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四月二十八日,皖口港。
甘寧大刀闊斧的坐於主位之上,左手邊是魯肅,右手邊依次是樂進、徐盛以及前幾個月剛剛傷愈複出的陳蘭。
“子敬,今周瑜已至何處?”
魯肅答道:“回都督,周公瑾現已領大軍抵達山陰,很快便要與山越接觸,短期內必然無法回歸!”
“很好,周瑜不在,孫策已死,江東再無人是我錦帆敵手!”甘寧冷笑道,“說起來還要感謝山越,原本雙方的約定是我錦帆先出兵,他們再舉兵響應,可哪想他們的耐性會這麽差?不過這樣一來更好,山越替我們分走了一部分的江東兵力,此戰我錦帆的勝算便又高了一分!”
樂進道:“山越素來不服孫家統治,此番孫策遇刺,江東不穩,縱是沒有我錦帆出麵,他們怕也同樣會舉兵造反,更何況如今我錦帆在當中穿針引線,替他們幾個山越部落撮合在一起,兵勢要比以往更強,對方信心滿滿之下,自以為憑著自己的力量就能擊敗江東,哪裏還會顧及與我們之間的約定?”
徐盛笑道:“豎子不足與謀,隻希望他們能在周瑜手中多撐幾日!”
徐盛此言,眾人深以為然,雖然山越的兵力要在周瑜之上,但沒人認為這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家夥能夠擊敗智計百出的周瑜。
陳蘭躍躍欲試道:“都督,我軍何時出兵?”
甘寧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看向了魯肅:“子敬,今次我皖口水師出征責任重大,這將是我錦帆攻略江東所打響的第一戰,為了提升全軍士氣,這一戰不僅要勝,最好還要是大勝!”
魯肅自信一笑:“都督放心,肅心中早有謀劃!”
“如此便好!”甘寧點點頭,隨即豁然起身,神色冷峻道,“諸將聽令,即刻點齊兵馬,與我一同出寨西進柴桑!”
“諾!”
————————————
建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寅時。
甘寧以魯肅為軍師,樂進、徐盛、陳蘭為將,共兩萬錦帆水師,乘著夜色駛離皖口港,浩浩蕩蕩朝著柴桑進發。
待到天明時分,錦帆如此大規模的出兵,當即在豫章郡引發了大規模的騷動。
柴桑令陳武如臨大敵,三千將士在柴桑城頭嚴正以待,一撥撥的斥候被源源不斷的分派出去,密切關注著錦帆的一舉一動。
彭澤,湖口大營。
負責在彭澤訓練水師的黃蓋收到消息,神色顯然無比的凝重,柴桑是豫章的門戶,一旦失陷,大半個豫章郡都將暴露在錦帆的兵鋒之下。
黃蓋問計謀士陳端:“子正,事到如今,我當如何是好?”
陳端想了想道:“將軍,柴桑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等不可不救!”
黃蓋皺眉道:“此事我豈有不知之理,可我彭澤隻有六千水師,子烈麾下亦隻有三千士卒,加起來也不過九千之數,怕是難敵甘寧的兩萬大軍啊!”
陳端笑道:“將軍,端言不可不救,卻並非是要將軍帶兵去與錦帆死戰,將軍隻需在錦帆身後偷襲幹擾,讓他們沒辦法全力攻城即可,畢竟我等隻需堅持到伯陽將軍抵達柴桑,錦帆縱有兩萬水師,怕也將難有作為!”
孫賁,孫伯陽,孫權堂兄,現為豫章太守,就領兵駐紮在南昌,麾下也有五千大軍,陳端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拖,隻要拖到孫賁到來,柴桑的守備士卒瞬間就會擴充至八千,這個數字,已經足以保證柴桑萬無一失。
黃蓋笑了:“此計甚妙!”
半個時辰後,黃蓋留陳端領一千士卒守衛湖口大營,自己則統率五千將士出兵救援柴桑。
———————————————
柴桑城頭,陳武遙望著遠處湖麵上那旌旗飛揚,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錦帆戰船,心情顯得格外的沉重。
“終於來了嗎?”陳武眯著眼,下令道,“全軍做好戰鬥準備,等等敵軍攻城,務必要把對方的氣焰給我狠狠的打壓下去!”
