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年,歲末。


    宇文化及退守魏縣之後,損兵折將無力北顧中原。故而準備攻下魏州作為自己臨時的棲身之地,但一連攻打了幾十天,仍沒拿下魏州,反被防守魏州的元寶藏打敗,部將亡失一千多人。


    無奈,宇文化及又帶兵奔向東北的聊城,打算招誘那一帶的賊盜入夥。同時起初跟隨宇文化及北上的大臣司馬德戡、趙行樞和大將陳伯圖都先後被殺,隨後感覺命不久已覺得人生在世,能做幾天皇帝就做幾天皇帝也好。


    於是宇文化及在魏縣登基稱帝,國號為許,年號天壽。迫於李唐李神通與竇建德的軍事壓力,宇文化及不得不撤離魏縣。由於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奪當地的牛車兩千輛,把宮女珍寶共同裝車;他的戈甲兵器,也讓兵士背著。由於道路遙遠,人困馬乏,三軍將士怨聲載道。隨後,大多數將士開始逃亡而去,追隨他的不足二萬人。


    李承訓看著蓋世太保不斷傳來的情報,心下雖然身處怉罕郡內卻是對於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對於宇文化及之事也是心知肚明,輕輕的抿了一口茶水將手裏的情報遞給裴矩笑道:“老師對此如≮∮,何看?”


    裴矩眯著眼睛,想了想道:“宇文化及之父宇文述,北周時襲父爵為上柱國,封為濮陽郡公,隋初為右衛大將軍,因依附曾經是晉王楊廣,靠幫助楊廣奪取太子位而受寵,成為朝中權貴。皇帝為了感謝宇文述的擁戴之功,特將自己的大女兒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第二子宇文士及。”


    “然而宇文化及輕薄無行,不得人心,更兼其人誌大才疏落得如此下場也是必然。”裴矩抬起茶杯喝了一口,待口中茶味散開,苦澀襲來才繼續開口道:“宇文家族乃是北周皇族,其複國之心不死,叛隋自立是必然之事。但是宇文化及兩輩人都受到隋朝的恩惠,再加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文帝般英明神武!”


    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接口道:“正因為這樣,宇文化及若不謀反自立,宇文家族還可以存留下去。但是如今宇文化及先弑君在前,後殺大臣在後,天下不過是一句浮誇而已。”


    “是啊,宇文化及離身死族滅不遠矣!”


    跟隨著李承訓感歎一句,裴矩看著眼前的少年開口道:“如今中原腹地群雄逐鹿,大顯身手,王爺甘心坐守著西北苦寒之地與番邦異族打交道?”裴矩雖然是詢問,但是語氣輕鬆更像是反問,顯然他也不相信麵對中原腹地的種種變化,李承訓還能淡定的坐在這裏與吐穀渾交力。


    “老師,據蓋世太保傳來的消息,陛下很有可能派遣學生南下楚地,尋找隋帝寶藏!”李承訓看著裴矩笑了笑:“所以說,在這裏本王已經待不了多久了!”李承訓站起身走到地圖跟前,指著吐穀渾的盤道:“當年在老師的謀劃下,楊廣出兵三征吐穀渾,隋軍集中優勢兵力,采用窮追不舍、四麵合圍的戰法,數次大敗吐穀渾,將其主力消滅殆盡,消除了吐穀渾對隋西部邊境的威脅。”


    隨即李承訓手指微微一動劃了一個圈:“吐穀渾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裏故地皆為隋朝所有,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裏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脈。隋帝楊廣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其中西海郡更是吐穀渾故都伏俟城。”李承訓微微一笑,盯著若有所思的裴矩:“老師學生既然出手了,那麽這四郡之地便是我的。”


    “王爺打算與吐穀渾平分天下?”裴矩目光一陡,突然看著李承訓問道。目光閃爍,隨著這句話出口裴矩便是發現李承訓的所做所為一切舉動都有了說明,和目的。於是裴矩看向李承訓的眼神裏有著濃厚的驚訝和不解。


    按照李承訓的打算跟計劃,消滅薛仁呆以及李軌之後便南下楚地,圖謀南方。企圖劃江而治做一個真正的楚霸王,所以說此刻李承訓對於西北之地的圖謀以及後手有些不太實際。作為經曆世事變遷,曆經歲月雕琢的人,裴矩自然明白時間便是一切變數發生的基礎。


    此刻李承訓的所做所為,有些讓人不懂。雖然不清楚裴矩心中的想法,但是李承訓善於察言觀色,自然而然的從裴矩神色變化間了解到了裴矩對於此事的不解和疑惑。李承訓心下莞爾一笑,裴老爺子也是一代戰略大家怎麽忽略了如此簡單的問題。


    “老師你看!”李承訓目光炯炯著奪目的神采,對著裴矩笑道:“隻要乞活軍打下西海郡,威懾吐穀渾。同時兼並河源、鄯善、且末三郡!乞活軍就可以坐擁五郡之地,徹底的成為了一支可以左右天下風雲的勢力。”


