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叫人意想不到呢!賀三姑娘和兩三年前比起來,竟然差別不大,若不是她開口說話又知道賀三老爺就這麽一個女兒,安靜茹會以為是賀三姑娘的妹妹。(.無彈窗廣告)
賀三姑娘舉止得體,優雅地福福身:“韓三奶奶,久違了。”
安靜茹失笑,確實久違了,久違到幾乎已經忘記了這個人,想到剛才自己驚愕地望著她,歉然地還了一禮,“沒想到是三姑娘,倒是我失態了。”
賀三姑娘微微一笑,安靜茹叫朝哥兒過去見禮,賀三姑娘笑容自然,取了一個荷包作為見麵禮送給了朝哥兒,朝哥兒有模有樣地道謝。賀三夫人就笑道:“不愧是國公府的教養,這般年紀就舉止大方、知書達理,真是好孩子。”
說罷也拿了一荷包金錁子做見麵禮,朝哥兒高興地收下了,又朝賀三夫人作揖道謝,賀三夫人很是歡喜的摸了摸他的小腦袋,朝太夫人笑道:“別人家這麽大的孩子,隻知道玩鬧呢,這孩子卻已經開始學待人接物,還學得這般周全。”
太夫人笑嗬嗬道:“這孩子乖順的緊,竟不像他父親小時候。”
安靜茹代朝哥兒又謝過一回賀三姑娘和賀三夫人,才叫林家媳婦帶著朝哥兒出去玩耍,品翠已經察言觀色下去預備回禮。賀三夫人與太夫人就著孩子的問題閑聊幾句,言歸正傳,太夫人道:“到底是你們有心,難得來一回京城,卻還記著老身。”
賀三夫人微笑道:“上次小女隻身前來,承蒙老太君照顧,後來卻沒機會登門道謝,今兒來竟又打擾老太君半日,可是我們不懂事了。”
“夫人客氣。”太夫人放下茶杯,略顯得疑惑看了賀三姑娘一眼,似是隨口般問道,“賀三姑娘的身子骨可好些了?”
上次賀三姑娘離開京城之前就病了,結果就沒了下文,隻知道她們母女離開京城。如今瞧著賀三姑娘還是一副姑娘裝扮,看樣子是真留成了老姑娘還沒許人呢。賀三夫人聽太夫人這樣問,臉上笑容被幾分愁苦替代,勉強笑道:“謝老太君記掛,養了這幾年,倒比從前好些了。”
多的也不願說,雖然賀三姑娘在穿著打扮上都采用的鮮嫩的顏色,不過她的年紀畢竟擺在那兒,也是快二十歲的姑娘了,大周朝大戶人家的女孩兒一般十五歲出閣,十八歲還沒議親出嫁,就是老姑娘了,掐指一算,賀三姑娘已經滿了十八歲。
十八歲與十五六七能有多大的差別?賀三姑娘的模樣與兩三年前差不多,隻是看起來愈發嬌豔,嬌豔中少了幾許張狂,多了幾分妍媚,正如鬢邊的海棠珠花,開得正是嬌豔的時候。
太夫人聽賀三夫人語氣有歎息的味兒,笑安慰道:“好了就好了,做姑娘的時候不知道,做了母親的,皆把孩子當心頭肉,病痛在他們身上,是巴不得自己幫著受了。”
賀三夫人符合笑道:“正是這麽個理兒呢,如今好容易養得和以前一樣,我的心也安生了。”
盧氏倒了茶與安靜茹站在一塊兒,靜靜聽著太夫人和賀三夫人說話,卻是忍不住想去看賀三姑娘。賀三姑娘神色安然,嘴角揚起帶著得體的笑容,柔聲道:“做兒女,瞧見長輩們不好,也是巴不得替長輩受了。說起來老太君才是晚輩見過的最有福氣的人,都說光陰似箭,我瞧老太君竟和上次瞧著一樣,氣色好,精神好,仔細看還年輕了呢。”
說得太夫人很高興,笑道:“已經是一把老骨頭,那裏能越活越年輕?不過細想這話卻也有道理,人老了不能動彈了,走路也要人攙扶,和幼兒時期學走路叫人扶卻是一樣。”
“太夫人真會說笑。”賀三姑娘真誠道,“晚輩說得卻是心裏話。”
說著看了盧氏和安靜茹一樣,笑道:“您老人家兒孫滿堂,重孫子都有幾個在膝下承歡,府上三奶奶是能幹人,上上下下又孝順,您隻用安安心心做個老壽星就好了。晚輩年紀小見識不多,隻是放眼天下,有您這樣福氣的人,怕也是輕易找不出第二個來呢!”
