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答道:“此雖有懼民之用,卻得不償失也。因小過而遭肉刑,再因此而變為巨惡,此非刑之用也!諸如趙禹等罪魁禍首,及其嫡係子孫人等,當然是立斬不饒;對於一些旁係子弟及景從未知其計劃者,若依舊法而施以肉刑,則人或惡或廢,而與國無益也。”
不待平原君繼續反駁,趙括便接著說道:“寡人之意,改肉刑為囚刑,刑期間可派諸礦山溝渠,開礦通渠。索其行動便利之資,而行急難危重之務。則既可懲治奸邪,又利於國家之建設,更添一分仁愛之心,可為長策矣。”
平原君捋了捋花白的胡須,作思考狀,雖然心中也覺得趙括所言有理,卻也不敢直接應承,畢竟若因此鬧出亂子來......
趙括也看出了平原君的顧慮,便對平原君說道:“平原君不必憂慮,便以此次事件作為試點,若有可為則行推廣,若不可,也於大局無礙。”
平原君聞言,這才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謹遵王命!”
“嗯!”趙括見平原君同意,隨即變換臉色繼續說道:“對於景從或是不知情之人,寡人可網開一麵,然對於元凶巨惡,平原君絕不可心慈手軟!但凡知曉叛亂之事之人,無論事涉何人,一律一體斬決。君其知之......”
平原君看著頗有些喜怒無常的趙括,心中除了感慨便是欣慰!當仁則仁,當狠則狠,方為王者,而王者一怒,需流血漂杵!
飯局在趙括的威勢下為之一靜。
思考良久,盡管不想大開殺戒,可是麵對趙括先禮後兵的要求,平原君終究還是隻能硬著頭皮,應諾道:“謹遵王命。”
趙括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轉過身看下了有些無所事事的燕平君廉頗。
“燕平君今日辛苦了!多虧將軍及時趕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也!此爵為將軍護駕之功,將軍飲甚!”趙括端起趙忠剛剛滿上的酒爵,向著廉頗說道。
“微臣護駕來遲,我王不責怪微臣便好。況些許蟊賊,怎能傷及我王分毫。”廉頗咧開大嘴高興的回應道。
言畢,兩人雙雙將爵中美酒飲盡。
隨即,趙括繼續說道:“老將軍,剛剛從燕地趕回來,還未好好休息幾日,便又讓將軍披掛上陣,此寡人之過也!寡人再敬將軍操勞之苦也!軍飲甚!”
說著再次端起已經被趙忠滿上的酒爵,遙遙相敬。
廉頗趕忙再次直起身子,雙手捧起酒杯,回道:“為我王分憂,何談辛勞之言!謝我王!”
言罷,滿滿一爵再入腹中。
不想趙括剛剛放下酒爵,便立即又說道:“將軍勞苦功高,自代地到三郡,又從三郡而至燕北,轉戰千裏,護我大趙周全,增我大趙土地人口。寡人再敬老將軍一爵!飲甚!
說著,趙括再飲一爵。
廉頗也絲毫不虛,端起酒爵說道:“我王謬讚矣,微臣隻不過是尾隨我王而進,樁樁件件皆是我王之巧妙安排也,哪有什麽大功!”
言畢,一爵溫酒再入喉。
三爵畢,將老將軍喝得美美的,趙括這才終於開始說起正事。
“老將軍幾日在家,想必已經將目前我大趙之軍事輿圖熟稔於心了吧?”趙括問道,頗有點老師臨堂抽查的感覺。
好在廉頗自然是屬於學神那一類。
聞聽趙括的問話,廉頗一下子就精神了起來,仿佛剛剛三爵溫酒隻不過是潤了潤喉,他明白趙括這是要開始講正事了。
“回稟我王,微臣已經大體了解了一番。”廉頗謙遜地回應道。
趙括聞言卻不曾言語,反而一臉笑意地看著廉頗,仿佛在說:這不是判斷題而是問答題!
廉頗會意,這是要詳細闡述啊!不過這怎會難倒自己呢!
