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冬被送到房間去休息,隻在古典電影裏看過的房間布置,厚實鬆軟的大床,繡花的垂地床幔將外麵的光全部擋住,明明當地的天色還沒黑,霍冬卻還是一覺睡到了第二天天亮。(.無彈窗廣告)
可樂來她的房間看她,給她做了一個小小的身體檢查,確定可以下床活動後才讓她去梳洗打扮,然後帶她下樓吃早飯。
飯廳裏一張長條西餐桌,所有人都坐在桌前吃飯,都是當地的食物,不論好不好吃,必須得習慣。
飯桌上霍冬再次了解了一下桃花三姐妹這個名字的來曆,她們並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姐妹,隻是因為她們的外號都叫桃花,在她們聚集到一起之前,她們在不同的基地,沒有重名的困擾,當第五名調人做先遣隊時才發現居然有三個姑娘都叫桃花,於是幹脆就根據年齡排序,組成了桃花三姐妹。
而另三個男人則沒什麽稀奇的,薯片是因為他可以一天下來隻拿薯片當飯吃,小傑克說是來自於他非常崇拜的一個偶像,芥末也是喜歡芥末才得了這個外號,霍冬親眼看他在自己的三明治裏麵擠上綠芥末後吃得很歡。
至於可樂和遙控板這兩個外號是什麽來曆那倆人沒說,而且那時候大家的早飯也吃得差不多了,也就沒人再聊這個話題。
飯後,第五名去看資料,武鬆去街上走走收集情報,霍冬開始新一輪的入職培訓,其他人該幹什麽幹什麽。
可樂帶著霍冬把屋子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轉了一個遍,告訴她房屋結構、房間格局、這條街的曆史、兩邊的鄰居。
教會街是條曆史悠久的老街,至少可樂是這麽說給霍冬聽的,街名就來自於這裏曾經是屬於教會的土地,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教堂,但毀於曆史上的一次戰火,隻有街名留了下來,另外還有各種豪宅,這裏是傳統的名人區和富人區的中心區,隨便哪個宅邸都可能是曆史上什麽名人故居,而他們住的教會街110號的豪宅是從一個破產商人手裏買來的,帶前後花園和門房。
豪宅大門口,兩旁的大樹上時不時的飄落下幾片花瓣,這正是鮮花爛漫的仲春時節,霍冬看著街上往來的馬車和街上行人的服飾,那一刻,她以為她穿越了時空,來到了19世紀的英國。
“我沒穿越吧?”
“我剛來地時候。也曾經這麽以為。”可樂牽著霍冬地手。帶她回屋進行下一步地培訓。
在一個有巨大落地窗可以看到後花園地房間裏。長方形地茶幾上已經放了一杯氣味芳香地茶。在茶幾另一端則放著一撂半尺厚地文件資料。
可樂帶著霍冬來到這個房間。讓她先喝掉那杯茶。再看資料。
霍冬端著茶杯。掃了一眼那堆資料最上麵地那頁紙。上麵地文字不在她所知道地所有文字範圍之內。看來就是這個國家所使用地文字了。
能在有生之年來到一個嶄新地智慧星球對霍冬來說就已經是人生中最有衝擊力地事了。再發生什麽稀奇古怪地事也不能夠撼動她地神經了。因此。她像喝水一樣。把那杯茶一飲而盡。
茶是好茶。喝完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明明是熱茶。可是咽喉處卻略感清涼。而且這涼意還幽幽地直竄腦際。倒像是清咽潤喉醒腦地一味藥茶。
放下茶杯,霍冬去拿文件,還想著怎麽沒有老師來教她文字,可再看到資料上的內容時,終於驚詫的張大了嘴。
那原本是完全陌生的文字,在一杯茶下肚後,居然就變成了如同母語一樣的東西,再沒有一絲一毫的陌生感了。
那杯茶是好東西啊,要是拿回太陽係販賣的話,所有人學習外語都不痛苦了。
“這些一定要記熟,走出去不能丟老板的臉,讓別人說老板家的人都沒有家教。”
“嗯,知道了。”
“那你先看,我下去做事,有什麽事就來找我,看完這些東西我們再上其他的課程。”
“好的,你忙。”
可樂給霍冬帶上房門,霍冬就坐在沙發上翻看著這些東西,這些都是鮮蝦條國的曆史、地理、經濟、文化、政治、人文等等諸多方麵的文獻資料,尤其是政治和經濟篇,甚至連這個國家現在的三個政黨都做了詳細的介紹,讓霍冬對這個國家的國內情況有了一個全麵的了解。
鮮蝦條國當然不叫這個名字,這個國家有自己的學名,但是發音過於繞口,還是鮮蝦條好聽些。首都蝦球城也不叫蝦球城,而是叫希林恩浦。以中國人的習慣,當然名字簡單一點方便記憶,所以她也自動忽略首都的學名,而把蝦球城這個名字記在了腦袋裏。
