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衍年紀雖然小,但他從小就在權貴圈兒裏長大。</p>
他骨子裏跟侯夫人一般,把那些依附與虞家的人都當成了可以隨意犧牲、隨意利用的工具人。</p>
當然了,為了彰顯上位者的仁慈。</p>
等虞衍重新振興了虞家後,而那個公孫大郎又還活著的話,虞衍不吝嗇於多加恩賞。</p>
呃,就算公孫大郎不幸在流放路上夭折,或是在邊城熬不住而死去,公孫家還有公孫雷等人。</p>
虞家總不會沒了“施恩”的對象。</p>
侯夫人算著時間,準備在公孫雷父子到來前,將虞家的一些後手都告訴兒子。</p>
狡兔三窟。</p>
虞家作為富貴了一兩百年的家族,自然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p>
塢堡、錢糧、部曲、暗衛……這些都是虞家留給自己的後路。</p>
如今虞家闔家都要被流放,侯夫人與公孫雷一通商量,製定了“李代桃僵”的計劃。</p>
除了保住虞家這棵長房嫡出的小幼苗之外,也是要有人去控製那些資源。</p>
否則,時間長了,人心難測,再忠心的奴仆也會生出二心。</p>
另外,最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虞衍能夠有資本、有時間崛起。</p>
那些後手,就是重振虞家的根基。</p>
過去虞衍年紀小,又有虞大將軍和侯夫人頂著,這些秘密也都瞞著他。</p>
現在侯府傾覆,虞衍有機會逃脫流放,就必須承擔起這份重擔。</p>
“承嗣,我給你說——”</p>
就在侯夫人準備把家族最後的底牌和盤托出的時候,外麵響起了鼓噪聲。</p>
侯夫人先是一驚,接著暗自高興:來了!終於來了!</p>
我的承嗣,即將要脫離這個牢籠了。</p>
虞衍也想到了這一層,稚嫩的小臉上滿都是興奮、雀躍。</p>
從小在富貴錦繡窩裏長大,他何曾吃過這樣的苦?</p>
睡著又濕又硬的泥土地,老鼠、虱子、臭蟲亂竄,吃的飯更是餿臭的泔水……</p>
在牢裏待了半個月,他幾乎每天都想直接死掉算了。</p>
這哪裏是活著,分明就是活受罪啊。</p>
終於可以逃脫這個地方了,終於不用跟著一起流放了!</p>
虞衍到底年紀小,還不能完美的控製情緒。</p>
他興奮,他歡喜,他甚至都忘了隔壁牢房裏還有虞家其他房頭的親卷。</p>
二房、四房還好,他們跟虞大將軍同母所出。</p>
虞家風光的時候,這兩房沒少跟著沾光。</p>
唯有三房,因為是庶出,一直都不受家族的待見。</p>
在虞家,幾乎就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p>
若不是貪戀侯府的權勢,三房早就想分家了。</p>
直到侯府出了事,闔家被查抄,三房才後悔不已。</p>
可惜,晚了!</p>
沒有分家,那就是一家人。</p>
三房一家幾口,也都被判處流放。</p>
三房上下那叫一個悔啊,更是暗搓搓的埋怨大房害人,憑白連累他們三房跟著一起受苦。</p>
</p>
唯一讓三房覺得心理平衡的是,侯夫人這樣的尊貴人,也跟他們一起蹲大牢。</p>
看著素日高貴矜持的侯夫人,像個狼狽的賤民一般,和他們一起睡地板、吃泔水,三房上下那扭曲的心,瞬間得到了撫慰!</p>
當然,人家侯夫人到底跟他們不一樣。</p>
哪怕身陷令圄,也有娘家的親卷,或是虞大將軍的舊部跑來探望。</p>
尤其是虞家被判處流放,而不是族誅,跑來探望侯夫人的人就更多了。</p>
諸多“訪客”中,公孫雷最為顯眼。</p>
“哼,這人整天說什麽‘深受虞家大恩’,一副知恩圖報的模樣。”</p>
