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那員親兵並沒有看見那漫天的箭雨!
很可惜,在那漫天的箭雨下,剛剛逃出沒有多遠的趙軍將領們紛紛中箭倒地而亡!
燕軍的主力步兵終於是到了!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了,步兵替代騎兵完成包圍,騎兵騰出手來,如同犁地一般,對著趙軍反複的衝殺,分割,再接著衝殺!
趙軍被燕軍的騎軍分割成若幹個小塊,一個個小塊又被燕軍的步兵重重包圍,然後以多欺少,最終消滅之!
這已經不再是一場戰鬥,而是單方麵的屠殺!
絕望,是趙軍士卒們心中唯一的想法!
“當啷!”那是兵器落地的聲響。
終於,有趙軍的士卒,受不了屠戮的恐懼與絕望的感覺,一把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脫下自身的甲胄、頭盔,匍匐在地,乞求著燕軍的憐憫,等待著命運的降臨!
雖然,燕軍並沒有勸降!更沒有說過什麽“降者不殺”。
“當啷!當啷!當啷!......”
戰場之上,如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般,隨著第一聲武器撂地之聲響起,越來越多的趙軍士卒丟棄了武器,或抱頭蹲地痛哭,等待命運的懲罰,或有樣學樣匍匐在地,乞求著可能的惻隱之心。
可是,燕軍並沒有勸降啊!甚至燕軍仍在屠戮著,屠戮著放下武器的同袍們!
已經殺瘋了的燕軍哪裏還會留手!
憋了一肚子的仇怨、怒火的燕軍哪裏還肯留手?
投降不殺?!
去問問那些在烈火中痛苦掙紮的燕軍同袍們吧!
去問問那些被你家將領(趙啟)一刀兩段,鮮血飛濺的同袍們吧!
還有死在你們馬蹄下,箭雨中的同袍們......
還有被你們俘虜到代北,仍在代北風沙之地苦苦用功的同袍們......
停手?
可以啊!
或許等我殺開心了吧!
又或許等我殺累了吧!
可是盡管燕軍的屠戮一直在繼續著,投降隻會讓燕軍更輕易的揮刀,也隻會加快自己的死亡。甚至身旁就有棄械後被屠戮的同袍,他們仍然選擇棄械待宰!
哪怕孱弱如魏軍,在發現秦軍殺降後,也會拚死一戰,雖難逃一死,也給秦軍拚死一擊!
可是這隻趙軍,卻寧願棄械待宰,寧願手無寸鐵的被燕軍輕易屠戮,也不願拚死一搏。
不知若是趙括知曉,會不會有些後悔將“陷陣營”的稱號給了這群烏合之眾!
或許是戰場上血汙之氣迷失了他們的雙眼,蒙住了他們的思想;抑或者是主心骨的缺失讓他們徹底的迷茫,徹底的絕望;又或許與他們長期的逆來順受有關吧!
不管怎樣,一邊是無情地屠戮,另一邊是完全放棄抵抗的棄械待宰。一員騎兵奔過,如同收割稻穗一般收割著人頭;弓兵不需要再行計算瞄準,那麽大塊地方幾乎一射一個準;而收割最快的還要屬長矛兵,一捅就是一條性命!
轉眼間,戰場之上幾乎已經沒有了站立著的趙軍士卒。
燕軍看著器械投降,匍匐在地的趙軍,不禁仰天長嘯,心頭更是滋味百轉,似有發泄,似有感歎,卻唯獨沒有了戰勝敵軍與屠戮敵軍的開心、喜悅。
咱就是被這群人給打敗的?還兩次?就這?這也算是軍人?
忽然間,燕軍的將領們似乎意識到,打敗自己的並不是這群不算軍人的軍人,從始至終打敗自己的就是那一個人——趙括!
忽然間,燕軍的士兵們有些意興闌珊,他們寧願他們的對手是那群奇計百出虐他們千百遍的趙軍們,是那群馬踏聯營,火燒連營的趙軍們,是那群刀劈寨門,展無敵之姿的趙軍們,是那群拚死也要突圍,臨死也要護主的趙軍們。
卻唯獨不願是這樣一群即便對方還在屠戮殺降也要棄械、跪地、投降的“趙奴”們。
是的,他們已經不配被稱為軍人,隻能是“奴”,隻配為“奴”!