君主立憲國家,國王是擺設,霍冬粗略瀏覽一遍,連國王名字都沒記下來就翻到了後麵的政黨簡介,三個政黨的名字首先就讓霍冬忍不住嘴角抽搐,洋蔥黨、丸子黨和石頭黨,擺明了就是第五名的起名風格,這名字真虧他想得出來。
現在執政的是洋蔥黨,黨主席為現任總理大臣,是一個銳意進取堅定不移的走改革路線的改革派;另兩個是在野黨,丸子黨高層都是125斤以上的胖子,中立的保守派,怕改革後影響自己的利益,因此不願改變現狀;石頭黨則更進一步,大部分人都是極端保守派,也是好戰派,經常和洋蔥黨對著幹,洋蔥黨提什麽改革議題他們都要反對,是上一屆的執政黨。
看到這,霍冬想起那個風力電站項目,琢磨著就算改革派的洋蔥黨上台,這工程也不一定能重新提起啊,隻要兩個在野黨聯手,執政黨想做點什麽事將會無比艱難。
老板幹嘛要挑這麽不好啃的骨頭啃?
霍冬的記憶力是很好的,這些東西看了三天就差不多把該記的重點都記住了,也實在是材料程度不深,又不是搞學術研究,沒必要看太深奧的東西,知道點常識走出去不會鬧笑話也就夠了。
看完資料,霍冬進行下一步最重要的培訓,學習上層社會的通行社交禮儀。
這可就要了她的命了,每天從吃了早飯要一直練到晚飯後,走路的姿勢和站立的姿勢是重點中的重點,另外還有說話的敬語和用詞,對不同的人還有不同的說話方式,要使用不同的敬語,尤其是現在國內炙手可熱的幾個大貴族,可樂甚至還要霍冬把他們的家庭情況都背下來,有朝一日總有用到的時候。
這個培訓耗時最久,一遍一遍的反複練習,直到變成條件反射才算合格,霍冬練得那是腰酸背痛腿抽筋,但當她結束封閉訓練回到人前時,大家的掌聲給了她最好的安慰和獎勵。
可樂給霍冬拿來了新衣服和一個陌生的護照,天知道護照的頒發國家是在這個星球的哪個角落,也鑒別不出這護照是真是假,不過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護照等於國籍,這是她在這個星球的身份文件,上麵的入關時間在兩個月前,是在他們真正來到這裏還要前麵的時間。
至於衣服則是深褐色的女仆裙,在這個國家,褐色是仆傭的顏色,就算是最窮的平民都不會穿褐色的衣服,他們通常穿淺麥黃色的衣服。花形胸針也一樣,這其實是一個無線對講機,在這麽大的屋子裏,有這麽一個對講機實在是工作生活的好幫手。
霍冬現在的身份是第五名的貼身女仆,有錢的男主人出門時身邊跟個年輕女仆是現在上層社會的風尚,尤其是男人們聚會的時候,若是有青春靚麗的女仆隨侍在旁的話,這實在是很養眼的風景。
類似於珍妮紡紗機一樣的東西已經在這個國家出現,算是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鍾表也已在中產階級家庭中普及,便於攜帶做工精良的懷表是男士們用來炫耀身份的日常用品。
但他們沒有富蘭克林,因此若要讓他們自己走進電力時代還不知道得多久,第五名就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介入了進來,沒有基礎科學不要緊,他用現成的科技直接把這個國家帶進電力時代。
這個國家沒有電,但是他們住的這房子卻是有電的,這房子買下後就做了一番修整,房頂鋪了太陽能板和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做的就像是屋頂裝飾物一樣,室內牽了電線,把屋頂上收集到的電能都儲存在蓄電池裏供應日常電器所需電力,自然,這些電器都要藏起來用,不能讓外人看到,至於是怎麽瞞著周圍鄰居做這麽大一番裝修的,霍冬就不得而知了。
“老板是想搞經濟殖民吧?”霍冬坐在書房裏,在電腦上給第五名整理當地的重要人物名單,他們有一長串的人要挨個打通關節。
“讓他們都得上拉美病是我的終極目標。”第五名毫不隱瞞他的目的,商人嘛,無利不起早。
“但是這個國家的國情很複雜,黨派鬥爭得厲害。”中學政治課本上就講到的政治關係,霍冬很清楚黨派鬥爭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什麽危害。
“我知道,現在就是我們的機會,大陸北邊的海苔片國已經在試點風電燈塔,等他們嚐到甜頭之後就會大建電站,他們是這個星球上現在最富裕的國家,你說到時候,這根大蝦條會怎麽做呢?這兩國家可是不同種族的呢。”第五名嘴角上揚,眯著眼睛笑得好像一隻偷到了腥的貓,天知道他此刻又在算計什麽。
“對哦,那個國家不用管嗎?”
