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都給我回來,老子還沒死呢,你們跑什麽!?”


    蔡瑁騎在馬上聲嘶力竭的大吼,希望能夠挽回頹勢,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


    或許蔡瑁身邊的一兩千士卒確實知道他還活著,但是大勢早已不可改變。


    前方的兩翼兵馬,在錦帆的強攻下兵敗如山倒,周泰領兵順勢掩殺,潰卒被碾壓著一路往回逃竄,頓時將後方的陣型衝擊的七零八落。


    很快,鐵衛營就衝破了刀盾兵的封鎖,其中一小部分上前將身處圍攻之中的周虎解救了出來,剩餘的士卒,則都殺氣騰騰的飛撲向蔡瑁。


    張允領一軍勉強擋住鐵衛營的衝鋒,回身急急勸道:“都督,大勢已去,不可久留,速退!!”


    蔡瑁臉上閃過一抹不甘,一想到回去之後必然要被黃祖冷嘲熱諷,他的心裏就忍不住一陣憋屈難受。


    “休走了蔡瑁狗賊!!”


    這時,周泰亦領兵殺至,手中大刀舞動如風,戰馬在敵軍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轉眼,距離蔡瑁就隻剩下數十步之遙。


    蔡瑁見狀肝膽俱裂,終於心生退意,於是快速調轉馬頭,下令道:“撤!!”


    “追!!!”


    周泰神色冷峻,率軍一路狂追,殺的荊州上下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邾縣城外,黃祖領兵整齊排列在城門兩側,掩護著潰卒逃入城中。


    周泰見黃祖早有防備,知道邾縣難取,倒也沒有強求,立即下令退了回來。


    黃祖很謹慎,並沒有貿然出擊,畢竟他的手上就隻剩下七千兵力,要是不小心中了錦帆的埋伏,別說是邾縣了,也許連後方的西陵都保不住。


    此戰,錦帆殺敵上萬。俘敵近三千,不過自身付出的代價也同樣不小,士卒戰死了四千餘人,鐵衛營更是傷亡過半。


    毫無疑問。經此一役,若無援兵,他們接下來就隻能被動的防守。


    好在荊州軍也被打掉了心氣,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應該不會再貿然出擊。


    ———————————————————————————————


    畫麵切回江東。


    收到王衝命令的魏延。隻留了一千兵力繼續駐守烏程,而他自己,則率領剩下的七千大軍過東苕溪,在孫權南下的必經之路上安下了營寨。


    隨著出兵餘杭的行動無疾而終,魏延要比之前謹慎了許多,他已經違背過一次王衝的將令,若是接下來再不老老實實的按照王衝的命令行事,一旦被孫權順利逃入會稽,那他頭上的這顆腦袋,估計就真離搬家不遠了。


    與此同時。身處於潛的賀齊,也率領三千兵馬再次卷土重來。


    王衝給賀齊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死死的拖住餘杭的呂範跟陸遜,阻止他們北上與孫權南北夾攻魏延。


    十幾天前的餘杭之戰,是賀齊加入錦帆以來的第一戰,他原本是想盡快攻下餘杭來向王衝證明自己的能力的,可誰想事與願違,輕敵冒進的他反中了對方的火攻之計,被逼灰頭土臉的逃回了於潛。


    那一戰,讓賀齊丟盡了顏麵。如今,他暗暗發誓決不再讓自己重蹈覆轍。


    餘杭。


    呂範火急火燎的找來陸遜議事:“伯言,眼下魏延率七千大軍截住了主公的南下之路,我想。我們必須要做些什麽才行,不然隨著王衝的錦帆主力追至,主公必然凶多吉少!”


    陸遜擺手道:“將軍勿急,吳縣有周都督率五千兵力駐守,王衝短時間內,應該追不上主公的!”


    “可若是錦帆徑直繞過吳縣呢?”呂範搖搖頭。凝重道,“為了替主公爭取時間,都督根本沒有多餘的選擇,而他一旦出城,怕是……”


    “……”陸遜聞言沉默了一下,皺眉道,“此事倒確實有些麻煩。”


    呂範黯然歎息道:“目前我江東已危如累卵,唯有想辦法讓主公順利進入會稽,方才能取得那麽一絲喘息之機!”


    陸遜問:“將軍打算怎麽做?”


    呂範滿懷希望的看著陸遜:“伯言,可有把握在一日之內擊退賀齊?”


    陸遜苦笑道:“將軍未免也太看得起小生了,賀公苗經曆先前一敗,此來必定步步為營,小心謹慎,要在一日之內將其擊敗,何其難也?”


    沒有從陸遜這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呂範頓如泄氣皮球一般頹廢了下來:“連伯言也無計可施嗎?這該如何是好?”


    陸遜笑道:“其實小生一直都很好奇,將軍為何非得要擊敗賀齊才敢北上?”


    “當然是為了避免餘杭失……”呂範說到一半,好似想到了什麽,突然瞪大眼睛盯著陸遜,驚問道,“莫非伯言的意思是,直接放棄餘杭嗎!?”


    “有何不可呢?”陸遜微笑點頭道,“主公南下會稽不一定非得要走餘杭,往餘杭東側的錢唐走一樣也可以!”


    呂範憂慮道:“話雖如此,但若是賀齊取下餘杭後,又發兵把錢唐一起占了又該如何?”


    “將軍想多了!”陸遜自信道,“賀公苗此次出兵,斷不敢再輕敵冒進,所以我們乘著夜色離開餘杭,他疑神疑鬼之下,未必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如果將軍實在放心不下,可立即派人向會稽太守孫邵求援,讓他盡快領兵北上入駐錢唐,以保我軍後撤之路暢通無阻!”


    會稽太守孫邵,雖然姓孫,但其實並非孫氏族人,早年的他,曾是北海太守孔融帳下的功曹,被孔融稱讚為可擔任朝廷要職的人才,後來隨劉繇南下揚州,在劉繇被孫策擊敗後便降了江東,在曆史上,這個時候的孫邵已經被孫權任命為廬江太守,隨即又遷為車騎長史,在孫權稱王後,更是被任命為吳國的首任丞相。


    不過現在廬江落在了錦帆手上,孫邵的職務自然也就發生了變更。


    “對呀,我怎麽沒想到,我們在會稽還有五千大軍呢?”被陸遜這麽一提醒,呂範頓時眼睛一亮,激動道,“若是長緒(孫邵字)能及時發兵來援,主公要撤入會稽,無疑將輕鬆許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錦帆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少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少衝並收藏三國之錦帆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