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越來越近,不論是遠在洛陽的王世充,晉陽的李元吉,還是長安的李淵都開始動身了。因為信件上記錄的明明白白,五日之後,帝洲閱兵將會開始。
由於交通的不便利,他們必須立即啟程才有可能在不耽擱的情況下不錯過帝洲閱兵。就在這些人南下的時候,李承訓也是收到了消息,為了讓這些人都能夠安全的到達帝洲,李承訓派遣出龐大的軍隊前去迎接他們。
對於他們李承訓不想耍什麽陰謀詭計,因為在戰場上李承訓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甚至於這一刻的李承訓真心的有一種高處不勝寒,寂寞的感覺了。
就在他們南下的這個時候,在帝洲卻是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海軍在劉仁軌的帶領下第一次出海航行了。在接到通知之後,李承訓便是對劉仁軌捏了一把子擔心,因為沒有人比李承訓更加的清楚這個時代航海的困難了。
大航海時代的興起,那也是行為蒸汽機的誕生。雖然李承訓一直都在帝洲大學內強調物理,化學但是效果一點也不明顯。去過幾次帝洲大學的李承訓直接是放棄了。他感覺也許等到自己臨死的那一刹那蒸汽機都不會出現在東方的土地上。
李承訓清楚,雖然李承訓可以在一些大的方向上給於指導。但是基礎的,詳細的東西,李承訓可是不會的。這就導致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緩慢發展。對於這一點李承訓不由得搖頭歎息,本來他還想著能夠讓華夏的科技從這個時候開始發展。
不過一看這個情況就沒有了希望!
沒有指南針沒有蒸汽機的輪船出海根本就是找死。不過這個時候李承訓也是沒有了辦法。畢竟劉仁軌已經出了海,自己也沒有辦法喊他回來。
而且這也算是經驗。海軍這種軍種本來就是一種需要大量經驗的。所以說讓海軍出海是必須的,雖然說是如此。但是這個時候出海的未測,還是讓李承訓擔憂不已。
因為他的海軍珍貴無比,一旦全軍覆沒之後有的重新開始。海軍本來就是需要花大價錢,長時間的。如果這一次海軍出現差錯,李承訓都不知道何時還能夠組建出來一支龐大的海軍。
特別是劉仁軌,這個在華夏的曆史上為一個擁有海戰記錄的將領。更加的是一個瑰寶,有些人天生就是幹這這事情的。李承訓相信劉仁軌能夠逢凶化吉,平安回來。
……
劉仁軌出海的消息隻是流傳在帝洲高層的耳朵裏麵,對外一切的消息都是嚴密封鎖的。因為馬上就要閱兵了。李承訓不想要整個帝洲都因為海軍而陷入一片恐慌。
這對於李承訓得利益是相反的,所以李承訓是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就在李承訓接到劉仁軌出海的消息的瞬間便是下達了最高級的封口令,嚴禁任何消息走漏,引起軍心民心慌亂。
正在李承訓擔憂不已的時候,劉仁軌便是帶著海軍健兒出海了。雖然知道出海的風險太大了,但是劉仁軌義無反顧。因為其他的人都是因為赫赫戰功才獲得了上將的軍銜。
但是他劉仁軌從來到帝洲就隻參加過一次戰爭,對於肩上的那枚軍銜劉仁軌覺得沉甸甸的。而且不光是他劉仁軌,就連最普通的海軍士兵也是有著強烈的求戰心切。
劉仁軌知道李承訓對於他的看重,更是知道李承訓對於海軍的愛護。但是劉仁軌更加清楚的是。對於一名軍人,不能出戰,對於一名海軍士兵不能出海這樣嗯痛苦是難以描述的。
各種原因交織下,就有了劉仁軌的這一次出海。對於這一次的出海劉仁軌有著具體的規劃。因為他的目標是被楚霸王稱之為台灣的那個島嶼。
選擇台灣的原因,乃是因為在曆史上有著這個島嶼的記載。 記載的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
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誌》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
所以這一次劉仁軌也是從當地民眾嘴裏得到了航海圖之後。出發了。這一次劉仁軌就是將台灣當做了一個海軍基地,劉仁軌的船上還帶著海軍陸戰隊。他這一次的目標非常的清楚,那便是直接占領台灣。
消滅道上的非漢族,讓台灣成為海軍的一個基地。這便是劉仁軌的最原本的計劃,當然了計劃是美好的,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劉仁軌能夠安全到達台灣。
海上風平浪靜,一支龐大的船隊在海上前行,這便是由劉仁軌率領的華夏海軍。
