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之外,龔都見錦帆陣中殺出一將,當即大喝一聲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太史享大聲回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小爺我乃東萊太史享是也!”
聞言,城頭之上的劉備眉頭一皺:“太史享?此人莫非是太史子義之子?”
關羽捋著自己的美須髯,淡淡說道:“虎父無犬子,那王衝與太史慈既然允許其出戰,想來武藝定然不差!”
說到這裏,關羽還若有深意的看了自己那已經二十歲出頭的長子關平一眼,使得後者頓時精神一震,激動不已。
要知道關平可是很清楚自己父親那從不想弱於他人的高傲脾性,若是城外一戰取勝的是太史享,關羽極有可能會派自己出戰,所為的,就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比其他人的兒子要差。
此時,城外的龔都聽得太史享的聲音稚嫩異常,看其長相,不過是一十六七歲的少年,當即輕蔑的哈哈大笑:“錦帆是沒人了嗎?竟然隻派了你這麽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迎戰!”
太史享毫不示弱的回應道:“對付你這種不入流的貨色,有小爺出馬足矣!”
龔都一聽,感覺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當下勃然大怒,縱馬殺上前來:“少逞口舌之利,小子,受死!”
“怕你不成?”太史享夷然不懼,迅速拍馬與龔都戰成一團。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太史享從小就跟隨太史慈習練槍法,雖然太史慈離家許久,但太史享卻從未放下過自己的武藝,再加上這段時間,他一直都跟隨在王衝身邊,與丁奉梅成一起學習武藝兵法,耳濡目染之下,這眼界自然也高了許多,區區龔都。他又怎會放在眼裏?
太史享跟丁奉、梅成同歲,比張泉小一歲,虛歲也才十七,身體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在力量上要比壯年的龔都弱了許多,不過論及槍法,卻是十個龔都也未必及不上他。
太史慈的槍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穩’,不急不躁。以守為主,守中帶攻,一旦窺得對方破綻,可在瞬間轉守為攻,以求一擊必殺,當年在神亭嶺,太史慈正是憑借這套槍法與天賦異稟,攻擊霸道的孫策戰成了平手。
所以眼下見太史享在龔都瘋狂的攻擊下隻能被動防禦,太史慈卻依然神色如常,因為龔都攻得越急。破綻就越多,太史享取勝的機會反而會變得更大。
不過城牆上的劉備看不懂這些門道,見太史享被龔都壓製的毫無還手之力,不禁有些失望,下意識歎道:“看來此子還是嫩了一些!”
劉備此言一出,眾人皆疑惑的向他看來,怎麽聽這語氣,劉備反倒很希望龔都戰敗一樣?唯獨徐庶若有所思,很快便猜透了劉備內心的想法。
“大哥切莫過早下定論,對於太史慈的槍法。小弟多少還是有些了解的,眼下別看那太史享一直處於被動,可也許下一秒,他就有可能轉敗為勝!”
在場除了劉備之外。第二個希望龔都落敗的,無疑就是關羽,因為隻有如此,他才有機會讓關平出戰太史享,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兒子要比太史慈的兒子更加出色。
嘩!
而就在這時,城下的戰局也果然如關羽所料般突發變故。隻見那一直被龔都壓製了五十餘合的太史享在躲過龔都一記橫掃後突然暴起,槍勢如電,攜雷霆之勢迅猛的刺向龔都腰間。
龔都大驚,忙扭腰閃避,最終雖然順利躲過,可因為身體傾斜度太大,右側又沒有馬鐙可以保持平衡,便導致他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身體,一個翻滾墜下了戰馬,而正當龔都摔的頭暈目眩之際,太史享卻是得勢不饒人,驅馬一槍貫穿了龔都的咽喉。
“這……”
眼睜睜看著前一秒還氣勢如虹的龔都突然被太史享一槍斃命,現場約莫沉寂了一秒,隨即錦帆陣中便驟然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而城頭上的劉備軍則一個個如喪考妣,士氣大降。
王衝哈哈一笑,心情大好,對太史慈道:“子義,元複不驕不躁,對敵沉穩,倒已頗俱乃父之風!”