隨即一拱手對著趙括說道:“回稟我王:我大趙如今軍力大致四分:其一乃是邯鄲城中,經過一係列之整編補充,大致兵力曰兩萬人,其中羽林衛一萬兩千餘人,陷陣營三千餘人,另有城防營約無五千人。”
趙括滿意的點了點頭,當然暗影衛的千餘人,並不算實際的戰力。
見趙括沒有異議,廉頗隨即繼續說道:“其二便是三郡之地,有田單將軍所統領的六萬精銳和郡守李義手下約五萬屯田大軍,總計約在十一萬上下,隻是不知冬日過後,征兵是否又有效果。”
“前日李義上書曰,冬日收攏流民無數,正月過後則其身強力壯者從軍,其力稍弱者屯田,得甲兵數千,共計有兵約一十二萬兩千七百餘人。”趙括點點頭補充道,隨後一舉手示意廉頗繼續。
“其三,代地我王以王檣為帥,加之其所率之兩萬五千餘援軍,目前共計有兵約十萬人。”
“最後便是燕北之地,我軍入燕之軍者約八萬人,經冬日之整補,加之任武所部,約亦有大軍十萬人,其中兩萬步卒、三千騎兵戍守薊城,餘者約八萬人馬皆隨李牧入遼東剿滅東胡。”廉頗一口氣將情況匯報完畢,昂著頭看著趙括。像極了回答完問題後期待表揚的孩子。
對於優秀的學神,趙括當然要不吝讚美,隨即對廉頗將軍說道:“廉老將軍用心了!”
不過,對於學神的問題怎麽會如此簡單呢!
“以廉頗將軍來看,四處兵馬戰力如何?如此布置可還合理?”趙括繼續問道。
廉頗稍一思考,隨即說道:“稟我王,四處戰力最強者當屬燕北之軍,集代地騎軍精銳與長平大軍精銳於一體,當為我軍最強之矛。而最弱當是邯鄲之軍,無他,兵少耳。”
“至於三郡之兵與代地之兵?”廉頗頓了頓說道:“代地本是我趙兵力最為精銳之處,然去歲抽調太過頻繁,精銳十去六七,所補充之兵力也多為屯田之兵;而三郡之地,兵力雖眾,然幾乎半數為屯田之兵,幸有田單將軍坐鎮,故而兩者戰力當相去無幾也。”
廉頗侃侃而談,仔細地分析著各地駐軍的戰力,但對布置之事絕口不提。
可惜廉頗不提,趙括卻不會放過:“將軍以為,寡人如此布置,可還合理?”
廉頗有些麻爪了。
怎麽說呢?
合理嗎?很明顯不合理啊!昧著良心說合理不僅不是自己的風格,更有可能造成軍事布置上的一錯再錯。自己原本想要徐徐上書言明此事的,結果,沒想到王上直接就來了個措手不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若是直接說不合理,廉頗看了看對麵的平原君,又覺得當“眾”批評王上,還是有所不妥。
更重要的是,廉頗知道王上可不是先王,對軍事一無所知,王上可是在長平打敗了自己無可奈何的白起的存在啊。饒是自己總覺得王上的布置存在問題,可始終有個聲音在耳畔說道:“再看看,再看看,一定能看出我王的深意來!”
趙括顯然明白廉頗的想法,於是開口說道:“廉老將軍不妨直言,平原君在此正好一起討論一二。”
廉頗聞言,很快將趙括的話語翻譯一番:平原君不是外人,有啥不對的指出來,我來給你解惑。
那還有啥好顧慮的,敞開了膽子說啊!
“稟我王:末將認為我王之布置者,最大問題在於強枝而弱幹也!代地、東南、燕北皆屯有重兵,然國都之中卻僅有兩萬餘眾,機動兵力極其不足也。雖然目前燕軍不再能偷襲我之後方,然一旦有事,恐遭燕軍襲擊之覆轍也。”廉頗邊想邊說著。
趙括不置可否地微微點頭,隨即又看向平原君,問道:“平原君以為如何?”
一旁的平原君聞言,接話道:“燕平君是在擔心韓國焉?其國力已弱,應當不至於膽敢襲擊我大趙也!況代地、上黨之地也,一則麵對胡人、一則麵對強秦,不可不屯重兵以防守也。而燕地,一是新附之地,需重兵鎮壓,二也是欲東擴取地者也。至於邯鄲城中,有兩萬大軍足矣!”
