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甜甜眨巴眨巴眼,哦豁,難道翠珠什麽的,也有內情?</p>
“我阿娘說的”這話,也是何甜甜的隨口一說。</p>
何甜甜就是在“欺負”死去的人無法開口說話,所以,才把某些事推到了原主的親娘身上。</p>
剛才她編造這個謊言的時候,還不忘在心裏祈禱——</p>
“鄭氏阿娘,還請您勿怪小女子的信口開河。我也是為你的大郎鳴不平!”</p>
“我相信,如果您還活著,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公孫雷這小人拿著您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去博美名、掙前程!”</p>
都說為母則剛,對於孩子,母親往往更赤誠。</p>
男人或許會為了孝道、仁義、恩情等等原因而犧牲兒女,而絕大多數的女人卻不會。</p>
何甜甜雖然沒有見過原主的生母鄭氏,也不了解她的為人、性格。</p>
但何甜甜相信一個母親的本能。</p>
另外,在公孫雷的話語間,何甜甜也略略聽出了些許門道——</p>
鄭翠珠在臨死前,已經病得虛弱不堪,卻還是殫精竭慮的為兒子籌謀。</p>
她似乎狠狠的坑了公孫雷一把,公孫雷會這般忽視、嫌棄公孫大郎,未嚐沒有遷怒的原因。</p>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p>
能夠把公孫雷這樣沽名釣譽的小人坑的一臉血的鄭翠珠,也絕對不是什麽以夫為天、唯唯諾諾的小婦人。</p>
所以,何甜甜才會篤信,鄭翠珠一定能體諒她利用一個死人的苦衷!</p>
“唉,算了,到底是我對不住你!”</p>
侯夫人嘴裏感歎著,說著言不由衷的話。</p>
不過,因著翠珠當年的事兒,她對於翠珠知道真相卻隱而不告,反倒更相信了幾分。</p>
還是那句話,性本惡。</p>
自私才是人的天性。</p>
翠珠在侯夫人身邊的時候,確實老實、能幹,還非常忠心。</p>
但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兒子,也就生出了自己的小心思。</p>
若是再有個“往日舊怨”,翠珠連心理負擔都沒有——我不是忘恩負義,我是在報仇!</p>
</p>
侯夫人以己度人,也就非常能夠理解翠珠。</p>
消息的來源,有了幾分可信度。</p>
緊接著,侯夫人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你阿娘去世的時候,你才三歲,如何能記得這件事?”</p>
三歲的孩子,記性會這般好?</p>
唔,自己的家翁,英年早逝的虞老侯爺似乎就是個英才。</p>
據說過目不忘!</p>
難道這孩子是得到了祖父的遺傳?</p>
天生就記性好?</p>
嘖,不愧是她生的孩子,虞家的血脈,果然非比尋常。</p>
“不瞞您說,我從小記性就好!”</p>
“再者,阿娘所說的話,太過匪夷所思,我便牢牢記住了。”</p>
何甜甜故意做出一副“我天命不凡”的模樣。</p>
雖然今天才跟侯夫人有了短暫的接觸,但她隱約已經摸準了這位貴人的脈搏——</p>
自詡高貴,階級意識非常強;</p>
自信、張揚,又利益為上。</p>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血緣什麽的,反倒不是最要緊的。</p>
何甜甜了解了侯夫人的性情,又知道目前虞家的困境,自然也就樂得展現自己的“實力”。</p>
果然,看到何甜甜這幅自信、驕傲的模樣,侯夫人眼底閃過一抹欣賞與欣慰。</p>
好啊,好孩子!</p>
隻是,侯夫人欣賞歸欣賞,心底的疑問還是要問清楚。</p>
隻聽她繼續問道:“你阿娘去世後,你也曾數次去侯府,我還見過你!”</p>