“不用,那裏已經完成了布局,剩下的事其他人會去辦,我們現在的目標重點是啃這塊骨頭。”
“搞定這個國家後,另兩塊大陸的四個發達國家肯定也坐不住,到時真的就是財源滾滾了。”
“對,就是這樣。”
霍冬兩眼放光,頭一回覺得自己真的是有祖先庇佑,第五名這個幾乎可以說是從天而降的老板實在是來得太對了,就像她母親說的,等實習期結束,那些在一流公司坐辦公室的同學得到的東西絕對沒有她多。
實習實習,不親自參與到一樁星球貿易中,從頭到尾走一遍了解各個細節,又怎麽稱得上是實習呢,這種經驗千金難求,祖墳一定冒青煙了,等什麽時候有機會,一定要寫信給母親讓她掃墓的時候多燒幾柱香。
第五名看出霍冬情緒亢奮,淡淡一笑。
情緒亢奮的霍冬工作效率超高,整理出來的名單打印了四張紙,上麵不但包括了必須得打交道的各個內閣大臣,還有他們的得力下屬,同時還有這些男人的妻子、孩子和情人,甚至還包括嶽父母,基本上隻要是認為能說得上話的人都在這份名單上,形形色色,各種職業出身的人都有,嚴重考驗社交能力。
“老板,我們是不是應該搞個舞會什麽的,告訴他們社交圈又有新人了。”
“是應該搞,但不是現在,我們得先找點事做打響知名度。”
霍冬耐心的等著聽第五名的下文。
第五名打開書房的通訊器找遙控板:“武鬆回來了嗎?”
“剛回來。”
“讓他到書房來。”
片刻之後,武鬆來到書房。
“最近有什麽新消息?”
“交通大臣提了議案,想修一條從首都到南邊國界的國道,與流經國家羅尼河互為補充。如果能通過的話,這是目前最大的工程,其他的就沒有了。”武鬆把手裏的一份報紙放在第五名的桌上。
霍冬立刻在腦海中搜索交通大臣的資料,嗯,一個猥瑣的色老頭。
“這個議案通過的機會大不大?”
“應該比較大,這條路一旦修成,得益的不光是經濟方麵,還有軍事,石頭黨的那些好戰頑固保守派們也對這條路充滿期望。”
“好,冬瓜,擬個信給交通大臣,就說我們初來乍到,聽聞有這麽個議案,如果通過了,我們有興趣捐一筆資金作為我們來到這個國家的見麵禮。”
“我現在就寫。”
商務文件的寫作格式也是學過的,對霍冬來說不難,照著格式往裏麵套內容就是了,然後在外麵再套上一件這個國家通行的文件格式的外衣,基本上一篇信函就差不多完成了。
下午時分遙控板親自去送信,他們這支先遣隊早在執政黨更替前就來到這裏做前期準備,到如今差不多在這裏生活了將近一年,已經經營起了一個小小的人脈網,他能叫得出這條街上所有住戶的名字,甚至還能攀談幾句,那些人多多少少對他那個從來沒露過麵的主人有些好奇,因此這封信一送必然會引起反應。
遙控板去了小半天,回來說信送到了交通大臣的四秘雷納先生手裏,那人也住在這條街,兩人還算有點點頭之交,他答應會把信送到交通大臣手上。
說是四秘其實並沒有這個職位,這是第五名這幫人為圖方便好記自己弄的。這個雷納先生平時也就是處理一些文書信件,並不接觸機密,做個送信人倒也蠻合適的。
第五名笑,這樣就行了,既送到了信,也適當的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
隻要有好奇,哪怕隻有一點,那也足夠了。
可樂來她的房間看她,給她做了一個小小的身體檢查,確定可以下床活動後才讓她去梳洗打扮,然後帶她下樓吃早飯。
飯廳裏一張長條西餐桌,所有人都坐在桌前吃飯,都是當地的食物,不論好不好吃,必須得習慣。
飯桌上霍冬再次了解了一下桃花三姐妹這個名字的來曆,她們並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姐妹,隻是因為她們的外號都叫桃花,在她們聚集到一起之前,她們在不同的基地,沒有重名的困擾,當第五名調人做先遣隊時才發現居然有三個姑娘都叫桃花,於是幹脆就根據年齡排序,組成了桃花三姐妹。
而另三個男人則沒什麽稀奇的,薯片是因為他可以一天下來隻拿薯片當飯吃,小傑克說是來自於他非常崇拜的一個偶像,芥末也是喜歡芥末才得了這個外號,霍冬親眼看他在自己的三明治裏麵擠上綠芥末後吃得很歡。
