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聽到李承訓的話自然是一陣驚訝,暗自感慨李承訓的殺心太重了。隱晦的提醒道:“王爺,重開科舉,勢必會引起世家大族的動蕩,如今天下尚未一統,王爺實在沒有必要與世家大族對著幹!”


    杜如晦的目光裏帶著凝重,他心裏清楚這件事情一旦發生,將會是何等的驚天地泣鬼神。 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這些世家大族在此事擁有強大的人脈關係,和實力,他們自稱漢室正統。但是無論是五胡亂華期間,還是隋煬帝的措施都沒有使得五望七姓的實力有過太大的削弱。


    要知道當初隋朝富佳天下,經曆過隋文帝楊堅的開明治理,留給楊廣一個殷實的家底。可是就是這樣,與五望七姓的鬥爭中楊廣依然是輸了。更別說此刻什麽都沒有的李承訓了。


    杜如晦看著神色果決沒有一絲變化的李承訓,他發現李承訓變了。越來越像一個上位者,也越來越愛獨裁了,顯得更加霸道。雖然李承訓本心…《,沒有改變,但是卻也成功的朝著一個合格的上位者轉型。


    心下還是不肯放棄,他覺得李承訓這樣的舉動太過於冒失。雖然重開科舉,打壓世家大族確實有利於天下的統治和安定。但是此刻李家不過是占據天下的九分之一而已。所以杜如晦擔心因為李承訓的出手,導致於李家失去問鼎天下的機會。


    “王爺,是不是再考慮考慮?”聽到杜如晦的話。李承訓搖了搖頭。因為這是最佳的時機,亂世本來就是一切權力重新洗牌的時候。錯過這個機會李承訓就在沒有可能剪除世家大族的危害了。


    天下一統,做起事來必將畏首畏尾。為了天下的穩定,李承訓絕對不會再一次的出手讓天下再一次的大亂。所以亂世用重典,大亂之後才能大興。所以李承訓重開科舉是開定了。


    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看著杜如晦苦笑道:“克明,本王先是於儒家決裂,試想一下作為儒家的忠誠衛士的五望七姓之人,豈能選擇本王為那天下之主。”李承訓的目光閃爍著精芒對著李承訓道:“他們早已經有了選擇,本王無論如何是不會在他們眼裏的。”


    “所以,本王此刻其實也沒有了選擇,重開科舉。培養士子。這樣才能與逆境之中崛起,完成王霸之業。”李承訓看著杜如晦的目光之中滿是誠懇,因為作為軍方的第一大佬,李承訓的措施必須得到他的支持。


    “既然王爺心有所決,屬下也就不在多加幹涉了!”杜如晦看著李承訓的執著的目光便是明白,李承訓已經下定了決心,是絕對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收手的。所以杜如晦也就沒有在勸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是二貨。是傻逼!


    唯獨不是杜如晦!


    就這樣,解決了杜如晦的問題之後李承訓便是找著百裏挑一詳談了一番。由於百裏挑一的家族早已沒落,此刻的百裏挑一聽到李承訓重開科舉的事情,並沒有阻攔。反而給與了相對的肯定。


    就這這樣的情況下,國社黨三大巨頭之間相互磋商之後便是決定了重開科舉的重要決定。於是在於第二天的會議上,李承訓決定提出了建立學校。普及教育的專項提案。


    第二日,


    霸王殿內。百裏挑一,狄知遜。杜如晦,等等國社黨決策人員齊聚一堂。在李承訓的主持下召開了關於教育建設的專項會議。在會議上,李承訓看著眾人的神色,沉默良久,低聲一歎道:“各位,如今我國社黨內人才匱乏,成了製約國社黨壯大的最根本的原因。本王對於此事也是高度重視,與杜如晦總參謀長,百裏挑一院長一道與研究了一下這個問題!”


    李承訓的目光猛然間嚴肅了下來,犀利的目光看過每一個人的臉龐,沉聲道:“經過商定,本王決意重開科舉,從廣大的民間尋訪賢士共治國社黨。”端起桌麵上的茶水,李承訓喝了一口滋潤喉嚨之後,便開始了繼續的陳述。


    在這大唐初年,沒有擴音裝置演講起來確實費力的很。百裏挑一與杜如晦由於有李承訓提前打過招呼,顯得很是淡定。但是袁天罡,王兼,徐世績,狄知遜等人確實臉上震驚之色無法掩飾。顯然對於李承訓的重開科舉之法,確實深深的震撼到了他們。


    霸王殿,在這一刻除了呼吸聲之外再無雜聲。良久之後,李承訓才重新開始發言道:“本王,決定在本王治下七郡之地設立郡學,沒一個郡擁有三所郡學。與帝洲建立大學,以培養士子,興盛地方!”


    “王爺,這郡學與大學又有何不同?”袁天罡這個家夥顯然與李承訓的配合極其的默契,通過李承訓遞過來的一個眼神便是明白了他在這個會議上的地位,便是引導者。


    其餘的人對於袁天罡的疑問不置可否,因為這也是他們的疑問。所以自從袁天罡開口之後,其餘都是看著李承訓等待著一個解釋。以期待來了解這個大學與郡學的區別,以及李承訓突然重開科舉的目的。


    “郡學,乃是一郡之地的學府,分為國小,國中,兩個層次。其中國小乃啟蒙教育,國小三年結束,便可以進入國中學習。國中三年教育結束,成績優良者,便可以進入大學。”


    “大學為四年,前三年學習各種書本知識,第四年進入各級行政單位實習。最後通過參加科舉,成績優良者便可以進入國社黨,以及七郡之地的政府機構任職。”李承訓看著一眼聽的認真的幾個人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各位也別光坐著聽本王說,現在你們也都聽到好一會了,具體的大意本王也說了出來,各位就發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吧!”


    “王爺,這教育一事可以說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這如王爺所言,國小三年,國中三年,大學四年,足足十年時間,是不是太久了?”眾人還都在思索著李承訓的目的,尉遲敬德倒沒有管那麽多,反而第一個開口問了出來。


    “嗯,十年時間確實不短了!”李承訓看著尉遲敬德一笑,隨之開口解釋道:“十年這已經是最短了,常言道,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一朝金榜題名!不過,開辦學校之事是為了從根源上解決這件事情。”


    “十年之後,等到大學之內的第一批學子畢業,那麽天下之間無論是五望七姓,還是關中貴族,甚至於儒家士子都無法對本王的基業造成任何的影響!”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之後就在沒有開口,因為這些話已經很明顯了。


    開辦學校,重開科舉。


    這無疑是相當於後世的學校與公務員製度。一旦這個製度確立,那麽五望七姓這些個控製著大量才智之士的世家大族就沒有了足夠的底氣。可以說這個學校與公務員體係就相當於給世家大族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端是狠辣無比!(未完待續。。)


    ps: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打賞,求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