“諾!!”聞言,三千江東士卒都下意識緊了緊手中武器,手心均不可避免的滲出大量的冷汗,沒辦法,對麵可是有著整整兩萬規模的錦帆大軍啊,而他們加起來也就三千人左右,如此懸殊的差距,縱然他們是守城的一方,一個個也都緊張的繃緊了神經。
“咦?怎麽回事?”可就在這節骨眼上,錦帆卻似乎跟他們開起了玩笑,半刻鍾過去,錦帆的船隻卻依然直愣愣的停在了湖麵之上,壓根就沒有駛進水道,在岸邊登陸的意思。
“甘寧,你到底想做什麽?”陳武深吸一口氣,左右打量了一番周圍已經緊張的臉色發白,直咽口水的江東士卒,不解的皺起了眉頭,“莫不是想靠氣勢來壓垮我軍將士的心理防線?你這也太小看我們了吧?還是說……”
想到某一種可能性的陳武突然臉色一變,也許錦帆這次兵臨柴桑的真正目的,壓根就不是要攻打柴桑,而是要解決出兵前來柴桑救援的彭澤水師,如果真的是這樣,那……
陳武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可是事已至此,哪怕他猜到了錦帆的陰謀又有何用?現在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心中不斷企盼黃蓋千萬別中錦帆的奸計了。
可是事實上,黃蓋真的能對柴桑的危機坐視不管嗎?
“都督,黃蓋出兵了!”
錦帆主船之上,得到斥候回報的甘寧微微一笑,氣定神閑的對一旁的魯肅說道:“子敬果然料事如神,那黃蓋老兒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此番我錦帆真正的目標,根本就不是柴桑,而是他坐鎮的湖口大營吧?”
調虎離山!
這就是魯肅為錦帆攻略豫章獻出的第一計。
柴桑兵少,但城池堅固,錦帆想要一鼓作氣的將之拿下,自身也必然得付出極大的代價,這顯然不是甘寧跟魯肅所希望看到的,可是錦帆遠來,需得盡快占據豫章某處作為橋頭堡,要不然總不能讓士卒直接在江上亦或者千裏迢迢的趕回皖口港去休息吧?
所以魯肅才定下這調虎離山之計,隻要錦帆兵圍柴桑,黃蓋必然引兵來援,如此湖口大營空虛,錦帆隻需遣一支偏師,便能輕而易舉的將之攻陷。
魯肅笑道:“如今魚兒上鉤,便權且看文謙手段了!”
甘寧哈哈一笑:“若論攻城拔寨,寧不如文謙遠矣,我等隻需靜候佳音即可!”(未完待續。)
甘寧大刀闊斧的坐於主位之上,左手邊是魯肅,右手邊依次是樂進、徐盛以及前幾個月剛剛傷愈複出的陳蘭。
“子敬,今周瑜已至何處?”
魯肅答道:“回都督,周公瑾現已領大軍抵達山陰,很快便要與山越接觸,短期內必然無法回歸!”
“很好,周瑜不在,孫策已死,江東再無人是我錦帆敵手!”甘寧冷笑道,“說起來還要感謝山越,原本雙方的約定是我錦帆先出兵,他們再舉兵響應,可哪想他們的耐性會這麽差?不過這樣一來更好,山越替我們分走了一部分的江東兵力,此戰我錦帆的勝算便又高了一分!”
樂進道:“山越素來不服孫家統治,此番孫策遇刺,江東不穩,縱是沒有我錦帆出麵,他們怕也同樣會舉兵造反,更何況如今我錦帆在當中穿針引線,替他們幾個山越部落撮合在一起,兵勢要比以往更強,對方信心滿滿之下,自以為憑著自己的力量就能擊敗江東,哪裏還會顧及與我們之間的約定?”
徐盛笑道:“豎子不足與謀,隻希望他們能在周瑜手中多撐幾日!”
徐盛此言,眾人深以為然,雖然山越的兵力要在周瑜之上,但沒人認為這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家夥能夠擊敗智計百出的周瑜。
陳蘭躍躍欲試道:“都督,我軍何時出兵?”
甘寧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看向了魯肅:“子敬,今次我皖口水師出征責任重大,這將是我錦帆攻略江東所打響的第一戰,為了提升全軍士氣,這一戰不僅要勝,最好還要是大勝!”
魯肅自信一笑:“都督放心,肅心中早有謀劃!”
“如此便好!”甘寧點點頭,隨即豁然起身,神色冷峻道,“諸將聽令,即刻點齊兵馬,與我一同出寨西進柴桑!”
“諾!”
