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驛站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 作者:悠閑小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徐二娘精心裝扮過的徐月驚豔了家裏人,但這份驚豔並沒有持續多久,年夜飯吃完,徐月就換回了便裝。</p>
但少女一襲紅裙,明豔動人的模樣,卻深深刻在今晚諸人心中。</p>
趙備帶著依依不舍的兒子趙阿鬥回住所,腦海中反複出現徐月幼年時期的模樣,一時間感慨萬千。</p>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臉頰還透著嬰兒肥的小女孩,如今居然成了徐家軍的首領。</p>
他更想不到,自己年輕時的願景,竟一步步實現了。</p>
街巷中回想著劈裏啪啦的鞭打陀螺聲,孩童們的歡笑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傳來飯菜的香氣。</p>
值守的徐家軍們手裏拿著提籃,裏麵盛著熱氣騰騰的大饅頭和骨湯,上門慰問每一家獨身老人。</p>
居庸城內沒有戰亂、沒有饑寒交迫、沒有強權壓迫......這就是徐家軍創造的新世界。</p>
而他趙備,也參與其中。</p>
這新世界,有他一份功勞!</p>
教會上的鍾聲響起,無限溫柔的吟唱,自帶一股安撫人心的作用,趙備心中一片寧和。</p>
聽著兒子趴在肩上跟隨的哼唱,趙備嘴角揚了起來,身直如青鬆,目光如炬,腳步堅定,大步向前。</p>
.</p>
居庸城內熱熱鬧鬧的過完了正旦。</p>
看著屋簷上融化落下來的雪水,徐月兄妹三人也為前往涿郡準備起來。</p>
徐大郎回到軍營點兵,選出五十名精銳,作為隨行護衛。</p>
徐月倒是沒什麽好準備的,主要是整理一下談判思路,還有為接下來即將展開的全州人口普查設計行動方桉。</p>
衣食住行,一切從簡就好。</p>
徐二娘要帶兩個孩子一起走。</p>
怕雙胞胎路上顛簸,徐二娘親自監督工程部,做了一輛適合嬰孩乘坐的馬車。</p>
可以在馬車車廂內安裝固定的小床,還加了安全帶的設計,避免顛簸時雙胞胎被甩出去。</p>
交通工具安排好,又選了幾個教會內的神子負責近身照顧雙胞胎,同時保護他們的安全。</p>
這樣一來,徐二娘就能一邊帶著孩子,一邊有空餘去處理正事。</p>
等徐月三人準備完畢,天氣轉暖,道路上的積雪已經融化。</p>
二月初,趙備和徐月三兄妹帶著護衛離開居庸城,前往涿郡。</p>
阿堅留在了居庸城,王萍萍準備帶徒弟到軍營裏實戰曆練一番。</p>
趙阿鬥舍不得他的結拜大哥和二哥,臨行前一晚,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p>
可惜,趙備不敢把兒子丟在這裏,雖然他也很想讓王萍萍把自家小子丟到軍營裏去曆練曆練。</p>
但想想甘夫人,便遲疑了。</p>
徐大當時還納悶,“玄德兄竟也變得懼內?”</p>
“也?”趙備眼睛一瞪,“誰跟你也,徐道友懼內那是你徐道友,我趙玄德可不懼內!”</p>
徐大挑了挑眉,隻是笑著,並不反駁,倒顯得趙備這番話像是在掩飾什麽。</p>
趙備:“......”</p>
有口難辯的趙備隻好抱著哭得要死要活的兒子,扭頭出了居庸縣。</p>
徐家軍的道路修得又好又快,從居庸縣出發,一直走到代郡和上穀郡交界處,都是寬闊平坦的水泥路。</p>
一路走來,和居庸縣不同的風情地貌,早已經轉移了趙阿鬥的悲傷。</p>
騎馬的徐月、徐大郎,還有趙備父子走在最前邊,隨後是五十名精銳騎兵。</p>
徐二娘帶著孩子和隨行的神子們,走在最後麵。</p>
一行人速度很快,雙胞胎適應力驚人,一路都沒有哭鬧,就像是知道舅舅姨媽要辦正事一樣,乖巧得叫人心疼。</p>
花了五天時間,徐月等人從上穀郡來到代郡。</p>
代郡同公孫在所在的並州比鄰,在這裏,徐月等人的隊伍遇到了好幾波從並州邊境偷偷逃過來投奔徐家軍的並州佃民。</p>