說到這裏,侯夫人定定的看著何甜甜:“你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見到我的時候,為什麽不告訴我?”</p>
孩子不是天生孺慕自己的親生父母嘛?</p>
再者,據侯夫人所知,公孫大郎在公孫家過得並不好。</p>
都不用刻意打聽,隻看他常年穿著舊衣服,生得瘦弱的模樣,就知道他的處境。</p>
受了委屈,還知道自己本該是貴人家的孩子,不是更想著認祖歸宗嗎?</p>
何甜甜坦然的回視侯夫人,目光澄澈如水。</p>
她用還顯稚嫩的童音說道,“其實,我對阿娘的話,還是有些不信的。”</p>
“侯府是什麽地方?又沒有遭遇亂世,或是有什麽意外,豈會輕易被人調換孩子?”</p>
“再者,我阿爹是侯府的武功教習,深受侯府大恩,他為何會這麽做?”</p>
公孫雷:……是啊,我為什麽這麽做?</p>
就算貪圖侯府富貴,我也是有腦子的,好不好?</p>
偷梁換柱?</p>
哈,這種事兒一旦被揭穿,輕則蹲大牢,重則被流放、被砍頭!</p>
他嫌自己命太長,還是咋滴?</p>
還有最最關鍵的一點,公孫雷與妻子翠珠的感情並不好。</p>
恨屋及烏,連帶著他對公孫禮這個長子也並不親近。</p>
似公孫雷這樣自私涼薄的人,斷不會為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兒子,而犧牲自己!</p>
公孫雷根本不會犯傻。</p>
但,現在事情鬧到這一步,不是他做的,也是他做的。</p>
忘恩負義、貪戀富貴等罵名,算是死死的焊在他的頭上。</p>
公孫雷是純粹的委屈,大理寺少卿、侯夫人等人卻覺得公孫雷就是利令智昏、卑鄙無恥!</p>
再次唾棄的看了公孫雷一眼,侯夫人接著問了一句:“這次,公孫雷要把你跟虞衍交換過來,所以你才相信了當初你阿娘的話?”</p>
侯府要被流放,十歲的半大孩子,很難熬過三千裏的苦難。</p>
公孫雷這是心疼自家親骨肉,或者覺得侯府敗落,無需再算計,便想把親生兒子換回來。</p>
更可惡的是,公孫雷明知道“真相”,也存著自私、齷齪的心思。</p>
卻還跑到侯夫人麵前,擺出一副大義凜然、俠肝義膽的模樣。</p>
明明是他要救回自己的親骨肉,卻還一副“我為侯府犧牲”的惡心嘴臉,試圖要當侯府的恩人。</p>
他、他這是生生把侯府、把她楊錦華當成傻子,當成冤大頭呀!</p>
“……對!”</p>
何甜甜用力點頭,條理清晰的說道,“因為隻有這樣,才解釋得通阿爹的種種做法!”</p>
是啊,正常的父母,哪有願意用自己的親骨肉去救別人家的孩子。</p>
別說什麽忠仆、義士。</p>
這樣的例子太少,所以才會被世人傳頌。</p>
現實中,更多的是,忠誠了十幾年的奴仆,因為自己的親人而背叛恩主。</p>
或者是曾經義薄雲天、肝膽相照的俠客,因為賞金足夠多,卻對著自己的恩人、兄弟舉起屠刀。</p>
人性本惡,自私才是人之常情。</p>
公孫雷:……我不是,我沒有,我、我冤枉啊。</p>
他就是太自私,才會想著用一個自己並不喜歡、也不稀罕的兒子去博個美名。</p>
可事到如今,別說什麽美名了,他直接成了卑鄙無恥的小人。</p>
公孫雷自己都想不通,事情怎麽就弄到這一步了?</p>
明明之前不是挺順利的嘛。</p>
公孫雷整個人都頹然的癱坐在地上,眼神呆滯,滿臉灰敗。</p>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跟著侯夫人一起上公堂的虞衍,在聽到所謂的“身世之謎”之後,整個人也陷入了呆滯狀態。</p>
什麽?</p>
我、我居然不是虞家的孩子?</p>
我是那個隻會耍嘴皮子的江湖草莽公孫雷和奴婢翠珠的親骨肉?</p>
不可能!</p>
這絕對不可能!</p>
我阿娘是一品侯爵夫人,身負皇家血脈;</p>