……
陰山。
梁師堵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要引突厥兵馬進入中原,梁一貞得到命令之後便是快馬加鞭的朝著突厥人的聖地龍城進發,對於這一次前往突厥梁一貞可謂是信心滿滿。
因為隻有梁師都還在,才能保證他們梁家的地位。為了這一點梁一貞別的都在所不惜,引突厥入關的危險程度他不是不知道,對於突厥人凶殘的認知梁一貞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但是人心是自私的,隻要能夠保證他們梁家的榮華富貴,梁一貞不介意出賣大漢的利益。對於梁一貞這種人,可以說是有奶便是娘,隻要你能夠給於梁一貞足夠的利益,他就能出賣任何人。
經過交談,野心勃勃。一直不甘心於蟄伏草原的草原雄鷹頡利可汗心動了。以平分天下為代價換取頡利的十萬鐵騎進入中原幫助梁師都作戰,對於中原花花江山十分熱切的頡利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次機會。
千載難逢的機會!
隻要自己在最關鍵的時候出兵南下。天下就在自己的手中。
這一日,頡利帶著突厥部落的軍隊。祭祀了天狼神之後便是張開雙臂喝道:“勇士們,中原的女人喜歡嗎?”
“喜歡!”
“中原的美酒醇香嗎?”
“香!”
頡利看了一眼士氣不錯的軍隊,哈哈大笑了起來,轉頭對著底下的軍隊道:“兄弟們,就在作天南人前來求本汗出兵,本汗同意了!”頡利不顧滿天的呼喊道:“本汗宣布,進入中原戰爭所獲都歸自己所有!”
“天狼神!”
“天狼神!”
“天狼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駕!”
頡利一馬當先,帶著自己麾下最精銳的血狼衛朝著朔方奔馳而去。在這一刻的突厥鐵騎的眼裏,仿佛南方就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美酒,美女,都任由自己所取。
得到頡利出兵的消息,梁師都心裏一安,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似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承訓也是通過原先的布局得到了頡利南下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梁師都上了李承訓得必殺榜。
帝洲。
霸王殿,李承訓高坐其上看著底下的群臣微微一笑道:“各位愛卿,本王這裏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不知各位愛卿想要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
聽到李承訓得賣弄,這個時候滿殿的人。也就隻有杜如晦與裴矩兩個人敢接這話。而且接話之後李承訓也不會生氣,其他人都是有著足夠的自知之明,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混到這個地步。
“如今我帝洲滿眼望去全是好事。王爺還是先說好消息吧!”裴矩看著李承訓接口道:“這樣也是喜上加喜,至於壞消息就留在最後了!”
李承訓看著其餘的眾人。嘴角掀起一抹微笑道:“既然老師這樣說,本王就依老師所言。先說好消息!好消息就是再過兩天就是帝洲閱兵的日子,陛下,齊王,鄭皇,慕容順都會親至!太子,秦王都會派遣心腹南下!”
說到這裏,群臣也能夠明白為什麽會這樣,楚霸王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恩怨世上的人都知道。他們這些跟隨楚霸王李承訓得人不可能不清楚,聽到楚霸王這樣說,所有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壞消息上了。
“王爺,那壞消息呢?”杜如晦看到李承訓得臉色變化,頓時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妙。如果事情不大的話,楚霸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變了臉色,神色凝重。
聽到杜如晦的問話,李承訓沉默了一下,抬起頭看著底下的群臣,眸子裏閃爍著驚人的殺機道:“壞消息就是,朔方梁師都先是斬殺我使者,如今又是引突厥可汗,頡利率領十萬鐵騎進入中原,準備馬踏中原!”
