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情緒,安靜茹還和往常一樣去薑氏屋裏請安,品菊和晨哥兒蹲在門口的石階上逗籠子裏的鸚鵡說話,旁邊兩個小丫頭看得專注,安靜茹走近了,她們才慌忙見禮。
裏麵薑氏聽到動靜,停下和崔嬤嬤閑話,理了理衣裳端莊地坐著。雖然婆媳兩個人都表現的和往常一樣,可氣氛到底不同。安靜茹竟不知道該與薑氏說什麽,滿腦子都是夏氏為何會突發其想去求娶安靜雯。
安家再不濟,安老爺如今也是朝廷命官,安靜雯雖然是庶出,也不至於淪落到去續弦。如果安老爺是個渣爹,要靠賣女兒巴結權貴,也看不起韓榮。安靜茹不了解這個韓榮,也不知道好壞,隻是,親姊妹嫁給親兄弟,這事兒看怎麽都覺得不妥。
安靜茹盯著手裏的福字紅瓷官窯茶杯,耳邊傳來薑氏淡淡的話語,“龍哥媳婦身子不暢快,特意打發了牡丹過來,請你幫著料理中秋節的事兒。家裏要來一些親戚,你二舅媽也要來。到時候也要去王府,你琢磨著做些新意的月餅吧。”
安靜茹將那些心思收起來,橫豎趙嬤嬤回去問了,等趙嬤嬤回來就知道答案。專心聽薑氏說話,“二舅媽?”
崔嬤嬤解釋道:“是咱們夫人的二嫂。”
安靜茹抱歉地笑了笑,問道:“二舅媽這一次是小住還是?”
“小住幾日,就叫人把隔壁那個院子收拾出來,重新布置一番。”
安靜茹不再好奇,點頭應下。瞧見婆子進來擺飯,便過去幫著擺碗箸,吃飯前薑氏就叫安靜茹回去了。回到屋裏,安靜茹坐在榻上發怔,春香到了茶送來,低聲道:“橫豎姑奶奶先吃飯吧。”
外頭天色已近慢慢暗下來,安靜茹點點頭。等趙嬤嬤回來,已經快到各處落鎖的時辰,安靜茹見她滿頭大汗,忙叫春香倒了茶取了布巾來,趙嬤嬤吃了一口茶便竹筒倒豆子似地,憤怒地道:“那九夫人去找夫人和老太太,說當年與咱們家定親的是她的兒子,三爺過繼給了韓國公府大老爺和大夫人,理論上不是她的兒子。她還拿出當年咱們老爺和過世的九老爺定下的契約,問老太太和夫人、老爺認不認!”
趙嬤嬤當時聽說氣得額頭冒煙,這會子說起來任舊覺得氣不過,“姑奶奶,您說說,哪裏有這樣蠻橫的人?她還說,若是咱們安家不答應,她就去官府告,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還畫了押,就是見了官老爺,安家也欠她一個兒媳婦!”
春香氣道:“她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咱們三爺不是她肚子裏出來的?”
“契約,我記得當初找到咱們家的時候,那張契約……又怎麽會回到夏氏手中?”且不論這些,夏氏這做法真是可笑的緊,安靜茹直接問道,“老太太她們是如何說的?”
“二姑娘已經在議親了,是咱們老爺的同僚,李大人的長子,如今是個秀才,聽夫人說,行事禮數周全,老太太也看過,算是已經看準了,就等著對方上門提親,求了庚帖便先定親。等二姑娘及笄就迎娶,老太太便是這樣回絕了哪位九夫人,隻說九夫人氣勢洶洶地走了,倒是沒有下文。”
趙嬤嬤想了想,道:“奴婢覺得那九夫人怕是沒這麽好打發。”
安靜茹見過韓家最早的人,便是沈氏身邊的陳嬤嬤,雖然是薑氏後來上門提親,可顯然是沈氏在背地裏撮合的。想想都頭疼,“嬤嬤怕是還沒吃晚飯,先下去吃飯吧。”
趙嬤嬤琢磨著道:“九夫人的長子已經娶過妻子,便是當初九老爺和咱們老爺約定了這事兒,可年紀上也不對。如果她果真要胡鬧,咱們就搬出這個理由來,問她當初娶頭一個媳婦的時候怎麽就沒想到與安家的親事,是她們毀親再先,也怨不得咱們家!”