這話卻叫太夫人笑容淡了幾分,心不在焉地點頭笑道:“真是生的一張巧嘴,說的話果然中聽。”
賀三姑娘無辜地眨著大眼睛,“晚輩說得都是實話。”
太夫人歎了口氣,隨即轉移了話題,賀三姑娘有意無意地看了盧氏和安靜茹一眼,劉氏從外頭進來,笑著朝太夫人道:“已經辦妥了。”
又朝賀三夫人道:“夫人難得來一趟,今兒就賞臉在府裏吃了午飯再走吧。”
“這怎麽好,已經打擾了太夫人半日。”
太夫人又挽留一回,賀三夫人惶恐不安地應下了。原來是賀三夫人與賀三姑娘的馬車壞了,正好路過韓家,想來原是舊識,太夫人輩分高,不如進來請個安。
安靜茹換了衣裳從淨房出來,春香終於算出了賀三姑娘的年紀,想到二爺的事兒,很篤定的判斷出,這是賀三姑娘和賀三夫人使得詭計,冷笑道:“那馬車也真壞的是時候,好巧不巧就在咱們府外頭壞了,若是換做別家,不知道她們會不會進去請安呢。這倒叫我想起李夫人來,好巧不巧就住在姑奶奶的宅子裏,順著杆子爬,不過想來人家的話卻說得比她們明白。”
李夫人到了太夫人跟前,就是推銷自己的女兒。大概也真是因為她太急切,太夫人才對李姑娘產生了懷疑。而且還有陸青苑因為知道李夫人的為人,所以不給麵子地駁李夫人,賀三夫人母女同樣是巧合,不過賀三姑娘會說話,已經哄得太夫人很高興了。
最重要的原因,賀三姑娘的出身比李姑娘好,她之所以遲遲未嫁,也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那就是養病。就是年紀大點兒也情有可原,而且已經過了兩三年,兩三年之前的事兒,能記住的人不多。
趙嬤嬤卻擔心,蹙著眉頭道:“之前姑奶奶與她之間有些不快,她果然進了門,隻怕……”
“如今八字還沒一撇呢,誰知道太夫人能不能瞧得上她,太夫人這般慎重,又有前車之鑒,定要仔細打聽打聽。否則二爺的事兒,早就該定下了。”品翠說著她自己都覺得不可信的寬慰話。
太夫人想給二爺找個出身好的,偏出身好的人家,未必肯把女兒送來做繼室,當初的柳四姑娘,柳家還算不得能和韓家並肩匹配的,柳家都不願意,唯恐被人恥笑了去,迅速給柳四姑娘找了孫家三房。
低於柳家門楣的,提都不能在太夫人跟前提呢。這賀三姑娘卻出現的格外及時,韓睿龍如今雖然在孝期,但議親也不算早,雙方過禮也需要時間,議定了可以先把其他程序都過了,隻等孝期滿了上門下聘,然後商議吉期,快的話明年這個時候,新人已經進門了。
賀三姑娘雖出身不錯,但年紀畢竟大了,就算是黃花姑娘頭一回上花轎,年紀大也不好議親,果然嫁進來做繼室,韓家這樣的門楣也不算委屈了她,真正是十分匹配的。
趙嬤嬤見安靜茹不言語,問道:“姑奶奶是如何把賀三姑娘得罪了?”
安靜茹還真不好回答這個問題,在賀三姑娘心裏,完全是自己占了屬於她的一切,現在年紀大了還沒出閣,說不得也把這宗怪在自己頭上。
“沒什麽要緊的事兒,不過言語不和罷了。”安靜茹淡淡道,想來賀三姑娘也不會愚昧地去提以前的事兒,她如果真想進韓家的門,揪出來誰臉上都不好看。沒做成弟弟的妻子,轉而做了兄長的繼室,天下也不止韓家的男人才要討老婆。
安靜茹看了看圍在自己跟前的幾個人,正色道:“你們在這屋裏說的話,別到外頭渾說,今兒原是她們為著馬車壞了,才進門拜見太夫人,也不是隨便哪家的夫人帶著姑娘來,都是想要與韓家做親戚,傳出去誰還敢帶著姑娘上門走動?”
春香和品翠垂下頭,趙嬤嬤點頭道:“姑奶奶說得在理。”
韓家確實不錯,不過傳出這樣的話,也未免太高看了自己。反正到目前為止,京城還沒有那個權貴想把自家的姑娘嫁過來,就是有大多是庶出。但如果韓睿龍不是二婚,情況就不一樣了,要找歐陽倩那樣出身的,實在容易。
安靜茹扭頭看了看天色,已經將近午時,太夫人留了賀三夫人和賀三姑娘在壽禧堂吃飯,安靜茹等韓家女眷皆要過去作陪,理了理衣裳,叫林家媳婦抱了朝哥兒過來。
到了壽禧堂外頭,便聽到一陣說笑聲,門上三五個丫頭站在一塊兒說話,有兩個是懷哥身邊的。
進了屋,屋裏的情況更叫人驚訝,賀三姑娘竟然抱著懷哥在太夫人踏腳下麵的小凳子上坐著!
