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民從來都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隨著王衝讓人快馬加鞭送信回了皖城,魯肅、諸葛瑾、閻象等錦帆官員又開始焦頭爛額的忙碌起來。
在撤回淮南的半途中,王衝找來張繡,正式任命他為壽春太守,統率八千士卒守衛壽春,除此之外,還把大將胡車兒重新劃到了張繡麾下。
張繡的任務跟在南陽時差不多,就是抵禦曹軍,唯一不同的是,王衝並沒有給他下什麽一定要守住壽春的死命令,隻是告訴他,若發現壽春不可守,當即刻撤兵南下退守合肥。
因為王衝重心南移的政策,合肥以北的淮南地區注定將人口稀少,土地荒蕪,這將是一塊隔離錦帆與曹軍的重要緩衝帶,壽春靠近中原,曹操早晚會出兵來取,所以王衝對張繡沒有任何硬性的要求,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讓給曹操,反正那時候的合肥恐怕早已被打造成牢不可破的軍事要塞,那麽壽春自然也將變得可有可無,丟了也不用感到任何的惋惜。
張繡對此倒並沒有絲毫的抵觸,反正都習慣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王衝能將他那年僅十五歲的兒子張泉留在身邊當親衛。
王衝很無語,這尼瑪都把我這當什麽地方了?青少年收留所嗎?先是一個丁奉,再是一個梅成,現在又來了個張泉,將來不知道還會有誰。
王衝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事實上他也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因為這顯然是張繡為了表達自己忠誠的一種方式,張泉是張繡的獨子,他把自己唯一的兒子留在王衝身邊,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全心全意效忠的王衝,並不會有任何其他的不良企圖。
搞定了張繡,王衝的下一個目標是太史慈。
經過了這幾日的相處,太史慈對孫策的忠誠度已經降到了55,而對王衝的好感,卻已經高達93,王衝覺得,自己開口的時機已經成熟。
當太史慈進入中軍大帳,見帳中竟隻有王衝一人時,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心細如發的他立刻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不願麵對的事情,今日恐怕將再難避免。
“子義,看來你也已經猜出我此番叫你過來的用意,那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察覺到太史慈臉上的神色變化,王衝歎了一聲道,“我的心意,子義其實早該知曉,我之所以遲遲沒有開口,就是不想讓子義太過為難,可是這件事,就這麽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這幾日我錦帆與曹操交戰,子義出力不少,此事早晚會傳到孫策耳裏,到時候,不管你願不願意,江東方麵都會將你當成叛徒,你與其夾在兩邊左右為難,還不如跟幼平公奕一樣加入我錦帆,為我王衝效力,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相處,子義也該深知我的為人,孫策能夠給你的,我也一樣能給,而我能夠給你的,孫策卻未必給得了!”
聞言,太史慈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事實上在此之前,他心裏早已在王衝與孫策之間掙紮過千百次,雖然他自己也不是非常明白,但隨著時間的遷移,他內心的選擇,確實越來越偏向王衝,此番與王衝一起前往南陽,期間甚至有不少次險些跟魏延他們一樣脫口叫王衝主公。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早已經認可了王衝,之所以還遲遲無法做出決定,無非是心中對孫策還殘存著一絲愧疚。
“少林,還記得你俘虜我的那一晚,你我之間的那一場賭約嗎?”
王衝臉上閃過一抹痛苦:“也就是說,若是孫策不死,子義便永遠都不會為我錦帆效力?”
太史慈搖了搖頭:“不,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加入錦帆,但吳侯一日不死,我便一日不會助錦帆攻打江東!”
“……”這時候,王衝的心情就像坐雲霄飛車似的,忽的從大悲變成了大喜,這種幾乎要暈厥過去的刺激感,激動的他整顆心都快蹦出了嗓子眼,生怕太史慈反悔的他忙不迭的答應道,“好,子義的要求並不過分,我答應你便是!”
