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代的風水不管是利不利嫡,利不利長,都與李承訓沒有關係。因為李承訓與嫡長毫無關係,不管是怎麽說都輪不到他。


    在瓊花殿裏感歎了一番,便是回去了。李承訓並不想住在這裏,因為這裏不僅是自己偶像所住的地方,還是他身死的地方。死過人的地方,住下來可是很膈應的。哪怕這個人是你的偶像,與一代帝皇。


    在劉仁軌準備好的宮殿內,李承訓等人觀看著歌舞,吃著美味佳肴,喝著刺客,不亦樂乎。與其說是這是一場歡迎倒不如說是慶功宴,李承訓借花獻佛,來了這麽一出絕妙的戲碼。


    因為這些人都是自己麾下拿命來博的軍人,李承訓在戰爭之時被林士弘拖住,沒有辦法前來這裏勞軍。那麽這個時候就借這個機會來彌補,所以導致所有人都是其樂融融。


    李承訓隨著在喝著刺客,滿臉的笑容但是他卻沒有忘記自己北上江都的原因和目的。祭奠楊廣,完成對於蕭皇後的承諾。宴會結束之後,李承訓便是帶著燕雲十八騎來到了下榻的地方準備安寢。


    踏進宮殿的瞬間,李承訓轉頭看著李一道:“去打聽一$↘,下城中人員,了解一下楊廣的墳墓所在地,明日隨本王前去祭拜一下吧!”


    “是,王爺!”


    一夜無話,睡得十分安穩的李承訓一覺睡到了天亮。一番梳洗之後,李承訓便是帶著燕雲十八騎出發了。 當時楊廣被令狐行達縊死之後,由身邊的妃子陳氏和宮女拆除床板做了個小棺材擺放楊廣遺體。葬在了江都行宮的流珠堂中。後舉行喪禮,將其移葬在吳公台下。


    吳公台。


    當李承訓率領著燕雲十八騎到達這裏的時候。已經有人提前到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廣的正妻蕭皇後。當然了這一點,李承訓並沒有多看,畢竟人家思念亡夫,本就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自己雖然此刻是一個王爺,江都的實際領袖。但是對於亡國之人的憐憫,還是有的。隻是看著眼前這五尺見方的小墳堆,李承訓不由得歎息了一聲,當真是人走茶涼啊!


    大隋帝國,一代帝皇的墳墓就是眼前這個連一般富貴之人的墳墓都不如。李承訓不由自主的感覺到了世事變遷。的滄海桑田。如果大隋帝國沒有滅亡,那麽誰敢給楊廣這樣的帝墓。


    沒有!


    絕對沒有!


    不管是皇室本身亦或者天下百姓,都不會答應。看著長著雜草的墳墓李承訓不得不感歎,人死如燈滅的世事無奈。不過李承訓並沒有打擾一旁的蕭皇後,從李一手裏結過祭奠亡魂用的冥香,恭敬的拜了三拜,然後將冥香插在了墓前,轉身離開了。


    吳公台下的隋煬帝墓,淒慘無比。根本就不配與他千古二帝的身份。試想當年,蜀漢後主劉阿鬥何等的懦弱,無能。有著扶不起的劉阿鬥之稱的他都有很大的墳墓,有著祠堂受後人香火祭拜。


    腦海裏麵想過這些東西。李承訓就為楊廣感到了深深的不值。也就是在這一刻,李承訓有了重新埋葬楊廣的想法。像這種對於曆史有功,幹了偉業的人就應該受到後人的祭拜。


    “李一。通知劉仁軌,王蓬偉。江都郡郡守,蕭皇後。前來瓊花殿議事!”李承訓想到了就打算去做。他相對於後世子孫留下一種信仰,隻要是對於這個國家的功勞的人都應該受到供奉。隻要時間一久,這些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就會形成一股信仰。


    使得我華夏民族更加的具有生命力,一直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這些東西到最後它就會自動在曆史長河裏麵得到檢驗,一如美國的自由與冒險,日本的武士道一樣都會很根植與民族的靈魂深處,代代相傳。


    “是!”


    李一轉身離去,對著此刻還在江都的文武大臣下達了通知。李承訓知道這便是一個開始,一個自己對楊廣名聲翻案的開始。在李承訓的想法裏自己獲得政權,得到天下都完全可以憑借政績與勢力來得到。


    根本就沒有必要對於前朝之人進行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李承訓的思想裏雖然有些腹黑,有著陰謀詭計,但是對於取得天下,他更加的傾向於光明正大的來爭奪。


    這樣一來,無論最後誰得到了天下,都不會出現說你得國不正,得位不正的說法。李承訓認為李唐後世皇室爭鬥頻繁,大量的皇室子弟死在了內鬥之中,就是因為他們的先祖李世民來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殺兄,弑弟,囚父,滅侄!