“……這會兒跑來跟大嫂滴滴咕咕,還不定在商量什麽大事呢。”</p>
“瞧瞧!又背著咱們悄悄商量呢,哎,你說,他們是不是有什麽計劃?”</p>
三夫人看得眼熱,每次都拉著自家丈夫或是自家兒女咬耳朵。</p>
她嚴重懷疑,精明奸詐的大嫂,一定背著他們做了什麽。</p>
比如——</p>
“他們是不是要把虞衍弄出去?”</p>
此刻,聽到外麵有喧鬧聲,而侯夫人、虞衍這對母子居然露出了歡喜的表情。</p>
一直在腦補,幾乎要腦補到真相的三夫人,瞬間就有了猜測。</p>
“不會吧!承嗣可是世子。”</p>
虞家三郎三十多歲的年紀,看著十分平庸。</p>
他有氣無力的靠在牢房的牆壁上,任由虱子在頭發、胡須裏肆虐。</p>
聽到自家妻子不靠譜的猜測,懶懶的回了一句。</p>
“怎麽不可能?大嫂的娘家可是郡王府,虞衍身上有皇家的血脈!”</p>
三夫人說道這裏的時候,語氣裏滿都是羨慕、嫉妒。</p>
大家都是人,卻一出生就被分了三六九等。</p>
看看人家侯夫人,皇家宗室女,祖母還是宮裏輩分最高、壽數最長的太妃。</p>
及笄後嫁人,也是嫁給了京中有名的世家子、少年將軍虞繼。</p>
如今虞繼闖了禍,自己死在了邊城,也連累了整個虞家。</p>
要是擱在別的武將,似虞繼這般“貪功冒進”、“昏聵誤國”,估計都要被抄家滅族。</p>
但虞家呢,隻是被流放。</p>
這其中,就有侯夫人的功勞。</p>
“等等,我記得那個公孫雷家裏有個大郎,年紀跟虞衍差不多——”</p>
三夫人的頭腦非常靈活,腦補的功力也十分強大。</p>
她湊到丈夫跟前,小聲的咬耳朵,“哎,你說,他們會不會來個李代桃僵?”</p>
虞三郎猛地睜開眼睛,死死的盯著三夫人,“禁言!這樣的話,能混說嘛?”</p>
偷梁換柱的把流放犯人弄走,這是妥妥的欺君罔上。</p>
若是敗露了,興許還會連累虞家呢。</p>
他們都被流放三千裏了,若是再“罪加一等”,豈不是要被砍頭?</p>
“我怎麽就渾說了?”</p>
三夫人被丈夫訓斥,心裏很是委屈。</p>
她不忿的衝著侯夫人母子的方向努努嘴,“你自己看,這都什麽時候了,你的好大嫂和好侄兒卻還一副歡天喜地的模樣!”</p>
“哼,若是沒有好事?他們會這般高興?”</p>
虞三郎順勢看向侯夫人和虞衍。</p>
呃,侯夫人倒是沒有歡天喜地,但虞衍明顯的喜形於色啊。</p>
這、是個什麽情況?</p>
難道大嫂背著大家,真的做了什麽?</p>
“我剛才都說了,虞衍不隻是咱們虞家人,他還身負皇家血脈。”</p>
“就算宮裏知道大嫂弄鬼,估計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p>
“畢竟咱們這些人,可還都乖乖的流放邊城呢。”</p>
反正有替罪羊,反正虞家也被抄了,聖人的火氣估計也消得差不多。</p>
虞衍呢,隻是個十歲的半大孩子,就算偷換身份的逃出去,他又能掀起什麽浪?</p>
三夫人一通話,狀似荒唐,卻又有幾分歪理。</p>
虞三郎聽著都有幾分認可。</p>
但他還是遲疑的表示,“應該不會吧!”</p>
那個公孫雷,原配死了不到一個月就續娶,很顯然不是個有情義的人。</p>
這樣自私又市儈,隻知道自吹自擂的小人,能夠舍出自己的親骨肉去救旁人?!</p>
“有什麽不會的!哼,他又不是隻有大郎一個兒子!”</p>
“再者,前妻生的不受寵的兒子,換得一個俠義的美名,多值啊!”</p>
“還有啊,我就不信你不知道,你的好大哥好大嫂會沒個後手。”</p>
“都不用等虞家東山再起,隻虞家隱在暗處的那些財物,就夠公孫雷當個富家翁了……”</p>
還別說,三夫人小心眼兒歸小心眼兒,腦子卻非常好使。</p>