“如此……”太史慈嘴角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突然對著王衝單膝跪倒,“末將太史慈,參見主公!”
“子義快快請起!”王衝迅速上前扶起太史慈,隨即如釋重負的他在太史慈胸口重重捶了一拳,笑罵道,“你可知剛剛,我險些被你嚇出病來?”
太史慈亦是笑道:“這隻能代表主公的內心還不夠強大!”
王衝無比真誠的看著太史慈:“子義錯了,我的心向來硬若磐石,隻是此番,實在是怕失去子義才如此失態!”
太史慈心中感動:“主公之情義,慈銘記於心,他日必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王衝笑道:“我不要你死,你要是死了,還有誰替我打江山?”
太史慈一撇嘴道:“不是還有甘都督嗎?”
“嘖,你這小心眼啊!”王衝沒好氣的笑道,“當初不過是場誤會,若是我兄長得知子義加入錦帆,恐怕會比任何人都要高興!”
太史慈聳了聳肩,笑道:“或許吧!”
王衝道:“好了,言歸正題,子義,你曾在遼東多年,應該對公孫瓚麾下的騎兵頗為熟悉,這一次,我準備任命你為揚威中郎將,統領錦帆騎兵,怎麽樣?有信心將之訓練成一支精兵嗎?”
太史慈皺眉道:“張將軍麾下這支西北騎兵本身便已頗為精銳,主公提起公孫瓚,莫不是將想之打造成為白馬從義那樣來去如風,騎射無雙的輕騎?”
王衝點頭道:“不錯,以我錦帆目前的條件,還不足以大規模打造重騎兵,南方本就戰馬稀少,有這樣一支機動力強悍的輕騎,就足以縱橫江淮兩岸無敵手!”
太史慈信心滿滿道:“主公放心,這支騎兵本身就有很好的底子,隻需給末將數月時間,別說是縱橫江淮,哪怕去與曹操跟袁紹麾下的騎兵交戰,也足以戰而勝之!”
王衝拍拍太史慈肩膀,笑道:“有子義這番話,我就放心了!”
在撤回淮南的半途中,王衝找來張繡,正式任命他為壽春太守,統率八千士卒守衛壽春,除此之外,還把大將胡車兒重新劃到了張繡麾下。
張繡的任務跟在南陽時差不多,就是抵禦曹軍,唯一不同的是,王衝並沒有給他下什麽一定要守住壽春的死命令,隻是告訴他,若發現壽春不可守,當即刻撤兵南下退守合肥。
因為王衝重心南移的政策,合肥以北的淮南地區注定將人口稀少,土地荒蕪,這將是一塊隔離錦帆與曹軍的重要緩衝帶,壽春靠近中原,曹操早晚會出兵來取,所以王衝對張繡沒有任何硬性的要求,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讓給曹操,反正那時候的合肥恐怕早已被打造成牢不可破的軍事要塞,那麽壽春自然也將變得可有可無,丟了也不用感到任何的惋惜。
張繡對此倒並沒有絲毫的抵觸,反正都習慣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王衝能將他那年僅十五歲的兒子張泉留在身邊當親衛。
王衝很無語,這尼瑪都把我這當什麽地方了?青少年收留所嗎?先是一個丁奉,再是一個梅成,現在又來了個張泉,將來不知道還會有誰。
王衝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事實上他也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因為這顯然是張繡為了表達自己忠誠的一種方式,張泉是張繡的獨子,他把自己唯一的兒子留在王衝身邊,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全心全意效忠的王衝,並不會有任何其他的不良企圖。
搞定了張繡,王衝的下一個目標是太史慈。
經過了這幾日的相處,太史慈對孫策的忠誠度已經降到了55,而對王衝的好感,卻已經高達93,王衝覺得,自己開口的時機已經成熟。
當太史慈進入中軍大帳,見帳中竟隻有王衝一人時,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心細如發的他立刻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不願麵對的事情,今日恐怕將再難避免。
“子義,看來你也已經猜出我此番叫你過來的用意,那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察覺到太史慈臉上的神色變化,王衝歎了一聲道,“我的心意,子義其實早該知曉,我之所以遲遲沒有開口,就是不想讓子義太過為難,可是這件事,就這麽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這幾日我錦帆與曹操交戰,子義出力不少,此事早晚會傳到孫策耳裏,到時候,不管你願不願意,江東方麵都會將你當成叛徒,你與其夾在兩邊左右為難,還不如跟幼平公奕一樣加入我錦帆,為我王衝效力,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相處,子義也該深知我的為人,孫策能夠給你的,我也一樣能給,而我能夠給你的,孫策卻未必給得了!”