“梁師都當真該死!”
“王爺出兵吧!”
……
李承訓話音才一落,便是有著很多人憤怒不平。在李承訓得影響下帝洲的軍官們對於異族人都是極其的仇恨,自然而然對於引突厥人南下的梁師都很不滿了。
聽到這些人的呼喊,李承訓內心欣慰一笑。不枉費他多年的教育,對於異族就應該殺無赦。但是如今自己馬上就要進行閱兵,如果出兵的話勢必就會影響閱兵的進行。
“老師,克明,百裏你們覺得此事本王該如何辦?”李承訓想了想以後,還是覺得已經征求一下裴矩等人的意見,在做決定。
“突厥人是心腹大患,絕對不能有所股息!”裴矩看著李承訓神色凝重的表了態,因為他曾經與這個民族打過交道,所以對於他們的豺狼本性知之甚詳。
“嗯!”
李承訓點了點頭,他知道裴矩說的是真話,突厥絕對不可小覷。點頭之間便是將目光看向了杜如晦,道:“克明你的意見呢?”
對於杜如晦李承訓直接就是問慣了,在裴矩說罷之後便是對著杜如晦問道,聽到李承訓的問話,杜如晦眉頭一挑道:“啟稟王爺卑職認可裴公的話,突厥人豺狼心性。更何況中原大地的紛爭乃是我漢家兒郎自己內部的事情,那個異族想要插手,就剁掉這隻手!”
毫無疑問,帝洲的軍方的意見十分的統一。對於異族的意見就是一個字,殺無赦。
李承訓點了點頭看向了百裏挑一開口道:“百裏聽到老師與克明的意見,你的意見是什麽?”
百裏挑一是帝洲文官之首,這件事情必須要經過百裏挑一的同意。聽到李承訓得問話,百裏挑一抬起頭看著李承訓道:“臣下讚同裴公與克明的意見,對於異族就應該斬殺!”百裏挑一眉頭一挑道:“臣下認為應該派出使者,聯係長安,河北,山東,晉陽,洛陽等地,組成聯軍滅了梁師都,將頡利趕回草原!”(未完待續。)
由於交通的不便利,他們必須立即啟程才有可能在不耽擱的情況下不錯過帝洲閱兵。就在這些人南下的時候,李承訓也是收到了消息,為了讓這些人都能夠安全的到達帝洲,李承訓派遣出龐大的軍隊前去迎接他們。
對於他們李承訓不想耍什麽陰謀詭計,因為在戰場上李承訓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甚至於這一刻的李承訓真心的有一種高處不勝寒,寂寞的感覺了。
就在他們南下的這個時候,在帝洲卻是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海軍在劉仁軌的帶領下第一次出海航行了。在接到通知之後,李承訓便是對劉仁軌捏了一把子擔心,因為沒有人比李承訓更加的清楚這個時代航海的困難了。
大航海時代的興起,那也是行為蒸汽機的誕生。雖然李承訓一直都在帝洲大學內強調物理,化學但是效果一點也不明顯。去過幾次帝洲大學的李承訓直接是放棄了。他感覺也許等到自己臨死的那一刹那蒸汽機都不會出現在東方的土地上。
李承訓清楚,雖然李承訓可以在一些大的方向上給於指導。但是基礎的,詳細的東西,李承訓可是不會的。這就導致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緩慢發展。對於這一點李承訓不由得搖頭歎息,本來他還想著能夠讓華夏的科技從這個時候開始發展。
不過一看這個情況就沒有了希望!
