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世民率領軍隊從長安出發之後,便是目標直指韓城。李世民打算利用直線距離,從韓城過黃河經龍門到達並州境內。


    “無忌,立即吩咐下去,召集船隻,三天後全軍渡河,一口氣奪取龍門關!”李世民對著身後的長孫無忌說道,因為韓城與龍門關之間隔著黃河,沒有船隻根本就無法跨過去。哪怕此刻已經到了十二月份,天寒地凍。


    但是就算是能夠凍死人的天氣,磅礴的黃河也是不會結冰的。所以召集船隻,千帆相競,才能將三十萬大軍安全的送過河去。長孫無忌也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點了點頭之後便離開了郡守府。


    船隻隻有漁夫家才有,而且李世民這一次北上之時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帶水軍。此刻船隻成了拖累李世民行軍速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沒有足夠的船隻,黃河就成了一道無法跨越的天險。


    郡守府內,李世民看著軍事地圖發呆。在這三天之內他需要分析出敵人的那裏兵力虛弱,那裏適合決戰。在哪裏攻擊敵人,在哪裏一戰而擊潰對方。這都需要李世民在這短短的三天之內完成作戰計劃。


    柏壁!


    ▼♂,


    念頭千百轉,李世民便將目標定在了柏壁這個地方。軍隊進駐柏壁,以柏壁為中心進來殲滅戰。 李世民乘冰凍堅硬,以及船隻之利帶兵從韓城渡過黃河,到達龍門。之後駐紮在柏壁,與劉武周對峙,並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進逼劉武周軍。


    柏壁郡守府。


    李世民將軍隊駐紮結束之後,便將麾下文武召集再一次打算開一下戰前會議,統一一下思想。李世民看著座下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秦叔寶,程咬金等人目光一陣閃爍開口道:“諸位對於這場戰爭有何看法?”


    “太原是王業的基礎,國家的根本;河東地區富饒,京城靠它供給,不可丟棄。”房玄齡看到一眼眾人。見到眾人都不說話,思考了一下便是開口:“而且秦王,裴寂等人皆敗,隻要秦王戰而勝之就可以加深秦王對於軍隊的影響!”


    房玄齡其實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便是情況實在是不容樂乎。陛下死命的支持太子,殲滅宇文化及之後太子李建成在軍隊的勢力猛然間大增,雖然不及李世民但是卻也相差不遠了。


    其實對於這樣的事情,房玄齡也隻能暗自歎息。言太子李建成猶如神助了,因為李建成不僅有些李淵的全力支持。本身的才智也不差李世民什麽,更兼占據著大義之名,收攏人心自然就比別人占有優勢。


    太子二字就是天生的光環,對於拉攏人心有著奇效。更重要的是此刻的李世民麵對的不僅是來自太子李建成的壓力,還有齊王李元吉以及楚霸王李承訓的壓力。可以說是四麵皆敵,局勢不容置疑,必須要抓住任何一個時間來壯大自己,才能夠在夾縫中求存。不至於被他人抹去。


    “是啊王爺!”長孫無忌聽到房玄齡說完之後,迎合了一句以後。對著李世民凝重的道:“王爺這一場戰爭結束之後,你必須要徹底控製住手裏的這一支軍隊。隻有這樣我們才有一爭之力!”


    “理由!”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額頭冷汗不斷的滲出,徹底的掌控這支軍隊,這可不是什麽簡單的問題。涉及軍權的事情都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李世民相信一旦自己掌控了這三十萬軍隊李淵一定會出手,因為這支軍隊是大唐的根本。


    這也是李世民為什麽要長孫無忌的理由的原因。因為這件事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做。隻要做了,要麽推翻李淵自己上位,要麽自立門戶。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再也沒有什麽好的選擇。


    “秦王,楚霸王南下之時已經擁兵十萬。為了應付這一場三麵開戰肯定會大肆征兵。”長孫無忌看著李世民凝重的道:“楚霸王麾下隻有十萬軍隊,想要度過這一次的危機,最少也得征兵三十萬!也就是說楚霸王這一次戰爭過後就會得到擁有可戰之兵四十萬!”


    “到時候楚霸王就憑借無雙的實力成為大唐皇室除了陛下之外的第一人,秦王你覺得如果你不控製這支軍隊,拿什麽來抗衡這樣的楚霸王?”長孫無忌的反問很是犀利,仗著自己與李世民的特殊關係說話不怕得罪人,直接將最重要的問題點了出來。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承認長孫無忌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甚至於這就是事實。楚霸王李承訓的實力已經很大了,隻要扛過這一次危機,必將脫變為龍,翱翔九天,無人能治。


    “不行!”


    思考了半天之後李世民搖頭道,他麵對誘惑果斷的拒絕了。因為掌控三十萬大軍,憑借他的手段輕而易舉。但是他要的是九五至尊位,現在就掌控軍隊有些得不償失。因為這樣會失去李淵的信任和大義的名分。


    “此事就此罷了,誰也不準再提!”李世民的目光犀利的看了看眾人之後繼續道:“下麵說一下如何收複失地吧!”李世民不得不打斷眾人的話題,他知道這是李承訓給的壓力太大了。


    讓下屬們有點難以適存,李世民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的李承訓已經成了氣候。南下的李承訓已經成長到了一種無人能治的狀態下了,這也是李淵並沒有出兵救援的最根本原因。當時消息傳來,他就猜測自己的父皇一定會坐視不理的,結果一如自己所料。


    隻是李世民神色不好的是,在別人都認為李承訓會敗亡的時候,他有一種近乎真相的直覺,這一次自己的這個逆天的侄兒肯定能夠闖過去。七十萬大軍也無法留下他的性命,雖然這份直覺來的莫名其妙,但是李世民就這樣相信了。


    因為正是這個莫名其妙的直覺讓的他在戰爭中一次又一次的撿回來一條命,所以李世民從來不會懷疑他的直覺會不靈。所以說這一次李承訓一定會逃過一劫,甚至於還能夠憑借這一次的機會實力大漲。


    目光閃爍了一下,收斂了心中雜念。李世民重新將目光看向了軍事地圖,思考著作戰計劃。經過這樣的一場鬧騰,他也沒有繼續探討的心思。直接對著地圖開始了派兵布陣。


    “程咬金何在!”


    “末將在,請王爺吩咐!”


    “由你率領五萬軍隊從柏壁出發,兵發蒲州,殲滅王行本部所屬兵馬,收複蒲州!”


    “末將得令!”


    “秦叔寶何在!”


    “末將在,請王爺吩咐!”


    “由你率領十萬軍隊自柏壁出發,兵分三路克夏縣,美良川,安邑,圍殲呂崇茂部!”李世民轉頭對著秦瓊喝道。


    “末將得令!”


    李世民看著兩位得力幹將,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本王親自率領本部兵馬自柏壁出發與盤踞在絳州的劉武周對決,勝利之後三軍會師絳州,到時候沿著汾水北上解救危在旦夕的晉陽郡!”


    “末將遵令!”


    李世民吩咐下去之後,便起身離開了郡首府。這個時候的他需要一場安安穩穩的睡眠來補充自己,到時候才能用清醒的大腦來分析每一步的意義與好壞。既然李淵將他放了出來,不搞出點事情絕對是對不起李淵的。


    而且這一次李世民雖然不打算將這三十萬軍隊控製,但是卻也有著一係列的小動作要做。免得將來,因為這些事情,一步之遙,悔之莫及。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