廉頗聽了平原君之言,想要解釋一番,卻又不知該如何訴說才能不得罪於平原君。
終究在趙括壓迫式又有些期許的眼神下,廉頗還是回應道:“末將所言之‘一旦有事’,非指韓國之輩!乃是代地或是上黨,一旦崩盤或是主力被牽製,我軍腹地之中缺少機動兵力作為第二道防線,於是偌大的趙地,除了邯鄲城,便任由敵軍馳騁了。”
趙括將廉頗終是將自己的擔心完整地說了出來,也不諱言,直接說道:“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便是我大趙內部出現問題,由於邯鄲無兵,故而無力快速平叛,導致局勢糜爛。”
“這......”平原君有些迷茫地看著趙括。
原以為將周遭護得如鐵桶一般周全,便能安心發展內務,卻不想有如此嚴重之破綻。可既然我王想得如此深遠、如此透徹,比之廉頗還要清晰明了,為何還要如此布置?豈不是......自相矛盾哉?想著想著,兩隻迷茫的眼睛便盯上了主位上的趙括。
而廉頗卻一臉果然如此的模樣。果然,我王早知其中厲害,卻依舊如此布置,必有其深意也!於是目光炯炯地看著趙括,期待著趙括的答案。
趙括看著盯向自己兩人,笑著回答道:“寡人非不知其中凶險也!然,長平一戰,我國軍力損之大半,與燕軍大戰,軍力再去其十之一,地闊而兵不足,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
平原君聞言,對趙括一禮道:“我王若是身體無恙,不若將攻遼東之事暫緩兩年如何?將燕北之軍撤回泰半,以拱衛邯鄲並作機動之兵力,待屯田起效,而少年成長,不出三兩年,我軍軍力即可恢複,待其時在圖遼東不遲。”
“晚矣!”廉頗說道:“末將歸來之時,李牧已經率兵深入東胡,如今恐怕已經與東胡交戰正酣。兩軍交戰,不可輕撤也。”
趙括點點頭,說道:“不僅如此。征伐遼東乃增國力之策也,此為與秦之角力關鍵所在,早一日在遼東屯田,吾大趙便早一日有抗秦之力,故國內雖或有所患,不可輕動遼東之策也。”
“那該如何是好也!”平原君有些不解地問道,總不能明知有所疏漏,卻不去堵吧!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寄托於運氣也。
廉頗也繼續看向趙括。
“事有輕重緩急,所謂破綻亦為時局所限。”趙括不疾不徐地說道:“所謂外部之威脅,無論強秦或是胡人,為糧草出兵當在秋日之後,故至少半年之內,吾等之主要矛盾在於國內世家大族與新政推行之矛盾。而寡人增兵之法亦在其中!”
“世有陰陽,月有圓缺。陰陽並濟,方得全也,而為政者,既要有懷柔之策,亦需鞭策之利。”趙括繼續說道。“今有呂卿傳寡人懷柔之策,而寡人手中還需驅策之鞭,以備不時之需。”
“燕平君!”趙括直起身對廉頗說道。
“末將在!”廉頗趕忙雙手抱拳應諾道。
“可願為寡人手中之鞭哉?”趙括朗聲問道。
“願為我王牽馬墜蹬!”滿臉通紅的廉頗很快答應道。
“三千陷陣營,八千羽林衛!寡人將邯鄲精銳悉數交於卿之手中!待呂卿歸來之後,卿便帶著此大軍,隨呂卿往各地巡視新政之推行。
若是配合新政者,自有呂卿出麵安撫,或許其在當地鹽鐵茶等通商之權,或賜其財貨爵位之賞,以補其虧。新政施而健仆勞力等自出也,而將軍則可留一校尉,緩緩征兵可也。”
“諾!”廉頗直起身子應諾道。
趙括擺擺手示意他坐下,隨即繼續對著廉頗細細囑咐道:“旦有不服新政,乃至聚而抗政者,便需將軍出馬!寡人之意者,誅其首惡,而收其豪奴健仆,並其任俠門客人等,或千人或二千為一軍,可發往上黨屯田,或發往代地抗胡。而兩地者,以二換一或者三換一,換來各地精兵充實大軍!”