夏氏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給韓榮娶妻,她隻想叫眾人都知道,韓睿華是她的兒子。再說結親是結兩姓之好,她這樣不是結親是結仇。
而夏氏估計也想不到這事兒上來,隻怕是旁人給她出的主意。
“我知道了,趙嬤嬤先下去歇著吧,屋裏就讓春香服侍著。”
趙嬤嬤福福身退下,春香沉吟道:“趙嬤嬤說得也有道理,便是去官府告咱們家,咱們家也是占理的。”
安靜茹苦笑著搖搖頭:“若是說得通道理就好了。”
夏氏稍稍明白點,會為自己肚子裏掉出來的這塊肉著想,就不會給韓睿華添亂。幸而韓睿華不在家,他若在家可叫他怎麽處?一邊是養母,一邊是生母,雖然他名義上不再是夏氏的兒子,到底心裏一直都明白夏氏才是他的生母,且過繼的時候他已經略通世事。
安靜茹想起上次來府裏的韓榮,估摸著是個明白人,也隻好叫人給他通個信兒。
隔天去太夫人屋裏請安,太夫人對薑氏任舊沒好臉色,相應的對安靜茹也淡淡的,沈氏心情鬱悶,歐陽倩也和往日不同,少了許多生機。容珠這丫頭性情大變,整個人也沉默寡言了許多,一屋子人卻隻有劉氏一個人說些湊趣的話兒。
太夫人顯然也沒心情與她搭訕,倒想起晨哥兒來,問了一句。薑氏道:“昨兒啟蒙先生來了府裏,今兒一早就開始授課。”
一日之計在於晨,太夫人倒是高興了一些,點著頭道:“是該啟蒙了,晨哥兒快五歲了吧?”
“明年三月初就五歲了。”
劉氏也知道太夫人不待見她,因此也不說話,屋裏好一陣沉默。太夫人想著往日的熱鬧,心裏多少有些膈應,不過略說了幾句閑話,就叫眾人散了。
從屋裏出來,安靜茹就被牡丹姑娘叫住,笑吟吟福福身,安靜茹知道是為了中秋的事兒,便停在原地,薑氏和劉氏說著話離開,沈氏也走了,留下歐陽倩站在屋簷下。
牡丹姑娘笑道:“二夫人原是交給二奶奶打理的,可二奶奶這兩天也不舒坦,有勞三奶奶了。”
中秋節各家各戶都會送禮,事兒也不算多,就算真正料理起來,她們夫人奶奶要做的也沒什麽。安靜茹任舊滿臉笑容,道:“我也不大懂這些,若是覺得我能幫上什麽忙,盡管吩咐便是。”
扭頭望去,歐陽倩已經不在屋簷下,牡丹笑著引領安靜茹出了壽禧堂,右拐穿過通堂,便是並列的三間廂房,再往後是個小跨院,好像沒住人,但收拾的很幹淨。而小跨院的後麵,有一條羊腸小徑,是通往榮華園的。
廂房外麵守著三五個回事的婆子,看樣子這裏就是每日裏歐陽倩料理家事的地方,歐陽倩也隻是處理一些平常瑣事,大事任舊是沈氏拿主意,再大一點兒的事兒就是府裏的老爺也就是二老爺和太夫人做主了。
安靜茹是第一次來,進了廂房少不得打量一番,藕荷色窗簾,南窗底下是個小炕,炕上放著一張麻姑拜壽雞翅木小炕屏,鋪著猩紅色毯子,歐陽倩就坐在炕上,手裏捧著茶杯,垂著頭沉思。
炕邊放著一張張條桌,上麵擱著賬本、對牌等物,回事兒的婆子在底下絮絮叨叨地說著事兒。
“……賀家大夫人下了帖子請二夫人中秋節去看戲,二夫人回絕了,叫二奶奶瞧著送些節禮過去。”
又說:“往年給咱們府裏做衣裳的織繡坊來說人,咱們府裏的衣裳要延遲幾日……”
安靜茹坐在東邊的軟榻上,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回事兒的人來都散了出去。歐陽倩抬起頭,許嬤嬤立即將牡丹等人都支退出去,她自己也跟著出去,一時之間屋裏就剩下歐陽倩和安靜茹妯娌兩人。
自從上次歐陽倩在安靜茹屋裏說了那些話,此後兩人見麵不過打聲招呼,再多的言語都沒有。同在一個府裏,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安靜茹放下茶杯,走到歐陽倩跟前,琢磨著從什麽地方開始搭話。
冷不防歐陽倩先道:“三弟妹請坐吧。”
安靜茹的思路被打斷,順從地坐下去。歐陽倩若有所思地道:“三弟妹嫁進府裏也差不多半年了,想想當初,咱們也是無話不說的,沒想到半年還沒有,三弟妹就和我生分了,竟不如初時。”
不是有句話說,人生若隻如初見。安靜茹沒心思調侃,笑道:“二嫂子說哪裏的話,才來的時候,也虧得二嫂子提點。”
歐陽倩冷哼一聲,道:“我知道當初我做了些讓三弟妹反感的事兒……”
仿佛不知道怎麽繼續說下去,歐陽倩頓了頓,接著道:“那些事兒三弟妹就當沒發生過,或者當我信口雌黃搬弄是非。三爺是什麽樣的人,我雖不了解,卻知道比二爺強些,所謂報應……大抵就是如此吧。”
當初她暗示安靜茹沈懷筠與韓睿華有染,又誤導薑氏屋裏的大丫頭品繡,還有榮恩軒的大丫頭紫蘇……現在想想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身正不怕影子歪,韓睿華和安靜茹沒怎麽樣,卻叫韓睿龍露出了原形。
說這門親的初期,她娘家人就打聽了韓睿龍的人品相貌,樣樣都好,隻是風流些。歐陽倩生的貌美,想來這些大家族裏的爺們,那個是獨有一個正妻沒有其他女人的?她娘家上麵兩個哥哥,成親同樣是大小老婆三四個。她娘家也屬於侯府,勢頭卻大不如韓家,這門親事定下她也是被閨中密友羨慕的那個。
