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夜間與真正的周珺琬對話失了寐,次日周珺琬一直睡到辰時天都大亮了方醒來,當下便急了,抱怨錦秀道:“怎麽也不說早點叫醒我呢?誤了去給夫人請安,可怎生是好?”昨個兒她好容易才踏出了第一步,可不想讓寧夫人覺得她三日打魚兩日曬網,以致壞了大事。(.)
錦秀被抱怨,不敢多說什麽,忙與半夏一道,麻溜兒的服侍她更衣梳洗停妥,又草草吃了早飯,便匆匆忙忙往宜蘭院趕去。
行至院門,周珺琬忽然想起錦雲今日要搬回來之事,忙又折回屋裏吩咐文媽媽,“待會兒錦雲要搬回來,媽媽領著人幫她收拾收拾,切忌不能給她臉子瞧,畢竟以後大家又是一個院子的人了,鬧得太僵,二爺那裏隻怕也會不高興!”
說完也顧不得理會文媽媽是何反應,扶了錦秀再次急匆匆的往外走去,渾然沒注意到身後文媽媽看向她那若有所思的目光。
周珺琬一路上緊趕慢趕,總算在宜蘭院大門口趕上了請安的大部隊——齊涵芝、齊涵芳與齊涵萍姊妹三個,隻不見齊涵芊,不由暗自鬆了一口氣,幸好還不算太晚!
“三位妹妹早安!”周珺琬忙笑著給三人打招呼。
許是因為昨日的百合糕合了姊妹三個的口味,許是因為伸手不打笑臉人,今兒個見了周珺琬,齊涵芝姊妹三人臉上的表情都還稱得上和氣。(.好看的小說)
大家一同進得屋裏,就見寧夫人正坐在鏡台前,由祝姨娘和溫姨娘陪著挑簪子戴,瞧得一眾小輩進來,雖然臉上帶著笑,但微微發青的眼瞼,卻泄露了她昨晚上沒睡好這一事實。
想想也是,她昨兒個白日裏才給了馮姨娘母女沒臉,齊亨夜裏便宿在了馮姨娘屋裏,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不啻於扇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沒臉,就更不要說二人素日裏那些過節了,這才真真是舊恨未消,又添新仇,她能睡得著,才真是怪了!
大宅門裏從來都是沒有秘密可言的,寧夫人是因何沒有睡好,在場的眾人自然都知道,甚至連周珺琬都有所耳聞,是以請安見禮畢後,眾人都很識趣的沒有提及齊亨或是馮姨娘半句,隻有意撿些好聽的話來奉承齊夫人,總算說得寧夫人的麵色漸漸好了起來,屋裏的氣氛也因此漸漸鬆快起來。
就是在這樣的鬆快氣氛中,有小丫鬟進來戰戰兢兢的稟道:“回夫人,馮姨娘請安來了……”
寧夫人才好轉了幾分的臉色便立時又沉了下去,冷哼一聲,道:“說與你馮姨娘,就說她昨兒個夜裏伺候侯爺辛苦了,我這裏就不勞她伺候了,讓她回去歇著罷!”
這話一聽就是負氣之語,小丫鬟是既不敢應聲,怕事後追究起來做了主子的替罪羊,又不敢出去如實說與馮姨娘,怕被馮姨娘遷怒吃排頭,隻得白著臉手足無措的站在原地,盼望寧夫人能收回成命,好叫她免於做那被失火城門殃及的池魚,瞧著端的是好不可憐。
萬幸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寧夫人斷斷舍不得破壞了她寬和大度的“佛爺”形象,隻黑了一瞬的臉,已恢複了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淡淡吩咐小丫鬟:“讓她進來罷!”
小丫鬟方如蒙大赦般應了一聲:“是!”飛快退出外間傳話去了。
很快,便見滿臉是笑的馮姨娘領著流霞走了進來,一進來便屈膝恭恭敬敬的給寧夫人見禮,“婢妾給夫人請安!”無論是笑容還是聲音,都半點不見昨日那種充滿了優越感和挑釁的滋味兒,且自稱的還是‘婢妾’,而非那個讓寧夫人深惡痛絕的稱呼‘妹妹’。
當下不止滿屋子其他人吃驚,亦連寧夫人眼裏都飛快劃過一抹詫異,忍不住暗忖道,這個賤人今兒個莫非是吃錯藥了?
麵上卻半點不帶出來,隻是淡淡道:“侯爺昨兒個夜裏宿在你屋裏,你要伺候侯爺梳洗用膳出門子,已是夠累了,又何須過來我這裏立規矩?橫豎太夫人她老人家都是親自發過話的,你且回去歇著罷!”