至於可樂和遙控板這兩個外號是什麽來曆那倆人沒說,而且那時候大家的早飯也吃得差不多了,也就沒人再聊這個話題。
飯後,第五名去看資料,武鬆去街上走走收集情報,霍冬開始新一輪的入職培訓,其他人該幹什麽幹什麽。
可樂帶著霍冬把屋子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轉了一個遍,告訴她房屋結構、房間格局、這條街的曆史、兩邊的鄰居。
教會街是條曆史悠久的老街,至少可樂是這麽說給霍冬聽的,街名就來自於這裏曾經是屬於教會的土地,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教堂,但毀於曆史上的一次戰火,隻有街名留了下來,另外還有各種豪宅,這裏是傳統的名人區和富人區的中心區,隨便哪個宅邸都可能是曆史上什麽名人故居,而他們住的教會街110號的豪宅是從一個破產商人手裏買來的,帶前後花園和門房。
豪宅大門口,兩旁的大樹上時不時的飄落下幾片花瓣,這正是鮮花爛漫的仲春時節,霍冬看著街上往來的馬車和街上行人的服飾,那一刻,她以為她穿越了時空,來到了19世紀的英國。
“我沒穿越吧?”
“我剛來地時候。也曾經這麽以為。”可樂牽著霍冬地手。帶她回屋進行下一步地培訓。
在一個有巨大落地窗可以看到後花園地房間裏。長方形地茶幾上已經放了一杯氣味芳香地茶。在茶幾另一端則放著一撂半尺厚地文件資料。
可樂帶著霍冬來到這個房間。讓她先喝掉那杯茶。再看資料。
霍冬端著茶杯。掃了一眼那堆資料最上麵地那頁紙。上麵地文字不在她所知道地所有文字範圍之內。看來就是這個國家所使用地文字了。
能在有生之年來到一個嶄新地智慧星球對霍冬來說就已經是人生中最有衝擊力地事了。再發生什麽稀奇古怪地事也不能夠撼動她地神經了。因此。她像喝水一樣。把那杯茶一飲而盡。
茶是好茶。喝完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明明是熱茶。可是咽喉處卻略感清涼。而且這涼意還幽幽地直竄腦際。倒像是清咽潤喉醒腦地一味藥茶。
放下茶杯,霍冬去拿文件,還想著怎麽沒有老師來教她文字,可再看到資料上的內容時,終於驚詫的張大了嘴。
那原本是完全陌生的文字,在一杯茶下肚後,居然就變成了如同母語一樣的東西,再沒有一絲一毫的陌生感了。
那杯茶是好東西啊,要是拿回太陽係販賣的話,所有人學習外語都不痛苦了。
“這些一定要記熟,走出去不能丟老板的臉,讓別人說老板家的人都沒有家教。”
“嗯,知道了。”
“那你先看,我下去做事,有什麽事就來找我,看完這些東西我們再上其他的課程。”
“好的,你忙。”
可樂給霍冬帶上房門,霍冬就坐在沙發上翻看著這些東西,這些都是鮮蝦條國的曆史、地理、經濟、文化、政治、人文等等諸多方麵的文獻資料,尤其是政治和經濟篇,甚至連這個國家現在的三個政黨都做了詳細的介紹,讓霍冬對這個國家的國內情況有了一個全麵的了解。
鮮蝦條國當然不叫這個名字,這個國家有自己的學名,但是發音過於繞口,還是鮮蝦條好聽些。首都蝦球城也不叫蝦球城,而是叫希林恩浦。以中國人的習慣,當然名字簡單一點方便記憶,所以她也自動忽略首都的學名,而把蝦球城這個名字記在了腦袋裏。
君主立憲國家,國王是擺設,霍冬粗略瀏覽一遍,連國王名字都沒記下來就翻到了後麵的政黨簡介,三個政黨的名字首先就讓霍冬忍不住嘴角抽搐,洋蔥黨、丸子黨和石頭黨,擺明了就是第五名的起名風格,這名字真虧他想得出來。
現在執政的是洋蔥黨,黨主席為現任總理大臣,是一個銳意進取堅定不移的走改革路線的改革派;另兩個是在野黨,丸子黨高層都是125斤以上的胖子,中立的保守派,怕改革後影響自己的利益,因此不願改變現狀;石頭黨則更進一步,大部分人都是極端保守派,也是好戰派,經常和洋蔥黨對著幹,洋蔥黨提什麽改革議題他們都要反對,是上一屆的執政黨。
