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之中,當劉磐機智的讓軍隊化整為零,逃入那四通八達的弄堂小巷時,無疑大大增加了錦帆的追擊難度。


    劉曄沒有傻傻的讓士卒追進去,饒遷不在,他們對臨湘城的構造一無所知,若是貿然入內,不僅會被對方繞的暈頭轉向,怕還要折損不少的兵馬。


    領兵從大路直奔東門,不論劉磐將軍隊分得多散,他們最終的目的總歸是要逃出城池,劉曄這一手釜底抽薪,可以從源頭上掐滅荊州軍所有的希望。


    眼下寅時已過,卯時到來,再有半個時辰,天色就會放亮,到時候,隻要荊州軍還沒有逃出城池,他們就絕難再躲過錦帆鋪天蓋地的搜捕。


    往東門趕出沒有多久,隻見迎麵殺來一支軍隊,人數大約在五六百人左右,劉曄猜測對方可能是特意前來馳援的東門守軍,當下喜不自禁,因為他們隻需在此處殺敗這支軍隊,便能輕易的控製住無人把守的東門城牆。


    蘇飛率軍迎頭痛擊,對方人數太少且士氣低迷,隻堅持了短短幾分鍾,便轟然潰散開來,一時間降的降,逃的逃,哪裏還能對錦帆造成半點威脅?


    劉曄留下一軍看守降俘,自己則領著大軍繼續東進。


    半刻鍾後,劉曄順利抵達臨湘東門。


    然而出乎劉曄意料的是,此時的城門已經大開,兩側的小巷之中,正有大批的荊州士卒竄出,瘋狂的湧向城外。


    “不好,來晚一步!”劉曄臉色一變,立即帶兵堵死了城門。


    天色尚暗,窮寇莫追,對於先一步逃出臨湘城去的荊州士卒,劉曄已經不想再追,但至今還逗留在城內的……抱歉,劉曄一個也不會再讓他們出城。


    “殺!!!”


    為了活命,城內的荊州士卒悍然對錦帆發起了衝鋒。不過當他們發現自己不論怎麽努力,都破不開錦帆的封鎖之後,內心頓時被一股濃濃的絕望所籠罩,士氣亦跟著急轉直下。


    劉曄乘機高喊一聲:“降者不殺!!!”


    聞言。已喪失抵抗之心的荊州士卒,大部分都順勢放下手中武器,選擇了投降,剩下的一小部分,則是轉身就逃。再一次遁入了漆黑的小巷。


    對此,劉曄並沒有太過在意。


    大局已定,這些散兵潰卒群龍無首之下,根本翻騰不出多大的浪花,待天一亮,錦帆發動全城搜捕,他們終將無所遁形。


    隨著東門的戰鬥告一段落,臨湘城正式易主,喧囂的喊殺聲逐漸消退,整座城池重新陷入死寂。隻不過彌漫在空氣之中的硝煙氣息,卻久久無法消散。


    此戰,錦帆殺敵近三千,俘敵兩千餘(其中包括饒遷麾下的六百西門守軍),最終順利逃出臨湘城的荊州士卒,恐怕不會超過千人,至於錦帆自身的傷亡,則大概在八百人上下。


    長沙太守韓玄見勢不妙,在第一時間逃離了臨湘,當饒遷領兵殺至。太守府早已人去樓空。


    事實上,此前突然現身攔住錦帆去路的那支東門守軍,就是被韓玄調派過來的,其目的。自然是為了讓他們當替死鬼,好為自己爭取足夠的逃離時間。


    不過韓玄此舉,倒也頗有些歪打正著,畢竟要不是錦帆在這支東門守軍身上耽擱了好幾分鍾,劉磐跟黃忠,未必能及時逃出臨湘。


    此番奪取臨湘。錦帆大獲全勝,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孫賁至今還昏迷不醒。


    黃忠那一箭力道很大,直接射穿了孫賁的護心鏡,即便如此,箭頭依然有一寸沒入孫賁的胸口。


    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距離,隻要箭頭再往內深入小半寸,也許孫賁當場就已經一命嗚呼。


    經過醫匠的搶救,孫賁的傷勢總算得到了控製,但至於何時能醒?也許隻有老天才知道。


    如今,錦帆雖然占據了臨湘,但城內世家林立,局勢依然雲詭波譎。


    因為甘寧還要領兵去對付王威,並不能在臨湘逗留太久,所以便讓劉曄與徐盛率五千士卒坐鎮臨湘以控大局。


    甘寧相信以劉曄之智再配上徐盛之勇,足以讓臨湘城固若金湯。


    自湘水乘船回歸羅縣,甘寧立即讓董襲接替重傷的孫賁去監視江津港與公安港的一舉一動,隻要接下來,他們能順利阻止王威大軍南渡,以荊南四郡加起來都不足兩萬的兵力,又如何能敵得過錦帆的數萬雄獅?


    ————————————————————————————————


    建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山陰。


    天空一如既往的飄著小雨,大地水霧茫茫,遠處群山氤氳繚繞,若隱若現,好似人間仙境。


    孫權倚在院子旁的廊柱上,目光呆滯的仰望著灰蒙蒙的蒼穹,心中思緒萬千。


    猶記得一年多以前,他剛接替長兄孫策成為江東之主時,還曾心潮澎湃的立下過要開創一個巨大盛世的宏願,可惜沒幾日,他的這一願望就隨著錦帆的大舉來犯而宣告破產。


    其實一直以來,孫權都想不明白,自己怎麽會鬥不過那水寇出身的王衝?


    論天時,自己坐擁江東四郡,而王衝卻隻有一個殘破的淮南,兩者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論地利,自己有大江作為天然的屏障,南方的山越又隻是小患,根本不足為慮,而王衝,卻還要兼顧北方的強敵,這一點,占優的似乎還是自己。


    論人和,王衝得罪了淮南世家,內部根基不穩,而自己,則有江東豪族的鼎力支持,相較之下,又是天壤之別。


    論能力,自己從小就飽讀詩書,學識過人,而王衝不過一介水寇,又能識得幾個大字?在這一點上,更無法與自己相比。


    可為什麽,自己明明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能力又遠比王衝出眾,卻偏偏慘敗在了他的手中?


    這個問題,實在困擾了孫權太久,可是至今,他都沒有找到答案。


    如果王衝知道他的想法,定然會笑掉大牙,然後告訴他,其實原因很簡單,就一個,無非是你的腦子出了問題。


    說到底,孫權還是太年輕了,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太過簡單。


    要知道,戰爭,可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數據對比,要不然去年在官渡,勝的就應該是袁紹而不是老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錦帆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少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少衝並收藏三國之錦帆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