————————————
建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寅時。
甘寧以魯肅為軍師,樂進、徐盛、陳蘭為將,共兩萬錦帆水師,乘著夜色駛離皖口港,浩浩蕩蕩朝著柴桑進發。
待到天明時分,錦帆如此大規模的出兵,當即在豫章郡引發了大規模的騷動。
柴桑令陳武如臨大敵,三千將士在柴桑城頭嚴正以待,一撥撥的斥候被源源不斷的分派出去,密切關注著錦帆的一舉一動。
彭澤,湖口大營。
負責在彭澤訓練水師的黃蓋收到消息,神色顯然無比的凝重,柴桑是豫章的門戶,一旦失陷,大半個豫章郡都將暴露在錦帆的兵鋒之下。
黃蓋問計謀士陳端:“子正,事到如今,我當如何是好?”
陳端想了想道:“將軍,柴桑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等不可不救!”
黃蓋皺眉道:“此事我豈有不知之理,可我彭澤隻有六千水師,子烈麾下亦隻有三千士卒,加起來也不過九千之數,怕是難敵甘寧的兩萬大軍啊!”
陳端笑道:“將軍,端言不可不救,卻並非是要將軍帶兵去與錦帆死戰,將軍隻需在錦帆身後偷襲幹擾,讓他們沒辦法全力攻城即可,畢竟我等隻需堅持到伯陽將軍抵達柴桑,錦帆縱有兩萬水師,怕也將難有作為!”
孫賁,孫伯陽,孫權堂兄,現為豫章太守,就領兵駐紮在南昌,麾下也有五千大軍,陳端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拖,隻要拖到孫賁到來,柴桑的守備士卒瞬間就會擴充至八千,這個數字,已經足以保證柴桑萬無一失。
黃蓋笑了:“此計甚妙!”
半個時辰後,黃蓋留陳端領一千士卒守衛湖口大營,自己則統率五千將士出兵救援柴桑。
———————————————
柴桑城頭,陳武遙望著遠處湖麵上那旌旗飛揚,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錦帆戰船,心情顯得格外的沉重。
“終於來了嗎?”陳武眯著眼,下令道,“全軍做好戰鬥準備,等等敵軍攻城,務必要把對方的氣焰給我狠狠的打壓下去!”
“諾!!”聞言,三千江東士卒都下意識緊了緊手中武器,手心均不可避免的滲出大量的冷汗,沒辦法,對麵可是有著整整兩萬規模的錦帆大軍啊,而他們加起來也就三千人左右,如此懸殊的差距,縱然他們是守城的一方,一個個也都緊張的繃緊了神經。
“咦?怎麽回事?”可就在這節骨眼上,錦帆卻似乎跟他們開起了玩笑,半刻鍾過去,錦帆的船隻卻依然直愣愣的停在了湖麵之上,壓根就沒有駛進水道,在岸邊登陸的意思。
“甘寧,你到底想做什麽?”陳武深吸一口氣,左右打量了一番周圍已經緊張的臉色發白,直咽口水的江東士卒,不解的皺起了眉頭,“莫不是想靠氣勢來壓垮我軍將士的心理防線?你這也太小看我們了吧?還是說……”
想到某一種可能性的陳武突然臉色一變,也許錦帆這次兵臨柴桑的真正目的,壓根就不是要攻打柴桑,而是要解決出兵前來柴桑救援的彭澤水師,如果真的是這樣,那……
陳武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可是事已至此,哪怕他猜到了錦帆的陰謀又有何用?現在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心中不斷企盼黃蓋千萬別中錦帆的奸計了。
可是事實上,黃蓋真的能對柴桑的危機坐視不管嗎?
“都督,黃蓋出兵了!”
錦帆主船之上,得到斥候回報的甘寧微微一笑,氣定神閑的對一旁的魯肅說道:“子敬果然料事如神,那黃蓋老兒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此番我錦帆真正的目標,根本就不是柴桑,而是他坐鎮的湖口大營吧?”
調虎離山!
這就是魯肅為錦帆攻略豫章獻出的第一計。
柴桑兵少,但城池堅固,錦帆想要一鼓作氣的將之拿下,自身也必然得付出極大的代價,這顯然不是甘寧跟魯肅所希望看到的,可是錦帆遠來,需得盡快占據豫章某處作為橋頭堡,要不然總不能讓士卒直接在江上亦或者千裏迢迢的趕回皖口港去休息吧?
所以魯肅才定下這調虎離山之計,隻要錦帆兵圍柴桑,黃蓋必然引兵來援,如此湖口大營空虛,錦帆隻需遣一支偏師,便能輕而易舉的將之攻陷。
魯肅笑道:“如今魚兒上鉤,便權且看文謙手段了!”
甘寧哈哈一笑:“若論攻城拔寨,寧不如文謙遠矣,我等隻需靜候佳音即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