太史慈似乎也對太史享的表現很是滿意,臉上都樂得笑開了花。
殺了龔都之後,太史享任由敵軍士卒將其屍體收走,長槍朝城上一指,跋扈道:“還有哪個不怕死的想來領教小爺的槍法!”
這句話把劉備麾下的將領氣的不輕,可是關張等人皆有自己的傲氣,跟一個小輩去交戰,哪怕贏了也沒什麽值得稱道的,反而有可能被安上一個以大欺小的罵名。
最終,還是與龔都同為黃巾將領的劉辟站了出來,殺氣騰騰道:“主公,末將請戰!”
劉辟此舉無疑正合了劉備的心意,心想劉辟的武藝差不多也就龔都那個層次,應該也不會是太史享的對手,最好能跟龔都一樣死在太史享的手上,如此,自己便能將所有兵馬都牢牢的控製在自己的手上,至於士氣問題,有關張趙三員大將在,到時讓他們出陣,還怕贏不了錦帆?
可是正當劉備打算允諾劉辟的請戰之時,關羽卻開口了:“大哥,錦帆出戰者,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後生晚輩,若是讓劉將軍出戰,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正好坦之隻虛長對方幾歲,又學了小弟幾層本領,不若就由他去出城迎戰,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這……”劉備很明顯的猶豫了,畢竟這可是個將劉辟除去的大好機會,可是這時候,他又偏偏不得不顧及關羽的感受。
“大哥若是擔憂坦之的安危,小弟當親自陪他出城,在旁掠陣!”關羽很明顯誤會了劉備遲疑的原因,這讓劉備有些苦口難言,最終亦隻得點了點頭,緊緊握住關平的手囑托道,“那太史享武藝不俗,坦之與之交戰時要萬千當心,萬不可冒進!”
關平感動不已,沉聲道:“大伯放心,小侄必親手斬下其頭顱來助漲我軍威勢!”
言罷,便提起大刀毅然下了城牆。(未完待續。)
太史享大聲回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小爺我乃東萊太史享是也!”
聞言,城頭之上的劉備眉頭一皺:“太史享?此人莫非是太史子義之子?”
關羽捋著自己的美須髯,淡淡說道:“虎父無犬子,那王衝與太史慈既然允許其出戰,想來武藝定然不差!”
說到這裏,關羽還若有深意的看了自己那已經二十歲出頭的長子關平一眼,使得後者頓時精神一震,激動不已。
要知道關平可是很清楚自己父親那從不想弱於他人的高傲脾性,若是城外一戰取勝的是太史享,關羽極有可能會派自己出戰,所為的,就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比其他人的兒子要差。
此時,城外的龔都聽得太史享的聲音稚嫩異常,看其長相,不過是一十六七歲的少年,當即輕蔑的哈哈大笑:“錦帆是沒人了嗎?竟然隻派了你這麽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迎戰!”
太史享毫不示弱的回應道:“對付你這種不入流的貨色,有小爺出馬足矣!”
龔都一聽,感覺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當下勃然大怒,縱馬殺上前來:“少逞口舌之利,小子,受死!”
“怕你不成?”太史享夷然不懼,迅速拍馬與龔都戰成一團。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太史享從小就跟隨太史慈習練槍法,雖然太史慈離家許久,但太史享卻從未放下過自己的武藝,再加上這段時間,他一直都跟隨在王衝身邊,與丁奉梅成一起學習武藝兵法,耳濡目染之下,這眼界自然也高了許多,區區龔都。他又怎會放在眼裏?
