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傅作義三恨三歎
狂狂生閑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大智者,都有遠慮。往往有些庸人卻要譏諷大智者的遠慮是庸人自擾。正所謂:蓬雀安知鴻鵠之誌。
閑話少敘,書歸正傳:
板垣、杉原、武藤被撤職,遭重創的第七師團調回國內休整,關東軍精心培養、訓練的的特務隊也受重創。關東軍新任參謀長東條英機不甘心失敗,來見植田謙吉:“帝國之花關東軍不能忍受恥辱,懇請司令官閣下,與我聯名上書天皇,請求陛下興兵伐綏,膺懲傅作義報仇雪恥。”
植田揮筆寫下了一個漢字“忍”。
東條狂叫:“我關東軍滅亡整個###,也隻需三個月,何況區區一個綏遠。不須用忍!”
植田侃大山:“西安事變已和平解決,###停止內戰,有團結起來,反對我大日本帝國的趨勢。此時,我軍攻綏,會加快這種趨勢。###國共兩黨中有許多傅作義那樣的傑出人物,隻是他們沒有團結起來,我們對付的是一群互相爭鬥的猛虎。若他們團結起來,與我為敵,我們將要對付一群團結一致的雄獅。美英法蘇會支持###反對帝國,我國盟友德、意與###保持密切關係,其也會反對我們進攻###;我國與###的戰爭,不是三個月,而是三年,甚至更長,我軍還沒有作好與###全麵開戰的準備。(.)再者,傅敵能在瞬間消滅我一個精銳的加強聯隊、一個特別加強大隊、一個騎兵大隊、一個重炮大隊和一個戰車隊;及浪人誌願團和外籍敢死縱隊;該敵極可能擁有殺傷力巨大的秘密武器,在沒有搞清楚前,不能進攻綏遠。東條君,我們肩負帝國重任,千萬不要衝動,要學會忍耐,忍者無敵!”
植田一頓侃,把東條侃清醒了,他心中自責:“我這樣衝動,還不如植田這個武夫頭腦清醒,怎能幹成大事?今後一定要牢記:小不忍則亂大謀!”他緊握戰刀,怪嘯:“忍!忍!忍!”
綏遠抗戰勝利,在歸綏城北烈士公園舉行了隆重的綏遠抗戰陣亡將士軍民追悼大會,全國各界代表三萬餘人來參加追悼大會,**派彭雪楓為**代表來綏。南京政府派行政院長汪精衛、副委員長閻錫山來綏。
會場氣氛莊嚴肅穆,懸掛或飄揚“浩氣千秋”、“舍生衛國”、“衛國銘勳”、“氣壯山河”等匾額和挽幛,中央懸掛於右任先生親筆書寫的巨幅挽聯“夢魂東四省,血淚大青山。”
傅作義致悼詞:“……你們的鮮血灌溉了四萬萬人的心靈,充實了自力更生的信念。隻要後死者一息尚存,應當繼續著你們的偉大精神,共同奮鬥。你們為國家之生存而奮鬥,你們為民族的解放而獻身,中華民族的前途,雖然不由你們的手完全建築成功,可是你們的熱血開闊了這一條新的路線。”他情緒激動,熱淚盈眶,大呼:“你們看:我們要循著這條民族複興大道,踏著你們光榮的血跡,一致努力前進,前進,更勇猛地前進!”
在場的人都落淚,隻有汪精衛表情冷漠。
會後,傅作義禮節性的拜見汪精衛和閻錫山,汪精衛兜售抗日必亡的理論,傅作義端坐,一言不發;汪精衛尷尬,登車離去。
閻錫山問傅作義:“宜生為啥不與他說話?”