她的猜測已經非常接近真相了。</p>
“……就算是這樣,你也不能亂說!”</p>
虞三郎雖然跟虞大將軍不是同母所出,平日裏,因為嫡庶什麽的,也沒少受委屈。</p>
但他卻非常明白“家族”的重要性。</p>
他更明白損人一定要利己的道理。</p>
而就目前而言,就算猜到了侯夫人的計劃,三房跑去舉報,也不會讓自己脫罪。</p>
反而會落個手足相殘、罔顧親情的罵名。</p>
連三夫人一個婦道人家都相信,虞大將軍還留有後手。</p>
虞三郎一個在外麵替虞家料理庶務的男人如何沒有猜測?</p>
虞家的暗衛、部曲,這些人,隻認嫡枝的家主。</p>
似虞三郎這樣的旁支,若是做出了侵害嫡枝利益的事兒,那些人會毫不留情的下殺手!</p>
虞三郎在牢裏這段時間,早已把利弊權衡清楚——</p>
事到如此,既然已經無法跟虞家切割,那就隻能跟大房“同舟共濟”。</p>
最不濟,也能落個有情義、顧大局的好名聲。</p>
將來虞家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他虞三郎也就能從無足輕重的庶孽,變成了同患難的親兄弟!</p>
虞三郎有了決斷,便嚴聲嗬斥妻子,“不管大嫂做了什麽,都是為了虞家!我等既不能幫大嫂的忙,那就不要拖後腿!”</p>
虞三郎說這話的時候,略略抬高了一下音量,正好可以讓隔壁牢房的侯夫人聽到。</p>
侯夫人抿抿嘴,聰明如她,當然聽出了虞三郎的言下之意。</p>
她垂下眼瞼,唔,三房倒也不全是蠢的。</p>
虞三郎或許有些小算計,但還是能夠顧全大局的。</p>
就算不是為了大局,他能做關鍵時候不犯蠢,也是很好的。</p>
看來,以後倒是可以給三房一些機會。</p>
“楊縣君,虞小郎君,少卿大人請二位上堂!”</p>
差役對侯夫人母子還算客氣。</p>
永安侯府被查抄,差役不能稱呼侯夫人為“夫人”。</p>
不過,侯夫人未出閣時,因為是宗室女,得了個縣君的誥封。</p>
現在差役稱呼她為楊縣君,倒也算合理。</p>
“多謝!敢問這位郎君,少卿讓我母子上堂,所為何事?”</p>
侯夫人扶著虞衍的手站起來,略略整理了一下儀容,客氣的問了一句。</p>
“有個桉子,少卿想問縣君幾句話!”</p>
差役客氣歸客氣,不該說的話,卻半句都沒露。</p>
桉子?</p>
什麽桉子?</p>
不就是讓公孫大郎去公堂上“自首”嘛,承認自己是虞衍。</p>
侯府被查抄那天,他恰巧在侯府玩耍。</p>
因為調皮,與世子互換了衣裳,官差按照服飾抓人,便誤把“公孫大郎”當成了侯府世子收押。</p>
……這是侯夫人跟公孫雷事前商量好的說辭。</p>
或許有些漏洞,但少卿是聰明人。</p>
聖人都沒有對虞家趕盡殺絕,如今侯夫人不過是想方設法的讓自家獨苗苗逃過流放之苦,大理寺少卿應該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p>
隻要虞家和公孫家一口咬定,就算少卿不肯放水,他也不至於過分嚴查。</p>
侯夫人還暗中聯係了自己的娘家,想著如果真要有個萬一,就讓父親或是兄長跟大理寺卿好好談談。</p>
都是京中的權貴,大理寺卿應該不會把事情做絕!</p>
侯夫人幾乎把事情都預想到了,但此刻,聽到差役說什麽“桉子”,她還是有種不好的預感。</p>
等到了公堂,聽完少卿的講述,以及公孫雷的供述,侯夫人險些暈過去——</p>
這哪裏是什麽不好的預感!</p>
分明就是天塌地陷!</p>
“……公孫雷,你說你讓翠霞偷偷換了我的兒子?”</p>
用力掐著掌心,疼痛讓侯夫人恢複了些許理智。</p>
她咬著牙,從牙縫裏擠出這一句話。</p>
不是曾經的“公孫大俠”,而是直呼其名。</p>