當蓋頭揭開,她羞澀地打量新郎官,一顆心就忍不住碰碰地跳,當初那般恩愛,韓睿龍一顆心仿佛都在她身上。可她的心,總是患得患失。
孩子小產,韓睿龍公務越來越忙,那時候她不過進門才一年有餘。外頭怎麽樣她想管大概也管不著,偏偏府裏還有一個十二三歲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沈懷筠。沈懷筠越來越漂亮,女人見了都動心,而她卻年紀一天比一天大……
安靜茹微微有些驚訝,沒想到歐陽倩會說這些話,輕聲道:“前兒二堂嫂說了什麽,我並不記得了。”
原本確實有些不舒服,後來韓睿華表明心跡,那些情緒都沒了。眼下歐陽倩屋裏接二連三發生這樣的事兒,她也有些同情她的遭遇。偶爾也會忍不住想想自己的未來,入鄉隨俗不是嘴裏說的那麽簡單,大多事兒都可以做到,可也有一兩件是安靜茹做不到的。
如果有一天,發生在歐陽倩身上的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恐怕安靜茹還沒有歐陽倩這麽淡定。不動心可以無視,動了心,那個不希望得到回報的?
歐陽倩斜眼看了安靜茹一眼,不自然地咳嗽一聲道:“三弟妹這樣說,我便當真了。”
“自然是真的。”
歐陽倩輕輕哼了一聲,“那麽眼下叫你幫著我,你可是心甘情願的?”
安靜茹點點頭,想來歐陽倩也不會像沈氏那樣故意出難題。事實證明,歐陽倩這個人的心思沒有沈氏多,隻是叫安靜茹和她一起看看禮單,商量著做月餅的事兒。正好薑氏也派了做月餅的活計下來,且這個時候,月餅大多是甜口味的,安靜茹想了一種牛肉餡兒的和一種鹹蛋黃餡兒,以及火腿餡兒的。
做月餅的模子大廚房也有,款式還比較多,倒也不必想其他的了。歐陽倩也是識字的,大周朝雖沒有女子恩科,大家族卻都請了先生教女孩兒讀書認字,就連安家的女孩兒,也學著這樣的教養方式,不過能讀的就是《女論語》《女戒》一類的。可歐陽倩的字寫得並不十分好看,她念,安靜茹寫。
如此這般一兩日下來,兩人的關係倒比以前親昵了不少。春香卻覺得不妥當,“二奶奶心裏怕是恨上了咱們大房,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打著什麽主意。”
安靜茹白了她一眼,“不必把每個人都想的那麽不堪。”歐陽倩是不是打著什麽主意安靜茹不確定,不過她實在沒什麽主意能讓歐陽倩去打,話說回來安靜茹還真覺得自己有些不太適應突然轉變了態度的歐陽倩。
正說著,外頭就傳來歐陽倩的說話聲,安靜茹警告了春香一眼,便起身迎接。
“剛才廚房照著三弟妹說的法子做了月餅出來,送到我屋裏,我又正好沒事兒,就拿過來你嚐嚐,看看味道好不好。”歐陽倩說完,牡丹就將懷裏的食盒打開,掐絲琉璃水晶盤內放著五六個金燦燦的月餅,隻看著便十分有食欲,且那純天然的麥香也十分清新。
安靜茹請歐陽倩坐下,叫春香去拿了筷子來,笑道:“咱們廚房那些廚子的手藝真好,我隻會想卻做不出來。”
牡丹笑道:“那是自然,咱們府裏的大廚,他師傅是以前宮裏的禦廚,後來年老出宮回家又帶了幾個徒弟,咱們府裏一個,莊親王府一個。”
安靜茹聽得一臉崇拜,禦廚是給皇帝做飯的,沒想到平日裏送來的這些菜色,竟然是禦廚的徒弟做得。牡丹見她驚訝,少不得又說了許多。
歐陽倩微微垂著頭,臉上掛著笑意,神情卻有幾分落寞,心不在焉地聽著。一時,春香取了筷子來,月餅已經切成了小塊,兩人夾了一塊嚐嚐,沒有後世那些香精作輔料,麥香和裏麵的餡兒香味發揮的淋淋盡致。
“很不錯,比我以前自己做的更好吃。”市麵上雖然也有月餅賣,不過大多數人家都是自己做,安靜茹在娘家的時候也學著做過。
歐陽倩笑道:“我拿給太夫人嚐,太夫人也說新鮮。”
既然太夫人都說好了,自然沒必要又拿過來叫安靜茹嚐嚐了,深得也沒繼續想下去。歐陽倩很快就從月餅的話題轉移到了其他,零零碎碎也沒個章法,足足坐了一個時辰才走。安靜茹送她出門,正要轉身進屋,薑氏屋裏的大丫頭過來請。
瞧那丫頭的模樣還有些著急,安靜茹也顧不得換衣裳,便跟著去。
一進屋,薑氏便道:“你二舅媽到了城外,跟著來的霍氏是你二表嫂,許是沿途顛簸,動了胎氣就要臨盆。崔嬤嬤已經出去找穩婆去了。你安排兩輛馬車去看看,若是沒那麽急,就先進城,北街那邊有一座宅子,我已經打發人過去通知,品菊知道那宅子的位置,將她們安置去宅子裏吧。”
安靜茹唬得怔住,臨產?可京城的地形,北街是距離城門最遠的,比韓家住的這條街還遠。舍近求遠……
薑氏這樣說,自然是思量過的,這個時代,都說女人生產陰氣重,視為不祥,便是當家主母也不能在正屋裏生,要去後罩房。
安靜茹忙應了下來,就叫春香回去叫趙嬤嬤,她立刻趕去垂花門,叫人預備了兩輛馬車,問跟來品菊:“舅夫人如今在城外何處?你可知道?”