賀三夫人臉色有些不太自然,太夫人誇賀三姑娘會哄孩子,賀三夫人才勉強笑道:“她在家裏養病,幾個侄兒年紀小,她年紀大卻是愛玩鬧的,幾個侄兒很是喜歡她。”
太夫人笑道:“別看孩子年紀小,卻比大人厲害,從眼睛裏就能看出,誰真正對他好,對他好他就喜歡。”
賀三姑娘天真無邪地笑道:“懷哥像極了家裏的小六。”
太夫人微露疑惑,賀三姑娘就解釋道:“小六是晚輩大嫂的幼子。”
所謂媳婦進門要伺候翁姑,小姑子雖然要叫一聲嫂子,但吃飯卻是嫂子站著伺候,姑子坐著吃飯。所以姑嫂和睦也是難得,賀三姑娘不過隨口一說,看似沒什麽,實則卻是在說她自己與嫂子和睦。
能和睦可見性子極好。
牡丹和許嬤嬤有些呆,太夫人笑得很歡喜,安靜茹將李姑娘與賀三姑娘一比較,果然還是賀三姑娘厲害。李姑娘來了兩次也沒見著懷哥,賀三姑娘來了一次,也不知用什麽法子,就哄得懷哥乖乖坐在她懷裏。
不過懷哥見朝哥兒進來,就掙紮著要從賀三姑娘腿上下來,賀三姑娘放下他,他便過來找朝哥兒。把新得的禮物給朝哥兒瞧,還道:“你喜歡拿去玩兒。”
朝哥兒臉皮厚,果真從懷哥手裏接過去了,拿在手裏喜不自勝。察覺到娘親的眼神兒,才還給了懷哥,稚聲稚氣地道:“三哥哥玩膩了再給我吧。”
劉氏婆媳帶著寶哥進來,好些天沒見寶哥,朝哥兒立馬就去找寶哥玩耍,懷哥也將手裏新的的東西給了乳娘,與寶哥、朝哥兒紮成一推。
太夫人遂吩咐三位哥兒的乳娘丫頭領著他們去隔壁抱夏玩兒,劉氏在賀三夫人對麵落座,安靜茹和盧氏幫著丫頭們端茶遞水,廚房的婆媳進來詢問午飯的事兒。太夫人叫擺在廂房,安靜茹和盧氏自下去幫著料理。
廂房原就是太夫人待客的地方,一般人少太夫人要留人吃飯都在這裏,東西全是現成的,丫頭婆子自然會把一切都弄好,她們兩人也不過站在旁邊看著。
盧氏想著太夫人很高興的模樣,道:“看來這個很會討太夫人歡心呢!”
可不是,懷哥都喜歡她,隻是現在還沒個準信,卻不好說。盧氏也並不清楚前事,微笑道:“希望是個真正心善的,真正喜歡懷哥的。”
“不見得,隻是手段高明些。”春香努努嘴道。
安靜茹瞪了她一眼,一語雙關道:“今兒是客,咱們去別人家做客,見了別人的孩子,想著自己的孩子,那個不喜歡?”
春香想起在屋裏安靜茹的警告,閉上嘴不說了,盧氏也明白韓睿龍的事兒,輪不到她做弟媳的去操心。便將這事兒丟開,等丫頭婆子們預備好,安靜茹與盧氏去正屋請客人入席吃飯。
三個孩子都在抱夏吃,安靜茹和盧氏等她們皆入座,叫了容蘭、容芩、玉姐兒上桌,太夫人就放她們兩人過去照看孩子。
席間如何熱鬧客氣她們便不得而知了,倒是牡丹和許嬤嬤,有些心不在焉地喂懷哥吃飯,這裏又另行擺了一桌給安靜茹和盧氏,朝哥兒吃飯很乖,早就學會自己拿勺子,寶哥兒本來就乖順,筷子使得極好,兩位哥兒的乳娘隻要在旁邊看著就行,其他人也都放下去吃飯去了。
安靜茹吃了幾口,見那頭許嬤嬤幹坐著,便叫過來一起吃。許嬤嬤有些走神,還是其他丫頭提醒她才醒悟過來,忙起身福福身道:“謝三奶奶心意,奴婢一會子下去吃吧。”
盧氏笑道:“嬤嬤何必與我們客氣?您是府裏的老人,照顧懷哥盡心盡力,這裏沒有外人,牡丹姑娘也一道過來吃吧,讓他們三兄弟自己吃。”
懷哥比朝哥兒大,隻是牡丹和許嬤嬤皆心疼得緊,什麽事兒都要為他做好,才養成了他不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這小孩子自尊心卻是有的,聽見三嬸嬸這樣說,就拿了勺子道:“我也自己吃。”
牡丹手裏沒了勺子,眼神瞬間有些黯然和失落,一閃即過叫乳娘看著懷哥,她和許嬤嬤另外搬了挨幾放在下麵。安靜茹和盧氏無法,選了幾個菜叫丫頭端過去擺上。
吃飯時,兩人也是心不在焉的,安靜茹和盧氏也不知說什麽好。她們擔心懷哥或者也擔心自己的未來,但畢竟韓睿龍年輕,娶繼室誰也不能阻止。
安靜茹想起一事來,問盧氏:“寶哥的啟蒙先生找著了沒有?”