若是換作以往,被寧夫人這般當眾擠兌,馮姨娘就算不會像昨兒個那樣立時回敬回去,至少也是會指桑罵槐扳回一程的,可今兒個她卻未聽出寧夫人話裏話外擠兌之意似的,仍然笑容不變的說道:“夫人言重了,一來婢妾屋裏丫頭婆子一大堆,哪裏至於事事都要婢妾親自動手?二來婢妾原便是夫人的奴婢,伺候夫人本是應當應分之事,又豈敢言累?”
話還是昨日那番話,但因換了一種語氣,聽起來便順耳得多了。
而好話曆來便是人人都愛聽的,寧夫人自然也不例外,當下雖做不到給馮姨娘笑臉,至少也沒有再像方才那樣,明明白白透著一股子高高在上的不屑和冷漠。
馮姨娘本又是個再精乖不過會來事兒的,如何察覺不到寧夫人鬆動了?忙上前接替祝姨娘,輕輕給寧夫人打起扇來,一時間瞧著倒也一副妻妾一家歡其樂融融的樣子。
直瞧得周珺琬歎服不已,一回到自己屋裏,便忍不住與錦秀感歎道:“我昨兒個瞧著馮姨娘那般氣焰,還隻當她真不怕夫人呢,沒想到變起臉來這樣快,真正是個能屈能伸的人物!”
文媽媽在一旁聽了,雖沒有親去宜蘭院,以她一貫的精明,卻也將事情猜了個七七八八,因插言道:“夫人再怎麽說,也是堂堂一品誥命夫人,西寧侯府的當家主母,又生有大爺二爺並二小姐一眾嫡子女,馮姨娘再得侯爺寵愛,說穿了不過一妾室奴婢爾,又如何敢真要夫人的強?果真夫人發了狠,便是侯爺,也未必保得住她!再者說了,三爺也到說親的年紀了,就算有侯爺做主,泰半事情仍得夫人說了算,馮姨娘但凡想三爺能娶個稱心如意的媳婦兒,就必須得捧著夫人……”
說著猛地意識到周珺琬說得好聽是齊少遊的二房奶奶,說穿了也不過一‘妾室奴婢爾’,自己這番話雖說的是馮姨娘,卻無意影射到了她,因忙屈膝急急賠禮道:“老奴不過是一時嘴快,冒撞了二奶奶,還請奶奶恕罪!”
早被周珺琬一把攙了起來,笑道:“媽媽自己也說了不過是一時嘴快罷了,又何罪之有?隻下次注意些也就罷了。”
說完想起方才臨走前寧夫人說的讓她今兒個再做些百合糕送去,也顧不得再與文媽媽多說了,帶著錦秀便自去了小廚房。
卻不知道文媽媽看著她的背影,一張臉很快變得蒼白如紙起來……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錦秀被抱怨,不敢多說什麽,忙與半夏一道,麻溜兒的服侍她更衣梳洗停妥,又草草吃了早飯,便匆匆忙忙往宜蘭院趕去。
行至院門,周珺琬忽然想起錦雲今日要搬回來之事,忙又折回屋裏吩咐文媽媽,“待會兒錦雲要搬回來,媽媽領著人幫她收拾收拾,切忌不能給她臉子瞧,畢竟以後大家又是一個院子的人了,鬧得太僵,二爺那裏隻怕也會不高興!”
說完也顧不得理會文媽媽是何反應,扶了錦秀再次急匆匆的往外走去,渾然沒注意到身後文媽媽看向她那若有所思的目光。
周珺琬一路上緊趕慢趕,總算在宜蘭院大門口趕上了請安的大部隊——齊涵芝、齊涵芳與齊涵萍姊妹三個,隻不見齊涵芊,不由暗自鬆了一口氣,幸好還不算太晚!
“三位妹妹早安!”周珺琬忙笑著給三人打招呼。
許是因為昨日的百合糕合了姊妹三個的口味,許是因為伸手不打笑臉人,今兒個見了周珺琬,齊涵芝姊妹三人臉上的表情都還稱得上和氣。(.好看的小說)
大家一同進得屋裏,就見寧夫人正坐在鏡台前,由祝姨娘和溫姨娘陪著挑簪子戴,瞧得一眾小輩進來,雖然臉上帶著笑,但微微發青的眼瞼,卻泄露了她昨晚上沒睡好這一事實。
想想也是,她昨兒個白日裏才給了馮姨娘母女沒臉,齊亨夜裏便宿在了馮姨娘屋裏,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不啻於扇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沒臉,就更不要說二人素日裏那些過節了,這才真真是舊恨未消,又添新仇,她能睡得著,才真是怪了!