終於,在燕軍漸漸意興闌珊後,兩萬趙軍隻剩下不到兩千人!
而“趙奴”們也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救世主”——國相栗腹。
看著匍匐在自家同袍的血水中,大氣都不敢喘的一眾“趙奴”們,栗腹也有些嫌棄,丟下一句:“降者發配為奴!”便離開了。
於是,燕軍將這些“趙奴”們一個個拽了起來,排成隊,帶回薊城!想必不久便能在奴隸市場上見到他們吧!
垂頭喪氣的“趙奴”隊伍中,一員“老者”正教訓著一個年輕的後生:“看吧!跟著將軍們衝殺的都死了,死的那個慘哦,胸口好大個洞洞叻!要不是我把你拉住,你也就死了叻!看吧,我們都或者哩!活著哩!”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年輕的“趙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而就在這一老一少慶幸著自己保住了性命時,燕軍正在給趙軍最後突圍的那幾百人搬運屍體,打造棺材,用燕軍的話來說:“戰敗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是真正的軍人,一口薄棺,三尺黃土是對軍人最起碼的尊重了。”
至於那些匍匐在地死去的“趙奴”們,亂葬崗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的精神還活著!
......
趙燕大戰,第二輪交鋒,最終以燕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除了趙軍主將平陽君及其親兵、留守在營帳中的幾十夥頭軍,其餘趙兵幾乎悉數被燕軍殲滅,趙軍俘虜兩千人,燕軍甚至沒有想過要廢物利用,匆匆就趕到了奴隸市場,售賣之。
薊城之外,燕王親自率領百官迎接凱旋歸來的主將栗腹以及副將卿秦!
國相栗腹見燕王親自到城門之下迎接,慌忙從車輦上下來,一揖到底拜道:“微臣萬死不敢承我王降階之禮!請我王回鑾!”
“降階之禮自有禮之始,乃為各國元首族長而備,然今寡人破格用降階之禮,乃是為了告訴我大燕子民,這一場勝利來之不易。它是用我大燕數萬將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大燕有大將,我大燕有忠良,我大燕有忠誠的千百萬士兵。”
“我王萬年!”
“大燕萬年!”
很可惜,在那漫天的箭雨下,剛剛逃出沒有多遠的趙軍將領們紛紛中箭倒地而亡!
燕軍的主力步兵終於是到了!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了,步兵替代騎兵完成包圍,騎兵騰出手來,如同犁地一般,對著趙軍反複的衝殺,分割,再接著衝殺!
趙軍被燕軍的騎軍分割成若幹個小塊,一個個小塊又被燕軍的步兵重重包圍,然後以多欺少,最終消滅之!
這已經不再是一場戰鬥,而是單方麵的屠殺!
絕望,是趙軍士卒們心中唯一的想法!
“當啷!”那是兵器落地的聲響。
終於,有趙軍的士卒,受不了屠戮的恐懼與絕望的感覺,一把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脫下自身的甲胄、頭盔,匍匐在地,乞求著燕軍的憐憫,等待著命運的降臨!
雖然,燕軍並沒有勸降!更沒有說過什麽“降者不殺”。
“當啷!當啷!當啷!......”
戰場之上,如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般,隨著第一聲武器撂地之聲響起,越來越多的趙軍士卒丟棄了武器,或抱頭蹲地痛哭,等待命運的懲罰,或有樣學樣匍匐在地,乞求著可能的惻隱之心。
可是,燕軍並沒有勸降啊!甚至燕軍仍在屠戮著,屠戮著放下武器的同袍們!
已經殺瘋了的燕軍哪裏還會留手!
憋了一肚子的仇怨、怒火的燕軍哪裏還肯留手?
投降不殺?!
去問問那些在烈火中痛苦掙紮的燕軍同袍們吧!
去問問那些被你家將領(趙啟)一刀兩段,鮮血飛濺的同袍們吧!
還有死在你們馬蹄下,箭雨中的同袍們......
還有被你們俘虜到代北,仍在代北風沙之地苦苦用功的同袍們......
停手?
可以啊!
或許等我殺開心了吧!
又或許等我殺累了吧!
可是盡管燕軍的屠戮一直在繼續著,投降隻會讓燕軍更輕易的揮刀,也隻會加快自己的死亡。甚至身旁就有棄械後被屠戮的同袍,他們仍然選擇棄械待宰!