盧氏笑道:“已經有了準信兒,是公公找來的,隻等先生將身上的事兒料理了就來。倒是三嫂,晨哥兒童試過了要進學,晨哥兒的啟蒙先生是王妃尋來的,朝哥兒也快三歲,正好需要啟蒙先生呢。”
朝哥兒需要,懷哥的年紀比朝哥兒還略大,也快到了啟蒙的歲數。牡丹和許嬤嬤眼前一亮,因為二爺一直在家裏,偶爾也會帶著懷哥教他握筆寫字,竟忘了過了孝期,二爺也要謀劃複起一事,懷哥若是啟蒙,就算新奶奶進門,也不過一早一晚晨昏審定,其他時候都在先生跟前讀書,她們盡心盡力輪換著不眨眼地盯著,定能保證懷哥周全。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若是新二奶奶賢惠,也不用這樣防著新奶奶對懷哥不利。隻是,懷哥是二爺的長子,韓國公府這樣的門楣,長子的地位何其重要。
牡丹和許嬤嬤感激地朝安靜茹和盧氏笑了笑,端起碗吃飯,橫豎新二奶奶差不多還要一年才進門,除了這個對策,也可以慢慢想其他對策。
那頭三個孩子吃好了,安靜茹和盧氏也放下碗筷,吃了一盞茶,便去廂房。
飯桌上四位姑娘跟前撤了碗筷擺了茶盞,賀三夫人和劉氏還在陪太夫人吃,席間也不知賀三姑娘說了什麽逗趣的話兒,太夫人臉上的表情除了高興還是高興,盧氏和安靜茹對望一眼,這事兒大概有一半成了。
太夫人見她們進來,便朝她們道:“你們下去說話吧,我們說話你們也不愛聽。”
賀三姑娘便笑道:“不知道貴府那個園子變沒變,倒想去瞧瞧。”
一般上門做客,都是客隨主便,賀三姑娘話裏帶著幾分嬌憨,不會叫人覺得反感,反而覺得她性情直爽,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太夫人樂嗬嗬允了,道:“家裏人少了,園子也跟著凋零了似的,不如從前。”
“老壽星兒孫滿堂,果真都在一起,怕是還覺得人多了呢!”賀三姑娘掩嘴笑道,站起身行退禮。
容蘭三位姑娘也跟著站起身告退,大夥魚貫著出來,玉姐兒年紀小,乳娘怕園子裏風大,帶她回屋裏午睡。容蘭和容芩作陪,算上隨行的丫頭婆子,一行十來個人往園子裏去。
站在園子入口的台階上,安靜茹想起當初歐陽倩帶她去逛,身邊也差不多這麽多人,隻是早已物是人非,景也不是當年的景,人也不全是當年的人。
“一晃竟已經快三年,若不是瞧著朝哥兒已經這麽大了,我還不覺得時間過得這樣快。三奶奶您說是不是?”賀三姑娘笑眯眯道,表情自然,眼裏卻帶著別樣信息。
這是示好麽?安靜茹笑著點頭:“是啊,我還記得那時候朝哥兒還在我肚子裏沒出來。”
“三奶奶好福氣,朝哥兒小小年紀便這般懂事乖巧。”賀三姑娘目光一想那倒映著藍澄澄天空的湖麵,“我卻沒這樣的福氣,想來三爺也是極疼朝哥兒的。”
安靜茹不否認,韓睿華是很想狠狠教訓一番朝哥兒,偏朝哥兒就有辦法讓盛怒的韓睿華很快就滅火。安靜茹笑起來,自然而然帶著幸福與滿足。
賀三姑娘扭頭望著她,像是做了決定,道:“以前是我年紀小不懂事,說話衝撞了三奶奶。三奶奶不會還放在心上吧?”
“怎會?”放在心上是自己給自己添堵。
賀三姑娘看她不像是裝的,忍不住暗暗咬牙,麵上卻仍舊笑容得體,道:“三奶奶度量真正是不屈男兒。”
安靜茹不讚同地搖搖頭,“度量也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罷了,我不過後宅婦人,沒妄想做聖人,要那些度量做什麽?”
賀三姑娘神情一頓,隨即笑道:“三奶奶真會說笑。咱們都是女子,就是想做聖人,卻也隻能下輩子投胎做男人才行得通。”
安靜茹沒答言,改口笑道:“這時節桂花含蕊待放,園子裏除了桂花倒也沒別的可瞧的了。”
盧氏附和道:“桂花雖小,氣味兒卻濃鬱,用處也多,咱們且去瞧瞧,等開得好了叫丫頭采摘一些,倒是可做點心或香袋兒。”
大夥下了石階,圍著湖麵轉了一圈,果然有些向陽的幾株開得極好,被風一吹,滿院子撲鼻清香,這味道讓盧氏蹙起眉頭,有些不舒服似的。
安靜茹問她,她才微微紅了臉道:“寶哥要多個弟弟或妹妹。”
竟是有喜了!安靜茹驚喜不已:“卻沒聽你說起。”
盧氏道:“這才兩個月罷了,沒什麽反應。”
品翠湊趣兒道:“四爺若是知道了,指不定多高興呢!”
