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愈漸冷,徐家要搬家了。


    雖然早就知道這一家子不會再在烏堡內待多久,但真當王氏領著徐月上門,告知她們準備搬出烏堡時,徐氏心中還是升起了濃濃的不舍。


    兩家相處近一年,分外和諧,加上徐大如今得了公孫瓚的青睞, 又為自家籌謀諸多,徐氏早就不把這個遠房堂侄兒當成遠房親戚了。


    而且徐家兄妹三個都很懂禮,家裏但凡有些好東西,立馬就給她們送來。


    這一來一往的,家裏的兩個孫兒早已經是表哥表妹的喚得親熱。


    徐氏原以為,王氏怎麽也要等到徐大回來, 過完了這個年, 等來年開春尋個好日子, 這才動遷。


    沒想到一家子居然走得這樣快。


    “怎麽就這般著急呢?這麽短的時間,莊子上也沒弄好,天越來越冷,可別凍壞了孩子們。”徐氏擔憂說道。


    王氏跪坐在徐氏對麵,看著院落裏正在與表哥表姐道別的徐月,微微一笑,“姑奶奶放心,那舊宅我已經命工匠重新修繕,增添了地龍和火炕,凍不著他們。”


    “相公前兩日來信,說他快回來了,我就想著趁他來之前, 把家裏這些大小事物辦妥, 等他來了,也能輕省許多。”


    這話從王氏口中說出來, 陪坐在一旁的劉氏聽了都差點一口茶水嗆出來。


    表哥家裏到底是誰做主, 她瞧了近一年,心裏也有數了。


    從來是王氏說一不二的, 剛剛這話, 要是換成表哥徐大來說,就會自然很多。


    劉氏自覺腦補,這是王氏在外給徐大留麵子,對表嫂的禦夫之道,暗暗點了個讚。


    話已至此,徐氏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讓母女二人留下吃了晚飯再走。


    姑奶奶好意,王氏和徐月便留了下來,順便說一說莊戶上那間房子的安排。


    那兩間房子已經被徐大和王大有買下來,現在他們就要搬走,房子就空置了。


    到底是一家人起步時的落腳點,王氏不想讓它就這麽空置下去,準備留兩個奴隸在這,把餘三叫來,把豆腐坊繼續辦下去。


    不過員工有了,還得有人管理才行。


    話說到這,徐氏漸漸聽出味兒來,這是準備把豆腐坊給她的意思?


    “這可使不得,你們剛起步,要用銀錢的時候多了去了了,你若不放心,我叫吉祥繼續過去給你們看著,每月按時將賬目銀錢送過來,你也不必操心了。”


    王氏輕抬了抬手,示意姑奶奶您打住這個想法,又解釋道:


    “眼下縣城周邊的銷路都打開了,隻我們這一間磨坊,根本不夠大家分的,所以新宅那邊還要再建一間豆腐磨坊。”


    “家裏可用的人少,兩間磨坊我們顧不過來,隻好來麻煩姑奶奶您了。”


    見徐氏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會幫忙,王氏又繼續說,我們不能占姑奶奶你這個長輩的便宜,所以烏堡這邊的豆腐坊,每年利潤,咱們兩家三七分。


    徐氏占七,徐月家占三。


    當然,對王氏來說,全部送給徐氏,或者是直接停辦,都可以。


    畢竟現在有了王大有那邊的琉璃瓷器,豆腐坊這點小利,已是可有可無。


    但人和人之間一旦沒了往來,沒了牽扯,感情終究會淡下去。


    現在留一個豆腐坊在烏堡內,因為經營上的事,兩家會一直走動,這份關係就不會隨著距離而淡去。


    況且,這也算是給家人們留條退路。


    萬一哪天遇到麻煩,一家人還能有個地方落腳。


    徐氏隱約也能明白王氏的想法,假意推辭兩遍,就順勢應了下來。


    劉氏麵上的笑容立馬燦爛了很多,正如王氏所說,豆腐坊看起來沒什麽賺頭,但心裏會算的,早就有數了。


    告別飯吃完,豆腐坊的事也解決,次日清晨,早就在為搬家做準備的徐月一家便忙碌起來。


    大頭的物件、牲畜,前幾日都已經陸陸續續拉到新家莊子上,現在剩下的隻是徐月一家的日常用品。


    一輛驢車,一輛馬車,再加兩輛徐氏借過來的牛車,共四輛車,就把家裏這些徐月兄妹三個用慣了的物件裝完。


    而王大有一家的東西,昨天就已經搬走。


    新莊子那邊的兵工廠還等著他過去呢,人一早就不在這邊了,隻剩下暫住在徐家的君梅姐弟兩個。


    呂蒙帶了一隊部曲過來,除王氏和徐大郎單獨乘騎之外,餘下的部曲一人帶一個孩子,一行人踏著清晨的濃霧,朝新家駛去。


    新買的莊子距離公孫氏烏堡並不遠,在縣城和烏堡之間的一處山坳裏,距離烏堡大概四五裏,離縣城就更近了,不過三裏地。


    這處山坳,也是漁陽城外這片寬闊地中唯一的山坳,地窄田少,因為地勢稍高,用水也比較緊張。


    所以一直入不了當地豪強們的眼。


    也因為這樣,公孫衍才能這麽迅速就幫王氏拿到地契。


    王氏拿到這塊地的第一時間,就是帶著手下呂蒙這幫人挖河溝,把縣城外大河裏的水引過來。


    先前的主人也這麽做過,原來就有舊的河溝,王氏等人在原有基礎上重新修整,能節約很多力氣。


    不過這樣的河溝也隻能做臨時使用,時間有限,先湊合著,等一家人在莊上安定下來,過了年再處理。


    並且莊上宅院和宿舍區都打了井,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取水。


    馬兒“噠噠”駛入那條正好可容一輛馬車行走的黃泥小路,從兩座矮坡之間穿過。


    走了不到五十步,眼前便豁然開朗,大片已經收割完隻剩枯草的農田顯露在眾人眼前。


    農田四周,是修整得整整齊齊的斜坡,上麵還留著斬斷的高粱杆子,用與漚肥。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莊子上的佃戶們正在坡腳忙碌著,把之前狹窄的道路拓寬,好方便車馬行駛。


    而在這大片的農田背後,是一間修繕過的三進青磚宅院。


    院子四周種有各種樹木,其中一顆巨大的老樹盤踞在大門左側,落葉紛紛揚揚,將樹下的石桌石凳鋪上一層橘黃。


    而主宅右側的坡腳下,聯排的土坯茅屋一字排開,共建了三排,呈品字型,整整齊齊的立在坡腳。


    王氏說,那就是宿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悠閑小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悠閑小神並收藏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