看到這,霍冬想起那個風力電站項目,琢磨著就算改革派的洋蔥黨上台,這工程也不一定能重新提起啊,隻要兩個在野黨聯手,執政黨想做點什麽事將會無比艱難。
老板幹嘛要挑這麽不好啃的骨頭啃?
霍冬的記憶力是很好的,這些東西看了三天就差不多把該記的重點都記住了,也實在是材料程度不深,又不是搞學術研究,沒必要看太深奧的東西,知道點常識走出去不會鬧笑話也就夠了。
看完資料,霍冬進行下一步最重要的培訓,學習上層社會的通行社交禮儀。
這可就要了她的命了,每天從吃了早飯要一直練到晚飯後,走路的姿勢和站立的姿勢是重點中的重點,另外還有說話的敬語和用詞,對不同的人還有不同的說話方式,要使用不同的敬語,尤其是現在國內炙手可熱的幾個大貴族,可樂甚至還要霍冬把他們的家庭情況都背下來,有朝一日總有用到的時候。
這個培訓耗時最久,一遍一遍的反複練習,直到變成條件反射才算合格,霍冬練得那是腰酸背痛腿抽筋,但當她結束封閉訓練回到人前時,大家的掌聲給了她最好的安慰和獎勵。
可樂給霍冬拿來了新衣服和一個陌生的護照,天知道護照的頒發國家是在這個星球的哪個角落,也鑒別不出這護照是真是假,不過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護照等於國籍,這是她在這個星球的身份文件,上麵的入關時間在兩個月前,是在他們真正來到這裏還要前麵的時間。
至於衣服則是深褐色的女仆裙,在這個國家,褐色是仆傭的顏色,就算是最窮的平民都不會穿褐色的衣服,他們通常穿淺麥黃色的衣服。花形胸針也一樣,這其實是一個無線對講機,在這麽大的屋子裏,有這麽一個對講機實在是工作生活的好幫手。
霍冬現在的身份是第五名的貼身女仆,有錢的男主人出門時身邊跟個年輕女仆是現在上層社會的風尚,尤其是男人們聚會的時候,若是有青春靚麗的女仆隨侍在旁的話,這實在是很養眼的風景。
類似於珍妮紡紗機一樣的東西已經在這個國家出現,算是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鍾表也已在中產階級家庭中普及,便於攜帶做工精良的懷表是男士們用來炫耀身份的日常用品。
但他們沒有富蘭克林,因此若要讓他們自己走進電力時代還不知道得多久,第五名就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介入了進來,沒有基礎科學不要緊,他用現成的科技直接把這個國家帶進電力時代。
這個國家沒有電,但是他們住的這房子卻是有電的,這房子買下後就做了一番修整,房頂鋪了太陽能板和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做的就像是屋頂裝飾物一樣,室內牽了電線,把屋頂上收集到的電能都儲存在蓄電池裏供應日常電器所需電力,自然,這些電器都要藏起來用,不能讓外人看到,至於是怎麽瞞著周圍鄰居做這麽大一番裝修的,霍冬就不得而知了。
“老板是想搞經濟殖民吧?”霍冬坐在書房裏,在電腦上給第五名整理當地的重要人物名單,他們有一長串的人要挨個打通關節。
“讓他們都得上拉美病是我的終極目標。”第五名毫不隱瞞他的目的,商人嘛,無利不起早。
“但是這個國家的國情很複雜,黨派鬥爭得厲害。”中學政治課本上就講到的政治關係,霍冬很清楚黨派鬥爭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什麽危害。
“我知道,現在就是我們的機會,大陸北邊的海苔片國已經在試點風電燈塔,等他們嚐到甜頭之後就會大建電站,他們是這個星球上現在最富裕的國家,你說到時候,這根大蝦條會怎麽做呢?這兩國家可是不同種族的呢。”第五名嘴角上揚,眯著眼睛笑得好像一隻偷到了腥的貓,天知道他此刻又在算計什麽。
“對哦,那個國家不用管嗎?”