哪怕孱弱如魏軍,在發現秦軍殺降後,也會拚死一戰,雖難逃一死,也給秦軍拚死一擊!
可是這隻趙軍,卻寧願棄械待宰,寧願手無寸鐵的被燕軍輕易屠戮,也不願拚死一搏。
不知若是趙括知曉,會不會有些後悔將“陷陣營”的稱號給了這群烏合之眾!
或許是戰場上血汙之氣迷失了他們的雙眼,蒙住了他們的思想;抑或者是主心骨的缺失讓他們徹底的迷茫,徹底的絕望;又或許與他們長期的逆來順受有關吧!
不管怎樣,一邊是無情地屠戮,另一邊是完全放棄抵抗的棄械待宰。一員騎兵奔過,如同收割稻穗一般收割著人頭;弓兵不需要再行計算瞄準,那麽大塊地方幾乎一射一個準;而收割最快的還要屬長矛兵,一捅就是一條性命!
轉眼間,戰場之上幾乎已經沒有了站立著的趙軍士卒。
燕軍看著器械投降,匍匐在地的趙軍,不禁仰天長嘯,心頭更是滋味百轉,似有發泄,似有感歎,卻唯獨沒有了戰勝敵軍與屠戮敵軍的開心、喜悅。
咱就是被這群人給打敗的?還兩次?就這?這也算是軍人?
忽然間,燕軍的將領們似乎意識到,打敗自己的並不是這群不算軍人的軍人,從始至終打敗自己的就是那一個人——趙括!
忽然間,燕軍的士兵們有些意興闌珊,他們寧願他們的對手是那群奇計百出虐他們千百遍的趙軍們,是那群馬踏聯營,火燒連營的趙軍們,是那群刀劈寨門,展無敵之姿的趙軍們,是那群拚死也要突圍,臨死也要護主的趙軍們。
卻唯獨不願是這樣一群即便對方還在屠戮殺降也要棄械、跪地、投降的“趙奴”們。
是的,他們已經不配被稱為軍人,隻能是“奴”,隻配為“奴”!
終於,在燕軍漸漸意興闌珊後,兩萬趙軍隻剩下不到兩千人!
而“趙奴”們也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救世主”——國相栗腹。
看著匍匐在自家同袍的血水中,大氣都不敢喘的一眾“趙奴”們,栗腹也有些嫌棄,丟下一句:“降者發配為奴!”便離開了。
於是,燕軍將這些“趙奴”們一個個拽了起來,排成隊,帶回薊城!想必不久便能在奴隸市場上見到他們吧!
垂頭喪氣的“趙奴”隊伍中,一員“老者”正教訓著一個年輕的後生:“看吧!跟著將軍們衝殺的都死了,死的那個慘哦,胸口好大個洞洞叻!要不是我把你拉住,你也就死了叻!看吧,我們都或者哩!活著哩!”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年輕的“趙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而就在這一老一少慶幸著自己保住了性命時,燕軍正在給趙軍最後突圍的那幾百人搬運屍體,打造棺材,用燕軍的話來說:“戰敗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是真正的軍人,一口薄棺,三尺黃土是對軍人最起碼的尊重了。”
至於那些匍匐在地死去的“趙奴”們,亂葬崗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的精神還活著!
......
趙燕大戰,第二輪交鋒,最終以燕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除了趙軍主將平陽君及其親兵、留守在營帳中的幾十夥頭軍,其餘趙兵幾乎悉數被燕軍殲滅,趙軍俘虜兩千人,燕軍甚至沒有想過要廢物利用,匆匆就趕到了奴隸市場,售賣之。
薊城之外,燕王親自率領百官迎接凱旋歸來的主將栗腹以及副將卿秦!
國相栗腹見燕王親自到城門之下迎接,慌忙從車輦上下來,一揖到底拜道:“微臣萬死不敢承我王降階之禮!請我王回鑾!”
“降階之禮自有禮之始,乃為各國元首族長而備,然今寡人破格用降階之禮,乃是為了告訴我大燕子民,這一場勝利來之不易。它是用我大燕數萬將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大燕有大將,我大燕有忠良,我大燕有忠誠的千百萬士兵。”
“我王萬年!”
“大燕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