品菊點點頭,安靜茹叫她給趕車的婆子說了,便上了馬車。崔嬤嬤找了穩婆定是直接就去了,安靜茹也不必等她,隻叫趕車的婆子快些。
此刻天色不算早,入了秋天黑的就比往常早些,等趕到的時候太陽已經下山了。安靜茹不認得二舅媽,品菊卻是見過的。在停了好幾輛馬車,站著許多丫頭婆子中,一眼就認出薑氏的二嫂許氏,指給安靜茹看。
耳邊是不是傳來女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安靜茹覺得有些膽戰心驚,還沒走進,鼻息下就繚繞著一股血腥。聲音從一輛嚴嚴實實的馬車內傳來,那馬車底下已經是一灘血跡。
許氏比薑氏年長,約莫四十七八快五十的光景,沿途趕路,身穿家常服,頭上隻有一根簪子束發,其餘首飾皆無,又急得額頭冒犯。安靜茹說明身份,許氏就鬆了一口氣:“幸虧來了,穩婆呢?”
霍氏懷孕才七個月,薑家二老爺調任回京就是今年年底的事兒,到時候舉家都要搬來京城,可越往後天氣越冷,等霍氏生產了又要坐月子,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到京城,於是便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許氏的小兒子便護送她們先來京城,一則收拾宅子,二則節氣上也好走動。
霍氏這是第二胎,反應不大,胎象平穩,原本沒什麽事兒,誰知路上感染風寒,這眼看著就要進城了,她卻熬不住了。不得已隻好停下來,派人去通知薑氏。
安靜茹左右看了看,沒瞧見崔嬤嬤,想來還沒找到穩婆。她們回避到了林子裏,不遠處便有農舍,“母親一得到消息便派人去找穩婆,應該已經在路上。”
許氏急得跺腳,“也是我考慮不周全,應該隨身帶著一位穩婆。”
趙嬤嬤猶豫了半晌,站出來道:“若是夫人放心,奴婢去瞧瞧吧。”
安靜茹才想起來,據說當年陳氏生產的時候,是深更半夜突然發作,一時找不到穩婆,便是趙嬤嬤去接生的。可畢竟許氏是親戚,趙嬤嬤抿著嘴唇道:“總不能這樣幹等著,奴婢去瞧瞧。”
耳邊是霍氏撕心裂肺的呼叫聲,除了那些年紀大的婆子,其他的小丫頭都唬得臉色蒼白,安靜茹點了點頭,又叫春香去那邊農舍要些熱水來。
許氏一聽,忙叫了身邊兩個婆子跟著去。趙嬤嬤去了馬車裏,那邊霍氏的聲音便漸漸小了許多,隻聽得趙嬤嬤叫她使力的聲音。
不多時,崔嬤嬤領著穩婆來了,閑話少說,直接叫穩婆去馬車裏。也是崔氏的運氣好,這會子差不多都要做晚飯了,春香給了銀子,竟是兩個村婦提著熱水送來,若是還要的話,她們回去問旁人家還有沒有。
這時,馬車裏傳來一聲孩提底淺的哭聲,趙嬤嬤滿身血跡出來報喜,“是位哥兒,不過薑二奶奶昏迷過去了,咱們還是快些進城吧。”
許氏鬆了口氣,叫大夥收拾東西,這才打量起安靜茹來,見她臉色略有些蒼白,神情卻鎮定,不覺暗自點頭。
留下崔嬤嬤在北街的宅子裏照顧,安靜茹回到國公府去薑氏哪裏報了平安,已經是三更天。隔天一早,太夫人得知此事,立刻叫人找了長命金鎖送去。薑氏上麵兩位兄長,薑家雖不如當年,可子孫卻繁榮,就是這位霍氏,進門一年添了頭一個兒子,眼下又添了個兒子。
想了想問薑氏,“薑二奶奶好像與咱們龍哥媳婦一般歲數吧?”