傅作義道:“道不同不相與謀。”
閻錫山道:“汪之言也有些道理。我讚成抗日,但要適可而止。”
傅作義道:“我理解您適可而止的意思,就是當我們收複所有失地後,不去侵略別國。”
閻錫山碰了個軟釘子,悻悻離去。
傅作義設宴歡迎彭雪楓,宴會後,傅作義、董其武、陳炳謙、烏蘭夫與彭雪楓、王若飛徹夜長談。紅日破曉,冉冉東升;傅作義道:“我今日與二位懇談,有三大恨。”在場的人聞言皆愕然。
傅作義扼腕:“一恨與彭公相會太晚,相聚太短;二恨王先生出獄,就要舍我而去。三恨我福薄,不能留住二位奇才。”他真誠地道:“就讓我送二位先生一程吧。”
副官欲去備車,傅作義道:“汽車太快,使二位奇才早棄我而去。備馬!”他們上馬,傅作義與彭、王並馬而行,邊走邊談。
傍晚來到卓資山,專列已備好,傅作義緊握彭雪楓、王若飛的手,許久不鬆。陳炳謙道:“傅主席,送君千裏,終有一別。二位先生還要趕到太原,就請二位先生登車吧。”
傅作義依依不舍地送彭雪楓、王若飛登車,目送列車遠去,直到聽不見它的聲音。傅作義歎道:“王、彭二公有管、樂之才,乃當今天下之奇才,可惜不為我黨所用。”
傅作義鬱悶,率眾人騎馬回返,傅作義仰觀西北,遙望陝北的上空,見群星璀璨,手指蒼天高聲問:“天降之奇才,為何多聚於###?天是何意?天意如何?”他又歎:“我擔心有一天,國共兩黨的民族精英會搏殺沙場。”
陳炳謙不以為然:“您多慮啦。###僅陝北彈丸之地,幾萬窮困之眾,其豈敢不自量力,與我黨爭天下?”
傅作義問:“其武是何看法?”
董其武默然。
傅作義又問:“先生是何看法?”
烏蘭夫道:“雖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當前還是要集中精力考慮近憂。日本加緊擴軍備戰,軍事預算占國家預算的70%,陸、海軍已接近英、美。其以充實空軍和駐華軍隊為主,侵華野心昭然若揭。大敵當前,國共兩黨應團結一心,共同對敵,救亡圖存。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都抱定為國為民的公心,就能團結,共同建國,使我中華民族走上複興之路。”
傅作義點頭:“先生所言極是!”他回頭仰望東南,見南京上空星光暗淡,再歎:“天意難違,隻恐那時我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催馬奔馳,低吟:“東北滾狼煙,倭塵遮青天;揮戈收河山,飛馬取江關;成彼先烈誌,遂我後輩願。卸甲還家園,歸老江湖邊。”(注:江關指鴨綠江。)?
本章的故事講完了,請看下一章《血戰平綏線》
狂狂生發騷:大河淘盡英雄出,陰山顫動三軍呼。萬馬蕭蕭酣戰足,煙塵滾滾日月無。朔風嘯,梨花舞。雪海浪湧千騎突。金戈鐵馬當年事,盡付後人演義書。
狂狂生閑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大智者,都有遠慮。往往有些庸人卻要譏諷大智者的遠慮是庸人自擾。正所謂:蓬雀安知鴻鵠之誌。
閑話少敘,書歸正傳:
板垣、杉原、武藤被撤職,遭重創的第七師團調回國內休整,關東軍精心培養、訓練的的特務隊也受重創。關東軍新任參謀長東條英機不甘心失敗,來見植田謙吉:“帝國之花關東軍不能忍受恥辱,懇請司令官閣下,與我聯名上書天皇,請求陛下興兵伐綏,膺懲傅作義報仇雪恥。”
植田揮筆寫下了一個漢字“忍”。
東條狂叫:“我關東軍滅亡整個###,也隻需三個月,何況區區一個綏遠。不須用忍!”
植田侃大山:“西安事變已和平解決,###停止內戰,有團結起來,反對我大日本帝國的趨勢。此時,我軍攻綏,會加快這種趨勢。###國共兩黨中有許多傅作義那樣的傑出人物,隻是他們沒有團結起來,我們對付的是一群互相爭鬥的猛虎。若他們團結起來,與我為敵,我們將要對付一群團結一致的雄獅。美英法蘇會支持###反對帝國,我國盟友德、意與###保持密切關係,其也會反對我們進攻###;我國與###的戰爭,不是三個月,而是三年,甚至更長,我軍還沒有作好與###全麵開戰的準備。(.)再者,傅敵能在瞬間消滅我一個精銳的加強聯隊、一個特別加強大隊、一個騎兵大隊、一個重炮大隊和一個戰車隊;及浪人誌願團和外籍敢死縱隊;該敵極可能擁有殺傷力巨大的秘密武器,在沒有搞清楚前,不能進攻綏遠。東條君,我們肩負帝國重任,千萬不要衝動,要學會忍耐,忍者無敵!”
植田一頓侃,把東條侃清醒了,他心中自責:“我這樣衝動,還不如植田這個武夫頭腦清醒,怎能幹成大事?今後一定要牢記:小不忍則亂大謀!”他緊握戰刀,怪嘯:“忍!忍!忍!”
