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費一兵一卒,光是憑借一箱金條便是換的丹陽郡。在於其他人來說這是做的差了,因為打仗,打的就是錢財。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李承訓對此並不以為,有著青樓這個聚寶盆,他不缺錢財。但是此刻手下兵力缺乏訓練,根本無法支持一場大的戰爭。憑李承訓估計,如果明刀明槍的攻下丹陽郡,自己麾下軍隊也會留下一半,甚至更多。


    用一箱金條,換的丹陽郡,和手下士兵的安全。李承訓認為值得。十萬大軍,這個數字足以震一切窺探之人。絕對的數量帶來的震懾,有時候確實讓人心驚膽戰。更何況李承訓殺戮之名,天下皆知。


    十萬大軍進城迅速接管了城防,這也代表著李唐的勢力正式進入,江南之地。發布完命令之後幾個人聚集在一起,研究下一步的戰略。李承訓看著杜如晦等人目光閃爍了一下,隨即笑道:“本王決定將以帝洲為首府,開始完成南方的統一戰爭。至於建設帝洲之事,本王決定由袁天罡來督辦。”


    袁天罡的先天術數之道,精神無比。李承訓對於風水之道也是十分的迷信。要不然此次±,南下,別的地方都不去,偏偏要選擇丹陽郡的原因了。龍盤虎踞石頭城,這才是李承訓的目標。


    借助帝洲的王者之氣,來助長自己的氣焰,完成一統南方的壯舉。而且帝洲將會是一座大型的城市,也是接下來自己一方勢力的行政中心,設計方麵必須要注意各個方麵。所以此事啟用。精通這一道,在曆史上留下的赫赫傳說的袁天罡便成了首選。


    李承訓心裏閃過一抹莫名。看著袁天罡道:“天罡,有沒有信心。建設一個諸侯王都?”


    “王爺放心,屬下必定竭盡全力,建設一個完美的王都!”袁天罡此刻紅光滿麵,說道自己的能力的地方,他顯得信心百倍。而且自從袁天罡歸入李承訓麾下一來,一直無所事事,心裏也是有著一絲的不情願。


    畢竟如同袁天罡這類大才,一直閑置,吃著白食。會認為是對他的絕大的恥辱。此前袁天罡沒有表現就來不滿,是因為對於軍事方麵,自己並無專長,隻能作罷。此刻聽到李承訓將建設王都的重要任務交給了他,袁天罡終於鬆了一大口氣。


    畢竟一同前來的蒙辰已經貴為一軍之帥,而自己依然閑置。就算袁天罡養氣功夫極好,也是會產生或多或少的怨言的。對於這點事情,李承訓早就注意到了,但是他卻無能為力。因為術業有專攻。袁天罡的能力並不是行軍打仗。


    隨後李承訓看著杜如晦下令道:“克明,老師不在,參謀本部以你為首,立即製定擴軍計劃。以及製定進攻事宜!”


    “是!”


    杜如晦的權力最大,壓力也是最大的。悶心自問杜如晦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參謀長,他的最大能力體現在政務上。但是參謀本部。乃是李承訓麾下最重要的一個部門,必須要最忠誠的人來掌控。所以杜如晦是李承訓唯一的選擇。


    聽到杜如晦肯定的答複,李承訓也是滿意一笑。對於第一個收複的能臣。李承訓對其心裏抱著特殊的期望。隨即將目光看向了李靖,心下思索了一下道:“藥師,有你負責黨衛軍陸軍第二軍,裝甲第一軍的訓練。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成可以一戰的精兵。”


    李承訓語氣一頓,看著李靖一笑:“本王也不滿大家,下一戰,本王要江都!同時協助克明編練新軍!”


    “是,王爺!”


    威嚴的目光看過徐世績,單雄信,百裏挑一,狄知遜,陳墨等人,嘴角一動:“如今有了丹陽郡,這塊屬於我們的地盤。所以建設治理,就必須提上日程。而不是像以前一個樣子,打下大片領土,等候陛下派人接受。”


    “如今這裏本王做主!”李承訓眼眸裏閃爍著精光,對著聽的認真的眾人道:“本王離開長安之時,陛下有言,楚地之事,皆有本王自決,不需報備與他。所以本王決定成立政務院,來管理我們的疆土。”


    “政務院的責任便是治理治下百姓的民生問題,同時負責稅收,以及培養行政官員。在這個戰爭時期,政務院必須培養出一個行政團體,是以能夠在軍隊打下城池的同時,迅速有效的接管城池,穩定後方。而不至於造成混亂和暴亂。”李承訓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滋潤了一下嗓子以後,看著反應不一的眾人道。


    “政務院,設立院長一名,直接對本王負責,同時設立副院長兩名,帶有對本王的直接進言之權。”李承訓目光猶如實質,掃過每一個的臉頰道:“政務院院長,副院長,擔任一屆為五年,最長不得擔任三屆。也就是說一個人一生之中,不管你能力多強,實力多大,也隻能擔任兩屆也就是十年,政務院院長之職!”