薑氏點點頭道:“要大一個多月。”
太夫人瞥了沈氏和歐陽倩一眼,神情淡淡的,道:“你二嫂是有福氣的。”
請牢記本站域名:g.xxx
裏麵薑氏聽到動靜,停下和崔嬤嬤閑話,理了理衣裳端莊地坐著。雖然婆媳兩個人都表現的和往常一樣,可氣氛到底不同。安靜茹竟不知道該與薑氏說什麽,滿腦子都是夏氏為何會突發其想去求娶安靜雯。
安家再不濟,安老爺如今也是朝廷命官,安靜雯雖然是庶出,也不至於淪落到去續弦。如果安老爺是個渣爹,要靠賣女兒巴結權貴,也看不起韓榮。安靜茹不了解這個韓榮,也不知道好壞,隻是,親姊妹嫁給親兄弟,這事兒看怎麽都覺得不妥。
安靜茹盯著手裏的福字紅瓷官窯茶杯,耳邊傳來薑氏淡淡的話語,“龍哥媳婦身子不暢快,特意打發了牡丹過來,請你幫著料理中秋節的事兒。家裏要來一些親戚,你二舅媽也要來。到時候也要去王府,你琢磨著做些新意的月餅吧。”
安靜茹將那些心思收起來,橫豎趙嬤嬤回去問了,等趙嬤嬤回來就知道答案。專心聽薑氏說話,“二舅媽?”
崔嬤嬤解釋道:“是咱們夫人的二嫂。”
安靜茹抱歉地笑了笑,問道:“二舅媽這一次是小住還是?”
“小住幾日,就叫人把隔壁那個院子收拾出來,重新布置一番。”
安靜茹不再好奇,點頭應下。瞧見婆子進來擺飯,便過去幫著擺碗箸,吃飯前薑氏就叫安靜茹回去了。回到屋裏,安靜茹坐在榻上發怔,春香到了茶送來,低聲道:“橫豎姑奶奶先吃飯吧。”
外頭天色已近慢慢暗下來,安靜茹點點頭。等趙嬤嬤回來,已經快到各處落鎖的時辰,安靜茹見她滿頭大汗,忙叫春香倒了茶取了布巾來,趙嬤嬤吃了一口茶便竹筒倒豆子似地,憤怒地道:“那九夫人去找夫人和老太太,說當年與咱們家定親的是她的兒子,三爺過繼給了韓國公府大老爺和大夫人,理論上不是她的兒子。她還拿出當年咱們老爺和過世的九老爺定下的契約,問老太太和夫人、老爺認不認!”
趙嬤嬤當時聽說氣得額頭冒煙,這會子說起來任舊覺得氣不過,“姑奶奶,您說說,哪裏有這樣蠻橫的人?她還說,若是咱們安家不答應,她就去官府告,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還畫了押,就是見了官老爺,安家也欠她一個兒媳婦!”
春香氣道:“她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咱們三爺不是她肚子裏出來的?”
“契約,我記得當初找到咱們家的時候,那張契約……又怎麽會回到夏氏手中?”且不論這些,夏氏這做法真是可笑的緊,安靜茹直接問道,“老太太她們是如何說的?”
“二姑娘已經在議親了,是咱們老爺的同僚,李大人的長子,如今是個秀才,聽夫人說,行事禮數周全,老太太也看過,算是已經看準了,就等著對方上門提親,求了庚帖便先定親。等二姑娘及笄就迎娶,老太太便是這樣回絕了哪位九夫人,隻說九夫人氣勢洶洶地走了,倒是沒有下文。”
趙嬤嬤想了想,道:“奴婢覺得那九夫人怕是沒這麽好打發。”
安靜茹見過韓家最早的人,便是沈氏身邊的陳嬤嬤,雖然是薑氏後來上門提親,可顯然是沈氏在背地裏撮合的。想想都頭疼,“嬤嬤怕是還沒吃晚飯,先下去吃飯吧。”
趙嬤嬤琢磨著道:“九夫人的長子已經娶過妻子,便是當初九老爺和咱們老爺約定了這事兒,可年紀上也不對。如果她果真要胡鬧,咱們就搬出這個理由來,問她當初娶頭一個媳婦的時候怎麽就沒想到與安家的親事,是她們毀親再先,也怨不得咱們家!”