綏遠抗戰勝利,在歸綏城北烈士公園舉行了隆重的綏遠抗戰陣亡將士軍民追悼大會,全國各界代表三萬餘人來參加追悼大會,**派彭雪楓為**代表來綏。南京政府派行政院長汪精衛、副委員長閻錫山來綏。
會場氣氛莊嚴肅穆,懸掛或飄揚“浩氣千秋”、“舍生衛國”、“衛國銘勳”、“氣壯山河”等匾額和挽幛,中央懸掛於右任先生親筆書寫的巨幅挽聯“夢魂東四省,血淚大青山。”
傅作義致悼詞:“……你們的鮮血灌溉了四萬萬人的心靈,充實了自力更生的信念。隻要後死者一息尚存,應當繼續著你們的偉大精神,共同奮鬥。你們為國家之生存而奮鬥,你們為民族的解放而獻身,中華民族的前途,雖然不由你們的手完全建築成功,可是你們的熱血開闊了這一條新的路線。”他情緒激動,熱淚盈眶,大呼:“你們看:我們要循著這條民族複興大道,踏著你們光榮的血跡,一致努力前進,前進,更勇猛地前進!”
在場的人都落淚,隻有汪精衛表情冷漠。
會後,傅作義禮節性的拜見汪精衛和閻錫山,汪精衛兜售抗日必亡的理論,傅作義端坐,一言不發;汪精衛尷尬,登車離去。
閻錫山問傅作義:“宜生為啥不與他說話?”
傅作義道:“道不同不相與謀。”
閻錫山道:“汪之言也有些道理。我讚成抗日,但要適可而止。”
傅作義道:“我理解您適可而止的意思,就是當我們收複所有失地後,不去侵略別國。”
閻錫山碰了個軟釘子,悻悻離去。
傅作義設宴歡迎彭雪楓,宴會後,傅作義、董其武、陳炳謙、烏蘭夫與彭雪楓、王若飛徹夜長談。紅日破曉,冉冉東升;傅作義道:“我今日與二位懇談,有三大恨。”在場的人聞言皆愕然。
傅作義扼腕:“一恨與彭公相會太晚,相聚太短;二恨王先生出獄,就要舍我而去。三恨我福薄,不能留住二位奇才。”他真誠地道:“就讓我送二位先生一程吧。”
副官欲去備車,傅作義道:“汽車太快,使二位奇才早棄我而去。備馬!”他們上馬,傅作義與彭、王並馬而行,邊走邊談。
傍晚來到卓資山,專列已備好,傅作義緊握彭雪楓、王若飛的手,許久不鬆。陳炳謙道:“傅主席,送君千裏,終有一別。二位先生還要趕到太原,就請二位先生登車吧。”
傅作義依依不舍地送彭雪楓、王若飛登車,目送列車遠去,直到聽不見它的聲音。傅作義歎道:“王、彭二公有管、樂之才,乃當今天下之奇才,可惜不為我黨所用。”
傅作義鬱悶,率眾人騎馬回返,傅作義仰觀西北,遙望陝北的上空,見群星璀璨,手指蒼天高聲問:“天降之奇才,為何多聚於###?天是何意?天意如何?”他又歎:“我擔心有一天,國共兩黨的民族精英會搏殺沙場。”
陳炳謙不以為然:“您多慮啦。###僅陝北彈丸之地,幾萬窮困之眾,其豈敢不自量力,與我黨爭天下?”
傅作義問:“其武是何看法?”
董其武默然。
傅作義又問:“先生是何看法?”
烏蘭夫道:“雖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當前還是要集中精力考慮近憂。日本加緊擴軍備戰,軍事預算占國家預算的70%,陸、海軍已接近英、美。其以充實空軍和駐華軍隊為主,侵華野心昭然若揭。大敵當前,國共兩黨應團結一心,共同對敵,救亡圖存。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都抱定為國為民的公心,就能團結,共同建國,使我中華民族走上複興之路。”
傅作義點頭:“先生所言極是!”他回頭仰望東南,見南京上空星光暗淡,再歎:“天意難違,隻恐那時我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催馬奔馳,低吟:“東北滾狼煙,倭塵遮青天;揮戈收河山,飛馬取江關;成彼先烈誌,遂我後輩願。卸甲還家園,歸老江湖邊。”(注:江關指鴨綠江。)?
本章的故事講完了,請看下一章《血戰平綏線》
狂狂生發騷:大河淘盡英雄出,陰山顫動三軍呼。萬馬蕭蕭酣戰足,煙塵滾滾日月無。朔風嘯,梨花舞。雪海浪湧千騎突。金戈鐵馬當年事,盡付後人演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