“如此一來,若是推進順利,秋收之前,將軍當能拉起一隻不少於五萬人的精銳之師。以此為第二梯隊,不論應對哪方麵之威脅,皆足矣。”趙括總結道。
“彩!”話音剛落,廉頗便在一旁喝彩道。在兵力短缺的基本麵下,敏銳地捕捉到半年的真空期,從而以時間換兵力,更以新政促征兵,可謂是最好的辦法了。
相較於一臉興奮的廉頗將軍,平原君似乎覺察到其中似乎有哪些地方不太對勁,可是仔細一想又分析不出那不對勁,隻得將疑心按下,與廉頗一道稱“諾”。
第二百五十四章 行霸道,又何妨
已加入書簽
下載免費讀
不待平原君繼續反駁,趙括便接著說道:“寡人之意,改肉刑為囚刑,刑期間可派諸礦山溝渠,開礦通渠。索其行動便利之資,而行急難危重之務。則既可懲治奸邪,又利於國家之建設,更添一分仁愛之心,可為長策矣。”
平原君捋了捋花白的胡須,作思考狀,雖然心中也覺得趙括所言有理,卻也不敢直接應承,畢竟若因此鬧出亂子來......
趙括也看出了平原君的顧慮,便對平原君說道:“平原君不必憂慮,便以此次事件作為試點,若有可為則行推廣,若不可,也於大局無礙。”
平原君聞言,這才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謹遵王命!”
“嗯!”趙括見平原君同意,隨即變換臉色繼續說道:“對於景從或是不知情之人,寡人可網開一麵,然對於元凶巨惡,平原君絕不可心慈手軟!但凡知曉叛亂之事之人,無論事涉何人,一律一體斬決。君其知之......”
平原君看著頗有些喜怒無常的趙括,心中除了感慨便是欣慰!當仁則仁,當狠則狠,方為王者,而王者一怒,需流血漂杵!
飯局在趙括的威勢下為之一靜。
思考良久,盡管不想大開殺戒,可是麵對趙括先禮後兵的要求,平原君終究還是隻能硬著頭皮,應諾道:“謹遵王命。”
趙括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轉過身看下了有些無所事事的燕平君廉頗。
“燕平君今日辛苦了!多虧將軍及時趕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也!此爵為將軍護駕之功,將軍飲甚!”趙括端起趙忠剛剛滿上的酒爵,向著廉頗說道。
“微臣護駕來遲,我王不責怪微臣便好。況些許蟊賊,怎能傷及我王分毫。”廉頗咧開大嘴高興的回應道。
言畢,兩人雙雙將爵中美酒飲盡。
隨即,趙括繼續說道:“老將軍,剛剛從燕地趕回來,還未好好休息幾日,便又讓將軍披掛上陣,此寡人之過也!寡人再敬將軍操勞之苦也!軍飲甚!”
說著再次端起已經被趙忠滿上的酒爵,遙遙相敬。
廉頗趕忙再次直起身子,雙手捧起酒杯,回道:“為我王分憂,何談辛勞之言!謝我王!”
言罷,滿滿一爵再入腹中。
不想趙括剛剛放下酒爵,便立即又說道:“將軍勞苦功高,自代地到三郡,又從三郡而至燕北,轉戰千裏,護我大趙周全,增我大趙土地人口。寡人再敬老將軍一爵!飲甚!
說著,趙括再飲一爵。
廉頗也絲毫不虛,端起酒爵說道:“我王謬讚矣,微臣隻不過是尾隨我王而進,樁樁件件皆是我王之巧妙安排也,哪有什麽大功!”
言畢,一爵溫酒再入喉。
三爵畢,將老將軍喝得美美的,趙括這才終於開始說起正事。
“老將軍幾日在家,想必已經將目前我大趙之軍事輿圖熟稔於心了吧?”趙括問道,頗有點老師臨堂抽查的感覺。
好在廉頗自然是屬於學神那一類。
聞聽趙括的問話,廉頗一下子就精神了起來,仿佛剛剛三爵溫酒隻不過是潤了潤喉,他明白趙括這是要開始講正事了。
“回稟我王,微臣已經大體了解了一番。”廉頗謙遜地回應道。
趙括聞言卻不曾言語,反而一臉笑意地看著廉頗,仿佛在說:這不是判斷題而是問答題!
廉頗會意,這是要詳細闡述啊!不過這怎會難倒自己呢!
