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承訓好誌向!”李淵聽到李承訓話裏意思心情大好,露出了喜悅的表情。李淵作為一代梟雄自然是泰山崩於前色不變的人物他能夠開心不是自己孫兒的願為霍驃騎的遠大誌向,而是那一記悄然無聲的馬屁拍的漂亮。
為爺爺開疆擴土,這一妙到毫巔的無上馬屁就是李承訓專門為誌在天下的這類人設計的。李承訓的誌向自然比其他人的遠大,但是也八九不離十歸根結底處於一個檔次,最後一句馬屁生生提升了層次。
聽到李淵誇獎李承訓其餘人心裏很是不憤,誇獎李承訓就意味著他們不如李承訓,何其相比低了一個層次。五六七八歲的孩童們正是嫉妒心裏最強的年紀,你認為天老大自己老二絕對不容許還有人比自己厲害。
李淵的一句誇獎瞬間又給李承訓拉來無數的仇恨值,雖然感受到周圍炙熱難受的目光,恨不得扒他的皮抽他的筋,但是李承訓心裏一笑沒有一絲的壓力,根本就是沒有在意。如果今天李淵不在,李承訓才懶得表現的如此鋒芒畢露,他深深知道槍打出頭鳥,過剛易折的道理。
但是。
今日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握有兵權的機會。隻要得到李淵認可就可以謀得一官半職,到時候募兵馬、招賢臣共謀天下。遠的不說就說近的,隻要李承訓有了官職有了兵馬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招杜如晦為臣,而不是那樣費盡心思的招攬。
忍受著千刀萬剮的目光李承訓渾身流露出一股自信的氣勢,磅礴而起。心裏冷然笑道:“不遭人忌是庸才!”李承訓覺得男兒年少自當輕狂,少年老成豈不是喪失了男兒銳氣。
“承訓覺得如今天下如何?”李淵的目光幽深看著渾身自信爆棚的少年有著一刹那恍惚,仿佛這一刻站著的不是李承訓這個七歲兒童而是當時在太原勸自己起兵的李世民,一樣的鋒芒畢露,一樣的才高八鬥。察覺到這些東西看著兩個人的印象開始漸漸相容,李淵忍不住問道,幽深的目光裏充滿了考究。
李承訓對於李淵的話語沒有絲毫的驚訝,他明白李淵絕對不會輕易給自己兵權。因為自己的年齡是一大短板,古人有雲“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不是沒有道理。李淵此刻心思複雜有著期待有著忐忑,注視著李承訓等待著少年的答複。
對於這個問題李淵自己也想過,也曾經和手下謀士探討過。畢竟誌在天下之人對於這些東西是最注意的,李淵不可能不清楚天下大勢就莽然出兵。這一次將這等關乎天下大事的問題詢問一個孩子說明李淵對於李承訓抱的期望很高,也是因為他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這個時候李承訓可不會藏拙,自己做夢都想的這一刻就在眼前他絕對不會放過。“皇帝陛下三征高句麗為天下大亂,反王四起埋下了伏筆。”抬起頭看了一眼李淵發現他表情一動不動,沒有絲毫的變化李承訓變便知道這個力度還不夠!
心裏一動抬起頭盯著李淵心裏道:“既然你老人家不滿意這樣的回答,那麽本少就給你一份震驚吧!老李準備好了沒,希望一會兒不要嚇傻哦!”這一刻李承訓站的筆直,身形如槍帶著無盡的鋒芒:“如今天下大亂稱帝為皇者數不勝數,楊廣困守江都已成籠中之兔沒有了反抗的餘地!更因為驍果軍多為北地之人,時間日久必定會滋生不滿情緒,逼迫楊廣回師!否則軍心必亂。”
目光內閃過一抹笑容:“孫兒聽聞大隋帝國乃是楊堅奪取北周宇文氏的天下,那麽。孫兒覺得宇文化及必定有所行動,所以楊廣死定了!”這一刻聽聞李承訓的話李淵的心裏刮起了驚濤駭浪,久久不能平複。
看著從自己開始說話便被送出崇文館的李承道等人心裏一笑,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隻要李淵想聽李承訓絕對會給他足夠的喜悅的。不愧是成大事之人李淵隻是在短暫的時間內便壓下了心裏的震撼,瞅了一眼眼巴巴看著自己的李承訓道:“不要停,繼續說!”