沒有指南針沒有蒸汽機的輪船出海根本就是找死。不過這個時候李承訓也是沒有了辦法。畢竟劉仁軌已經出了海,自己也沒有辦法喊他回來。
而且這也算是經驗。海軍這種軍種本來就是一種需要大量經驗的。所以說讓海軍出海是必須的,雖然說是如此。但是這個時候出海的未測,還是讓李承訓擔憂不已。
因為他的海軍珍貴無比,一旦全軍覆沒之後有的重新開始。海軍本來就是需要花大價錢,長時間的。如果這一次海軍出現差錯,李承訓都不知道何時還能夠組建出來一支龐大的海軍。
特別是劉仁軌,這個在華夏的曆史上為一個擁有海戰記錄的將領。更加的是一個瑰寶,有些人天生就是幹這這事情的。李承訓相信劉仁軌能夠逢凶化吉,平安回來。
……
劉仁軌出海的消息隻是流傳在帝洲高層的耳朵裏麵,對外一切的消息都是嚴密封鎖的。因為馬上就要閱兵了。李承訓不想要整個帝洲都因為海軍而陷入一片恐慌。
這對於李承訓得利益是相反的,所以李承訓是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就在李承訓接到劉仁軌出海的消息的瞬間便是下達了最高級的封口令,嚴禁任何消息走漏,引起軍心民心慌亂。
正在李承訓擔憂不已的時候,劉仁軌便是帶著海軍健兒出海了。雖然知道出海的風險太大了,但是劉仁軌義無反顧。因為其他的人都是因為赫赫戰功才獲得了上將的軍銜。
但是他劉仁軌從來到帝洲就隻參加過一次戰爭,對於肩上的那枚軍銜劉仁軌覺得沉甸甸的。而且不光是他劉仁軌,就連最普通的海軍士兵也是有著強烈的求戰心切。
劉仁軌知道李承訓對於他的看重,更是知道李承訓對於海軍的愛護。但是劉仁軌更加清楚的是。對於一名軍人,不能出戰,對於一名海軍士兵不能出海這樣嗯痛苦是難以描述的。
各種原因交織下,就有了劉仁軌的這一次出海。對於這一次的出海劉仁軌有著具體的規劃。因為他的目標是被楚霸王稱之為台灣的那個島嶼。
選擇台灣的原因,乃是因為在曆史上有著這個島嶼的記載。 記載的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
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誌》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
所以這一次劉仁軌也是從當地民眾嘴裏得到了航海圖之後。出發了。這一次劉仁軌就是將台灣當做了一個海軍基地,劉仁軌的船上還帶著海軍陸戰隊。他這一次的目標非常的清楚,那便是直接占領台灣。
消滅道上的非漢族,讓台灣成為海軍的一個基地。這便是劉仁軌的最原本的計劃,當然了計劃是美好的,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劉仁軌能夠安全到達台灣。
海上風平浪靜,一支龐大的船隊在海上前行,這便是由劉仁軌率領的華夏海軍。
……
陰山。
梁師堵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要引突厥兵馬進入中原,梁一貞得到命令之後便是快馬加鞭的朝著突厥人的聖地龍城進發,對於這一次前往突厥梁一貞可謂是信心滿滿。
因為隻有梁師都還在,才能保證他們梁家的地位。為了這一點梁一貞別的都在所不惜,引突厥入關的危險程度他不是不知道,對於突厥人凶殘的認知梁一貞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但是人心是自私的,隻要能夠保證他們梁家的榮華富貴,梁一貞不介意出賣大漢的利益。對於梁一貞這種人,可以說是有奶便是娘,隻要你能夠給於梁一貞足夠的利益,他就能出賣任何人。
經過交談,野心勃勃。一直不甘心於蟄伏草原的草原雄鷹頡利可汗心動了。以平分天下為代價換取頡利的十萬鐵騎進入中原幫助梁師都作戰,對於中原花花江山十分熱切的頡利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次機會。
千載難逢的機會!
隻要自己在最關鍵的時候出兵南下。天下就在自己的手中。
這一日,頡利帶著突厥部落的軍隊。祭祀了天狼神之後便是張開雙臂喝道:“勇士們,中原的女人喜歡嗎?”
“喜歡!”
“中原的美酒醇香嗎?”
“香!”
頡利看了一眼士氣不錯的軍隊,哈哈大笑了起來,轉頭對著底下的軍隊道:“兄弟們,就在作天南人前來求本汗出兵,本汗同意了!”頡利不顧滿天的呼喊道:“本汗宣布,進入中原戰爭所獲都歸自己所有!”
“天狼神!”
“天狼神!”