侯夫人此時對公孫雷生不出半點尊敬,她生吃了這個小人的心思都有!</p>
“是!夫人,我、我對不起大將軍,對不起您!”</p>
“現在,侯府已然變成這個樣子,就、就讓兩個孩子各歸各位吧。”</p>
公孫雷當然聽出侯夫人對他的憤恨。</p>
他滿臉羞愧,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p>
可大理寺少卿就坐在高位上,而他也已經把話說了出來。</p>
此時,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p>
當然,為了表明自己的不得已,他說話的時候,還不忘衝著侯夫人使了個眼色——</p>
夫人哎,這隻是權宜之計。</p>
不管怎樣,先把世子從大牢裏救出來再說。</p>
侯夫人看到公孫雷擠眉弄眼的樣子,心裏略略生出些許希望。</p>
或許,“換子”什麽的,跟那個李代桃僵的計劃不一樣。</p>
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好歹能把自己的兒子摘出去。</p>
隻是,隨後公孫雷的妻子周氏,也就是丫鬟翠霞,被公堂威勢一陣恫嚇,她自己也忍不住胡思亂想,竟說了句:</p>
“大人,冤枉啊,當初我隻是看在翠珠姐姐的麵子上,幫公孫大俠一個忙,其他的,我什麽都不知道!”</p>
公孫雷:……</p>
什麽情況?</p>
我不過是隨口一扯,你怎麽還順著謊話往下編了。</p>
何甜甜冷笑:……這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大難來了,夫妻倆不說同舟共濟,反而相互推諉、相互構陷。</p>
侯夫人也禁不住生出了懷疑:</p>
難道承嗣真不是我的兒子,公孫雷這廝,夥同了翠霞這個賤婢,偷偷把孩子給換了?!</p>
他骨子裏跟侯夫人一般,把那些依附與虞家的人都當成了可以隨意犧牲、隨意利用的工具人。</p>
當然了,為了彰顯上位者的仁慈。</p>
等虞衍重新振興了虞家後,而那個公孫大郎又還活著的話,虞衍不吝嗇於多加恩賞。</p>
呃,就算公孫大郎不幸在流放路上夭折,或是在邊城熬不住而死去,公孫家還有公孫雷等人。</p>
虞家總不會沒了“施恩”的對象。</p>
侯夫人算著時間,準備在公孫雷父子到來前,將虞家的一些後手都告訴兒子。</p>
狡兔三窟。</p>
虞家作為富貴了一兩百年的家族,自然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p>
塢堡、錢糧、部曲、暗衛……這些都是虞家留給自己的後路。</p>
如今虞家闔家都要被流放,侯夫人與公孫雷一通商量,製定了“李代桃僵”的計劃。</p>
除了保住虞家這棵長房嫡出的小幼苗之外,也是要有人去控製那些資源。</p>
否則,時間長了,人心難測,再忠心的奴仆也會生出二心。</p>
另外,最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虞衍能夠有資本、有時間崛起。</p>
那些後手,就是重振虞家的根基。</p>
過去虞衍年紀小,又有虞大將軍和侯夫人頂著,這些秘密也都瞞著他。</p>
現在侯府傾覆,虞衍有機會逃脫流放,就必須承擔起這份重擔。</p>
“承嗣,我給你說——”</p>
就在侯夫人準備把家族最後的底牌和盤托出的時候,外麵響起了鼓噪聲。</p>
侯夫人先是一驚,接著暗自高興:來了!終於來了!</p>
我的承嗣,即將要脫離這個牢籠了。</p>
虞衍也想到了這一層,稚嫩的小臉上滿都是興奮、雀躍。</p>
從小在富貴錦繡窩裏長大,他何曾吃過這樣的苦?</p>