隨即一拱手對著趙括說道:“回稟我王:我大趙如今軍力大致四分:其一乃是邯鄲城中,經過一係列之整編補充,大致兵力曰兩萬人,其中羽林衛一萬兩千餘人,陷陣營三千餘人,另有城防營約無五千人。”
趙括滿意的點了點頭,當然暗影衛的千餘人,並不算實際的戰力。
見趙括沒有異議,廉頗隨即繼續說道:“其二便是三郡之地,有田單將軍所統領的六萬精銳和郡守李義手下約五萬屯田大軍,總計約在十一萬上下,隻是不知冬日過後,征兵是否又有效果。”
“前日李義上書曰,冬日收攏流民無數,正月過後則其身強力壯者從軍,其力稍弱者屯田,得甲兵數千,共計有兵約一十二萬兩千七百餘人。”趙括點點頭補充道,隨後一舉手示意廉頗繼續。
“其三,代地我王以王檣為帥,加之其所率之兩萬五千餘援軍,目前共計有兵約十萬人。”
“最後便是燕北之地,我軍入燕之軍者約八萬人,經冬日之整補,加之任武所部,約亦有大軍十萬人,其中兩萬步卒、三千騎兵戍守薊城,餘者約八萬人馬皆隨李牧入遼東剿滅東胡。”廉頗一口氣將情況匯報完畢,昂著頭看著趙括。像極了回答完問題後期待表揚的孩子。
對於優秀的學神,趙括當然要不吝讚美,隨即對廉頗將軍說道:“廉老將軍用心了!”
不過,對於學神的問題怎麽會如此簡單呢!
“以廉頗將軍來看,四處兵馬戰力如何?如此布置可還合理?”趙括繼續問道。
廉頗稍一思考,隨即說道:“稟我王,四處戰力最強者當屬燕北之軍,集代地騎軍精銳與長平大軍精銳於一體,當為我軍最強之矛。而最弱當是邯鄲之軍,無他,兵少耳。”
“至於三郡之兵與代地之兵?”廉頗頓了頓說道:“代地本是我趙兵力最為精銳之處,然去歲抽調太過頻繁,精銳十去六七,所補充之兵力也多為屯田之兵;而三郡之地,兵力雖眾,然幾乎半數為屯田之兵,幸有田單將軍坐鎮,故而兩者戰力當相去無幾也。”
廉頗侃侃而談,仔細地分析著各地駐軍的戰力,但對布置之事絕口不提。
可惜廉頗不提,趙括卻不會放過:“將軍以為,寡人如此布置,可還合理?”
廉頗有些麻爪了。
怎麽說呢?
合理嗎?很明顯不合理啊!昧著良心說合理不僅不是自己的風格,更有可能造成軍事布置上的一錯再錯。自己原本想要徐徐上書言明此事的,結果,沒想到王上直接就來了個措手不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若是直接說不合理,廉頗看了看對麵的平原君,又覺得當“眾”批評王上,還是有所不妥。
更重要的是,廉頗知道王上可不是先王,對軍事一無所知,王上可是在長平打敗了自己無可奈何的白起的存在啊。饒是自己總覺得王上的布置存在問題,可始終有個聲音在耳畔說道:“再看看,再看看,一定能看出我王的深意來!”
趙括顯然明白廉頗的想法,於是開口說道:“廉老將軍不妨直言,平原君在此正好一起討論一二。”
廉頗聞言,很快將趙括的話語翻譯一番:平原君不是外人,有啥不對的指出來,我來給你解惑。
那還有啥好顧慮的,敞開了膽子說啊!
“稟我王:末將認為我王之布置者,最大問題在於強枝而弱幹也!代地、東南、燕北皆屯有重兵,然國都之中卻僅有兩萬餘眾,機動兵力極其不足也。雖然目前燕軍不再能偷襲我之後方,然一旦有事,恐遭燕軍襲擊之覆轍也。”廉頗邊想邊說著。
趙括不置可否地微微點頭,隨即又看向平原君,問道:“平原君以為如何?”
一旁的平原君聞言,接話道:“燕平君是在擔心韓國焉?其國力已弱,應當不至於膽敢襲擊我大趙也!況代地、上黨之地也,一則麵對胡人、一則麵對強秦,不可不屯重兵以防守也。而燕地,一是新附之地,需重兵鎮壓,二也是欲東擴取地者也。至於邯鄲城中,有兩萬大軍足矣!”