夏氏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給韓榮娶妻,她隻想叫眾人都知道,韓睿華是她的兒子。再說結親是結兩姓之好,她這樣不是結親是結仇。
而夏氏估計也想不到這事兒上來,隻怕是旁人給她出的主意。
“我知道了,趙嬤嬤先下去歇著吧,屋裏就讓春香服侍著。”
趙嬤嬤福福身退下,春香沉吟道:“趙嬤嬤說得也有道理,便是去官府告咱們家,咱們家也是占理的。”
安靜茹苦笑著搖搖頭:“若是說得通道理就好了。”
夏氏稍稍明白點,會為自己肚子裏掉出來的這塊肉著想,就不會給韓睿華添亂。幸而韓睿華不在家,他若在家可叫他怎麽處?一邊是養母,一邊是生母,雖然他名義上不再是夏氏的兒子,到底心裏一直都明白夏氏才是他的生母,且過繼的時候他已經略通世事。
安靜茹想起上次來府裏的韓榮,估摸著是個明白人,也隻好叫人給他通個信兒。
隔天去太夫人屋裏請安,太夫人對薑氏任舊沒好臉色,相應的對安靜茹也淡淡的,沈氏心情鬱悶,歐陽倩也和往日不同,少了許多生機。容珠這丫頭性情大變,整個人也沉默寡言了許多,一屋子人卻隻有劉氏一個人說些湊趣的話兒。
太夫人顯然也沒心情與她搭訕,倒想起晨哥兒來,問了一句。薑氏道:“昨兒啟蒙先生來了府裏,今兒一早就開始授課。”
一日之計在於晨,太夫人倒是高興了一些,點著頭道:“是該啟蒙了,晨哥兒快五歲了吧?”
“明年三月初就五歲了。”
劉氏也知道太夫人不待見她,因此也不說話,屋裏好一陣沉默。太夫人想著往日的熱鬧,心裏多少有些膈應,不過略說了幾句閑話,就叫眾人散了。
從屋裏出來,安靜茹就被牡丹姑娘叫住,笑吟吟福福身,安靜茹知道是為了中秋的事兒,便停在原地,薑氏和劉氏說著話離開,沈氏也走了,留下歐陽倩站在屋簷下。
牡丹姑娘笑道:“二夫人原是交給二奶奶打理的,可二奶奶這兩天也不舒坦,有勞三奶奶了。”
中秋節各家各戶都會送禮,事兒也不算多,就算真正料理起來,她們夫人奶奶要做的也沒什麽。安靜茹任舊滿臉笑容,道:“我也不大懂這些,若是覺得我能幫上什麽忙,盡管吩咐便是。”
扭頭望去,歐陽倩已經不在屋簷下,牡丹笑著引領安靜茹出了壽禧堂,右拐穿過通堂,便是並列的三間廂房,再往後是個小跨院,好像沒住人,但收拾的很幹淨。而小跨院的後麵,有一條羊腸小徑,是通往榮華園的。
廂房外麵守著三五個回事的婆子,看樣子這裏就是每日裏歐陽倩料理家事的地方,歐陽倩也隻是處理一些平常瑣事,大事任舊是沈氏拿主意,再大一點兒的事兒就是府裏的老爺也就是二老爺和太夫人做主了。
安靜茹是第一次來,進了廂房少不得打量一番,藕荷色窗簾,南窗底下是個小炕,炕上放著一張麻姑拜壽雞翅木小炕屏,鋪著猩紅色毯子,歐陽倩就坐在炕上,手裏捧著茶杯,垂著頭沉思。
炕邊放著一張張條桌,上麵擱著賬本、對牌等物,回事兒的婆子在底下絮絮叨叨地說著事兒。
“……賀家大夫人下了帖子請二夫人中秋節去看戲,二夫人回絕了,叫二奶奶瞧著送些節禮過去。”
又說:“往年給咱們府裏做衣裳的織繡坊來說人,咱們府裏的衣裳要延遲幾日……”
安靜茹坐在東邊的軟榻上,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回事兒的人來都散了出去。歐陽倩抬起頭,許嬤嬤立即將牡丹等人都支退出去,她自己也跟著出去,一時之間屋裏就剩下歐陽倩和安靜茹妯娌兩人。
自從上次歐陽倩在安靜茹屋裏說了那些話,此後兩人見麵不過打聲招呼,再多的言語都沒有。同在一個府裏,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安靜茹放下茶杯,走到歐陽倩跟前,琢磨著從什麽地方開始搭話。
冷不防歐陽倩先道:“三弟妹請坐吧。”
安靜茹的思路被打斷,順從地坐下去。歐陽倩若有所思地道:“三弟妹嫁進府裏也差不多半年了,想想當初,咱們也是無話不說的,沒想到半年還沒有,三弟妹就和我生分了,竟不如初時。”
不是有句話說,人生若隻如初見。安靜茹沒心思調侃,笑道:“二嫂子說哪裏的話,才來的時候,也虧得二嫂子提點。”
歐陽倩冷哼一聲,道:“我知道當初我做了些讓三弟妹反感的事兒……”
仿佛不知道怎麽繼續說下去,歐陽倩頓了頓,接著道:“那些事兒三弟妹就當沒發生過,或者當我信口雌黃搬弄是非。三爺是什麽樣的人,我雖不了解,卻知道比二爺強些,所謂報應……大抵就是如此吧。”
當初她暗示安靜茹沈懷筠與韓睿華有染,又誤導薑氏屋裏的大丫頭品繡,還有榮恩軒的大丫頭紫蘇……現在想想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身正不怕影子歪,韓睿華和安靜茹沒怎麽樣,卻叫韓睿龍露出了原形。
說這門親的初期,她娘家人就打聽了韓睿龍的人品相貌,樣樣都好,隻是風流些。歐陽倩生的貌美,想來這些大家族裏的爺們,那個是獨有一個正妻沒有其他女人的?她娘家上麵兩個哥哥,成親同樣是大小老婆三四個。她娘家也屬於侯府,勢頭卻大不如韓家,這門親事定下她也是被閨中密友羨慕的那個。
當蓋頭揭開,她羞澀地打量新郎官,一顆心就忍不住碰碰地跳,當初那般恩愛,韓睿龍一顆心仿佛都在她身上。可她的心,總是患得患失。
孩子小產,韓睿龍公務越來越忙,那時候她不過進門才一年有餘。外頭怎麽樣她想管大概也管不著,偏偏府裏還有一個十二三歲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沈懷筠。沈懷筠越來越漂亮,女人見了都動心,而她卻年紀一天比一天大……
安靜茹微微有些驚訝,沒想到歐陽倩會說這些話,輕聲道:“前兒二堂嫂說了什麽,我並不記得了。”
原本確實有些不舒服,後來韓睿華表明心跡,那些情緒都沒了。眼下歐陽倩屋裏接二連三發生這樣的事兒,她也有些同情她的遭遇。偶爾也會忍不住想想自己的未來,入鄉隨俗不是嘴裏說的那麽簡單,大多事兒都可以做到,可也有一兩件是安靜茹做不到的。
如果有一天,發生在歐陽倩身上的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恐怕安靜茹還沒有歐陽倩這麽淡定。不動心可以無視,動了心,那個不希望得到回報的?
