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笑問王衝道:“主公想取皖城?”


    王衝點點頭,沒有否認:“子揚有何策可以教我?”


    王衝很清楚,以廬江目前的局勢,自己想取皖城,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皖城城高牆厚,在仍有兩萬士卒駐守的情況下,強攻並不明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計將劉勳引出皖城,在城外將之殲滅,到那時,皖城自然唾手可得,可問題是劉勳此人十分謹慎,想要誘使他離開皖城,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事實上,王衝還真沒將劉勳放在過眼裏,從始至終,真正令他忌憚的人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江東孫策!


    此次孫策假意與劉勳聯合,出兵替劉勳牽製住錦帆在濡須口與曆陽兩地的兵馬,目的就是為了讓劉勳毫無顧忌的出兵與錦帆死磕,而他們自己則躲在一旁坐山觀虎鬥。


    濡須口與橫江津難以攻略,孫策的目的,恐怕也跟錦帆一樣,一直在覬覦皖城,也許自己前腳剛把劉勳調離,江東軍後腳就會出兵攻占皖城。


    王衝不想為他人作嫁衣裳,所以如何才能在將劉勳引出的同時先江東軍一步攻占皖城,就成了困擾王衝最大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倒還不如先留著劉勳,至少有劉勳占著皖城,對錦帆的威脅要遠遠小於被孫策占據。


    劉曄建議道:“主公可暫且對襄安城圍而不攻,坐等皖城來援。”


    “圍點打援嗎?”王衝眉頭一皺道,“可劉勳不見得會派出援兵吧?”


    “主公勿擾。”劉曄頓了頓,意味深長道,“別忘了我錦帆還有個‘好盟友’呢。”


    “盟友?”王衝愣了一下,似乎隱隱抓到了什麽,古怪道,“子揚說的好盟友,該不會就是孫策吧?”


    劉曄點點頭笑道:“孫策恐怕比我們錦帆更急著想占據皖城,所以哪怕我們什麽都不做,江東方麵也會千方百計的逼劉勳出兵。”


    “話雖如此,可哪怕劉勳真的出兵,我錦帆又如何能搶在江東軍之前攻占皖城?”


    劉曄起身作揖道:“主公,曄請往潛山一趟!”


    “潛山?”聞言,王衝立即明白了劉曄的心思。


    事實上,在袁術死後,江淮一帶除了劉勳與鄭寶這兩股勢力,還有一股勢力也同樣不容小覷,那就是在潛山落草為寇的雷薄,陳蘭等人。


    雷薄、陳蘭二人原本為袁術部將,後來不滿袁術的窮奢極侈,起兵反叛躲入潛山,接著又劫掠了袁術的輜重,得到了大批的金銀財寶以及糧草,又因兩人本就是廬江當地人,所以從者無數,麾下兵馬超過兩萬,追隨的百姓亦有七八萬之多。


    目前在潛山上,共有四人主事,分別是雷薄、雷緒、陳蘭、梅乾。


    雷緒是雷薄的弟弟,在曆史上帶著士卒及其家屬投奔了劉備,官至偏將軍,後被夏侯淵斬殺,而梅乾則是廬江地區赫赫有名的遊俠,武藝不俗,頗受民眾愛戴,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十年後,梅乾的兒子梅成將會跟陳蘭一起造反,最終被張遼所滅。


    潛山,也就是現在的天柱山,就在皖城西北方向不遠,如果在劉勳領兵出征之際,潛山上的兩萬兵馬突然從後方殺出,相信必能搶先孫策一步奪取皖城,須知孫策在兵臨皖城之前,還得先攻克皖口港。


    不得不說,當劉曄提起潛山時,頓時讓王衝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過王衝對此還是頗為憂慮:“子揚,潛山陳蘭等人,皆非善於之輩,你果真要孤身前往?”


    劉曄道:“主公放心,曄與潛山之眾曾有數麵之緣,彼此相識,料來必然無礙。”


    王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可有把握?”


    此事事關重大,王衝不得不小心謹慎,畢竟計劃一旦實施,劉曄若無法說服潛山之眾,到時皖城便極有可能落入孫策之手。


    劉曄信心滿滿道:“雷薄、陳蘭之所以反袁,無非是看不慣袁術的荒淫無道,而劉勳貪婪虛榮,亦不為他們所喜,這才三番兩次拒絕劉勳的征召,然今主公勵精圖治,胸懷仁義,淮南百姓多有盛讚,他們又豈有拒絕的道理?”


    王衝沉吟片刻道:“如此,我當派十名親衛護送子揚前往,子揚說服對方後,可先留在潛山見機行事,務必要趕在孫策之前拿下皖城!”


    劉曄鄭重道:“諾!”


    “報!”這時,隻見帳外有士卒來奏,“稟主公,營外有一男子求見,自稱乃廬江監軍黃猗之親信!”


    “黃猗的親信?”王衝與劉曄疑惑的對視一眼,後者似乎想到了什麽,問士卒道,“此人作何打扮?”


    士卒回憶了一下道:“很落魄,著裝像是流民,不過皮膚白皙,氣色不錯,身上也並無汙垢,所以看上去,總有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王衝笑了:“看來這黃猗,似乎並不想讓人知道他派人來造訪我錦帆之事啊。”


    劉曄道:“主公,如果不出曄之所料,此番我錦帆,定然會有大收獲。”


    “我想也是如此。”王衝嗬嗬一笑,複又對士卒道,“宣他進來!”


    ————————————


    建安四年,七月十八日。


    皖城,廬江太守府。


    這幾日,劉勳的心情很煩躁,因為陸勉敗了,在抵達襄安的第二天就徹徹底底的敗了。


    消息傳來,劉勳的第一個反應是不相信,畢竟陸勉手上足足有三萬大軍,而錦帆不過一萬五千人,照道理來講,陸勉哪怕是首戰失利,也不至於全軍覆沒這麽誇張吧?


    可是經過再三求證,劉勳哪怕再不願意相信,也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


    “該死的陸勉,果然是信不過啊。”


    劉勳的怒火,讓他麾下所有的文武都噤若寒蟬,幾日下來,已經有十幾名家奴與婢女相繼被殃及池魚,慘遭劉勳殺害。


    短短幾日的時間,仍然留守在襄安的黃猗已先後派人送來十幾封告急信,言錦帆大軍連日對襄安發動猛攻,希望劉勳可以趕快派兵前去支援。


    一個時辰之前,劉勳又收到了黃猗送來的最新情報,那就是經過這幾日的血戰,襄安的人馬已經不足兩千,就快要支撐不住,而錦帆也同樣在戰鬥中損失慘重,如今所剩兵馬也就五千出頭。


    黃猗在信中表明,如果劉勳在這個時候出兵攻打錦帆,到時他再帶兵從襄安城中殺出,前後夾擊之下,錦帆必然大敗。


    劉勳很心動,但同時也很猶豫,說到底,他還是放心不下皖城。


    而正當劉勳左右為難,頗為掙紮之際,卻聽士卒來報,有江東使臣造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錦帆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少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少衝並收藏三國之錦帆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