難怪這些日子劉氏心情那麽好,原來是盧氏再度懷孕,她看似嬌小,竟然這樣能生。兩次都趕在安靜茹前頭。
安靜茹也替她高興,兒子多生兩個沒關係,反正又沒有計劃生育政策。妯娌兩人就這懷孕的話題說了幾句,見賀三姑娘臉色不自然,才打住不說。盧氏的歲數比賀三姑娘還小,馬上就是兩個孩子的娘,賀三姑娘還沒出嫁。
盧氏不好意思地笑道:“懷寶哥時沒一點兒反應,這一個卻對氣味兒敏感些。”
說罷就捂著胸口似要嘔吐,安靜茹忙扶著她,賀三姑娘笑道:“既然這樣,咱們就去外頭吧。”
“擾了姑娘興致,卻是我的不是了。”
賀三姑娘很是理解地笑道:“畢竟孩子重要,咱們也該回去了。”
從園子裏出來,賀三夫人身邊的嬤嬤就尋了過來,盧氏先回去歇著,其他人陪著賀三姑娘到了壽禧堂。
一進門就迎上劉氏似笑非笑的望著她們,賀三姑娘上前見禮,賀三夫人也站起身道:“打擾半日,是該告辭了,謝老太君今日款待。”
安靜茹便出來預備回禮,如意跟著一起出來,說回禮太夫人已經叫預備了。再回到屋裏,太夫人端起茶杯。賀三夫人和賀三姑娘說好了改日得閑再來逛的話,便由劉氏和安靜茹送出來。
賀三夫人母女的馬車已經修好,回禮重新安排了一輛馬車,派了人跟著去,兩輛馬車駛出韓家角門。
車上賀三夫人接連歎了幾次,憂心忡忡地看著女兒。這兩年下來,她當初好強的性子已經沒了。賀三姑娘在京城惹下了笑話,不得已隻好回西京去。期間也尋了幾門親,卻是一門不如一門,這一次趁著京城的親戚做壽,把女兒有帶了來,盤橫數十日,來打聽的不是沒有,但略好些的打聽到賀三姑娘的年紀,就沒了下文。
以前是高不成低不就,如今是低就也沒人願意娶。賀三夫人愁得寢食難安,隻盼著女兒快些過門才好,沒得以後更無門路。
韓家,如果有意,也不是不可能,但想到做填房,賀三夫人仍舊不樂意。
賀三姑娘哪裏不知母親的心思,恨不能沒安靜茹這個人。
“就是不嫁人,爹娘不願養我,我也能過活,娘何苦愁眉苦臉的?”
賀三夫人沒好氣地瞪了女兒一眼,“你說的輕巧,一個女人不能拋頭露麵,如何過活?你不想嫁,家裏姊妹還要嫁。”
賀三夫人正色道:“這樣的話休再渾說了!”
那知賀三姑娘說這話卻是有用意的,“每日瞧著娘為著女兒的事兒寢食難安,女兒心裏也難過,隻覺自己不孝,倒不如沒有女兒的好。”
賀三夫人唬得變了臉色:“叫你別渾說,你反而說得愈發厲害!”
賀三姑娘紅了眼眶,低聲道:“難道不是麽?為著女兒的事兒,娘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女兒心裏就不難過?”
賀三夫人見不得女兒受委屈,見她哭,忙換了一張慈愛的臉安慰,母女兩竟抱頭哭起來,一個說做娘的不該賭氣害了女兒,一個說女兒不孝害娘這般歲數還不得安生,哭了好一會兒,賀三夫人擦了淚道:“沒有嫁不出的姑娘,隻有娶不上老婆的漢子,我女兒那裏不好?怎麽就嫁不出去呢?”
心下已經在思量,太夫人很是喜歡女兒,雖然是做填房,但比起其他不知好了多少。韓二爺屋裏也不過一個丫頭外加一兒一女,那位姨娘惹了事兒,隻能在莊子上住著,不可能回到府裏。比起那些沒成親屋裏已經好幾個通房的比起來,不知好了多少。
韓二爺的兒子年紀小,好好兒撫養,以後那裏不認繼母的?即便不認,女兒自己生了兒子也不是沒有依仗。
賀三夫人轉輾反側思來想去,太夫人同樣如此,也在考量這門親到底能不能做成。
------題外話------
小果之前就在考慮,後麵的內容要不要寫,就是想著寫的長了是累贅,但最後還是決定寫了,不過後麵的內容也不會太長,已經在做收尾了。賀三這人其實還是比較識時務的,換個角度想想,在她並不了解薑氏的情況下,被女主打敗,要甘心也不容易。賀三是為結尾而準備,像賀三這樣的人,現實中的夫妻也很容易遇見。如果後麵的內容親親們覺得不好,可以跳過等著看大結局,相信也不遠了,前麵寫到沈氏死就可以算作上部的內容完了。這其實是小果第一次嚐試寫長文,結果小果也發現小果並沒有能力去駕馭長文,以後的文大概還是選擇寫中篇幅的。最後,謝謝大家的支持!