“天狼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駕!”
頡利一馬當先,帶著自己麾下最精銳的血狼衛朝著朔方奔馳而去。在這一刻的突厥鐵騎的眼裏,仿佛南方就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美酒,美女,都任由自己所取。
得到頡利出兵的消息,梁師都心裏一安,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似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承訓也是通過原先的布局得到了頡利南下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梁師都上了李承訓得必殺榜。
帝洲。
霸王殿,李承訓高坐其上看著底下的群臣微微一笑道:“各位愛卿,本王這裏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不知各位愛卿想要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
聽到李承訓得賣弄,這個時候滿殿的人。也就隻有杜如晦與裴矩兩個人敢接這話。而且接話之後李承訓也不會生氣,其他人都是有著足夠的自知之明,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混到這個地步。
“如今我帝洲滿眼望去全是好事。王爺還是先說好消息吧!”裴矩看著李承訓接口道:“這樣也是喜上加喜,至於壞消息就留在最後了!”
李承訓看著其餘的眾人。嘴角掀起一抹微笑道:“既然老師這樣說,本王就依老師所言。先說好消息!好消息就是再過兩天就是帝洲閱兵的日子,陛下,齊王,鄭皇,慕容順都會親至!太子,秦王都會派遣心腹南下!”
說到這裏,群臣也能夠明白為什麽會這樣,楚霸王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恩怨世上的人都知道。他們這些跟隨楚霸王李承訓得人不可能不清楚,聽到楚霸王這樣說,所有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壞消息上了。
“王爺,那壞消息呢?”杜如晦看到李承訓得臉色變化,頓時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妙。如果事情不大的話,楚霸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變了臉色,神色凝重。
聽到杜如晦的問話,李承訓沉默了一下,抬起頭看著底下的群臣,眸子裏閃爍著驚人的殺機道:“壞消息就是,朔方梁師都先是斬殺我使者,如今又是引突厥可汗,頡利率領十萬鐵騎進入中原,準備馬踏中原!”
“梁師都當真該死!”
“王爺出兵吧!”
……
李承訓話音才一落,便是有著很多人憤怒不平。在李承訓得影響下帝洲的軍官們對於異族人都是極其的仇恨,自然而然對於引突厥人南下的梁師都很不滿了。
聽到這些人的呼喊,李承訓內心欣慰一笑。不枉費他多年的教育,對於異族就應該殺無赦。但是如今自己馬上就要進行閱兵,如果出兵的話勢必就會影響閱兵的進行。
“老師,克明,百裏你們覺得此事本王該如何辦?”李承訓想了想以後,還是覺得已經征求一下裴矩等人的意見,在做決定。
“突厥人是心腹大患,絕對不能有所股息!”裴矩看著李承訓神色凝重的表了態,因為他曾經與這個民族打過交道,所以對於他們的豺狼本性知之甚詳。
“嗯!”
李承訓點了點頭,他知道裴矩說的是真話,突厥絕對不可小覷。點頭之間便是將目光看向了杜如晦,道:“克明你的意見呢?”
對於杜如晦李承訓直接就是問慣了,在裴矩說罷之後便是對著杜如晦問道,聽到李承訓的問話,杜如晦眉頭一挑道:“啟稟王爺卑職認可裴公的話,突厥人豺狼心性。更何況中原大地的紛爭乃是我漢家兒郎自己內部的事情,那個異族想要插手,就剁掉這隻手!”
毫無疑問,帝洲的軍方的意見十分的統一。對於異族的意見就是一個字,殺無赦。
李承訓點了點頭看向了百裏挑一開口道:“百裏聽到老師與克明的意見,你的意見是什麽?”
百裏挑一是帝洲文官之首,這件事情必須要經過百裏挑一的同意。聽到李承訓得問話,百裏挑一抬起頭看著李承訓道:“臣下讚同裴公與克明的意見,對於異族就應該斬殺!”百裏挑一眉頭一挑道:“臣下認為應該派出使者,聯係長安,河北,山東,晉陽,洛陽等地,組成聯軍滅了梁師都,將頡利趕回草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