    “嗯,此言不假,”裴矩點了點頭,算是承認李承訓的看法:“但是,這個天下占有五郡之地的諸侯不在少數,而且乞活軍所占之地乃四戰之地,四麵有著吐蕃,西突厥,李軌,吐穀渾的環飼根本不是用武之地。”


    心裏明白裴矩說的很正確,李承訓心裏卻有著自己的打算。他心裏清楚自己的勢力擴張太大了,這對於李淵來說不是什麽好事。他心裏清楚等待這一場戰爭結束自己麾下的能征善戰之軍至少將會達到十五萬左右。如此大規模的軍隊根本就是超出了李淵可以忍受的範圍。


    而且這十五萬軍隊都是經曆了戰爭的鐵血之兵,李承訓相信就算是有一日自己的黨衛軍與乞活軍和李唐大軍相對,勝利的必將是黨衛軍與乞活軍。要知道這可是十五萬黨軍,紀律森嚴,有著絕對信仰的黨軍,而不是十五萬烏合之眾。


    所以李承訓需要未雨綢繆,他需要解決這除去乞活之外的黨衛軍。畢竟他如果南下楚地李淵是不會讓他帶領那麽多的軍隊的,最多讓其帶著五萬軍隊就是到了最大的容忍度裏。故此南下楚地之前李承訓需要借助乞活軍的名義,為黨衛軍打下一個退路。


    隴西之地終究還是還是要交給李淵的,在李承訓想來自己能夠占據一郡之地就頂天了。腦海裏閃過這些有的沒得的東西,李承訓看著裴矩苦澀一笑道:“老師,如今學生作為黨衛軍元帥,乞活軍可汗,國社黨黨魁,大唐楚霸王,就必須要為學生麾下人的去存而著想。”


    “如今學生麾下勢力可以說是李唐之內之最,占據地盤之廣,軍隊戰力之強甚至於都超過了我皇爺爺。”李承訓目光之中憂慮一閃而逝,對著裴矩凝重的道:“如今這形式根本就不容許學生自立門戶,所以學生隻能在李唐的名號下做事。但是功高震主,權臣壓主,的結果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那怕學生是皇家子弟也不行,甚至於死的更慘。”


    “兵強馬壯就是一劑催命毒藥,特別是如今陛下的勢力快要壓不住學生的時候。為今之計隻有退一步明哲保身,將隴西之地交給朝廷,才能化解我們之間的矛盾。”李承訓眼神裏閃過一抹亮光,殺機彌漫。


    裴矩是什麽人,焉有不明白這些道理的可能。隻見裴老爺子,目光閃爍著莫名的意味道:“所以王爺打算以冉閔的名義建立乞活軍,打下河源、鄯善、且末、西海四郡加上一個怉罕郡來隱藏黨衛軍,以減輕朝廷對你的猜忌?”


    “嗯!”


    李承訓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裴矩分析的雖不全中也不遠矣,顯然裴老爺子洞悉了自己的目的。李承訓心裏想了想對著裴矩問道:“老師你覺得到時候學生該帶誰南下楚地?”


    這個問題也是讓李承訓猶豫至今而不可決的問題,主要是留在這西北之地的軍隊太多了。留下的大將即要有衝鋒陷陣的勇力,也要有對陣各方勢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方的忠心。


    畢竟這一次李承訓南下楚地,保守估計可能也得五六年甚至於七八年之後才能提兵北上。也就說就在這裏的人必須保證在漫長歲月,對李承訓的絕對忠誠。


    其實李承訓心裏最佳的人選便是尉遲敬德與杜如晦組合,因為這兩個人基本上都是跟隨自己最早的人。忠誠基本上還是可以保證的,更何況曆史也證明了他們的忠誠和實力。雖然說忠誠隻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但是相對於一抹黑來說,至少李承訓對於他們還有著一絲了解。


    但是由於這兩個人跟隨自己最早,更加上跟隨自己拋頭露麵。可以說李唐內部他們已經打上了楚王的標簽,隻要他們留在西海郡,很多人就可以猜測處這乞活軍的主人是誰。至於剩下的人,卻是讓李承訓傷透了腦筋。


    除去尉遲敬德與杜如晦組合外,徐世績與單雄信作為降將自是不能,更何況這兩人原是瓦崗舊將,對於楚地還是有著些許威懾力,對於李承訓南下楚地卻是有著一絲幫助。呼延莛雖然號稱突厥第一勇士,更是於始畢仇深似海,但是終究非我族類。


    “以蒙辰為帥總領全軍,以呼延莛將統領乞活軍。相互製衡,以黨衛軍防乞活,以乞活止黨衛!”裴老爺子沉思良久,不斷的思考李承訓麾下將領的性格,終於是得出了這個結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