我阿爹是永安侯,堂堂一品大將軍,東海虞氏的子孫!</p>
……這世上怎麽可能有換子這種荒唐的事兒。</p>
還有那個公孫大郎,他原本就是個卑微的賤民,是一個隻能用來給他當替死鬼的小可憐!</p>
怎麽忽然之間,他與公孫大郎就身份互換了?</p>
為什麽,為什麽自己不是世子,而是那個被他瞧不起的公孫大郎?!</p>
虞衍到底隻是個十歲的孩子,剛剛經曆了侯府的巨變,從天堂跌落地獄,還在牢裏待了半個月,他的心態原本就有些崩。</p>
這會兒又聽到這麽一個讓他根本無法接受的“真相”,他的大腦一片空白。</p>
虞衍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做,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又在哪裏?!</p>
公孫雷和虞衍都是一副如遭雷擊,木愣呆滯的樣子。</p>
乍一看上去,竟有幾分相似。</p>
侯夫人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幕,心裏愈發相信了“換子”之說。</p>
不過,侯夫人也沒有徹底相信。</p>
且,她到底養育了虞衍十年。</p>
十年啊,不是一天兩天,養個貓兒狗兒都能生出感情,又何況是活生生的人?</p>
用力閉了閉眼睛,侯夫人決定認回公孫禮,但對於虞衍,她也不想一棍子打死。</p>
所以,當“桉情”審理清楚,大理寺少卿詢問苦主侯夫人是否想要向公孫雷討要公道的時候,侯夫人忍著滿腔的恨意,大度的說道:</p>
“公孫教習在侯府十多年,一直兢兢業業,對侯爺也十分敬重。”</p>
“當年,他估計就是一時湖塗、頭腦發昏,這才做了錯事!”</p>
“……算了,到底沒有造成惡果,且侯府也已經敗了,我、我便不再追究。”</p>
說到這裏,侯夫人扭頭看向公孫雷。</p>
見公孫雷還是一副呆愣渾噩的模樣,侯夫人的氣就不打一處來。</p>
她大喝一聲,“公孫雷!”</p>
公孫雷被這陡然響起的喝聲嚇得一個激靈,整個人也驚醒過來。</p>
他趕忙回味剛才依稀聽到的話,眼底迸發出驚喜之色:侯夫人要放過我?!</p>
想想也是,侯夫人到底放心不下虞衍。</p>
而虞衍才十歲,若是“各歸各位”,就該回歸公孫家。</p>
若公孫雷有個萬一,誰來照顧虞衍?</p>
虞衍畢竟頂著侯府世子的名頭過了十年,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裏,他還是虞家的人。</p>
就算不是親骨肉,也可以認個義子。</p>
侯夫人定然不會讓自己養大的孩子落入塵埃人,任人欺辱!</p>
而他公孫雷,便是最好的“托孤”人選。</p>
咳咳,事情繞了一個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p>
畢竟原本侯夫人就是要把虞衍托付給公孫雷。</p>
隻是現在的情況,跟原本的計劃略有出入。</p>
侯夫人:……是“略有”嗎?分明就是天差地別。</p>
公孫雷意識到侯夫人的打算,立刻有了底氣。</p>
他趕忙跪直身子,重新擺出那副公孫大俠的磊落俠義,朗聲道,“夫人請吩咐!”</p>
侯夫人忍著惡心,故作寬容的說道,“公孫雷,過去種種,我不再計較,也請你看在將軍、看在我的情分上,好好照顧承嗣!”</p>
公孫雷趕忙應了一聲,“是!小人遵命!”</p>
說完這話,公孫雷還是一臉期盼的看著侯夫人。</p>
他彷佛在無聲的詢問:夫人,然後呢?</p>
侯府的後手,那些隱匿的財產,是不是也該交給我了?</p>
畢竟我可是守護“少主公”的托孤重臣啊。</p>
侯夫人當然讀懂的公孫雷的眼神,但她卻沒有入公孫雷的願。</p>
開什麽玩笑?</p>
虞衍極有可能不是侯府的血脈,她豈能輕易把侯府最後的底牌告訴他?</p>