歐陽倩斜眼看了安靜茹一眼,不自然地咳嗽一聲道:“三弟妹這樣說,我便當真了。”
“自然是真的。”
歐陽倩輕輕哼了一聲,“那麽眼下叫你幫著我,你可是心甘情願的?”
安靜茹點點頭,想來歐陽倩也不會像沈氏那樣故意出難題。事實證明,歐陽倩這個人的心思沒有沈氏多,隻是叫安靜茹和她一起看看禮單,商量著做月餅的事兒。正好薑氏也派了做月餅的活計下來,且這個時候,月餅大多是甜口味的,安靜茹想了一種牛肉餡兒的和一種鹹蛋黃餡兒,以及火腿餡兒的。
做月餅的模子大廚房也有,款式還比較多,倒也不必想其他的了。歐陽倩也是識字的,大周朝雖沒有女子恩科,大家族卻都請了先生教女孩兒讀書認字,就連安家的女孩兒,也學著這樣的教養方式,不過能讀的就是《女論語》《女戒》一類的。可歐陽倩的字寫得並不十分好看,她念,安靜茹寫。
如此這般一兩日下來,兩人的關係倒比以前親昵了不少。春香卻覺得不妥當,“二奶奶心裏怕是恨上了咱們大房,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打著什麽主意。”
安靜茹白了她一眼,“不必把每個人都想的那麽不堪。”歐陽倩是不是打著什麽主意安靜茹不確定,不過她實在沒什麽主意能讓歐陽倩去打,話說回來安靜茹還真覺得自己有些不太適應突然轉變了態度的歐陽倩。
正說著,外頭就傳來歐陽倩的說話聲,安靜茹警告了春香一眼,便起身迎接。
“剛才廚房照著三弟妹說的法子做了月餅出來,送到我屋裏,我又正好沒事兒,就拿過來你嚐嚐,看看味道好不好。”歐陽倩說完,牡丹就將懷裏的食盒打開,掐絲琉璃水晶盤內放著五六個金燦燦的月餅,隻看著便十分有食欲,且那純天然的麥香也十分清新。
安靜茹請歐陽倩坐下,叫春香去拿了筷子來,笑道:“咱們廚房那些廚子的手藝真好,我隻會想卻做不出來。”
牡丹笑道:“那是自然,咱們府裏的大廚,他師傅是以前宮裏的禦廚,後來年老出宮回家又帶了幾個徒弟,咱們府裏一個,莊親王府一個。”
安靜茹聽得一臉崇拜,禦廚是給皇帝做飯的,沒想到平日裏送來的這些菜色,竟然是禦廚的徒弟做得。牡丹見她驚訝,少不得又說了許多。
歐陽倩微微垂著頭,臉上掛著笑意,神情卻有幾分落寞,心不在焉地聽著。一時,春香取了筷子來,月餅已經切成了小塊,兩人夾了一塊嚐嚐,沒有後世那些香精作輔料,麥香和裏麵的餡兒香味發揮的淋淋盡致。
“很不錯,比我以前自己做的更好吃。”市麵上雖然也有月餅賣,不過大多數人家都是自己做,安靜茹在娘家的時候也學著做過。
歐陽倩笑道:“我拿給太夫人嚐,太夫人也說新鮮。”
既然太夫人都說好了,自然沒必要又拿過來叫安靜茹嚐嚐了,深得也沒繼續想下去。歐陽倩很快就從月餅的話題轉移到了其他,零零碎碎也沒個章法,足足坐了一個時辰才走。安靜茹送她出門,正要轉身進屋,薑氏屋裏的大丫頭過來請。
瞧那丫頭的模樣還有些著急,安靜茹也顧不得換衣裳,便跟著去。
一進屋,薑氏便道:“你二舅媽到了城外,跟著來的霍氏是你二表嫂,許是沿途顛簸,動了胎氣就要臨盆。崔嬤嬤已經出去找穩婆去了。你安排兩輛馬車去看看,若是沒那麽急,就先進城,北街那邊有一座宅子,我已經打發人過去通知,品菊知道那宅子的位置,將她們安置去宅子裏吧。”
安靜茹唬得怔住,臨產?可京城的地形,北街是距離城門最遠的,比韓家住的這條街還遠。舍近求遠……
薑氏這樣說,自然是思量過的,這個時代,都說女人生產陰氣重,視為不祥,便是當家主母也不能在正屋裏生,要去後罩房。
安靜茹忙應了下來,就叫春香回去叫趙嬤嬤,她立刻趕去垂花門,叫人預備了兩輛馬車,問跟來品菊:“舅夫人如今在城外何處?你可知道?”
