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淚哀兵(1)


    1933年1月5日,塞外高原,朔風呼嘯,雪花飛舞;大自然不僅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浪漫;也有冰川覆蓋黃河,雪海淹沒原野的殘酷。(.無彈窗廣告)從塞外明珠歸綏城中飛出二十餘騎,飛入茫茫雪海;駿馬迎風踏雪飛馳,如蛟龍入海,掀起滾滾雪浪,卷上巍峨的大青山。


    當先一匹白龍馬飛上山頂,前蹄騰空,引頸向天長嘶,大有騰飛之勢;縱馬的英雄揚起兩道濃刷眉,睜圓一雙虎目,挺直的鼻子中噴出一團霧氣,闊臉赤紅,他仰天長嘯:“還我河山!”聲振長空,激蕩群山。這位英雄就是著名的抗日將領傅作義,字宜生,山西榮河縣安昌村人;現任綏遠省主席、國民革命軍第35軍軍長。看那傅作義:雄駿欲乘風,恨不席卷東;飛淚衝倭塵,噴發《滿江紅》: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英雄悲歌,風吹伴奏,雪飛伴舞,山應伴唱,雲卷伴淚;傅作義歌罷,不禁失聲痛哭。


    新任35軍參謀長陳炳謙問省政府秘書長周北峰:“軍座可是為東北傷心?”


    周北峰點頭:“九.一八事變爆發,傅主席怒發衝冠,仰天長嘯:‘還我河山!’他通電全國,稱:‘日本帝國主義是我們的死敵,必須堅決抗日,消滅日本侵略者,才能保衛祖國。’他請纓殺敵。蔣介石回電:‘攘外必先安內,忍耐勿躁。’傅主席跺腳恨道:‘安內,安內!從南安到北。攘外,攘外,攘到山海關內。’他遙望東北,扼腕長歎。傅主席時刻不忘收複東北,讓官兵每日高呼:‘保衛祖國,誓雪國恥!寧做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以日軍為假設敵,針對敵慣用的戰術,擬定各種方案,舉行攻守戰演習。今天,日寇出動十餘萬兵力,進犯熱河,危及華北;傅主席致電晉綏軍統帥閻錫山,請纓上前線禦敵。閻錫山不予理睬,傅主席鬱悶出城散心,可他眺望東北那破碎的山河,更加傷感;他空懷滿腔報國熱血,隻能化做仰天長嘯,怎能不悲憤?”


    陳炳謙上前勸傅作義:“軍座不要悲傷,您殺敵之心能如願。”


    傅作義急切地問:“你有啥好辦法說服閻長官?”


    陳炳謙道:“我沒有好辦法,我見董其武正在積極厲兵秣馬,整裝待發,就問他:‘你怎知閻長官會出兵?’他很自信:‘我有辦法讓閻長官出兵。’您何不問董?”


    傅作義猛拍頭:“其武足智多謀,常有奇招,我平日遇到難事,都與他商量,今天我急糊塗啦,竟忘了找其武商量。”他急忙派人去請董其武。


    狂狂生插閑話:


    董其武是山西河津縣人,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胸懷大誌,寫下:“璞玉藏石,何日得逢卞和氏;幹將伏土,幾時能遇茂仙翁”的對聯貼在大門上。


    傅作義從保定軍校回家探親,路過董家,見門上的對聯,敲門大呼:“傅作義求璞玉、幹將一見!”傅、董見麵,各抒胸懷,相見恨晚,促膝長談;臨別時相約將來攜手為國出力。


    董其武投身軍旅,不到兩年時間,在軍閥混戰中憑戰功,由士兵當上上校團長。董其武為了實現救國的理想,放棄已有的地位,投奔國民革命軍,任第四軍少校營長,參加北伐。他驍勇善戰,因功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中校副團長,甚得軍長張發奎的賞識。


    董其武聽說傅作義在晉軍,就辭職去投傅。友人勸他:“晉軍有規定,凡校級以上的軍官任命,都要根據功勞報閻錫山批準;你去投傅作義,對晉軍無功勞,他怎能給你中校?再說,軍座賞識你,你在第四軍前途無量。”


    董其武道:“張軍長雖然看重我,但他並非我的知己;宜生是識我的卞和、茂仙,士為知己者死,又豈在乎官銜?再說,我與宜生有約攜手為國出力,豈能失信?”董其武毅然放棄錦繡前程去投傅作義。


    傅作義正在洗腳,聽說董其武來投大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有其武相助,勝得千軍。”他忘了穿鞋,光腳奔出迎接;他興高采烈地拉住董其武的手卻犯了愁:“其武是將才,可我任命校級軍官的權利都沒有,又怎能……”