賀三姑娘舉止得體,優雅地福福身:“韓三奶奶,久違了。”
安靜茹失笑,確實久違了,久違到幾乎已經忘記了這個人,想到剛才自己驚愕地望著她,歉然地還了一禮,“沒想到是三姑娘,倒是我失態了。”
賀三姑娘微微一笑,安靜茹叫朝哥兒過去見禮,賀三姑娘笑容自然,取了一個荷包作為見麵禮送給了朝哥兒,朝哥兒有模有樣地道謝。賀三夫人就笑道:“不愧是國公府的教養,這般年紀就舉止大方、知書達理,真是好孩子。”
說罷也拿了一荷包金錁子做見麵禮,朝哥兒高興地收下了,又朝賀三夫人作揖道謝,賀三夫人很是歡喜的摸了摸他的小腦袋,朝太夫人笑道:“別人家這麽大的孩子,隻知道玩鬧呢,這孩子卻已經開始學待人接物,還學得這般周全。”
太夫人笑嗬嗬道:“這孩子乖順的緊,竟不像他父親小時候。”
安靜茹代朝哥兒又謝過一回賀三姑娘和賀三夫人,才叫林家媳婦帶著朝哥兒出去玩耍,品翠已經察言觀色下去預備回禮。賀三夫人與太夫人就著孩子的問題閑聊幾句,言歸正傳,太夫人道:“到底是你們有心,難得來一回京城,卻還記著老身。”
賀三夫人微笑道:“上次小女隻身前來,承蒙老太君照顧,後來卻沒機會登門道謝,今兒來竟又打擾老太君半日,可是我們不懂事了。”
“夫人客氣。”太夫人放下茶杯,略顯得疑惑看了賀三姑娘一眼,似是隨口般問道,“賀三姑娘的身子骨可好些了?”
上次賀三姑娘離開京城之前就病了,結果就沒了下文,隻知道她們母女離開京城。如今瞧著賀三姑娘還是一副姑娘裝扮,看樣子是真留成了老姑娘還沒許人呢。賀三夫人聽太夫人這樣問,臉上笑容被幾分愁苦替代,勉強笑道:“謝老太君記掛,養了這幾年,倒比從前好些了。”
多的也不願說,雖然賀三姑娘在穿著打扮上都采用的鮮嫩的顏色,不過她的年紀畢竟擺在那兒,也是快二十歲的姑娘了,大周朝大戶人家的女孩兒一般十五歲出閣,十八歲還沒議親出嫁,就是老姑娘了,掐指一算,賀三姑娘已經滿了十八歲。
十八歲與十五六七能有多大的差別?賀三姑娘的模樣與兩三年前差不多,隻是看起來愈發嬌豔,嬌豔中少了幾許張狂,多了幾分妍媚,正如鬢邊的海棠珠花,開得正是嬌豔的時候。
太夫人聽賀三夫人語氣有歎息的味兒,笑安慰道:“好了就好了,做姑娘的時候不知道,做了母親的,皆把孩子當心頭肉,病痛在他們身上,是巴不得自己幫著受了。”
賀三夫人符合笑道:“正是這麽個理兒呢,如今好容易養得和以前一樣,我的心也安生了。”
盧氏倒了茶與安靜茹站在一塊兒,靜靜聽著太夫人和賀三夫人說話,卻是忍不住想去看賀三姑娘。賀三姑娘神色安然,嘴角揚起帶著得體的笑容,柔聲道:“做兒女,瞧見長輩們不好,也是巴不得替長輩受了。說起來老太君才是晚輩見過的最有福氣的人,都說光陰似箭,我瞧老太君竟和上次瞧著一樣,氣色好,精神好,仔細看還年輕了呢。”
說得太夫人很高興,笑道:“已經是一把老骨頭,那裏能越活越年輕?不過細想這話卻也有道理,人老了不能動彈了,走路也要人攙扶,和幼兒時期學走路叫人扶卻是一樣。”
“太夫人真會說笑。”賀三姑娘真誠道,“晚輩說得卻是心裏話。”
說著看了盧氏和安靜茹一樣,笑道:“您老人家兒孫滿堂,重孫子都有幾個在膝下承歡,府上三奶奶是能幹人,上上下下又孝順,您隻用安安心心做個老壽星就好了。晚輩年紀小見識不多,隻是放眼天下,有您這樣福氣的人,怕也是輕易找不出第二個來呢!”
