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其實是兩人之間的交易。


    徐月答應幫公孫昊組建一支靠譜的防預衛生隊。


    公孫昊則負責幫她們尋找那位堂姑奶奶,並將她們一家安全護送到這位親戚家門口。


    此時此刻,在樓船最高處,帶著布口罩的一大一小看著甲板上自覺遵守規定,經過檢查、消毒、排隊下船的乘客們,默契相視一笑。


    這一瞬,公孫昊沒把麵前這個還不到自己胸口高的小女孩當成孩子。


    他在她黝黑的雙眸裏,看到了成年人才有的智慧和冷靜。


    公孫昊想不出是怎樣的環境塑造出了這樣一個奇葩的小女孩,但他知道,接下來他至少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去了解她們一家。


    “接下來,就拜托啦。”徐月學著大人的模樣,衝身前的刀疤臉中年男人抱了抱拳。


    大病初愈的公孫昊嘴角微抽,想起自己這次損失的鹽和票錢,不由得哼了一聲。


    正想同小姑娘好好算算總賬,就聽見甲板上傳來一聲女子呼喚。


    一大一小低頭看去,手裏拿著長弓、帶著口罩的王氏正在招手,


    “幼娘,下來!”


    “哦!”徐月乖巧應下,丟下公孫昊,忙不迭從側麵樓梯“咚咚咚”跑了下去。


    王氏牽起女兒的小手,先把她上下打量一遍,又往上麵警告的撇了一眼,這才牽著女兒回去。


    公孫昊不可置信的挑了挑眉,這是把他當成人販子了?


    隨後前來迎接母女二人的徐大往公孫昊那瞧了一眼,正好看到公孫昊的表情,心裏回道:你可不就是?!


    公孫.奴隸販子.昊:我竟無法反駁!


    ......


    漁陽到了,徐月一行九人卻沒有和其他乘客一起下船,而是在船上的船樓裏住著,等了公孫昊家的商隊整整三天。


    三天之後,待船上所有貨物全部卸下,這才跟隨公孫昊家的商隊一起進入漁陽郡。


    關於自家那位堂姑奶奶家的具體地址,徐大完全沒有印象,隻記得當初堂姑奶奶派人送來的信上說了一個漁陽郡。


    說是到了漁陽郡治所漁陽縣,自會有人前來相接。


    隻可惜,這條消息距今已經過去十五年,時效早過了。


    但公孫昊已經答應幫忙找人,就算沒有什麽線索,他也要盡力去查。


    好在這人是嫁到了他們公孫家,地點也確定在漁陽郡內,隻要知道一個名字,查起來並不算難。


    “你家那位姑奶奶叫什麽?所嫁之人又叫什麽?”公孫昊插著暖手的絨袖兜,疑惑問道。


    徐月眾人看向唯一知道堂姑奶奶線索的徐大。


    徐大一本正經答:“我姑奶奶是公孫徐氏,所嫁之人叫什麽,我不知道。”


    公孫昊眉頭立馬皺了起來,配上那條從左額橫到右眼上方的可怖刀疤,能把小孩嚇哭。


    徐大很無辜的攤了攤手,“我姑母閨名我一個小輩如何得知?要是都知道了,我家幼娘就用不著給你教人了,我們自己去找難道還找不到嗎?”


    公孫昊再次無法反駁,深吸一口還透著寒氣的北方春風,把心中煩躁壓下,轉頭冷邦邦的對石頭吩咐:


    “去找!”


    石頭苦著臉,艱難應下,轉頭就把難題扔給手底下的人去辦。


    那狐假虎威的氣勢,可比公孫昊本人更厲害,手下的人不敢怠慢分毫,特意抽調了一隊人手,騎馬散去,打聽消息去了。


    長長的馬隊從城頭排到了城尾,一行人緩緩出了城。


    公孫昊這人夠意思,專門給徐月一行人撥了兩輛馬車。


    隻是這個時候的馬車大多沒有車廂,隻有一個蓋頭頂在頭上,遮擋遮擋太陽。


    原因無他,隻因現在的馬車為雙輪馬車,沒有承軸,做不了四輪,加了車廂會影響馬車的穩定性,導致翻車。


    公孫昊的車隊要載貨,那種加了車廂的馬車華而不實,他便棄之不用了。


    就他本人,也是騎馬趕路,幾乎沒坐過馬車。


    幽州是大慶東邊最靠北的地方,也是大慶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邊境線。


    從大慶國建國開始,幽州各郡就與北邊遊牧民族多有摩擦,兩邊既渡過蜜月期,也渡過冷戰期。


    現在眼看大慶政局反複變動,這個屹立三百年不倒的強大國家有傾塌之勢,北方遊牧民族也開始蠢蠢欲動。


    而在大慶屹立不倒的三百年裏,北方遊牧民族從以前的匈奴一家獨大,變成現在的北匈奴人南遷,鮮卑人占領從前北匈奴地盤盤,烏桓人在兩族與大慶之間反複橫跳的複雜局麵。


    這三個遊牧民族都曾與大慶有過摩擦,但最後都被大慶強大的軍事實力打服了。


    當初正是因為有大慶壓製北匈奴,位於東邊的鮮卑人這才有機會乘機北遷,頂替北匈奴曾經的地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而烏桓勢微,為了在北匈奴和鮮卑兩個大部族之間求生,不得不投靠大慶,成為了大慶的附屬國,每每大慶有戰事發生,都會從烏桓人這邊召集雇傭兵。


    烏桓騎兵,在北方赫赫有名,是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有烏桓人在中間與匈奴人、鮮卑人周旋,大慶邊境安寧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就是烏桓與大慶的蜜月期,兩國最友好的時候,大慶準許一部分烏桓人南下遷移。


    隻是時局變化,鮮卑人在北方崛起,一部分烏桓人被吞並,好好的國家分裂成為了依附於鮮卑的北烏桓,和與大慶保持友好的南烏桓。


    現在幽州北部仍與南烏桓人有親密往來。


    中原一直以為幽州是貧寒之地,卻不知道幽州氣候嚴寒沒錯,但它有海有平原還有山丘,漁業、畜牧業、農業,在這個地方都得到了充分發展。


    並且,幽州邊境與外邦人長期通商,用大慶的鹽、油以及各種生活物資,與遊牧民族交換他們的牛羊馬,從中牟利。


    所以,生活在這裏的老百姓,比生活在動亂中原的百姓們更幸福。


    不過幽州還要應對來自外族的壓力,也不算什麽世外桃源。


    在這裏你不但要小心時不時跑過來打秋風的烏桓人,還得看管好家裏的牛羊,免得別被鮮卑人搶了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悠閑小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悠閑小神並收藏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