廉頗聽了平原君之言,想要解釋一番,卻又不知該如何訴說才能不得罪於平原君。
終究在趙括壓迫式又有些期許的眼神下,廉頗還是回應道:“末將所言之‘一旦有事’,非指韓國之輩!乃是代地或是上黨,一旦崩盤或是主力被牽製,我軍腹地之中缺少機動兵力作為第二道防線,於是偌大的趙地,除了邯鄲城,便任由敵軍馳騁了。”
趙括將廉頗終是將自己的擔心完整地說了出來,也不諱言,直接說道:“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便是我大趙內部出現問題,由於邯鄲無兵,故而無力快速平叛,導致局勢糜爛。”
“這......”平原君有些迷茫地看著趙括。
原以為將周遭護得如鐵桶一般周全,便能安心發展內務,卻不想有如此嚴重之破綻。可既然我王想得如此深遠、如此透徹,比之廉頗還要清晰明了,為何還要如此布置?豈不是......自相矛盾哉?想著想著,兩隻迷茫的眼睛便盯上了主位上的趙括。
而廉頗卻一臉果然如此的模樣。果然,我王早知其中厲害,卻依舊如此布置,必有其深意也!於是目光炯炯地看著趙括,期待著趙括的答案。
趙括看著盯向自己兩人,笑著回答道:“寡人非不知其中凶險也!然,長平一戰,我國軍力損之大半,與燕軍大戰,軍力再去其十之一,地闊而兵不足,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
平原君聞言,對趙括一禮道:“我王若是身體無恙,不若將攻遼東之事暫緩兩年如何?將燕北之軍撤回泰半,以拱衛邯鄲並作機動之兵力,待屯田起效,而少年成長,不出三兩年,我軍軍力即可恢複,待其時在圖遼東不遲。”
“晚矣!”廉頗說道:“末將歸來之時,李牧已經率兵深入東胡,如今恐怕已經與東胡交戰正酣。兩軍交戰,不可輕撤也。”
趙括點點頭,說道:“不僅如此。征伐遼東乃增國力之策也,此為與秦之角力關鍵所在,早一日在遼東屯田,吾大趙便早一日有抗秦之力,故國內雖或有所患,不可輕動遼東之策也。”
“那該如何是好也!”平原君有些不解地問道,總不能明知有所疏漏,卻不去堵吧!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寄托於運氣也。
廉頗也繼續看向趙括。
“事有輕重緩急,所謂破綻亦為時局所限。”趙括不疾不徐地說道:“所謂外部之威脅,無論強秦或是胡人,為糧草出兵當在秋日之後,故至少半年之內,吾等之主要矛盾在於國內世家大族與新政推行之矛盾。而寡人增兵之法亦在其中!”
“世有陰陽,月有圓缺。陰陽並濟,方得全也,而為政者,既要有懷柔之策,亦需鞭策之利。”趙括繼續說道。“今有呂卿傳寡人懷柔之策,而寡人手中還需驅策之鞭,以備不時之需。”
“燕平君!”趙括直起身對廉頗說道。
“末將在!”廉頗趕忙雙手抱拳應諾道。
“可願為寡人手中之鞭哉?”趙括朗聲問道。
“願為我王牽馬墜蹬!”滿臉通紅的廉頗很快答應道。
“三千陷陣營,八千羽林衛!寡人將邯鄲精銳悉數交於卿之手中!待呂卿歸來之後,卿便帶著此大軍,隨呂卿往各地巡視新政之推行。
若是配合新政者,自有呂卿出麵安撫,或許其在當地鹽鐵茶等通商之權,或賜其財貨爵位之賞,以補其虧。新政施而健仆勞力等自出也,而將軍則可留一校尉,緩緩征兵可也。”
“諾!”廉頗直起身子應諾道。
趙括擺擺手示意他坐下,隨即繼續對著廉頗細細囑咐道:“旦有不服新政,乃至聚而抗政者,便需將軍出馬!寡人之意者,誅其首惡,而收其豪奴健仆,並其任俠門客人等,或千人或二千為一軍,可發往上黨屯田,或發往代地抗胡。而兩地者,以二換一或者三換一,換來各地精兵充實大軍!”
“如此一來,若是推進順利,秋收之前,將軍當能拉起一隻不少於五萬人的精銳之師。以此為第二梯隊,不論應對哪方麵之威脅,皆足矣。”趙括總結道。
“彩!”話音剛落,廉頗便在一旁喝彩道。在兵力短缺的基本麵下,敏銳地捕捉到半年的真空期,從而以時間換兵力,更以新政促征兵,可謂是最好的辦法了。
相較於一臉興奮的廉頗將軍,平原君似乎覺察到其中似乎有哪些地方不太對勁,可是仔細一想又分析不出那不對勁,隻得將疑心按下,與廉頗一道稱“諾”。
第二百五十四章 行霸道,又何妨
已加入書簽
下載免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