李淵回味過來覺得李承訓說的不錯,他也明白一旦楊廣身死必將點燃這個華夏神州大亂的信號。天下這盤棋必將會是演化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的遊戲。最終會有一個勢力取代大隋成為這片浩瀚幾萬裏江山的主人,李淵心裏怦然而動,這個主人他希望是他唐王李淵!
“這天下猶如一盤棋,遲早要廝殺,何方勢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總得溜溜!孫兒覺得楊廣是維持這個天下各方勢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旦楊廣身死,天下必將真正的大亂了!”李承訓想到了什麽目光閃爍其詞久久不語裝出了一副難為情的樣子看著李淵。
“怎麽了?”李淵察覺道李承訓沒有了動靜逐一看便發現了李承訓的異樣,忍不住問道。這一刻的李淵絕對不會將李承訓當做平凡孩童對待,李承訓的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裏去了,兩者所想完全的不謀而合。
“爺爺下麵的話有點大逆不道,孫兒怕爺爺生氣!所以……”李承訓故意裝的扭捏非常,給李淵一個心裏鋪墊。李承訓生怕一個不好,把李淵嚇傻了怎麽辦,自己在從哪裏去找如此美好的靠山呢!
“說吧!爺爺我還能堅持住!就算說錯了也不要緊,童言無忌嘛!”李淵哈哈一笑道,催促李承訓趕緊說,李淵也想知道這個今天讓他吃了一驚的孫兒有什麽驚人的想法。
“天下大亂,隋失其鹿,孫兒相信爺爺也有想法吧!”李承訓隻是隨口一說根本就打算等李淵接口:“孫兒覺得爺爺應該在特定的時間和時機接受楊侑的禪讓,登基稱帝開國大唐,以示正統,占據天下大義,派遣將領揮師東征,北伐,南討殲滅群雄,君臨天下!”李承訓將心裏的話說給了李淵,他不相信李淵會不動心。
醒掌天下權,可是每一個男兒的心中誌向!李淵他也是人怎麽能夠例外!
誠然!
李承訓的話猶如暮鼓晨鍾狠狠的擊在了李淵的內心,那抹被壓製的野心開始鬆動而後瘋長。李淵深深的看了一眼這一刻璀璨奪目的少年他承認自己被說心動了,因為醒掌天下權是每一個男人都無法拒絕的絕世誘惑。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李淵怎麽能夠不心動呢!
“那承訓覺得何時接受禪讓,登基稱帝開國大唐合適呢?”李淵這一刻完全將李承訓當做一名蓋世妖孽的謀士,居然將這問題都問了出來。李承訓可不敢說了,剛才說是因為想獲得李淵的賞識,不說不行!
可是如今自己風頭已經出夠了,後世來的李承訓可是讀過無數典籍的少年深深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於是憨憨一笑道:“爺爺這你老就問錯人了,孫兒可不怎麽懂這東西,剛才所說不過是站立在軍事方麵而得出的結論!政治方麵孫兒沒有太大的建樹估計幫不了爺爺,爺爺還是留下來詢問那些大才吧!”
“嗯,卻是爺爺太急切了!”這個時候李淵心情自然是大好,看著九五至尊離自己隻有一步之遙心裏那個激動呀簡直難以名狀。
“承訓你今日的表現卻是讓爺爺一驚,爺爺整日忙於朝堂政務卻沒有發現我李家居然還有你這樣的麒麟兒,千裏駒!”李淵伸出手撫摸著李承訓的頭道:“訓兒想要什麽賞賜呢?”
