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


    李世民的書房古色天香,一點也看不出來是武人的書房,隻是桌案之上擺放著明顯剛剛品讀過的還未來得及合攏的孫子兵法讓這個溫文爾雅的書房平添一抹肅殺,一抹英武之氣。


    此刻書房裏麵坐著三個人,如果放在後世這三個人的名聲很大。好大喜功虛偽的天可汗李二陛下,傳奇丞相有著房謀之稱的房玄齡,權傾天下智深似海的長孫無忌。這三個人顯然也正是在探討這涇州之事!


    “無忌,玄齡對於涇州戰事還有楚霸王今日的反常之舉你們怎麽看?”李世民此刻也是迷茫了,對於自己能夠領軍解救涇州之圍乃是在於意料之中。雖然自己的兄弟們都不是凡俗平庸之輩,但是這涇州關係到關中西北門戶的安全他相信李淵一定會選擇最璀璨的自己。


    因為他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由於長孫無逅的關係長孫無忌麵對自己這個小舅子時顯得很是隨便。就在李世民開口之後便是接話道:“秦王乃是李唐內部最驍勇善戰的帥才,陛下隻能選擇於你,至於楚霸王的舉動屬下卻是想不明白。”


    長孫無忌的話說了相當︾∧,於沒說,李世民對於這個情況自然不是怎麽滿意,於是便將目光看向了自己剛剛收服的房玄齡身上。房玄齡自然知道自己剛剛投入李世民麾下寸功未立,雖然李世民對他極其的看重和恩寵但是房玄齡是一個人實在人,他覺得不出力有點對不起李世民的看重。


    “不瞞秦王,屬下曾經研究過楚霸王,”在李世民期待的眼神下,長孫無忌的詫異的目光中房玄齡自信的侃侃而談道:“楚霸王乃太子三子,而後過繼於楚哀王為嗣,可以說身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陛下改哀為霸,一躍而起成了諸侯王之伯王聲勢浩大!”


    “楚霸王的崛起簡直猶如神跡,先是出兵漠北打了始畢可汗一個措手不及。在狼居胥山堆土鑄京觀,聲名鵲起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而後其下將領李靖在九原大火焚城,一舉葬送了始畢的五萬鐵騎再一次的名動天下,讓世人皆知。”房玄齡看著越來越吃驚,臉色凝重的李,長孫二人繼續道:“其後奉命南下江都,與弱勢之下挾持李密與楊廣,攜帶傳國玉璽從容北歸!”


    房玄齡目光裏夾雜著一絲凝重,看著李世民道:“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李靖攜帶八千鐵騎南下,楚霸王之勢再一次拔高!風頭無量!本來屬下曾經考慮過投效於楚霸王麾下,一展胸中所學!”


    “玄齡為何在最後改變主意,選擇了本王?”李世民壓下心裏震驚朝著房玄齡詢問道,聽到這句問話房玄齡臉色變得有些難看:“楚霸王天縱之資,乃是李唐皇室之內比之秦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人物,也是有資格登臨九五的存在!但是楚霸王卻在屬下打算投奔之時做出男兒行一詩,悍然於儒家決裂!”


    “是啊!楚霸王雖然年少卻是一個勁敵,隻是他這一步棋確實走錯了,也失去了儒家士子支持,距離九五之位越來越遠了!”長孫無忌最後感歎道。他不否認李承訓的妖孽,但是也不認為李承訓能夠是儒家的對手。


    ……


    東宮。


    李建成聚集著手底下的謀士商討著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李建成目光炯炯的看著王圭,韋挺,薜萬徹道:“今日朝堂之上,對於楚霸王的做法諸位怎麽看?”顯然李建成對於李承訓今日的舉動很是不解。


    他不懂為什麽李承訓幫李世民而不幫他,就算自己沒有盡到做父親的義務,但是好歹也是父子血脈不是。比起李世民,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但是在今天的朝堂李承訓明顯的偏幫李世民,卻是讓李建成憤怒無比。


    一種背叛的感覺油然而生!


    王圭眉頭輕皺卻是心下疑惑不已,李承訓每每舉動英明神武絕對不像是昏聵之人但是其今日的做法卻著實令人費解。至於薛萬徹不過是一個武將而已,李建成直接忽略了他的存在。目光直接盯著韋挺,等待著答複!


    “殿下,屬下認為霸王今日之舉可能另有深意!”韋挺目光之內爆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看著李建成道:“殿下是大唐的太子,是國之儲君!無論如何陛下都不會讓你領兵出征的,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兔遁烏升,一日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長安城南門旌旗飄飄,兵甲林立,李承訓帶著李靖,杜如晦,尉遲敬德,燕雲十八騎,陳墨朝著城樓走去。這一刻在三萬大軍的麵前李承訓渾身氣勢如虹,積蓄了許久的自信席卷天地。


    今日,李承訓八歲,意氣風發!