這話卻叫太夫人笑容淡了幾分,心不在焉地點頭笑道:“真是生的一張巧嘴,說的話果然中聽。”
賀三姑娘無辜地眨著大眼睛,“晚輩說得都是實話。”
太夫人歎了口氣,隨即轉移了話題,賀三姑娘有意無意地看了盧氏和安靜茹一眼,劉氏從外頭進來,笑著朝太夫人道:“已經辦妥了。”
又朝賀三夫人道:“夫人難得來一趟,今兒就賞臉在府裏吃了午飯再走吧。”
“這怎麽好,已經打擾了太夫人半日。”
太夫人又挽留一回,賀三夫人惶恐不安地應下了。原來是賀三夫人與賀三姑娘的馬車壞了,正好路過韓家,想來原是舊識,太夫人輩分高,不如進來請個安。
安靜茹換了衣裳從淨房出來,春香終於算出了賀三姑娘的年紀,想到二爺的事兒,很篤定的判斷出,這是賀三姑娘和賀三夫人使得詭計,冷笑道:“那馬車也真壞的是時候,好巧不巧就在咱們府外頭壞了,若是換做別家,不知道她們會不會進去請安呢。這倒叫我想起李夫人來,好巧不巧就住在姑奶奶的宅子裏,順著杆子爬,不過想來人家的話卻說得比她們明白。”
李夫人到了太夫人跟前,就是推銷自己的女兒。大概也真是因為她太急切,太夫人才對李姑娘產生了懷疑。而且還有陸青苑因為知道李夫人的為人,所以不給麵子地駁李夫人,賀三夫人母女同樣是巧合,不過賀三姑娘會說話,已經哄得太夫人很高興了。
最重要的原因,賀三姑娘的出身比李姑娘好,她之所以遲遲未嫁,也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那就是養病。就是年紀大點兒也情有可原,而且已經過了兩三年,兩三年之前的事兒,能記住的人不多。
趙嬤嬤卻擔心,蹙著眉頭道:“之前姑奶奶與她之間有些不快,她果然進了門,隻怕……”
“如今八字還沒一撇呢,誰知道太夫人能不能瞧得上她,太夫人這般慎重,又有前車之鑒,定要仔細打聽打聽。否則二爺的事兒,早就該定下了。”品翠說著她自己都覺得不可信的寬慰話。
太夫人想給二爺找個出身好的,偏出身好的人家,未必肯把女兒送來做繼室,當初的柳四姑娘,柳家還算不得能和韓家並肩匹配的,柳家都不願意,唯恐被人恥笑了去,迅速給柳四姑娘找了孫家三房。
低於柳家門楣的,提都不能在太夫人跟前提呢。這賀三姑娘卻出現的格外及時,韓睿龍如今雖然在孝期,但議親也不算早,雙方過禮也需要時間,議定了可以先把其他程序都過了,隻等孝期滿了上門下聘,然後商議吉期,快的話明年這個時候,新人已經進門了。
賀三姑娘雖出身不錯,但年紀畢竟大了,就算是黃花姑娘頭一回上花轎,年紀大也不好議親,果然嫁進來做繼室,韓家這樣的門楣也不算委屈了她,真正是十分匹配的。
趙嬤嬤見安靜茹不言語,問道:“姑奶奶是如何把賀三姑娘得罪了?”
安靜茹還真不好回答這個問題,在賀三姑娘心裏,完全是自己占了屬於她的一切,現在年紀大了還沒出閣,說不得也把這宗怪在自己頭上。
“沒什麽要緊的事兒,不過言語不和罷了。”安靜茹淡淡道,想來賀三姑娘也不會愚昧地去提以前的事兒,她如果真想進韓家的門,揪出來誰臉上都不好看。沒做成弟弟的妻子,轉而做了兄長的繼室,天下也不止韓家的男人才要討老婆。
安靜茹看了看圍在自己跟前的幾個人,正色道:“你們在這屋裏說的話,別到外頭渾說,今兒原是她們為著馬車壞了,才進門拜見太夫人,也不是隨便哪家的夫人帶著姑娘來,都是想要與韓家做親戚,傳出去誰還敢帶著姑娘上門走動?”
春香和品翠垂下頭,趙嬤嬤點頭道:“姑奶奶說得在理。”
韓家確實不錯,不過傳出這樣的話,也未免太高看了自己。反正到目前為止,京城還沒有那個權貴想把自家的姑娘嫁過來,就是有大多是庶出。但如果韓睿龍不是二婚,情況就不一樣了,要找歐陽倩那樣出身的,實在容易。
安靜茹扭頭看了看天色,已經將近午時,太夫人留了賀三夫人和賀三姑娘在壽禧堂吃飯,安靜茹等韓家女眷皆要過去作陪,理了理衣裳,叫林家媳婦抱了朝哥兒過來。
到了壽禧堂外頭,便聽到一陣說笑聲,門上三五個丫頭站在一塊兒說話,有兩個是懷哥身邊的。
進了屋,屋裏的情況更叫人驚訝,賀三姑娘竟然抱著懷哥在太夫人踏腳下麵的小凳子上坐著!