還有這個公孫雷,一臉的野心、市儈,根本就不是能夠委以重任的人。</p>
即便虞衍真是自己的親兒子,侯夫人見到這麽一個公孫雷,也不放心把那些交給公孫雷。</p>
就這樣的小人,監守自盜是常態,一個弄不好,還會圖財害命,反客為主。</p>
那些財貨、暗衛,可是侯府僅剩的財富,侯夫人斷不會便宜了外人。</p>
當然,她也不會輕易交給公孫大郎。</p>
【該殺的公孫雷,真真可惡。讓他這般一弄,我竟不知道該相信誰!】</p>
侯夫人現在的心情絕對苦逼。</p>
她對公孫大郎和虞衍,都有相信,可又都有質疑。</p>
一個“換子”疑雲,弄得親母子再無信任、親近可言。</p>
何甜甜:……要的就是這種效果!</p>
不是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嘛,不是人為自己有權利主宰別人的人生嘛,那就自己也體驗一下被算計、被控製的感覺。</p>
侯夫人作為苦主,沒有追究混淆侯府血脈的元凶公孫雷,大理寺少卿也就懶得多管閑事。</p>
頂多就是出於不齒,隨便找了個由頭,命差役打了公孫雷二十大板。</p>
然後,大理寺少卿將“真正”的侯府世子公孫禮收押,與侯夫人一起送回大牢關押。</p>
路上,侯夫人故作心疼的喟歎了一句,“孩子,你不該承認的。”</p>
“若你不說出當年的真相,隻要你不同意,公孫雷那廝也不能強行把你塞進大牢!”</p>
“現在好了,你恢複了身份,卻要跟著為娘一起流放西北!”</p>
“可憐你小小年紀,身體又是如此孱弱,如何受到了三千裏的流放之苦?”</p>
何甜甜挺起小身板,傲然說道,“我既是虞家的血脈,自當要有虞家人的傲氣,豈可背棄祖宗、苟且偷活?”</p>
侯夫人&虞衍:……又被內涵到。</p>
何甜甜繼續說,“再者,流放雖苦,能夠苦過養於卑鄙之人之手?”</p>
侯夫人愣愣的看著何甜甜,她彷佛看到了戰死邊疆的夫君,又彷佛看到了英年早逝的長子……</p>
“我阿娘說的”這話,也是何甜甜的隨口一說。</p>
何甜甜就是在“欺負”死去的人無法開口說話,所以,才把某些事推到了原主的親娘身上。</p>
剛才她編造這個謊言的時候,還不忘在心裏祈禱——</p>
“鄭氏阿娘,還請您勿怪小女子的信口開河。我也是為你的大郎鳴不平!”</p>
“我相信,如果您還活著,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公孫雷這小人拿著您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去博美名、掙前程!”</p>
都說為母則剛,對於孩子,母親往往更赤誠。</p>
男人或許會為了孝道、仁義、恩情等等原因而犧牲兒女,而絕大多數的女人卻不會。</p>
何甜甜雖然沒有見過原主的生母鄭氏,也不了解她的為人、性格。</p>
但何甜甜相信一個母親的本能。</p>
另外,在公孫雷的話語間,何甜甜也略略聽出了些許門道——</p>
鄭翠珠在臨死前,已經病得虛弱不堪,卻還是殫精竭慮的為兒子籌謀。</p>
她似乎狠狠的坑了公孫雷一把,公孫雷會這般忽視、嫌棄公孫大郎,未嚐沒有遷怒的原因。</p>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p>
能夠把公孫雷這樣沽名釣譽的小人坑的一臉血的鄭翠珠,也絕對不是什麽以夫為天、唯唯諾諾的小婦人。</p>
所以,何甜甜才會篤信,鄭翠珠一定能體諒她利用一個死人的苦衷!</p>
“唉,算了,到底是我對不住你!”</p>
侯夫人嘴裏感歎著,說著言不由衷的話。</p>
不過,因著翠珠當年的事兒,她對於翠珠知道真相卻隱而不告,反倒更相信了幾分。</p>
還是那句話,性本惡。</p>
自私才是人的天性。</p>
翠珠在侯夫人身邊的時候,確實老實、能幹,還非常忠心。</p>