“不用,那裏已經完成了布局,剩下的事其他人會去辦,我們現在的目標重點是啃這塊骨頭。”
“搞定這個國家後,另兩塊大陸的四個發達國家肯定也坐不住,到時真的就是財源滾滾了。”
“對,就是這樣。”
霍冬兩眼放光,頭一回覺得自己真的是有祖先庇佑,第五名這個幾乎可以說是從天而降的老板實在是來得太對了,就像她母親說的,等實習期結束,那些在一流公司坐辦公室的同學得到的東西絕對沒有她多。
實習實習,不親自參與到一樁星球貿易中,從頭到尾走一遍了解各個細節,又怎麽稱得上是實習呢,這種經驗千金難求,祖墳一定冒青煙了,等什麽時候有機會,一定要寫信給母親讓她掃墓的時候多燒幾柱香。
第五名看出霍冬情緒亢奮,淡淡一笑。
情緒亢奮的霍冬工作效率超高,整理出來的名單打印了四張紙,上麵不但包括了必須得打交道的各個內閣大臣,還有他們的得力下屬,同時還有這些男人的妻子、孩子和情人,甚至還包括嶽父母,基本上隻要是認為能說得上話的人都在這份名單上,形形色色,各種職業出身的人都有,嚴重考驗社交能力。
“老板,我們是不是應該搞個舞會什麽的,告訴他們社交圈又有新人了。”
“是應該搞,但不是現在,我們得先找點事做打響知名度。”
霍冬耐心的等著聽第五名的下文。
第五名打開書房的通訊器找遙控板:“武鬆回來了嗎?”
“剛回來。”
“讓他到書房來。”
片刻之後,武鬆來到書房。
“最近有什麽新消息?”
“交通大臣提了議案,想修一條從首都到南邊國界的國道,與流經國家羅尼河互為補充。如果能通過的話,這是目前最大的工程,其他的就沒有了。”武鬆把手裏的一份報紙放在第五名的桌上。
霍冬立刻在腦海中搜索交通大臣的資料,嗯,一個猥瑣的色老頭。
“這個議案通過的機會大不大?”
“應該比較大,這條路一旦修成,得益的不光是經濟方麵,還有軍事,石頭黨的那些好戰頑固保守派們也對這條路充滿期望。”
“好,冬瓜,擬個信給交通大臣,就說我們初來乍到,聽聞有這麽個議案,如果通過了,我們有興趣捐一筆資金作為我們來到這個國家的見麵禮。”
“我現在就寫。”
商務文件的寫作格式也是學過的,對霍冬來說不難,照著格式往裏麵套內容就是了,然後在外麵再套上一件這個國家通行的文件格式的外衣,基本上一篇信函就差不多完成了。
下午時分遙控板親自去送信,他們這支先遣隊早在執政黨更替前就來到這裏做前期準備,到如今差不多在這裏生活了將近一年,已經經營起了一個小小的人脈網,他能叫得出這條街上所有住戶的名字,甚至還能攀談幾句,那些人多多少少對他那個從來沒露過麵的主人有些好奇,因此這封信一送必然會引起反應。
遙控板去了小半天,回來說信送到了交通大臣的四秘雷納先生手裏,那人也住在這條街,兩人還算有點點頭之交,他答應會把信送到交通大臣手上。
說是四秘其實並沒有這個職位,這是第五名這幫人為圖方便好記自己弄的。這個雷納先生平時也就是處理一些文書信件,並不接觸機密,做個送信人倒也蠻合適的。
第五名笑,這樣就行了,既送到了信,也適當的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
隻要有好奇,哪怕隻有一點,那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