睡著又濕又硬的泥土地,老鼠、虱子、臭蟲亂竄,吃的飯更是餿臭的泔水……</p>
在牢裏待了半個月,他幾乎每天都想直接死掉算了。</p>
這哪裏是活著,分明就是活受罪啊。</p>
終於可以逃脫這個地方了,終於不用跟著一起流放了!</p>
虞衍到底年紀小,還不能完美的控製情緒。</p>
他興奮,他歡喜,他甚至都忘了隔壁牢房裏還有虞家其他房頭的親卷。</p>
二房、四房還好,他們跟虞大將軍同母所出。</p>
虞家風光的時候,這兩房沒少跟著沾光。</p>
唯有三房,因為是庶出,一直都不受家族的待見。</p>
在虞家,幾乎就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p>
若不是貪戀侯府的權勢,三房早就想分家了。</p>
直到侯府出了事,闔家被查抄,三房才後悔不已。</p>
可惜,晚了!</p>
沒有分家,那就是一家人。</p>
三房一家幾口,也都被判處流放。</p>
三房上下那叫一個悔啊,更是暗搓搓的埋怨大房害人,憑白連累他們三房跟著一起受苦。</p>
</p>
唯一讓三房覺得心理平衡的是,侯夫人這樣的尊貴人,也跟他們一起蹲大牢。</p>
看著素日高貴矜持的侯夫人,像個狼狽的賤民一般,和他們一起睡地板、吃泔水,三房上下那扭曲的心,瞬間得到了撫慰!</p>
當然,人家侯夫人到底跟他們不一樣。</p>
哪怕身陷令圄,也有娘家的親卷,或是虞大將軍的舊部跑來探望。</p>
尤其是虞家被判處流放,而不是族誅,跑來探望侯夫人的人就更多了。</p>
諸多“訪客”中,公孫雷最為顯眼。</p>
“哼,這人整天說什麽‘深受虞家大恩’,一副知恩圖報的模樣。”</p>
“……這會兒跑來跟大嫂滴滴咕咕,還不定在商量什麽大事呢。”</p>
“瞧瞧!又背著咱們悄悄商量呢,哎,你說,他們是不是有什麽計劃?”</p>
三夫人看得眼熱,每次都拉著自家丈夫或是自家兒女咬耳朵。</p>
她嚴重懷疑,精明奸詐的大嫂,一定背著他們做了什麽。</p>
比如——</p>
“他們是不是要把虞衍弄出去?”</p>
此刻,聽到外麵有喧鬧聲,而侯夫人、虞衍這對母子居然露出了歡喜的表情。</p>
一直在腦補,幾乎要腦補到真相的三夫人,瞬間就有了猜測。</p>
“不會吧!承嗣可是世子。”</p>
虞家三郎三十多歲的年紀,看著十分平庸。</p>
他有氣無力的靠在牢房的牆壁上,任由虱子在頭發、胡須裏肆虐。</p>
聽到自家妻子不靠譜的猜測,懶懶的回了一句。</p>
“怎麽不可能?大嫂的娘家可是郡王府,虞衍身上有皇家的血脈!”</p>
三夫人說道這裏的時候,語氣裏滿都是羨慕、嫉妒。</p>
大家都是人,卻一出生就被分了三六九等。</p>
看看人家侯夫人,皇家宗室女,祖母還是宮裏輩分最高、壽數最長的太妃。</p>
及笄後嫁人,也是嫁給了京中有名的世家子、少年將軍虞繼。</p>
如今虞繼闖了禍,自己死在了邊城,也連累了整個虞家。</p>
要是擱在別的武將,似虞繼這般“貪功冒進”、“昏聵誤國”,估計都要被抄家滅族。</p>
但虞家呢,隻是被流放。</p>
這其中,就有侯夫人的功勞。</p>
“等等,我記得那個公孫雷家裏有個大郎,年紀跟虞衍差不多——”</p>
三夫人的頭腦非常靈活,腦補的功力也十分強大。</p>
她湊到丈夫跟前,小聲的咬耳朵,“哎,你說,他們會不會來個李代桃僵?”</p>
虞三郎猛地睜開眼睛,死死的盯著三夫人,“禁言!這樣的話,能混說嘛?”</p>
偷梁換柱的把流放犯人弄走,這是妥妥的欺君罔上。</p>
若是敗露了,興許還會連累虞家呢。</p>
他們都被流放三千裏了,若是再“罪加一等”,豈不是要被砍頭?</p>
“我怎麽就渾說了?”</p>