聞言,太史慈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事實上在此之前,他心裏早已在王衝與孫策之間掙紮過千百次,雖然他自己也不是非常明白,但隨著時間的遷移,他內心的選擇,確實越來越偏向王衝,此番與王衝一起前往南陽,期間甚至有不少次險些跟魏延他們一樣脫口叫王衝主公。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早已經認可了王衝,之所以還遲遲無法做出決定,無非是心中對孫策還殘存著一絲愧疚。
“少林,還記得你俘虜我的那一晚,你我之間的那一場賭約嗎?”
王衝臉上閃過一抹痛苦:“也就是說,若是孫策不死,子義便永遠都不會為我錦帆效力?”
太史慈搖了搖頭:“不,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加入錦帆,但吳侯一日不死,我便一日不會助錦帆攻打江東!”
“……”這時候,王衝的心情就像坐雲霄飛車似的,忽的從大悲變成了大喜,這種幾乎要暈厥過去的刺激感,激動的他整顆心都快蹦出了嗓子眼,生怕太史慈反悔的他忙不迭的答應道,“好,子義的要求並不過分,我答應你便是!”
“如此……”太史慈嘴角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突然對著王衝單膝跪倒,“末將太史慈,參見主公!”
“子義快快請起!”王衝迅速上前扶起太史慈,隨即如釋重負的他在太史慈胸口重重捶了一拳,笑罵道,“你可知剛剛,我險些被你嚇出病來?”
太史慈亦是笑道:“這隻能代表主公的內心還不夠強大!”
王衝無比真誠的看著太史慈:“子義錯了,我的心向來硬若磐石,隻是此番,實在是怕失去子義才如此失態!”
太史慈心中感動:“主公之情義,慈銘記於心,他日必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王衝笑道:“我不要你死,你要是死了,還有誰替我打江山?”
太史慈一撇嘴道:“不是還有甘都督嗎?”
“嘖,你這小心眼啊!”王衝沒好氣的笑道,“當初不過是場誤會,若是我兄長得知子義加入錦帆,恐怕會比任何人都要高興!”
太史慈聳了聳肩,笑道:“或許吧!”
王衝道:“好了,言歸正題,子義,你曾在遼東多年,應該對公孫瓚麾下的騎兵頗為熟悉,這一次,我準備任命你為揚威中郎將,統領錦帆騎兵,怎麽樣?有信心將之訓練成一支精兵嗎?”
太史慈皺眉道:“張將軍麾下這支西北騎兵本身便已頗為精銳,主公提起公孫瓚,莫不是將想之打造成為白馬從義那樣來去如風,騎射無雙的輕騎?”
王衝點頭道:“不錯,以我錦帆目前的條件,還不足以大規模打造重騎兵,南方本就戰馬稀少,有這樣一支機動力強悍的輕騎,就足以縱橫江淮兩岸無敵手!”
太史慈信心滿滿道:“主公放心,這支騎兵本身就有很好的底子,隻需給末將數月時間,別說是縱橫江淮,哪怕去與曹操跟袁紹麾下的騎兵交戰,也足以戰而勝之!”
王衝拍拍太史慈肩膀,笑道:“有子義這番話,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