    “本王決定由百裏挑一擔任政務院院長,狄知遜擔任副院長一職!”李承訓看著期待著的眾人,直接是下令道。關於這件事,李承訓直接來了一個乾綱獨斷。因為自己麾下能夠適合政務院院長的人員不多,出去遠在西海之地的裴矩之外,便剩下了百裏挑一,杜如晦,狄知遜。


    本來在李承訓心裏杜如晦是最適合擔任政務院院長的人員,畢竟這家夥可是經曆過考驗,名留青史的人物,用起來不用擔任何的風險。隻是,此刻杜如晦身任參謀本部的副參謀長,是以一個人無法身兼兩職,特別是這等軍政重職。


    在李承訓的想法裏,隻有自己才可以身兼黨政軍,集權力於一身。作為一個梟雄就必須時刻注意周圍人的一切,提防他人對於這等權力的窺探。


    而且這樣也更加的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後世天朝不就是用的這個方法嗎。軍人不得幹政,這樣一來就會時刻保持軍隊的純潔性,不會出現類似於軍閥的勢力出現。


    ……


    “王爺,這個租借丹陽郡是好事,隻是王爺當真要簽訂與杜伏威的軍事同盟?”作為剛剛認命的政務院院長百裏挑一,便是開始了發問,和執行權力。


    百裏挑一一言即出,屋內眾人都是目不假色的看向了李承訓。因為這是古代,這是義氣重然諾的唐朝。對於這等兄弟盟約看的很重,而不是後世似背叛為榮耀。


    所以這個時候李承訓必須要為眾人,一個解釋。李承訓看著一臉疑惑的眾人,笑了笑道:“兵者,詭道也。兼並天下並沒有任何道義可言,這是一場強者與弱者的戰爭。在這個戰爭中強者也會變成弱者,一如李密,也有可能弱者變成強者,一如李唐。”


    “所以在戰爭中沒有正義,也沒有侵略。戰爭也是政治的一部分,隻不過是當矛盾達到了政治不可解決的地步,進而產生的一種極端措施。戰爭便是暴力的延續。所以在戰爭中沒有什麽仁義禮智信,隻有勝利!”


    李承訓看著震驚的眾人一眼,心裏冷笑一聲。因為他知道這個時代雖然有些李靖,徐世績等這類的軍事大才,但是對於戰爭的理解卻是有所偏差的。戰爭的唯一目的便是勝利,利用戰爭的勝利來達成某些目的。


    在戰爭中使用所謂的仁義禮智信,隻會讓自己的士兵更多的死去。這是不智,不可取的。所以今天李承訓才會如此說道,這番話不僅僅是對於結盟的解釋,也是對於李靖等人的一個啟示。讓他們明白戰爭其實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隻要勝利他們就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蓋世統帥。


    否則光是與杜伏威結盟的事情,他大可不必解釋。因為在這個國社黨裏,李承訓才是一切,就算是李淵親臨也是不頂用。


    “那王爺的意思是?”


    狄知遜腦袋有點轉不過彎來,李承訓的話與他一直受到的教育有著衝突。於是狄知遜茫然之間對著李承訓問出了一句蠢話。


    狄知遜話一出,眾人便是驚訝片刻,隨之將目光看向了狄知遜。對於這個不常見,卻被李承訓任命為政務院副院長的青年人,很是不解。因為李承訓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明顯到了連單雄信,陳墨都是明白的地步。


    如果連這個狄知遜都不明白,那麽眾人就要懷疑狄知遜的能力了。畢竟政務院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部門,其一言一行都代表這楚霸王。就是李承訓聞言也是一愣,他不相信狄知遜盡然連如此粗淺的道理都不明白。


    有著那麽一刹那,李承訓還以為自己搞錯了,狄知遜才能一般。有名的隻是其子狄仁傑而已。但是就在李承訓將目光看向狄知遜雙眸的瞬間便是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不是狄知遜名不副實,而是李承訓的話對於狄知遜的衝擊力太大了,所以才導致了這樣的畫麵出現。想通這一點,李承訓便是搖了搖頭輕笑道:“知遜你要明白,盟約隻是一張可以隨時撕毀的廢紙而已!”(未完待續。。)


    ps:昨晚喝醉了,傳上來,居然沒有點發布。淚奔~~(>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