    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無論李世民在位期間如何的粉飾自己,修改記錄。都不能掩蓋這些血一樣的事實,也就導致了後輩兒孫們的效仿。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總是存在缺憾的道理。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不願意被觸碰的一麵,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有時連我們自己都不想正視。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說對於一個人的評價要從正反兩個方麵入手,才能夠徹底的正視了解一個人。


    而不是將其的一方麵無限的放大,以其罪惡掩蓋功績。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這樣的人是別有用心的。


    瓊花殿內。


    王鵬偉,劉仁軌,林一諾,蕭皇後,李承訓等大家都在,圍在一起看著李承訓沒有說話。在他們想來既然李承訓找他們前來,必定是有著很重要的事情,他們需要做的便是洗耳恭聽。


    感受到實在沒有人願意開口,打破氣氛的死寂。李承訓不得已之下看著一眼等待的幾人道:“今日,本王召集各位前來沒有別的意思,主要是想聽聽各位對於前隋皇帝楊廣的看法!”


    李承訓是不得不這麽說,凡事都講究順序,講究因果。李承訓明白想要提出重修楊廣墓,這不僅需要得到蕭皇後的首肯,還需要自己麾下得力幹將們的支持。主要是各路反王為了使得他們的野心起義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刻意的誇大抹黑了楊廣。


    使得楊廣在此刻的時下百姓眼中的形象極其的片麵,眾口鑠金,李承訓知道想要糾正時下百姓的觀點太困難了,近乎於不可能。所以李承訓也沒有辦法,三人成虎的寓言故事流傳千年不是沒有原因的。


    果不其然,李承訓話出頓時有許多人徒然色變。劉仁軌眼神隱晦的看了一眼蕭皇後之後,心裏暗自嘀咕這王爺不是坑人嗎?蕭皇後就在其中,還有誰敢說楊廣的不是!


    想要玩不是這樣子的!


    幾人的神色與劉仁軌一樣,並無其他。可以看出蕭後的出現確實讓他們忌諱頗多,不過關於這一點李承訓還是能夠理解的。因為不管楊廣生前如何,但是此刻楊廣確確實實的是死了。


    在華夏,死者為大!不管以前如何,就算是與楊廣有著再大的仇恨都隨著楊廣的死亡煙消雲散。所以讓他們說楊廣,確實有點難為他們了。眼看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李承訓隻好赤膊上陣了,此事由他而起,自然而然的是由他而結束。


    目光一肅然,從在座的每一個人臉上劃過最後停在了蕭後的臉上,目光頓了頓道:“本王之所以在此刻將各位聚在瓊花殿,是因為今天早上本王帶著燕雲十八騎祭拜了一下隋帝楊廣。”


    “當時蕭皇後也是在場,吳公台下隋帝墓當真是荒蕪之極!其規格根本就不是一國之君所該有的,在本王看來這是對其的不尊重!”李承訓的深色一變對著幾個人繼續道,一點也不在乎底下幾個人的深色變化。


    “本王,以及你們都是在楊廣統治時期出生,可以說我等都是楊廣之臣,作為大漢民族的一國之君,那樣的墳墓簡直就是讓先人蒙羞!”李承訓目光閃爍著精芒,看著劉仁軌幾個人道:“一國之君,就應該享受最高規模的國葬!”


    “王爺是要打算從葬楊廣?”劉仁軌率先問出了聲,因為李承訓的意思已經是很明顯了。隻要不是智商有問題的智障都可以理解,和嗅到李承訓的想法。聽到劉仁軌問出了他們大家共同的問題,其餘幾個人不由得傾耳來聽。


    特別是蕭皇後,表現的更加是明顯。作為楊廣的正妻,曾經的國母。蕭皇後也是覺得楊廣的墳墓真心的太寒酸了,一點也彰顯不出帝王之氣。心裏早就打算有機會了幫楊廣找一個好一點的墓地埋葬。


    “恩!”


    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便是重重點頭,算是承認了劉仁軌的猜想。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李承訓便是看著幾個人一字一頓的開口道:“楊廣生前作為一國之君,當前的墳墓規格太小,也顯得太寒酸了,本王打算擇日,重新對楊廣進行下葬,以帝王之禮葬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負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負一笑並收藏大唐李承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