三夫人被丈夫訓斥,心裏很是委屈。</p>
她不忿的衝著侯夫人母子的方向努努嘴,“你自己看,這都什麽時候了,你的好大嫂和好侄兒卻還一副歡天喜地的模樣!”</p>
“哼,若是沒有好事?他們會這般高興?”</p>
虞三郎順勢看向侯夫人和虞衍。</p>
呃,侯夫人倒是沒有歡天喜地,但虞衍明顯的喜形於色啊。</p>
這、是個什麽情況?</p>
難道大嫂背著大家,真的做了什麽?</p>
“我剛才都說了,虞衍不隻是咱們虞家人,他還身負皇家血脈。”</p>
“就算宮裏知道大嫂弄鬼,估計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p>
“畢竟咱們這些人,可還都乖乖的流放邊城呢。”</p>
反正有替罪羊,反正虞家也被抄了,聖人的火氣估計也消得差不多。</p>
虞衍呢,隻是個十歲的半大孩子,就算偷換身份的逃出去,他又能掀起什麽浪?</p>
三夫人一通話,狀似荒唐,卻又有幾分歪理。</p>
虞三郎聽著都有幾分認可。</p>
但他還是遲疑的表示,“應該不會吧!”</p>
那個公孫雷,原配死了不到一個月就續娶,很顯然不是個有情義的人。</p>
這樣自私又市儈,隻知道自吹自擂的小人,能夠舍出自己的親骨肉去救旁人?!</p>
“有什麽不會的!哼,他又不是隻有大郎一個兒子!”</p>
“再者,前妻生的不受寵的兒子,換得一個俠義的美名,多值啊!”</p>
“還有啊,我就不信你不知道,你的好大哥好大嫂會沒個後手。”</p>
“都不用等虞家東山再起,隻虞家隱在暗處的那些財物,就夠公孫雷當個富家翁了……”</p>
還別說,三夫人小心眼兒歸小心眼兒,腦子卻非常好使。</p>
她的猜測已經非常接近真相了。</p>
“……就算是這樣,你也不能亂說!”</p>
虞三郎雖然跟虞大將軍不是同母所出,平日裏,因為嫡庶什麽的,也沒少受委屈。</p>
但他卻非常明白“家族”的重要性。</p>
他更明白損人一定要利己的道理。</p>
而就目前而言,就算猜到了侯夫人的計劃,三房跑去舉報,也不會讓自己脫罪。</p>
反而會落個手足相殘、罔顧親情的罵名。</p>
連三夫人一個婦道人家都相信,虞大將軍還留有後手。</p>
虞三郎一個在外麵替虞家料理庶務的男人如何沒有猜測?</p>
虞家的暗衛、部曲,這些人,隻認嫡枝的家主。</p>
似虞三郎這樣的旁支,若是做出了侵害嫡枝利益的事兒,那些人會毫不留情的下殺手!</p>
虞三郎在牢裏這段時間,早已把利弊權衡清楚——</p>
事到如此,既然已經無法跟虞家切割,那就隻能跟大房“同舟共濟”。</p>
最不濟,也能落個有情義、顧大局的好名聲。</p>
將來虞家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他虞三郎也就能從無足輕重的庶孽,變成了同患難的親兄弟!</p>
虞三郎有了決斷,便嚴聲嗬斥妻子,“不管大嫂做了什麽,都是為了虞家!我等既不能幫大嫂的忙,那就不要拖後腿!”</p>
虞三郎說這話的時候,略略抬高了一下音量,正好可以讓隔壁牢房的侯夫人聽到。</p>
侯夫人抿抿嘴,聰明如她,當然聽出了虞三郎的言下之意。</p>
她垂下眼瞼,唔,三房倒也不全是蠢的。</p>
虞三郎或許有些小算計,但還是能夠顧全大局的。</p>
就算不是為了大局,他能做關鍵時候不犯蠢,也是很好的。</p>
看來,以後倒是可以給三房一些機會。</p>
“楊縣君,虞小郎君,少卿大人請二位上堂!”</p>
差役對侯夫人母子還算客氣。</p>
永安侯府被查抄,差役不能稱呼侯夫人為“夫人”。</p>
不過,侯夫人未出閣時,因為是宗室女,得了個縣君的誥封。</p>
現在差役稱呼她為楊縣君,倒也算合理。</p>
