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試驗射擊,吳運鐸用繩子把步槍捆在大柳樹樹杆上,槍口卡上了槍榴筒,筒口對著荒地,再把槍榴彈裝進筒裏,拉開槍栓,推進無頭子彈,扳機上係一根小繩子。阿甘


    等大家都隱蔽好後,吳運鐸蹲在幹水塘裏,一拉小繩,槍榴彈射了出去,火光一閃,在爆炸聲中,塵土卷起煙霧向上衝起,破片呼嘯著飛散。


    “好哇!”大家就像聽到過年的鞭炮聲,那種激動和喜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大家高興地圍攏過來,互相握手、慶賀。


    試驗雖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吳運鐸還是覺得不十分理想。他認為,槍榴彈在飛行時的彈道不穩定,而且射程還沒達到要求。


    他開始重新設計圖紙,把原設計的柱狀型彈,改成了滴水型彈,經過射擊試驗,彈道是穩定了,可是射程總不過二百三四十米。


    究竟是什麽原因影響了射程呢?吳運鐸苦思冥想突然想到發射藥,他趕緊推醒了同屋的老馬,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兩人立即來到裝備車間,把火藥倒了出來,放在碾槽裏碾成碎屑,使它燃燒得更快一些,充分發揮火藥的作用力。他們連夜配好火藥,裝好幾發子彈。


    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大家來到試驗場。吳運鐸裝好槍榴彈,左腿跪在地上,朝荒地打了一槍,隻聽一聲槍響,槍榴彈飛得無影無蹤。


    大家都昂著頭向前張望,忽然聽到遠處傳來雷鳴般的爆炸聲,大家奔向爆炸點,一量距離,射程是540米,比先前增加了一倍多,頓時一片歡呼。


    第二天,吳運鐸帶了兩個同誌,扛著槍榴筒,挑著槍榴彈到了二師司令部。參謀長高興地拿起電話,立即布置了靶場。靶場邊上人山人海,支隊長、政委、參謀長都去了,一連打了十幾發槍榴彈,每一發都射得遠,炸得漂亮。


    為了生產槍榴彈,吳運鐸又新建立了槍榴彈車間,製造了幾部造槍榴彈的車床,正式開始了槍榴筒和槍榴彈的生產。他們製造的槍榴彈,很快就出現在前線。


    1941年元月,日軍的汽艇在太湖活動頻繁,為防止日軍從太湖西岸上岸,陳義首長命令軍工部盡快試製出水雷,用以封鎖湖麵。


    接受命令後,吳運鐸想到,當時前線部隊送來了一大批繳獲的日軍地雷,便將目光鎖在了這些地雷上,他提議將這些地雷改製成水雷。


    這種日式地雷外形像個大西瓜,頂端有一個5公分厚的鐵帽,鐵帽下便是引信。吳運鐸經過親自試驗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引信帽鋸掉一半,用石棉布和臘、火漆等將帽口封嚴,防止進水,經這樣一改,地雷就成了水雷。


    可是鋸鐵帽是個危險性極大的工作,在鋸的過程中,如果引信發熱,就會引起爆炸。吳運鐸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胡序同和俞啟英兩位同誌。


    胡序同是1938年在上海參加革命工作的同誌,她1939年在上海從事地下黨工作,1940到新四軍二師4支隊工作。她是個高中生,平時十分喜愛畫畫,當時軍工部缺乏設計人員,組織上考慮後,將她調入軍工部工作。


    當時,吳運鐸製造槍榴彈、迫擊炮等新武器時,都是由吳運鐸先畫出構思草圖,然後交給胡序同和俞啟英兩同誌再畫出正式的施工圖紙,交給工人製作。


    她倆按吳運鐸的囑咐,把地雷夾在台虎鉗上,一個人用鋼鋸鋸鐵蓋,另一個人用油壺不斷地向鋸口澆水降溫,鋸下鐵帽再封口,幾天下來,進行得還蠻順利,她倆也就漸漸地放下心來,膽子大了許多。


    誰知,就在任務接近完成時,一場爆炸事故發生了。


    那是一個下午,俞啟英發現石棉布用完了,便叫政治處的小勤務員小高代替自己向鋸口上澆水,自己到材料科去領石棉布。


    當時在場的有從分廠調來搞試製的兩個工人,一個是車工徐玉才,一個是鉗工。徐玉才在一旁看胡序同鋸的速度慢,心裏有些發急,便拿了一把榔頭,想把快鋸斷的鐵帽砸下來,以節省時間和鋸條。


    他的這個動作第一次成功了,可是,當他第二次再砸時,引爆了地雷,房頂頓時被炸了一個大洞,在場的六七個人全炸傷了,徐玉才被炸成一個血人,臉上的皮都炸掉下來了。


    可是,他不顧一切地走到車床邊摸摸,看看有沒有炸壞機床。等其他同誌趕來,他已經犧牲了,當年他才20來歲,吳運鐸抱著他的遺體泣不成聲。


    胡序同和其他幾個負了重傷的同誌被送往醫院搶救,胡序同傷愈後,左耳因耳膜被震破失去了聽力。


    為了製造水雷,吳運鐸、俞啟英、胡序同等同誌付出了血的代價,但水雷終於被他們試製成功了,及時地送到了前線。


    陳義首長迅速派人將水雷布在太湖西岸附近水麵,也許是得到新四軍已在岸邊水域布設水雷,日軍汽艇再未在西岸附近出現過。


    如今,吳運鐸和他的同誌們用生命和鮮血研製出的大殺器也送到了衝山島的防禦前線,必將要用鬼子的鮮血去祭奠烈士。


    在蔡老將軍的建議下,直屬偵察隊布雷回來後,在離教堂不遠的一棵大樹下搭起了三頂繳獲的帳篷,衝山島防禦指揮所從教堂搬到了帳篷裏。


    轟!隨著日軍炮艦的一發炮彈擊中教堂的尖頂,衝山防禦戰正式打響!


    打中教堂尖頂的炮彈是土肥原在初潮號炮艦上指揮打出的,緊接著春潮號炮艦,五十多艘汽艇上的迫擊炮也對著教堂尖頂發射出炮彈,在梅笛的眼皮下,教堂轉眼間成了一片廢墟!


    梅笛敬佩而又感激地看著蔡老將軍,而蔡老將軍淡定地抽著煙鬥,日軍第一輪炮擊結束後,蔡老將軍說:開始打仗後,總指揮就應該是最輕鬆的,你把戰略布署交待下去後,就應該放手給各方麵的指揮員。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總指揮要做的隻是掌控全局,哪方麵出現危險就派預備隊去哪支援,切忌瞎插手瞎指揮。小說來源:阿甘[本章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行模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行模式並收藏大唐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