但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兒子,也就生出了自己的小心思。</p>
若是再有個“往日舊怨”,翠珠連心理負擔都沒有——我不是忘恩負義,我是在報仇!</p>
</p>
侯夫人以己度人,也就非常能夠理解翠珠。</p>
消息的來源,有了幾分可信度。</p>
緊接著,侯夫人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你阿娘去世的時候,你才三歲,如何能記得這件事?”</p>
三歲的孩子,記性會這般好?</p>
唔,自己的家翁,英年早逝的虞老侯爺似乎就是個英才。</p>
據說過目不忘!</p>
難道這孩子是得到了祖父的遺傳?</p>
天生就記性好?</p>
嘖,不愧是她生的孩子,虞家的血脈,果然非比尋常。</p>
“不瞞您說,我從小記性就好!”</p>
“再者,阿娘所說的話,太過匪夷所思,我便牢牢記住了。”</p>
何甜甜故意做出一副“我天命不凡”的模樣。</p>
雖然今天才跟侯夫人有了短暫的接觸,但她隱約已經摸準了這位貴人的脈搏——</p>
自詡高貴,階級意識非常強;</p>
自信、張揚,又利益為上。</p>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血緣什麽的,反倒不是最要緊的。</p>
何甜甜了解了侯夫人的性情,又知道目前虞家的困境,自然也就樂得展現自己的“實力”。</p>
果然,看到何甜甜這幅自信、驕傲的模樣,侯夫人眼底閃過一抹欣賞與欣慰。</p>
好啊,好孩子!</p>
隻是,侯夫人欣賞歸欣賞,心底的疑問還是要問清楚。</p>
隻聽她繼續問道:“你阿娘去世後,你也曾數次去侯府,我還見過你!”</p>
說到這裏,侯夫人定定的看著何甜甜:“你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見到我的時候,為什麽不告訴我?”</p>
孩子不是天生孺慕自己的親生父母嘛?</p>
再者,據侯夫人所知,公孫大郎在公孫家過得並不好。</p>
都不用刻意打聽,隻看他常年穿著舊衣服,生得瘦弱的模樣,就知道他的處境。</p>
受了委屈,還知道自己本該是貴人家的孩子,不是更想著認祖歸宗嗎?</p>
何甜甜坦然的回視侯夫人,目光澄澈如水。</p>
她用還顯稚嫩的童音說道,“其實,我對阿娘的話,還是有些不信的。”</p>
“侯府是什麽地方?又沒有遭遇亂世,或是有什麽意外,豈會輕易被人調換孩子?”</p>
“再者,我阿爹是侯府的武功教習,深受侯府大恩,他為何會這麽做?”</p>
公孫雷:……是啊,我為什麽這麽做?</p>
就算貪圖侯府富貴,我也是有腦子的,好不好?</p>
偷梁換柱?</p>
哈,這種事兒一旦被揭穿,輕則蹲大牢,重則被流放、被砍頭!</p>
他嫌自己命太長,還是咋滴?</p>
還有最最關鍵的一點,公孫雷與妻子翠珠的感情並不好。</p>
恨屋及烏,連帶著他對公孫禮這個長子也並不親近。</p>
似公孫雷這樣自私涼薄的人,斷不會為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兒子,而犧牲自己!</p>
公孫雷根本不會犯傻。</p>
但,現在事情鬧到這一步,不是他做的,也是他做的。</p>
忘恩負義、貪戀富貴等罵名,算是死死的焊在他的頭上。</p>
公孫雷是純粹的委屈,大理寺少卿、侯夫人等人卻覺得公孫雷就是利令智昏、卑鄙無恥!</p>
再次唾棄的看了公孫雷一眼,侯夫人接著問了一句:“這次,公孫雷要把你跟虞衍交換過來,所以你才相信了當初你阿娘的話?”</p>
侯府要被流放,十歲的半大孩子,很難熬過三千裏的苦難。</p>
公孫雷這是心疼自家親骨肉,或者覺得侯府敗落,無需再算計,便想把親生兒子換回來。</p>