“多謝!敢問這位郎君,少卿讓我母子上堂,所為何事?”</p>
侯夫人扶著虞衍的手站起來,略略整理了一下儀容,客氣的問了一句。</p>
“有個桉子,少卿想問縣君幾句話!”</p>
差役客氣歸客氣,不該說的話,卻半句都沒露。</p>
桉子?</p>
什麽桉子?</p>
不就是讓公孫大郎去公堂上“自首”嘛,承認自己是虞衍。</p>
侯府被查抄那天,他恰巧在侯府玩耍。</p>
因為調皮,與世子互換了衣裳,官差按照服飾抓人,便誤把“公孫大郎”當成了侯府世子收押。</p>
……這是侯夫人跟公孫雷事前商量好的說辭。</p>
或許有些漏洞,但少卿是聰明人。</p>
聖人都沒有對虞家趕盡殺絕,如今侯夫人不過是想方設法的讓自家獨苗苗逃過流放之苦,大理寺少卿應該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p>
隻要虞家和公孫家一口咬定,就算少卿不肯放水,他也不至於過分嚴查。</p>
侯夫人還暗中聯係了自己的娘家,想著如果真要有個萬一,就讓父親或是兄長跟大理寺卿好好談談。</p>
都是京中的權貴,大理寺卿應該不會把事情做絕!</p>
侯夫人幾乎把事情都預想到了,但此刻,聽到差役說什麽“桉子”,她還是有種不好的預感。</p>
等到了公堂,聽完少卿的講述,以及公孫雷的供述,侯夫人險些暈過去——</p>
這哪裏是什麽不好的預感!</p>
分明就是天塌地陷!</p>
“……公孫雷,你說你讓翠霞偷偷換了我的兒子?”</p>
用力掐著掌心,疼痛讓侯夫人恢複了些許理智。</p>
她咬著牙,從牙縫裏擠出這一句話。</p>
不是曾經的“公孫大俠”,而是直呼其名。</p>
侯夫人此時對公孫雷生不出半點尊敬,她生吃了這個小人的心思都有!</p>
“是!夫人,我、我對不起大將軍,對不起您!”</p>
“現在,侯府已然變成這個樣子,就、就讓兩個孩子各歸各位吧。”</p>
公孫雷當然聽出侯夫人對他的憤恨。</p>
他滿臉羞愧,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p>
可大理寺少卿就坐在高位上,而他也已經把話說了出來。</p>
此時,他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p>
當然,為了表明自己的不得已,他說話的時候,還不忘衝著侯夫人使了個眼色——</p>
夫人哎,這隻是權宜之計。</p>
不管怎樣,先把世子從大牢裏救出來再說。</p>
侯夫人看到公孫雷擠眉弄眼的樣子,心裏略略生出些許希望。</p>
或許,“換子”什麽的,跟那個李代桃僵的計劃不一樣。</p>
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好歹能把自己的兒子摘出去。</p>
隻是,隨後公孫雷的妻子周氏,也就是丫鬟翠霞,被公堂威勢一陣恫嚇,她自己也忍不住胡思亂想,竟說了句:</p>
“大人,冤枉啊,當初我隻是看在翠珠姐姐的麵子上,幫公孫大俠一個忙,其他的,我什麽都不知道!”</p>
公孫雷:……</p>
什麽情況?</p>
我不過是隨口一扯,你怎麽還順著謊話往下編了。</p>
何甜甜冷笑:……這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大難來了,夫妻倆不說同舟共濟,反而相互推諉、相互構陷。</p>
侯夫人也禁不住生出了懷疑:</p>
難道承嗣真不是我的兒子,公孫雷這廝,夥同了翠霞這個賤婢,偷偷把孩子給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