之心!”
“以趙王不能容人之脾性,怎會容忍臥榻之側,隨時會有一隻猛虎窺伺,則趙王必除之而後快,即便礙於其功績不便直接動手,先行調離軍隊,而後無疾而終,便是應有之意也!”栗腹繼續分析道。
“嗯,國相此言有理也!但還不夠,隻要趙括隻有三年之壽命,趙王就無懼其有造反之心!故吾等還需給趙王把此漏洞補上!”燕王略一思考後說道。
“我王聖明!”栗腹雙手抱拳一揖到底說道:“不知此言如何?我王欲交好於馬服君,特遣使者往箕子朝鮮,不惜千金,欲尋得千年之人參,以供馬服君治病之用!”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此言大善!”燕王笑道:“不僅要傳,更要實際去做,立即著手去做,發國書、懸賞,要人盡皆知,當然若果真能夠尋得千年人參,那是再好不過之事!雖千金、萬金,亦不惜矣!若能得馬服君歸燕,何懼趙國焉!縱不得馬服君,趙國亦再難容之矣!”
“諾!”栗腹答道:“微臣就這安排國書、使者,不日便赴箕子朝鮮,遞交國書,張貼懸賞。”
“要快,要榮重!吾當親自送行也!”燕王繼續說道。
“微臣明白!”栗腹再答道。
而在燕國二巨頭興致勃勃地準備對付趙括之時,燕軍為趙括所破的消息也不可避免地傳開了。
“嗨...此次伐趙,本一切順利,奈何中途殺出個趙括,此人不死,伐趙幾無可能矣!”燕王歎息道。
“據傳其在上黨一戰中用腦過度,又被趙王一書王令給氣著,吐出大口鮮血,導致氣血虧空,僅剩三五年之性命!”栗腹略略思考說道:“但三五年後,趙國國力大增,吾燕國再也不是其對手矣!”
“上天何眷趙而不戀燕耶?”燕王仰頭歎道。
“我王還請收斂心神!關注於當下才是。”栗腹說道:“若我是趙括,必定趁我軍大敗之時入侵我國,以尋求再次之決戰,徹底打垮我軍,使得三五年間我軍再無力攻趙。”
“是也!趙括定會進兵!”燕王突然驚醒道:“可是,其用兵也天馬行空,吾國何人可及,何人可知,又有何人可當焉?”
燕王一氣三問,頓時把氣氛壓至穀底。是呀,誰都沒有猜到趙括會兵出邯鄲,在鄗城決戰。今天趙括要攻燕,天知道他會先取哪裏,從哪兒進攻!或者說即便通過細作等手段知道了,你就敢信嗎?萬一是趙括的計策呢?
燕軍經此一戰已經徹徹底底的犯上了“恐括症”,非得一場大勝不能解救!
國相栗腹好似突然想到了啥,對燕王說道:“我王容稟,無論趙括兵出何方,其最終目的無非有二,要麽尋求與我軍之決戰,要麽破我都城薊城!或者二者合一,先破我軍主力,再占我都城薊城!從而迫使我王割讓大片領土,抑或者......”
栗腹停頓了下,後麵的話有點兒冒大不韙了!意思傳達到就行,燕國好歹是七強之一,要滅國還是不太可能的,至少老大哥秦國就不會坐視!
“無論如何,薊城必定是其攻擊之目標也!”栗腹總結道:“故我軍宜集中兵力於薊城之中,不與趙括野戰,其計雖多,攻城之戰卻隻能是實打實地拚兵力拚消耗,如此便可揚我軍兵力較多之長,而避我軍謀略不足之短。”
“此言有理也!”燕王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可是我軍亦不可久守焉,須知久守必失啊!況時間乃是站在趙國一方,若趙括圍困三年,我軍豈不是不戰而敗焉?”
“我王容稟:此策乃是短時之策也,乃是為了防止我軍為趙括短時間內擊敗而致使全局崩壞之權宜之策也。而欲從根本解決問題,我王還需從兩方麵著手!”栗腹說道。
“哪兩方麵?國相快快講來!”燕王急忙說道。
栗腹也不故作玄虛,直言道:“其一,我王需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其餘諸國,尤其是秦國,在尋求其軍事支援的同時,需盡量誇大我軍之損失,誇大趙括之厲害,使各國聞括而色變,從而利用各國的外交、軍事攻勢,迫使趙國退兵。”
“此策可也!”燕王點點頭說道:“隻要我軍不再短時間內被趙括吃掉,待各國介入,趙軍必退!”
“此隻能讓我燕國暫時躲過一劫,然趙括仍在,則無伐趙之機矣。”栗腹繼續說道:“故臣獻策二:離間之計!需遣大量之細作往邯鄲,行離間之計!”
“此事恐無效也!”燕王有些猶豫道:“趙括剛剛立下大功,又在攻伐之關鍵時刻,此時行離間恐怕,趙王不會相信的。”
“我王此言差矣。如今之功比之上黨之功如何?”栗腹問道。
“此番攻我,雖戰而勝之,不過所獲無非幾萬之軍功與些許糧秣武備而已,更尚未獲得土地,怎可與上黨之功相提並論,無論軍功或是收獲皆遠不及矣。”燕王答道。
“然也!上黨之功大,而攻燕之功小也!然則上黨之潑天之功,趙王居然毫無賞賜,更因不知之小事鞭笞於括,可見其心胸並非廣闊之人,更無容人之量也。今趙括再立功勳,難免有功高蓋主之嫌疑,今我用間,不為其他,隻為給趙王一個理由一個台階,其必下也!”栗腹解釋道。
“是何台階?”燕王不解地問道。
“隻需讓趙王意識到:縱然趙括或無造反之心,可趙括已有造反之能矣!”栗腹稍作停頓,讓燕王消化一下這句話,隨後繼續說道:“既有造反之能,便隨時可以造反,今日或無造反之心,明日便可生出造反之心!”
“以趙王不能容人之脾性,怎會容忍臥榻之側,隨時會有一隻猛虎窺伺,則趙王必除之而後快,即便礙於其功績不便直接動手,先行調離軍隊,而後無疾而終,便是應有之意也!”栗腹繼續分析道。
“嗯,國相此言有理也!但還不夠,隻要趙括隻有三年之壽命,趙王就無懼其有造反之心!故吾等還需給趙王把此漏洞補上!”燕王略一思考後說道。
“我王聖明!”栗腹雙手抱拳一揖到底說道:“不知此言如何?我王欲交好於馬服君,特遣使者往箕子朝鮮,不惜千金,欲尋得千年之人參,以供馬服君治病之用!”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此言大善!”燕王笑道:“不僅要傳,更要實際去做,立即著手去做,發國書、懸賞,要人盡皆知,當然若果真能夠尋得千年人參,那是再好不過之事!雖千金、萬金,亦不惜矣!若能得馬服君歸燕,何懼趙國焉!縱不得馬服君,趙國亦再難容之矣!”
“諾!”栗腹答道:“微臣就這安排國書、使者,不日便赴箕子朝鮮,遞交國書,張貼懸賞。”
“要快,要榮重!吾當親自送行也!”燕王繼續說道。
“微臣明白!”栗腹再答道。
而在燕國二巨頭興致勃勃地準備對付趙括之時,燕軍為趙括所破的消息也不可避免地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