機會就在眼前。
必須抓住!
李承訓抬起頭神情激動的道:“爺爺孫兒不想讀儒家經義了,孫兒想從軍,為爺爺打天下,和逐路英雄豪傑交手,馬革裹屍馳騁沙場!”李承訓心裏打著小九九,委婉的道。李承訓知道古人都講謙虛,自己不能夠在李淵說出口後坦言說想領兵!因為那樣太明目張膽了,會引起李淵這個老狐狸的警覺而失去這個絕佳的機會,所以李承訓隻是旁敲側擊的言語了一番。
李承訓相信李淵絕對不會真讓自己去從軍,因為那就是徹底的打臉!打李淵的臉還啪啪的響!
果不其然!
沉默思考了半響之後李淵開口道:“承訓你年紀太少不適合從軍,更何況我李淵的孫兒豈能從一個大頭兵做起!”李淵語氣堅決,霸氣側漏。
從這裏李承訓確信了李淵絕對不會讓自己真的去當一個大頭兵,信心滿滿之下對著李淵道:“爺爺有誌不在年高,古有甘羅十二拜秦相,漢朝劉向十二當官!霍去病十八就敢揮軍縱橫大漠!勇冠三軍,被封為冠軍候!會獵狼居胥,封禪天下!孫兒雖然不才,但也心中自有一股誌氣,願效法先賢為爺爺開疆擴土!”
“哈哈,小小年紀知道的典故卻是不少!”李淵聽到李承訓的直白看著李承訓激動的孩童模樣爽朗開懷一笑道:“既然我孫兒有如此誌向,我這個做爺爺的也不能無動於衷不是!”
“既然你視霍去病為榜樣,那爺爺就準許你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為爺爺而戰!”李淵撫著胡須笑嘻嘻的道,覺得今日自己沒有白來,不僅得到了李承訓那番精辟的談論更是發現了這李家麒麟兒!這時刻的李淵心裏卻是百味盡有歎息道:“當真是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啊!”
為爺爺開疆擴土,這一妙到毫巔的無上馬屁就是李承訓專門為誌在天下的這類人設計的。李承訓的誌向自然比其他人的遠大,但是也八九不離十歸根結底處於一個檔次,最後一句馬屁生生提升了層次。
聽到李淵誇獎李承訓其餘人心裏很是不憤,誇獎李承訓就意味著他們不如李承訓,何其相比低了一個層次。五六七八歲的孩童們正是嫉妒心裏最強的年紀,你認為天老大自己老二絕對不容許還有人比自己厲害。
李淵的一句誇獎瞬間又給李承訓拉來無數的仇恨值,雖然感受到周圍炙熱難受的目光,恨不得扒他的皮抽他的筋,但是李承訓心裏一笑沒有一絲的壓力,根本就是沒有在意。如果今天李淵不在,李承訓才懶得表現的如此鋒芒畢露,他深深知道槍打出頭鳥,過剛易折的道理。
但是。
今日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握有兵權的機會。隻要得到李淵認可就可以謀得一官半職,到時候募兵馬、招賢臣共謀天下。遠的不說就說近的,隻要李承訓有了官職有了兵馬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招杜如晦為臣,而不是那樣費盡心思的招攬。
忍受著千刀萬剮的目光李承訓渾身流露出一股自信的氣勢,磅礴而起。心裏冷然笑道:“不遭人忌是庸才!”李承訓覺得男兒年少自當輕狂,少年老成豈不是喪失了男兒銳氣。
“承訓覺得如今天下如何?”李淵的目光幽深看著渾身自信爆棚的少年有著一刹那恍惚,仿佛這一刻站著的不是李承訓這個七歲兒童而是當時在太原勸自己起兵的李世民,一樣的鋒芒畢露,一樣的才高八鬥。察覺到這些東西看著兩個人的印象開始漸漸相容,李淵忍不住問道,幽深的目光裏充滿了考究。
李承訓對於李淵的話語沒有絲毫的驚訝,他明白李淵絕對不會輕易給自己兵權。因為自己的年齡是一大短板,古人有雲“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不是沒有道理。李淵此刻心思複雜有著期待有著忐忑,注視著李承訓等待著少年的答複。
對於這個問題李淵自己也想過,也曾經和手下謀士探討過。畢竟誌在天下之人對於這些東西是最注意的,李淵不可能不清楚天下大勢就莽然出兵。這一次將這等關乎天下大事的問題詢問一個孩子說明李淵對於李承訓抱的期望很高,也是因為他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這個時候李承訓可不會藏拙,自己做夢都想的這一刻就在眼前他絕對不會放過。“皇帝陛下三征高句麗為天下大亂,反王四起埋下了伏筆。”抬起頭看了一眼李淵發現他表情一動不動,沒有絲毫的變化李承訓變便知道這個力度還不夠!