更可惡的是,公孫雷明知道“真相”,也存著自私、齷齪的心思。</p>
卻還跑到侯夫人麵前,擺出一副大義凜然、俠肝義膽的模樣。</p>
明明是他要救回自己的親骨肉,卻還一副“我為侯府犧牲”的惡心嘴臉,試圖要當侯府的恩人。</p>
他、他這是生生把侯府、把她楊錦華當成傻子,當成冤大頭呀!</p>
“……對!”</p>
何甜甜用力點頭,條理清晰的說道,“因為隻有這樣,才解釋得通阿爹的種種做法!”</p>
是啊,正常的父母,哪有願意用自己的親骨肉去救別人家的孩子。</p>
別說什麽忠仆、義士。</p>
這樣的例子太少,所以才會被世人傳頌。</p>
現實中,更多的是,忠誠了十幾年的奴仆,因為自己的親人而背叛恩主。</p>
或者是曾經義薄雲天、肝膽相照的俠客,因為賞金足夠多,卻對著自己的恩人、兄弟舉起屠刀。</p>
人性本惡,自私才是人之常情。</p>
公孫雷:……我不是,我沒有,我、我冤枉啊。</p>
他就是太自私,才會想著用一個自己並不喜歡、也不稀罕的兒子去博個美名。</p>
可事到如今,別說什麽美名了,他直接成了卑鄙無恥的小人。</p>
公孫雷自己都想不通,事情怎麽就弄到這一步了?</p>
明明之前不是挺順利的嘛。</p>
公孫雷整個人都頹然的癱坐在地上,眼神呆滯,滿臉灰敗。</p>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跟著侯夫人一起上公堂的虞衍,在聽到所謂的“身世之謎”之後,整個人也陷入了呆滯狀態。</p>
什麽?</p>
我、我居然不是虞家的孩子?</p>
我是那個隻會耍嘴皮子的江湖草莽公孫雷和奴婢翠珠的親骨肉?</p>
不可能!</p>
這絕對不可能!</p>
我阿娘是一品侯爵夫人,身負皇家血脈;</p>
我阿爹是永安侯,堂堂一品大將軍,東海虞氏的子孫!</p>
……這世上怎麽可能有換子這種荒唐的事兒。</p>
還有那個公孫大郎,他原本就是個卑微的賤民,是一個隻能用來給他當替死鬼的小可憐!</p>
怎麽忽然之間,他與公孫大郎就身份互換了?</p>
為什麽,為什麽自己不是世子,而是那個被他瞧不起的公孫大郎?!</p>
虞衍到底隻是個十歲的孩子,剛剛經曆了侯府的巨變,從天堂跌落地獄,還在牢裏待了半個月,他的心態原本就有些崩。</p>
這會兒又聽到這麽一個讓他根本無法接受的“真相”,他的大腦一片空白。</p>
虞衍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做,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又在哪裏?!</p>
公孫雷和虞衍都是一副如遭雷擊,木愣呆滯的樣子。</p>
乍一看上去,竟有幾分相似。</p>
侯夫人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幕,心裏愈發相信了“換子”之說。</p>
不過,侯夫人也沒有徹底相信。</p>
且,她到底養育了虞衍十年。</p>
十年啊,不是一天兩天,養個貓兒狗兒都能生出感情,又何況是活生生的人?</p>
用力閉了閉眼睛,侯夫人決定認回公孫禮,但對於虞衍,她也不想一棍子打死。</p>
所以,當“桉情”審理清楚,大理寺少卿詢問苦主侯夫人是否想要向公孫雷討要公道的時候,侯夫人忍著滿腔的恨意,大度的說道:</p>
“公孫教習在侯府十多年,一直兢兢業業,對侯爺也十分敬重。”</p>
“當年,他估計就是一時湖塗、頭腦發昏,這才做了錯事!”</p>
“……算了,到底沒有造成惡果,且侯府也已經敗了,我、我便不再追究。”</p>
說到這裏,侯夫人扭頭看向公孫雷。</p>
見公孫雷還是一副呆愣渾噩的模樣,侯夫人的氣就不打一處來。</p>
她大喝一聲,“公孫雷!”</p>
公孫雷被這陡然響起的喝聲嚇得一個激靈,整個人也驚醒過來。</p>
