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胡媽媽再三再四嚴令過萱瑞堂眾伺候之人不得將晨間之事外傳,周珺琬當著周太夫人的麵兒頂撞馮姨娘,以致被周太夫人申飭了一頓,還被勒令當眾給馮姨娘賠禮道歉之事,還是如長了翅膀一般,很快傳遍了西寧侯府大大小小每一個角落。[]


    那些連日來有事無事都往倚鬆院周珺琬小院湊的丫頭婆子們,便不約而同安靜了下來,再沒誰往她院裏湊了。


    畢竟眾人都知道,周珺琬在府裏的體麵,泰半是靠太夫人給的,如今她失了太夫人的歡心,又得罪了自來最得侯爺寵愛的馮姨娘,以後的日子可想而知,實在犯不上她們再上趕著去巴結,沒的白浪費自個兒的時間和銀錢,更沒的白惹惱了太夫人和馮姨娘。


    但眾人的這種心理隻持續了不到半日,便立刻又改變了,隻因寧夫人竟於午時之前,使王大貴家的親自上門,賞了周珺琬一套上等的官窯薄胎瓷茶盅。


    其時周珺琬正坐在靠窗的花梨木長案前,對著窗外的兩顆白玉蘭樹抄寫佛經,——這是她琢磨了一上午,才琢磨出的躲避齊少遊求歡的法子。


    周太夫人的六十大壽眼看就要到了,她也沒什麽東西好送的,便是再精心挑選,隻怕在周太夫人看來也稀鬆平常得緊,倒不如親手抄寫幾卷佛經獻上更顯得心虔;最重要的是,抄寫佛經時理當吃齋念佛,如此一來,豈非就有了現成拒絕齊少遊的理由?除非他想背上一個“不孝”的罪名!


    萬幸她雖沒了屬於周珺琬的任何記憶,卻除了會寫沈涼的字跡以外,竟仍奇異般的會寫周珺琬的字跡,不然不用齊少遊發現異常,她自己就要先露了破綻。(.好看的小說)


    周珺琬方抄寫了兩三頁佛經,就有金鈴進來屈膝稟道:“回二奶奶,夫人使王媽媽給您送東西來了!”


    “……王媽媽來了?”周珺琬怔了一下,隨即便意識到是自己和周太夫人的那一番半真半假的做作起效了,忙道:“快請至廳堂好生奉茶伺候著,我洗洗手就過去。”


    “是,二奶奶。”金鈴應聲而去。


    周珺琬則忙就著錦秀捧著的熱水洗了手,又接過文媽媽遞上的帕子拭淨,方被二人擁著去了廳堂。


    果見穿了件天青色緞繡團花褙子,戴了赤金鑲紅寶石簪子,一臉不苟言笑的王大貴家的已侯在廳裏,一瞧得周珺琬出來,便斂衽為禮:“老奴見過二奶奶。”


    早被周珺琬一把攙了起來,笑道:“媽媽是伺候夫人多年的老人兒了,闔府小一輩的主子們,誰不拿媽媽當半個主子看?媽媽真真是折煞我了!”


    又親自攙著她至當中的榻上坐了,自己則坐了另一邊,待錦秀上了茶來後,方笑問她道:“敢問媽媽這會子過來,可是夫人有何吩咐?其實要我說,夫人有何吩咐,隻管使個小丫頭子來說一聲便是,又何須媽媽親自走這一遭兒?”


    王大貴家的伺候寧夫人多年,眼裏心裏隻得一個寧夫人,連自己的丈夫子女尚且要靠後,對明裏暗裏給了寧夫人不少氣受、給她使了不少絆子的周太夫人和周珺琬自然深惡痛絕,隻不過對著周太夫人時不敢表露出來罷了,因此對著周珺琬時,便鮮少有好臉色,就譬如方才。


    但周珺琬的態度卻這般好,又是讓茶又是讓座又是拿好話兒奉承她的,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她就是再厭惡她,也不好再拿喬的擺出一副臭臉,畢竟周珺琬也是大半個主子。


    因強擠出一抹笑意,道:“並非是夫人有何吩咐,而是夫人昨兒個新得了套薄胎瓷茶盅,想著二奶奶這裏也好久沒添過家俱陳設了,所以特意吩咐老奴給二奶奶送了來。”


    說著自跟來的小丫鬟手裏接過一個掐絲戧金的五彩大盒子,放到周珺琬麵前打開:“二奶奶瞧瞧可還喜歡?”


    周珺琬忙笑說道:“難為夫人還惦記著我,請媽媽回去轉告夫人,就說我略微收拾一下,便過去磕頭謝恩。”一邊說,一邊看向那個盒子。


    就見盒中裝著十來個大小不一的杯子,層層套疊,取出來依次擺出來看,均光潔如玉,白如凝脂,大的有三寸來長寬,小的竟如拇指大小。其上繪的皆是唐宋元各名家的花卉蟲鳥,配色或雅致清新,或豔麗厚重,畫功則精細嫻熟,仿得惟妙惟肖;杯子一側繪畫,另一側則題此花鳥的詩詞名句,字體端嚴,骨氣勁峭。且每隻杯子還用黃金鑲底,鏤出雙魚臥蓮花樣,精致奇巧實乃周珺琬生平之所未見。


    屋裏就響起了一陣此起彼伏、或輕或重的吸氣聲。


    王大貴家的不由自得一笑,諒你們也沒見過這樣好東西,今兒個真真是白便宜你們了!


    之前寧夫人讓她送這套茶盅來時的不甘和不忿總算是去了個七七八八。


    自得間,抬頭去看周珺琬,想從她臉上也看到與文媽媽錦秀等人一樣的驚喜豔羨,卻見她隻因驚豔張口結舌了那麽短短的一瞬,便已恢複了常態。不由又不忿起來,她這是什麽態度,就跟這些茶盅很稀鬆平常似的,她這輩子倒幾次見過這樣好東西?呸,就憑她周家那個窮家薄業,隻怕從來就沒看見過罷!


    是了,她定是在虛張聲勢,省得在她和眾伺候之人麵前失了顏麵,畢竟好歹也算大半個主子,若是表現得太眼皮子淺,可是會惹人笑話兒的!對,一定是這樣!


    王大貴家的這般一想,心裏總算好受了許多,看向周珺琬的目光便複又恢複了方才的看似卑微,實則居高臨下。


    周珺琬還是沈涼時,最擅長的便是察言觀色,如何猜不到王大貴家的這會兒在想什麽?如果換做當初她方醒來時,王大貴家的將這套茶盅擺在她麵前,她必定也會跟文媽媽等人一樣,被其驚豔得久久都回不過神來。


    但一來她已在侯府生活了這麽久,也已見過不少好東西了,這套茶盅雖精奇貴重,未必就精貴得過之前寧夫人賞她那尊玉雕;二來她如今滿腦子都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報仇,她日日夜夜所思所想的除了報仇,還是報仇,所以她更看重的,是這套茶盅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而非其本身的價值!


    當下周珺琬又與王大貴家的說了一會兒話,才在王大貴家的起身提出告辭時,趁機塞了一個荷包在她手裏,並親自送了她出去。


    ------題外話------


    走過路過的親們,收藏個唄,不會懷孕滴,真滴,嗚嗚嗚……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毒妾當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瑾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瑾瑜並收藏重生毒妾當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