心裏一動抬起頭盯著李淵心裏道:“既然你老人家不滿意這樣的回答,那麽本少就給你一份震驚吧!老李準備好了沒,希望一會兒不要嚇傻哦!”這一刻李承訓站的筆直,身形如槍帶著無盡的鋒芒:“如今天下大亂稱帝為皇者數不勝數,楊廣困守江都已成籠中之兔沒有了反抗的餘地!更因為驍果軍多為北地之人,時間日久必定會滋生不滿情緒,逼迫楊廣回師!否則軍心必亂。”
目光內閃過一抹笑容:“孫兒聽聞大隋帝國乃是楊堅奪取北周宇文氏的天下,那麽。孫兒覺得宇文化及必定有所行動,所以楊廣死定了!”這一刻聽聞李承訓的話李淵的心裏刮起了驚濤駭浪,久久不能平複。
看著從自己開始說話便被送出崇文館的李承道等人心裏一笑,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隻要李淵想聽李承訓絕對會給他足夠的喜悅的。不愧是成大事之人李淵隻是在短暫的時間內便壓下了心裏的震撼,瞅了一眼眼巴巴看著自己的李承訓道:“不要停,繼續說!”
李淵回味過來覺得李承訓說的不錯,他也明白一旦楊廣身死必將點燃這個華夏神州大亂的信號。天下這盤棋必將會是演化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的遊戲。最終會有一個勢力取代大隋成為這片浩瀚幾萬裏江山的主人,李淵心裏怦然而動,這個主人他希望是他唐王李淵!
“這天下猶如一盤棋,遲早要廝殺,何方勢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總得溜溜!孫兒覺得楊廣是維持這個天下各方勢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旦楊廣身死,天下必將真正的大亂了!”李承訓想到了什麽目光閃爍其詞久久不語裝出了一副難為情的樣子看著李淵。
“怎麽了?”李淵察覺道李承訓沒有了動靜逐一看便發現了李承訓的異樣,忍不住問道。這一刻的李淵絕對不會將李承訓當做平凡孩童對待,李承訓的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裏去了,兩者所想完全的不謀而合。
“爺爺下麵的話有點大逆不道,孫兒怕爺爺生氣!所以……”李承訓故意裝的扭捏非常,給李淵一個心裏鋪墊。李承訓生怕一個不好,把李淵嚇傻了怎麽辦,自己在從哪裏去找如此美好的靠山呢!