他趕忙回味剛才依稀聽到的話,眼底迸發出驚喜之色:侯夫人要放過我?!</p>
想想也是,侯夫人到底放心不下虞衍。</p>
而虞衍才十歲,若是“各歸各位”,就該回歸公孫家。</p>
若公孫雷有個萬一,誰來照顧虞衍?</p>
虞衍畢竟頂著侯府世子的名頭過了十年,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裏,他還是虞家的人。</p>
就算不是親骨肉,也可以認個義子。</p>
侯夫人定然不會讓自己養大的孩子落入塵埃人,任人欺辱!</p>
而他公孫雷,便是最好的“托孤”人選。</p>
咳咳,事情繞了一個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p>
畢竟原本侯夫人就是要把虞衍托付給公孫雷。</p>
隻是現在的情況,跟原本的計劃略有出入。</p>
侯夫人:……是“略有”嗎?分明就是天差地別。</p>
公孫雷意識到侯夫人的打算,立刻有了底氣。</p>
他趕忙跪直身子,重新擺出那副公孫大俠的磊落俠義,朗聲道,“夫人請吩咐!”</p>
侯夫人忍著惡心,故作寬容的說道,“公孫雷,過去種種,我不再計較,也請你看在將軍、看在我的情分上,好好照顧承嗣!”</p>
公孫雷趕忙應了一聲,“是!小人遵命!”</p>
說完這話,公孫雷還是一臉期盼的看著侯夫人。</p>
他彷佛在無聲的詢問:夫人,然後呢?</p>
侯府的後手,那些隱匿的財產,是不是也該交給我了?</p>
畢竟我可是守護“少主公”的托孤重臣啊。</p>
侯夫人當然讀懂的公孫雷的眼神,但她卻沒有入公孫雷的願。</p>
開什麽玩笑?</p>
虞衍極有可能不是侯府的血脈,她豈能輕易把侯府最後的底牌告訴他?</p>
還有這個公孫雷,一臉的野心、市儈,根本就不是能夠委以重任的人。</p>
即便虞衍真是自己的親兒子,侯夫人見到這麽一個公孫雷,也不放心把那些交給公孫雷。</p>
就這樣的小人,監守自盜是常態,一個弄不好,還會圖財害命,反客為主。</p>
那些財貨、暗衛,可是侯府僅剩的財富,侯夫人斷不會便宜了外人。</p>
當然,她也不會輕易交給公孫大郎。</p>
【該殺的公孫雷,真真可惡。讓他這般一弄,我竟不知道該相信誰!】</p>
侯夫人現在的心情絕對苦逼。</p>
她對公孫大郎和虞衍,都有相信,可又都有質疑。</p>
一個“換子”疑雲,弄得親母子再無信任、親近可言。</p>
何甜甜:……要的就是這種效果!</p>
不是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嘛,不是人為自己有權利主宰別人的人生嘛,那就自己也體驗一下被算計、被控製的感覺。</p>
侯夫人作為苦主,沒有追究混淆侯府血脈的元凶公孫雷,大理寺少卿也就懶得多管閑事。</p>
頂多就是出於不齒,隨便找了個由頭,命差役打了公孫雷二十大板。</p>
然後,大理寺少卿將“真正”的侯府世子公孫禮收押,與侯夫人一起送回大牢關押。</p>
路上,侯夫人故作心疼的喟歎了一句,“孩子,你不該承認的。”</p>
“若你不說出當年的真相,隻要你不同意,公孫雷那廝也不能強行把你塞進大牢!”</p>
“現在好了,你恢複了身份,卻要跟著為娘一起流放西北!”</p>
“可憐你小小年紀,身體又是如此孱弱,如何受到了三千裏的流放之苦?”</p>
何甜甜挺起小身板,傲然說道,“我既是虞家的血脈,自當要有虞家人的傲氣,豈可背棄祖宗、苟且偷活?”</p>
侯夫人&虞衍:……又被內涵到。</p>
何甜甜繼續說,“再者,流放雖苦,能夠苦過養於卑鄙之人之手?”</p>
侯夫人愣愣的看著何甜甜,她彷佛看到了戰死邊疆的夫君,又彷佛看到了英年早逝的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