徐家軍有政策,凡是自願來投的百姓,都給分田分地,還會教他們如何種植神仙稻,與徐家軍治下百姓同等待遇。</p>
是以,幽州附近幾個州郡的佃戶們,有不少人悄悄逃了過來。</p>
不過公孫瓚等人也不是吃素的,發現這件事後,紛紛在前往幽州的必經之路上,設起哨卡,一旦發現有人準備逃離,殺無赦。</p>
</p>
隻可惜,能夠分田地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哪怕知道會死,還是有人甘願冒險,隱藏在商隊中間朝徐家軍的地界湧來。</p>
對商隊,公孫瓚等人自有一套方法。</p>
他們不阻止商隊要過來和徐家軍做交易——隻要嚐過徐家軍豐富物資的甜頭,就沒有人不想繼續,攔也攔不住。</p>
但商人們想要順利在兩邊來往也不容易,每每遇到哨卡,總要被刮點油水,打點一二。</p>
但總的說來,風險與利益並存,何況在徐家軍這邊商稅分級合理,他們還能賺不少,就更不會在乎被刮掉的油水了。</p>
徐月等人這次出行,路上的情況可比從前好多了。</p>
走的水泥路,住的是自家新建好的驛館,館內有熱飯熱菜,還有熱水可以洗浴。</p>
不但徐家軍們能住,驛館隔壁的旅館,還能為過往商人提供住宿。</p>
雖然住一晚價格並不便宜,但安全有保障,還能喝上一口熱乎湯,隻要不是太過拮據,商人們都會選擇住旅館。</p>
徐家軍的驛館每隔三十裏就有一個,其中一小部分是新建的。</p>
餘下大部分則是在原本慶國留下來的荒廢驛館基礎上重新修建起來。</p>
有驛館在,路就好走,徐月一行人根本沒吃到什麽苦。</p>
被徐大郎點中,有幸跟隨而來的五十精銳之一,百夫長馬良,一路行來,就被這強大的交通建設給驚到了。</p>
從前也是三十裏一驛,但驛館根本不能住人,也沒有驛丞管理。</p>
有些驛館荒廢多年,早就被亂草覆蓋。</p>
這十幾年來,天下大亂,盜匪猖獗,沒有商隊,沒有出行百姓,朝廷更沒有管理驛站的能力,從而使得這些驛站形同虛設。</p>
但現在不同,徐家軍鋪設的水泥路幾乎涵蓋了郡內所有主幹道,百姓們出行方便,到城裏做工的不計其數。</p>
人流起來了,盜匪也消除了,徐家軍又重視商業大力鼓勵商人通商。</p>
三十裏一驛,看眼下這股勢頭,絕對能夠很好的維持下去。</p>
甚至比從前鼎盛時期,還要更勝一籌。</p>
但少女一襲紅裙,明豔動人的模樣,卻深深刻在今晚諸人心中。</p>
趙備帶著依依不舍的兒子趙阿鬥回住所,腦海中反複出現徐月幼年時期的模樣,一時間感慨萬千。</p>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臉頰還透著嬰兒肥的小女孩,如今居然成了徐家軍的首領。</p>
他更想不到,自己年輕時的願景,竟一步步實現了。</p>
街巷中回想著劈裏啪啦的鞭打陀螺聲,孩童們的歡笑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傳來飯菜的香氣。</p>
值守的徐家軍們手裏拿著提籃,裏麵盛著熱氣騰騰的大饅頭和骨湯,上門慰問每一家獨身老人。</p>
居庸城內沒有戰亂、沒有饑寒交迫、沒有強權壓迫......這就是徐家軍創造的新世界。</p>
而他趙備,也參與其中。</p>
這新世界,有他一份功勞!</p>
教會上的鍾聲響起,無限溫柔的吟唱,自帶一股安撫人心的作用,趙備心中一片寧和。</p>
聽著兒子趴在肩上跟隨的哼唱,趙備嘴角揚了起來,身直如青鬆,目光如炬,腳步堅定,大步向前。</p>
.</p>
居庸城內熱熱鬧鬧的過完了正旦。</p>
看著屋簷上融化落下來的雪水,徐月兄妹三人也為前往涿郡準備起來。</p>
徐大郎回到軍營點兵,選出五十名精銳,作為隨行護衛。</p>
徐月倒是沒什麽好準備的,主要是整理一下談判思路,還有為接下來即將展開的全州人口普查設計行動方桉。</p>
衣食住行,一切從簡就好。</p>
徐二娘要帶兩個孩子一起走。</p>
怕雙胞胎路上顛簸,徐二娘親自監督工程部,做了一輛適合嬰孩乘坐的馬車。</p>
可以在馬車車廂內安裝固定的小床,還加了安全帶的設計,避免顛簸時雙胞胎被甩出去。</p>
交通工具安排好,又選了幾個教會內的神子負責近身照顧雙胞胎,同時保護他們的安全。</p>