    “陳墨,命令不良人擂鼓!”李承訓每踏前一步渾身氣勢就更加凝聚一分。點講台上,鬥大的楚字帥旗在風中招展,城牆之下三萬健兒靜立。這一刻李承訓霸王之勢已成!


    “咚,咚,咚……”


    四十八位鼓手奏響了戰神之曲,震天的鼓聲席卷整個南門。空氣之中鐵血之氣彌漫而出,肅殺之氣迎風而來。李承訓在燕雲十八騎的護衛下站在城樓之上俯視著三萬大軍,胸中豪氣天縱。張開手臂喝道:“眾將士,如今薛舉不修德行,居然膽大妄為起兵攻伐我大唐。今,陛下震怒,令本王起兵三萬討伐薛舉!”


    深吸一口氣李承訓目光凝重加據,咆哮道:“將士們,本王相信你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告訴本王敢戰否?”


    “戰!”


    “戰!”


    “戰!”


    三萬八千大軍的呼喊震耳欲聾,聲徹雲霄。三萬大軍的怒吼感染了李承訓,“噌!”拔劍出鞘李承訓凝視著大軍怒喝道:“勇士們,軍人的宿命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軍人的使命是保家衛國,如今我們的父老鄉親就在扶風郡受苦受累,勇士們告訴本王爾等當如何?”


    “噌!”


    三軍將士齊齊出抽出刀,斜指青天咆哮道:“保家衛國,保家衛國!”整齊的猶如排練過的呐喊成了天空中唯一的聲音,在雷神的戰鼓肅殺的帶動下雄壯無比。


    李承訓目光幽深看了一眼皇城方向,良久。收回目光之後道:“將士們此去扶風郡,本王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服從!”李承訓的目光看向了身邊的眾人一眼道:“李靖何在?”


    “李靖在!”


    李靖聞言肅穆的走了出來,隻見李靖一身戎裝,書生氣被遮擋英武不凡。目光之中欣喜一閃而逝道:“本王認命你為三軍元帥,全權指揮有沒有信心?”


    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徹底充滿李靖的胸腔,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笑容滿麵的李承訓一眼大聲喝道:“李靖絕不會讓王爺失望!”李靖此刻確實有點感動,畢竟向李承訓這般放權的主公是很少的。


    “尉遲敬德何在。”


    李承訓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感受李靖的心態變化,直接是朝著尉遲敬德喊道。就在這個時候身體碩大得尉遲敬德赫然出列拱手行了一禮道:“尉遲敬德在!”


    “尉遲敬德本王認命你為開路先鋒,逢山開山,遇水搭橋!於李靖麾下聽命!”李承訓目光精光暴漲對著三軍將士道:“陳墨何在?”


    “屬下在!”


    陳墨聞言轟然應諾,鐵塔般的身軀映入李承訓的眼簾。李承訓直接喝道:“陳墨即刻起有你率領不良人作為三軍執法隊,監管三軍軍紀!違令者,可先斬後奏!”


    “謝殿下!”


    “八千黨衛軍由本王親自統領!”李承訓分配完任務之後將軍劍朝著一指聲音徒然拔高:“三軍將士聽令,兵發扶風揚我大唐軍威,安我大唐百姓!”


    “揚我大唐軍威,安我大唐百姓!”


    “揚我大唐軍威,安我大唐百姓!”


    “揚我大唐軍威,安我大唐百姓!”


    李承訓帶著三萬八千大軍踏破塵土而去,年少輕狂的他意氣風發。就在李承訓誓師,大整旗鼓的高調出發之時,李世民率領的五萬大軍卻是悄悄的離去。仿佛怕別人知道什麽似的!


    麵對薛舉伐唐的攻勢,李淵選擇了正麵對抗。一明一暗,正好應合了兵法上的正奇之辯!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是兵法之中上乘的用兵之道。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靖都是深得其中三味,李承訓帶領著大軍跋涉千裏而去,隻為了提升楚霸王的赫赫威名,招攬更多的人才為己所用。


    深感自己麾下人才短缺匱乏,自己和儒家士子之矛盾難以化解之後李承訓便是下令蓋世太保以及青樓,秘密收據少年教以才學,以緩解壓力。


    李承訓有理由相信,一旦這些人可堪大用。自己一定可以在這一世內打倒儒家獨尊的地位,完成對諸子百家的改造。設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教授華夏子民學識,真正的拜托愚昧無知。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李承訓對於未來的藍圖一直以來都有著規劃。此時此刻的他身為大唐楚霸王,國社黨的黨魁身負無數人的生命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


    兢兢業業,便是李承訓如今每走一步的真是寫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