“說吧!爺爺我還能堅持住!就算說錯了也不要緊,童言無忌嘛!”李淵哈哈一笑道,催促李承訓趕緊說,李淵也想知道這個今天讓他吃了一驚的孫兒有什麽驚人的想法。
“天下大亂,隋失其鹿,孫兒相信爺爺也有想法吧!”李承訓隻是隨口一說根本就打算等李淵接口:“孫兒覺得爺爺應該在特定的時間和時機接受楊侑的禪讓,登基稱帝開國大唐,以示正統,占據天下大義,派遣將領揮師東征,北伐,南討殲滅群雄,君臨天下!”李承訓將心裏的話說給了李淵,他不相信李淵會不動心。
醒掌天下權,可是每一個男兒的心中誌向!李淵他也是人怎麽能夠例外!
誠然!
李承訓的話猶如暮鼓晨鍾狠狠的擊在了李淵的內心,那抹被壓製的野心開始鬆動而後瘋長。李淵深深的看了一眼這一刻璀璨奪目的少年他承認自己被說心動了,因為醒掌天下權是每一個男人都無法拒絕的絕世誘惑。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李淵怎麽能夠不心動呢!
“那承訓覺得何時接受禪讓,登基稱帝開國大唐合適呢?”李淵這一刻完全將李承訓當做一名蓋世妖孽的謀士,居然將這問題都問了出來。李承訓可不敢說了,剛才說是因為想獲得李淵的賞識,不說不行!
可是如今自己風頭已經出夠了,後世來的李承訓可是讀過無數典籍的少年深深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於是憨憨一笑道:“爺爺這你老就問錯人了,孫兒可不怎麽懂這東西,剛才所說不過是站立在軍事方麵而得出的結論!政治方麵孫兒沒有太大的建樹估計幫不了爺爺,爺爺還是留下來詢問那些大才吧!”
“嗯,卻是爺爺太急切了!”這個時候李淵心情自然是大好,看著九五至尊離自己隻有一步之遙心裏那個激動呀簡直難以名狀。
“承訓你今日的表現卻是讓爺爺一驚,爺爺整日忙於朝堂政務卻沒有發現我李家居然還有你這樣的麒麟兒,千裏駒!”李淵伸出手撫摸著李承訓的頭道:“訓兒想要什麽賞賜呢?”
機會就在眼前。
必須抓住!
李承訓抬起頭神情激動的道:“爺爺孫兒不想讀儒家經義了,孫兒想從軍,為爺爺打天下,和逐路英雄豪傑交手,馬革裹屍馳騁沙場!”李承訓心裏打著小九九,委婉的道。李承訓知道古人都講謙虛,自己不能夠在李淵說出口後坦言說想領兵!因為那樣太明目張膽了,會引起李淵這個老狐狸的警覺而失去這個絕佳的機會,所以李承訓隻是旁敲側擊的言語了一番。
李承訓相信李淵絕對不會真讓自己去從軍,因為那就是徹底的打臉!打李淵的臉還啪啪的響!
果不其然!
沉默思考了半響之後李淵開口道:“承訓你年紀太少不適合從軍,更何況我李淵的孫兒豈能從一個大頭兵做起!”李淵語氣堅決,霸氣側漏。
從這裏李承訓確信了李淵絕對不會讓自己真的去當一個大頭兵,信心滿滿之下對著李淵道:“爺爺有誌不在年高,古有甘羅十二拜秦相,漢朝劉向十二當官!霍去病十八就敢揮軍縱橫大漠!勇冠三軍,被封為冠軍候!會獵狼居胥,封禪天下!孫兒雖然不才,但也心中自有一股誌氣,願效法先賢為爺爺開疆擴土!”
“哈哈,小小年紀知道的典故卻是不少!”李淵聽到李承訓的直白看著李承訓激動的孩童模樣爽朗開懷一笑道:“既然我孫兒有如此誌向,我這個做爺爺的也不能無動於衷不是!”
“既然你視霍去病為榜樣,那爺爺就準許你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為爺爺而戰!”李淵撫著胡須笑嘻嘻的道,覺得今日自己沒有白來,不僅得到了李承訓那番精辟的談論更是發現了這李家麒麟兒!這時刻的李淵心裏卻是百味盡有歎息道:“當真是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