大宅門裏從來都是沒有秘密可言的,寧夫人是因何沒有睡好,在場的眾人自然都知道,甚至連周珺琬都有所耳聞,是以請安見禮畢後,眾人都很識趣的沒有提及齊亨或是馮姨娘半句,隻有意撿些好聽的話來奉承齊夫人,總算說得寧夫人的麵色漸漸好了起來,屋裏的氣氛也因此漸漸鬆快起來。
就是在這樣的鬆快氣氛中,有小丫鬟進來戰戰兢兢的稟道:“回夫人,馮姨娘請安來了……”
寧夫人才好轉了幾分的臉色便立時又沉了下去,冷哼一聲,道:“說與你馮姨娘,就說她昨兒個夜裏伺候侯爺辛苦了,我這裏就不勞她伺候了,讓她回去歇著罷!”
這話一聽就是負氣之語,小丫鬟是既不敢應聲,怕事後追究起來做了主子的替罪羊,又不敢出去如實說與馮姨娘,怕被馮姨娘遷怒吃排頭,隻得白著臉手足無措的站在原地,盼望寧夫人能收回成命,好叫她免於做那被失火城門殃及的池魚,瞧著端的是好不可憐。
萬幸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兒,寧夫人斷斷舍不得破壞了她寬和大度的“佛爺”形象,隻黑了一瞬的臉,已恢複了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淡淡吩咐小丫鬟:“讓她進來罷!”
小丫鬟方如蒙大赦般應了一聲:“是!”飛快退出外間傳話去了。
很快,便見滿臉是笑的馮姨娘領著流霞走了進來,一進來便屈膝恭恭敬敬的給寧夫人見禮,“婢妾給夫人請安!”無論是笑容還是聲音,都半點不見昨日那種充滿了優越感和挑釁的滋味兒,且自稱的還是‘婢妾’,而非那個讓寧夫人深惡痛絕的稱呼‘妹妹’。
當下不止滿屋子其他人吃驚,亦連寧夫人眼裏都飛快劃過一抹詫異,忍不住暗忖道,這個賤人今兒個莫非是吃錯藥了?
麵上卻半點不帶出來,隻是淡淡道:“侯爺昨兒個夜裏宿在你屋裏,你要伺候侯爺梳洗用膳出門子,已是夠累了,又何須過來我這裏立規矩?橫豎太夫人她老人家都是親自發過話的,你且回去歇著罷!”
若是換作以往,被寧夫人這般當眾擠兌,馮姨娘就算不會像昨兒個那樣立時回敬回去,至少也是會指桑罵槐扳回一程的,可今兒個她卻未聽出寧夫人話裏話外擠兌之意似的,仍然笑容不變的說道:“夫人言重了,一來婢妾屋裏丫頭婆子一大堆,哪裏至於事事都要婢妾親自動手?二來婢妾原便是夫人的奴婢,伺候夫人本是應當應分之事,又豈敢言累?”
話還是昨日那番話,但因換了一種語氣,聽起來便順耳得多了。
而好話曆來便是人人都愛聽的,寧夫人自然也不例外,當下雖做不到給馮姨娘笑臉,至少也沒有再像方才那樣,明明白白透著一股子高高在上的不屑和冷漠。
馮姨娘本又是個再精乖不過會來事兒的,如何察覺不到寧夫人鬆動了?忙上前接替祝姨娘,輕輕給寧夫人打起扇來,一時間瞧著倒也一副妻妾一家歡其樂融融的樣子。
直瞧得周珺琬歎服不已,一回到自己屋裏,便忍不住與錦秀感歎道:“我昨兒個瞧著馮姨娘那般氣焰,還隻當她真不怕夫人呢,沒想到變起臉來這樣快,真正是個能屈能伸的人物!”
文媽媽在一旁聽了,雖沒有親去宜蘭院,以她一貫的精明,卻也將事情猜了個七七八八,因插言道:“夫人再怎麽說,也是堂堂一品誥命夫人,西寧侯府的當家主母,又生有大爺二爺並二小姐一眾嫡子女,馮姨娘再得侯爺寵愛,說穿了不過一妾室奴婢爾,又如何敢真要夫人的強?果真夫人發了狠,便是侯爺,也未必保得住她!再者說了,三爺也到說親的年紀了,就算有侯爺做主,泰半事情仍得夫人說了算,馮姨娘但凡想三爺能娶個稱心如意的媳婦兒,就必須得捧著夫人……”
說著猛地意識到周珺琬說得好聽是齊少遊的二房奶奶,說穿了也不過一‘妾室奴婢爾’,自己這番話雖說的是馮姨娘,卻無意影射到了她,因忙屈膝急急賠禮道:“老奴不過是一時嘴快,冒撞了二奶奶,還請奶奶恕罪!”
早被周珺琬一把攙了起來,笑道:“媽媽自己也說了不過是一時嘴快罷了,又何罪之有?隻下次注意些也就罷了。”
說完想起方才臨走前寧夫人說的讓她今兒個再做些百合糕送去,也顧不得再與文媽媽多說了,帶著錦秀便自去了小廚房。
卻不知道文媽媽看著她的背影,一張臉很快變得蒼白如紙起來……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