    董其武看出他的心思:“我來投您,是為了有用武之地,不在乎官銜高低。”


    傅作義感動:“那就暫請其武委屈啦。”他任命董其武為上尉額外參謀。


    友人又來找董其武:“你投傅,不僅軍銜降為上尉,還是個額外參謀,幹這臨時工有啥前途?張發奎說了,他眼拙不識英才,你來投奔時,沒有給你原有的上校團長的職位;他向你道歉,請你原諒他的錯誤,回到第四軍,任命你為上校副旅長兼特務團團長;保證一年內讓你當上將軍。”


    董其武回絕:“張發奎看重我,是把我當成有用的工具;而宜生視我為知己,與我誌同道合,我在這裏大有用武之地;隻要能為國出力,無所謂官銜高低。”


    友人讚歎:“其武乃真君子,大丈夫也!”


    董其武不計較職位,盡心盡力輔佐傅作義,屢建功勳,成為傅部驍將,傅視董為摯友。


    閑話少敘,書歸正傳;雪海中飛出數騎,飛上大青山,一個臥蠶眉、丹鳳眼、赤紅圓臉的少將策馬當先,傅作義歡喜大叫:“其武!”飛馬來迎。一見麵,傅作義直接了當地問:“其武有啥妙招,能讓閻長官出兵抗日?”


    董其武道:“您分別給張學良、蔣介石發電報,請纓殺敵,閻長官肯定會派您出征。”


    傅作義心有靈犀一點通:“其武這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玩得好!就照其武說的辦。”


    陳炳謙憂慮:“這樣會得罪閻長官,他會給您穿小鞋。”


    董其武慨然:“軍座及我全軍將士切盼保國殺敵,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又哪在乎穿小鞋。”


    傅作義鼓掌大笑:“知我者,其武也!”他手指大青山發誓:“我決心與日寇決一死戰,不打敗日寇決不生還!我若戰死,就把我埋在大青山下。”


    傅作義心中激起席卷千軍的壯誌,激發朗聲:“隻盼逐倭出邊關,酣戰醉臥大青山。才不虛度此生!”


    董其武胸中噴射橫掃萬馬的豪氣,噴出洪音:“破敵不求萬戶侯,唯願馬革裹屍還。實現憑生之誌!”


    他倆攜手呼嘯:“驅逐倭虜,還我河山!”


    閻錫山得知傅作義給張學良、蔣介石發電報,請求上前線禦敵,心中惱火:“中原大戰後,我戰敗下野;張學良接管晉綏軍,舉薦傅作義任35軍軍長和綏遠省主席。我東山再起後,曾贈巨款拉攏傅:‘宜生是我的關雲長,義重如山;雖身在曹營,但心在漢,終會棄曹歸漢。’傅回答:‘關雲長追隨劉備,是為了興漢大義,所以棄曹之小恩,歸漢之大義。您若行振興中華之大義,我必追隨您。’可見傅對我有不忠之心,用冠冕堂皇的話敷衍我。此次傅又不把我這晉綏軍總司令放在眼裏,公然……”他猛然抖個機靈,明亮的小眼珠轉出狡猾的念頭:“全國民眾要求抗日的呼聲甚高,就連一貫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老蔣也不敢違背民意,下令抵抗日軍;我若不允許傅率兵抗日,豈不是授人以柄,讓政敵找到攻擊我的借口。再說,這並非壞事,我正好借機打起抗日旗號,撈取政治資本;又能玩借刀殺人,趁機排除異己;讓傅作義率兵去山海關抵禦日軍,再把那個叫喊抗日最凶的61軍軍長李服膺派上前線。即使傅不被日本人滅了,傅部消耗的槍械彈藥我不給補充,也能削弱他的實力。”他打定主意,通電抗日,派傅作義率兵開赴前線。


    熱河省主席湯玉麟麵對日寇的進攻,就象老鼠見了貓,不戰而逃;第四軍團長萬福麟也率部跟著逃跑。危難之時見英雄,團長呂正操憤然大呼:“強盜打上咱家,咱爺們就是掄起燒火棍跟***玩命,也不能嚇得尿了褲子,丟下爹媽和娘們,撒了丫子!何況咱爺們手裏握著槍杆子。敢跟鬼子玩命的爺們跟我上!”


    全團官兵齊呼:“找鬼子玩命!”呂正操率部奮起抵抗,雖英勇奮戰,無奈實力相差懸殊,無力挽回敗局,熱河失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帷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狂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狂生並收藏風流帷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