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代的糧食價格,很多人都籠統的認為盛唐的糧食價格十分的低廉,這種認識其實是很片麵的!


    大唐初年,戰亂初定,人煙稀少,糧食價格雖然在李世民的強力調控之下,強行控製在一分錢到三文錢一鬥,(具體數字可能有些出入,網上和資料裏查到的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這裏取了一個平均值。下同!)但其實這主要是在兩京、關中、山東等地,而在其餘的地方,尤其是偏遠的地方糧食價格波動相當的頻繁,比如西北等荒涼之地,糧價就較高,但是東南,尤其是兩廣,雖然人煙稀少,但是氣候優越,所以米價反而更低。


    而到了開元年間,隨著土地開發,人口增長的一係列原因,糧食的價格波動也很大,兩京地區出於政治考慮所以糧價一直控製在五文錢左右,但是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尤其是東南地區,隨著商貿的發展,茶葉種植麵積擴大,改稻為桑這種現象在東南十分普遍,所以東南的糧價在這一段時間反而偏高,但是因為手工業的發展,失地的農民能夠靠著進城務工得到更高的報酬,也能勉強支撐自己的生活。


    所以本書出於劇情的考慮,將豫章城的糧價設定在二十文錢一鬥,這也是查閱一些資料得出來的數值,不是瞎編的啊!


    關鍵是出於劇情的考慮,畢竟糧價的波動能夠反映出許多問題來,這一些都是主角之後將要遇到的,而在之後的劇情裏,我也會一一進行說明!請大家耐心等待!


    至於銅線的價格,其實由於世家大族們缺乏必要的投資渠道,遂大量囤積銅錢以圖利,再加上佛教寺廟的摻合,所以市麵上的銅錢其實是不夠的!再者,中國是一個貴金屬相對缺少的國家,所以這些世家的囤積行為,變相的加劇了市麵上的銅錢短缺,遂引起了輕微的通貨緊縮。


    相對而言,這些世家大族們的家中卻藏有大量的銅錢!這一前提便是本文最近這些章節的大前提!所以請諸位書友不要驚訝!感歎為什麽會有這麽多錢啊?


    大唐中央政府每年收上去的賦稅看上去沒有多少,這不能表明市麵上就蕭條了!恰恰相反,土地兼並嚴重之後,失地農民的數量加大,為手工業提供了必要的勞動力,而海上貿易的發展在東南這一塊恰恰形成了一種商業繁榮的景象。


    隻是,中央朝廷收不到這裏的賦稅罷了!這一現象其實是曆朝曆代都無法避免的一個死循環!書友們也不必驚訝!


    關於這一些東西,在這裏我就先不多說了!在文章中我再會詳細係統的介紹的,當然,在語言上我會爭取做到更加的詼諧,好讓書友們能夠看得開心!


    最後,真的要好好感謝這麽些天來一直陪伴在小天身邊的書友們,是你們的支持讓我堅持了下去!這一本書其實真的是一本慢節奏的書!能夠看到現在的真的都是真愛啊!


    小天一定會再接再厲,努力把書寫的更好!語言上能夠更加的幽默!情節上更加的動人!


    ps:求支持!求紅票!求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高辰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高辰遠並收藏唐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