品菊點點頭,安靜茹叫她給趕車的婆子說了,便上了馬車。崔嬤嬤找了穩婆定是直接就去了,安靜茹也不必等她,隻叫趕車的婆子快些。
此刻天色不算早,入了秋天黑的就比往常早些,等趕到的時候太陽已經下山了。安靜茹不認得二舅媽,品菊卻是見過的。在停了好幾輛馬車,站著許多丫頭婆子中,一眼就認出薑氏的二嫂許氏,指給安靜茹看。
耳邊是不是傳來女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安靜茹覺得有些膽戰心驚,還沒走進,鼻息下就繚繞著一股血腥。聲音從一輛嚴嚴實實的馬車內傳來,那馬車底下已經是一灘血跡。
許氏比薑氏年長,約莫四十七八快五十的光景,沿途趕路,身穿家常服,頭上隻有一根簪子束發,其餘首飾皆無,又急得額頭冒犯。安靜茹說明身份,許氏就鬆了一口氣:“幸虧來了,穩婆呢?”
霍氏懷孕才七個月,薑家二老爺調任回京就是今年年底的事兒,到時候舉家都要搬來京城,可越往後天氣越冷,等霍氏生產了又要坐月子,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到京城,於是便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許氏的小兒子便護送她們先來京城,一則收拾宅子,二則節氣上也好走動。
霍氏這是第二胎,反應不大,胎象平穩,原本沒什麽事兒,誰知路上感染風寒,這眼看著就要進城了,她卻熬不住了。不得已隻好停下來,派人去通知薑氏。
安靜茹左右看了看,沒瞧見崔嬤嬤,想來還沒找到穩婆。她們回避到了林子裏,不遠處便有農舍,“母親一得到消息便派人去找穩婆,應該已經在路上。”
許氏急得跺腳,“也是我考慮不周全,應該隨身帶著一位穩婆。”
趙嬤嬤猶豫了半晌,站出來道:“若是夫人放心,奴婢去瞧瞧吧。”
安靜茹才想起來,據說當年陳氏生產的時候,是深更半夜突然發作,一時找不到穩婆,便是趙嬤嬤去接生的。可畢竟許氏是親戚,趙嬤嬤抿著嘴唇道:“總不能這樣幹等著,奴婢去瞧瞧。”
耳邊是霍氏撕心裂肺的呼叫聲,除了那些年紀大的婆子,其他的小丫頭都唬得臉色蒼白,安靜茹點了點頭,又叫春香去那邊農舍要些熱水來。
許氏一聽,忙叫了身邊兩個婆子跟著去。趙嬤嬤去了馬車裏,那邊霍氏的聲音便漸漸小了許多,隻聽得趙嬤嬤叫她使力的聲音。
不多時,崔嬤嬤領著穩婆來了,閑話少說,直接叫穩婆去馬車裏。也是崔氏的運氣好,這會子差不多都要做晚飯了,春香給了銀子,竟是兩個村婦提著熱水送來,若是還要的話,她們回去問旁人家還有沒有。
這時,馬車裏傳來一聲孩提底淺的哭聲,趙嬤嬤滿身血跡出來報喜,“是位哥兒,不過薑二奶奶昏迷過去了,咱們還是快些進城吧。”
許氏鬆了口氣,叫大夥收拾東西,這才打量起安靜茹來,見她臉色略有些蒼白,神情卻鎮定,不覺暗自點頭。
留下崔嬤嬤在北街的宅子裏照顧,安靜茹回到國公府去薑氏哪裏報了平安,已經是三更天。隔天一早,太夫人得知此事,立刻叫人找了長命金鎖送去。薑氏上麵兩位兄長,薑家雖不如當年,可子孫卻繁榮,就是這位霍氏,進門一年添了頭一個兒子,眼下又添了個兒子。
想了想問薑氏,“薑二奶奶好像與咱們龍哥媳婦一般歲數吧?”
薑氏點點頭道:“要大一個多月。”
太夫人瞥了沈氏和歐陽倩一眼,神情淡淡的,道:“你二嫂是有福氣的。”
請牢記本站域名:g.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