這樣一來,徐二娘就能一邊帶著孩子,一邊有空餘去處理正事。</p>
等徐月三人準備完畢,天氣轉暖,道路上的積雪已經融化。</p>
二月初,趙備和徐月三兄妹帶著護衛離開居庸城,前往涿郡。</p>
阿堅留在了居庸城,王萍萍準備帶徒弟到軍營裏實戰曆練一番。</p>
趙阿鬥舍不得他的結拜大哥和二哥,臨行前一晚,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p>
可惜,趙備不敢把兒子丟在這裏,雖然他也很想讓王萍萍把自家小子丟到軍營裏去曆練曆練。</p>
但想想甘夫人,便遲疑了。</p>
徐大當時還納悶,“玄德兄竟也變得懼內?”</p>
“也?”趙備眼睛一瞪,“誰跟你也,徐道友懼內那是你徐道友,我趙玄德可不懼內!”</p>
徐大挑了挑眉,隻是笑著,並不反駁,倒顯得趙備這番話像是在掩飾什麽。</p>
趙備:“......”</p>
有口難辯的趙備隻好抱著哭得要死要活的兒子,扭頭出了居庸縣。</p>
徐家軍的道路修得又好又快,從居庸縣出發,一直走到代郡和上穀郡交界處,都是寬闊平坦的水泥路。</p>
一路走來,和居庸縣不同的風情地貌,早已經轉移了趙阿鬥的悲傷。</p>
騎馬的徐月、徐大郎,還有趙備父子走在最前邊,隨後是五十名精銳騎兵。</p>
徐二娘帶著孩子和隨行的神子們,走在最後麵。</p>
一行人速度很快,雙胞胎適應力驚人,一路都沒有哭鬧,就像是知道舅舅姨媽要辦正事一樣,乖巧得叫人心疼。</p>
花了五天時間,徐月等人從上穀郡來到代郡。</p>
代郡同公孫在所在的並州比鄰,在這裏,徐月等人的隊伍遇到了好幾波從並州邊境偷偷逃過來投奔徐家軍的並州佃民。</p>
徐家軍有政策,凡是自願來投的百姓,都給分田分地,還會教他們如何種植神仙稻,與徐家軍治下百姓同等待遇。</p>
是以,幽州附近幾個州郡的佃戶們,有不少人悄悄逃了過來。</p>
不過公孫瓚等人也不是吃素的,發現這件事後,紛紛在前往幽州的必經之路上,設起哨卡,一旦發現有人準備逃離,殺無赦。</p>
</p>
隻可惜,能夠分田地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哪怕知道會死,還是有人甘願冒險,隱藏在商隊中間朝徐家軍的地界湧來。</p>
對商隊,公孫瓚等人自有一套方法。</p>
他們不阻止商隊要過來和徐家軍做交易——隻要嚐過徐家軍豐富物資的甜頭,就沒有人不想繼續,攔也攔不住。</p>
但商人們想要順利在兩邊來往也不容易,每每遇到哨卡,總要被刮點油水,打點一二。</p>
但總的說來,風險與利益並存,何況在徐家軍這邊商稅分級合理,他們還能賺不少,就更不會在乎被刮掉的油水了。</p>
徐月等人這次出行,路上的情況可比從前好多了。</p>
走的水泥路,住的是自家新建好的驛館,館內有熱飯熱菜,還有熱水可以洗浴。</p>
不但徐家軍們能住,驛館隔壁的旅館,還能為過往商人提供住宿。</p>
雖然住一晚價格並不便宜,但安全有保障,還能喝上一口熱乎湯,隻要不是太過拮據,商人們都會選擇住旅館。</p>
徐家軍的驛館每隔三十裏就有一個,其中一小部分是新建的。</p>
餘下大部分則是在原本慶國留下來的荒廢驛館基礎上重新修建起來。</p>
有驛館在,路就好走,徐月一行人根本沒吃到什麽苦。</p>
被徐大郎點中,有幸跟隨而來的五十精銳之一,百夫長馬良,一路行來,就被這強大的交通建設給驚到了。</p>
從前也是三十裏一驛,但驛館根本不能住人,也沒有驛丞管理。</p>
有些驛館荒廢多年,早就被亂草覆蓋。</p>
這十幾年來,天下大亂,盜匪猖獗,沒有商隊,沒有出行百姓,朝廷更沒有管理驛站的能力,從而使得這些驛站形同虛設。</p>
但現在不同,徐家軍鋪設的水泥路幾乎涵蓋了郡內所有主幹道,百姓們出行方便,到城裏做工的不計其數。</p>
人流起來了,盜匪也消除了,徐家軍又重視商業大力鼓勵商人通商。</p>
三十裏一驛,看眼下這股勢頭,絕對能夠很好的維持下去。</p>
甚至比從前鼎盛時期,還要更勝一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