太史享跟丁奉、梅成同歲,比張泉小一歲,虛歲也才十七,身體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在力量上要比壯年的龔都弱了許多,不過論及槍法,卻是十個龔都也未必及不上他。
太史慈的槍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穩’,不急不躁。以守為主,守中帶攻,一旦窺得對方破綻,可在瞬間轉守為攻,以求一擊必殺,當年在神亭嶺,太史慈正是憑借這套槍法與天賦異稟,攻擊霸道的孫策戰成了平手。
所以眼下見太史享在龔都瘋狂的攻擊下隻能被動防禦,太史慈卻依然神色如常,因為龔都攻得越急。破綻就越多,太史享取勝的機會反而會變得更大。
不過城牆上的劉備看不懂這些門道,見太史享被龔都壓製的毫無還手之力,不禁有些失望,下意識歎道:“看來此子還是嫩了一些!”
劉備此言一出,眾人皆疑惑的向他看來,怎麽聽這語氣,劉備反倒很希望龔都戰敗一樣?唯獨徐庶若有所思,很快便猜透了劉備內心的想法。
“大哥切莫過早下定論,對於太史慈的槍法。小弟多少還是有些了解的,眼下別看那太史享一直處於被動,可也許下一秒,他就有可能轉敗為勝!”
在場除了劉備之外。第二個希望龔都落敗的,無疑就是關羽,因為隻有如此,他才有機會讓關平出戰太史享,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兒子要比太史慈的兒子更加出色。
嘩!
而就在這時,城下的戰局也果然如關羽所料般突發變故。隻見那一直被龔都壓製了五十餘合的太史享在躲過龔都一記橫掃後突然暴起,槍勢如電,攜雷霆之勢迅猛的刺向龔都腰間。
龔都大驚,忙扭腰閃避,最終雖然順利躲過,可因為身體傾斜度太大,右側又沒有馬鐙可以保持平衡,便導致他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身體,一個翻滾墜下了戰馬,而正當龔都摔的頭暈目眩之際,太史享卻是得勢不饒人,驅馬一槍貫穿了龔都的咽喉。
“這……”
眼睜睜看著前一秒還氣勢如虹的龔都突然被太史享一槍斃命,現場約莫沉寂了一秒,隨即錦帆陣中便驟然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而城頭上的劉備軍則一個個如喪考妣,士氣大降。
王衝哈哈一笑,心情大好,對太史慈道:“子義,元複不驕不躁,對敵沉穩,倒已頗俱乃父之風!”
太史慈似乎也對太史享的表現很是滿意,臉上都樂得笑開了花。
殺了龔都之後,太史享任由敵軍士卒將其屍體收走,長槍朝城上一指,跋扈道:“還有哪個不怕死的想來領教小爺的槍法!”
這句話把劉備麾下的將領氣的不輕,可是關張等人皆有自己的傲氣,跟一個小輩去交戰,哪怕贏了也沒什麽值得稱道的,反而有可能被安上一個以大欺小的罵名。
最終,還是與龔都同為黃巾將領的劉辟站了出來,殺氣騰騰道:“主公,末將請戰!”
劉辟此舉無疑正合了劉備的心意,心想劉辟的武藝差不多也就龔都那個層次,應該也不會是太史享的對手,最好能跟龔都一樣死在太史享的手上,如此,自己便能將所有兵馬都牢牢的控製在自己的手上,至於士氣問題,有關張趙三員大將在,到時讓他們出陣,還怕贏不了錦帆?
可是正當劉備打算允諾劉辟的請戰之時,關羽卻開口了:“大哥,錦帆出戰者,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後生晚輩,若是讓劉將軍出戰,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正好坦之隻虛長對方幾歲,又學了小弟幾層本領,不若就由他去出城迎戰,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這……”劉備很明顯的猶豫了,畢竟這可是個將劉辟除去的大好機會,可是這時候,他又偏偏不得不顧及關羽的感受。
“大哥若是擔憂坦之的安危,小弟當親自陪他出城,在旁掠陣!”關羽很明顯誤會了劉備遲疑的原因,這讓劉備有些苦口難言,最終亦隻得點了點頭,緊緊握住關平的手囑托道,“那太史享武藝不俗,坦之與之交戰時要萬千當心,萬不可冒進!”
關平感動不已,沉聲道:“大伯放心,小侄必親手斬下其頭顱來助漲我軍威勢!”
言罷,便提起大刀毅然下了城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