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霍維華對付東林的積極性,深得魏忠賢的信任,進兵部右侍郎,後來升任兵部尚書,手握兵權,妥妥的閹黨骨幹。


    萬萬沒想到這個濃眉大眼,一邊吹捧自己,一邊大力打壓東林黨的兵部侍郎,到頭來居然會是東林黨的人。


    <a id="wzsy" href="https://m.yyxs.la">YY小說</a>


    至於江帆是不是道聽途說,還是有意構陷,魏忠賢可以自行判斷。


    回想過往種種,魏忠賢可以斷定江帆所言,十有八九是真,不由一陣心驚。


    霍維華隱藏如此之深,布局七年之久,甚至不惜幹掉部分東林黨的人來博取自己的信任,當真是個狠人!


    若非江帆說破,隻怕自己到時候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想到這裏,魏忠賢看向江帆的目光帶有一絲感激,更多的卻是忌憚。


    同時好奇對方如何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查到這麽多的線索?


    要知道魏忠賢本就掌控著東廠這個明朝最大的情報部門,可是如此隱秘之事,他事先卻一點都未察覺。


    江帆這個鎮撫使昨日才上任,今天就爆出驚天猛料,不合常理啊。


    朱由校同樣好奇江帆的情報從何而來,卻沒有刨根問底。


    至於情報的真實性,他信了八分,事後自然會讓人驗證調查。


    信任是一回事,可朱由校不會盲目地偏聽偏信。


    “還有嗎?”


    朱由校的語氣已經變得嚴厲起來,倒是有了幾分帝王的威嚴。


    “微臣目前就調查出這麽多,那些東林之人包藏禍心,謀劃已久,其中涉及的人遠不止兵部,還請陛下早做準備,以防不測。”


    江帆並沒有感受到來自朱由校的壓力,或者說他心中根本沒有什麽君臣的概念,隻不過是為了更好完成任務,才做做樣子。


    “你做得很好,東林一向獨斷專權,黨同伐異,一邊高舉著道德大旗指點江山,一邊酒色財氣,樣樣均沾。”


    “為了一己私欲,和富商勾結倭寇、後金,走私違禁品,屢禁不止。”


    “一邊兼並土地,一邊阻止朝廷征稅,禍國殃民,罪不容赦!”


    朱由校細數著東林黨的罪行,看樣子早有心鏟除東林黨。


    能將這些話說於江帆聽。


    說明朱由校已經將江帆當成了自己人。


    “江愛卿,朕苦東林久已,不知愛卿可有除奸良策?”


    聽君一席話,江帆感覺朱由校這個木匠皇帝確實不簡單,明麵上沉迷木工,對於朝堂局勢卻門清。


    很優秀啊!


    “陛下,請恕微臣鬥膽直言,大明如今風雨飄搖,當以雷霆之勢,快刀斬亂麻,然後休養民生,方能攘外安內,日月山河永在。”


    江帆說得鏗鏘有力,戲精上身,一副赤膽忠心之態。


    朱由校點點頭,他何嚐不想一舉殲滅東林,奈何東林樹大根深,朝中官員,十之五六都是東林之人。


    山東民變,遼東後金虎視眈眈,大明境內各地天災不斷,如今的大明已經經不起動蕩,朱由校隻能選擇溫水煮蛙的方式,一步步瓦解東林黨的勢力。


    國之大事,急不得啊!


    不過對於江帆的表態,朱由校還是很滿意的,轉而問道:“江愛卿所言甚是,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嗎?”


    他覺得江帆忠心可嘉,現在想看看對方的才能,方可知人善用。


    江帆言道:“以微臣之見,後金、倭寇皆是大明心腹之患,但目前並非首要,攘外先安內,平定東林與各地民變才是當務之急。”


    “如今是多事之秋,各地災情不斷,百姓食不果腹,加之官府中人巧立名目,橫征暴斂,才導致官逼民反。”


    “自古民以食為天,想要平息民憤,當恩威並施。”


    “一方麵武力鎮壓,一方麵給予百姓生存下去的希望。”


    “隻要能吃得上飯,不挨餓受凍,百姓自然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


    朱由校和魏忠賢對視一眼,他們也是這樣想的,並且已經進行了相應的措施。


    隻是收效甚微。


    魏忠賢道:“此事陛下已經下旨,減免百姓賦稅,轉收江南各地工商稅,隻恨東林百般阻撓,多地官府陽奉陰違,相互推諉,導致朝廷政令難以實施。”


    江帆:……


    確實是江帆把事情想簡單了,官官相護從古至今都不曾改變,其中門道頗多,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


    其中利益牽扯甚廣,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有幾個不貪?


    錢誰不喜歡。


    別說那些官員,就算皇親國戚,各地藩王,乃至眼前的天啟帝,都貪!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語道盡百姓的艱辛!


    江帆想了想道:“懲治貪官汙吏,當樹立典型,以重刑殺雞儆猴,震懾官員,使其收斂。”


    “同時可向百姓表明朝廷態度,再讓人製造輿論,將百姓的仇恨從朝廷,轉移到那些不辦實事的官員身上,如此當可安定民心。”


    “江愛卿,何為輿論?”


    朱由校有些不解。


    江帆不知不覺帶入了現代詞,解釋道:“所謂輿論,就是公開表達內容,傳達信念,引導話題。”


    魏忠賢一聽,這個業務他東廠熟啊!


    “陛下,此事可交由老奴來辦。”


    他從江帆身上感受到了壓力,要是再不做點什麽,那他這個皇帝身邊的第一紅人,可就要被擠下去了。


    朱由校欣然應允。


    江帆這個建議雖是治標不治本,但起碼可以起到安撫民心,震懾百官的效果。


    江帆接著道:“此外,微臣建議大量種植番薯,此物適合雨水充沛之地生長,易栽種,產量高,可生吃,也可煮熟,藤葉嫩尖可做菜,老葉可喂養牲畜,番薯切片曬幹可長時間保存,能作軍糧,若是推廣,不出數年,可讓大明境內再無饑荒。”


    “番薯?”


    對於這個名字,朱由校有些印象,大明的航海技術算是當今世界比較先進的,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開通了海外貿易,帶回了許多洋玩意兒。


    番薯就是其中之一。


    乃是萬曆年間從西方國家引進的品種,如今雲南、廣東、福建三地都有種植。


    隻是朱由校沒想到番薯居然有這麽多作用,以前並未太過重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替身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凝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凝淵並收藏諸天替身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