賀三夫人臉色有些不太自然,太夫人誇賀三姑娘會哄孩子,賀三夫人才勉強笑道:“她在家裏養病,幾個侄兒年紀小,她年紀大卻是愛玩鬧的,幾個侄兒很是喜歡她。”
太夫人笑道:“別看孩子年紀小,卻比大人厲害,從眼睛裏就能看出,誰真正對他好,對他好他就喜歡。”
賀三姑娘天真無邪地笑道:“懷哥像極了家裏的小六。”
太夫人微露疑惑,賀三姑娘就解釋道:“小六是晚輩大嫂的幼子。”
所謂媳婦進門要伺候翁姑,小姑子雖然要叫一聲嫂子,但吃飯卻是嫂子站著伺候,姑子坐著吃飯。所以姑嫂和睦也是難得,賀三姑娘不過隨口一說,看似沒什麽,實則卻是在說她自己與嫂子和睦。
能和睦可見性子極好。
牡丹和許嬤嬤有些呆,太夫人笑得很歡喜,安靜茹將李姑娘與賀三姑娘一比較,果然還是賀三姑娘厲害。李姑娘來了兩次也沒見著懷哥,賀三姑娘來了一次,也不知用什麽法子,就哄得懷哥乖乖坐在她懷裏。
不過懷哥見朝哥兒進來,就掙紮著要從賀三姑娘腿上下來,賀三姑娘放下他,他便過來找朝哥兒。把新得的禮物給朝哥兒瞧,還道:“你喜歡拿去玩兒。”
朝哥兒臉皮厚,果真從懷哥手裏接過去了,拿在手裏喜不自勝。察覺到娘親的眼神兒,才還給了懷哥,稚聲稚氣地道:“三哥哥玩膩了再給我吧。”
劉氏婆媳帶著寶哥進來,好些天沒見寶哥,朝哥兒立馬就去找寶哥玩耍,懷哥也將手裏新的的東西給了乳娘,與寶哥、朝哥兒紮成一推。
太夫人遂吩咐三位哥兒的乳娘丫頭領著他們去隔壁抱夏玩兒,劉氏在賀三夫人對麵落座,安靜茹和盧氏幫著丫頭們端茶遞水,廚房的婆媳進來詢問午飯的事兒。太夫人叫擺在廂房,安靜茹和盧氏自下去幫著料理。
廂房原就是太夫人待客的地方,一般人少太夫人要留人吃飯都在這裏,東西全是現成的,丫頭婆子自然會把一切都弄好,她們兩人也不過站在旁邊看著。
盧氏想著太夫人很高興的模樣,道:“看來這個很會討太夫人歡心呢!”
可不是,懷哥都喜歡她,隻是現在還沒個準信,卻不好說。盧氏也並不清楚前事,微笑道:“希望是個真正心善的,真正喜歡懷哥的。”
“不見得,隻是手段高明些。”春香努努嘴道。
安靜茹瞪了她一眼,一語雙關道:“今兒是客,咱們去別人家做客,見了別人的孩子,想著自己的孩子,那個不喜歡?”
春香想起在屋裏安靜茹的警告,閉上嘴不說了,盧氏也明白韓睿龍的事兒,輪不到她做弟媳的去操心。便將這事兒丟開,等丫頭婆子們預備好,安靜茹與盧氏去正屋請客人入席吃飯。
三個孩子都在抱夏吃,安靜茹和盧氏等她們皆入座,叫了容蘭、容芩、玉姐兒上桌,太夫人就放她們兩人過去照看孩子。
席間如何熱鬧客氣她們便不得而知了,倒是牡丹和許嬤嬤,有些心不在焉地喂懷哥吃飯,這裏又另行擺了一桌給安靜茹和盧氏,朝哥兒吃飯很乖,早就學會自己拿勺子,寶哥兒本來就乖順,筷子使得極好,兩位哥兒的乳娘隻要在旁邊看著就行,其他人也都放下去吃飯去了。
安靜茹吃了幾口,見那頭許嬤嬤幹坐著,便叫過來一起吃。許嬤嬤有些走神,還是其他丫頭提醒她才醒悟過來,忙起身福福身道:“謝三奶奶心意,奴婢一會子下去吃吧。”
盧氏笑道:“嬤嬤何必與我們客氣?您是府裏的老人,照顧懷哥盡心盡力,這裏沒有外人,牡丹姑娘也一道過來吃吧,讓他們三兄弟自己吃。”
懷哥比朝哥兒大,隻是牡丹和許嬤嬤皆心疼得緊,什麽事兒都要為他做好,才養成了他不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這小孩子自尊心卻是有的,聽見三嬸嬸這樣說,就拿了勺子道:“我也自己吃。”
牡丹手裏沒了勺子,眼神瞬間有些黯然和失落,一閃即過叫乳娘看著懷哥,她和許嬤嬤另外搬了挨幾放在下麵。安靜茹和盧氏無法,選了幾個菜叫丫頭端過去擺上。
吃飯時,兩人也是心不在焉的,安靜茹和盧氏也不知說什麽好。她們擔心懷哥或者也擔心自己的未來,但畢竟韓睿龍年輕,娶繼室誰也不能阻止。
安靜茹想起一事來,問盧氏:“寶哥的啟蒙先生找著了沒有?”
盧氏笑道:“已經有了準信兒,是公公找來的,隻等先生將身上的事兒料理了就來。倒是三嫂,晨哥兒童試過了要進學,晨哥兒的啟蒙先生是王妃尋來的,朝哥兒也快三歲,正好需要啟蒙先生呢。”
朝哥兒需要,懷哥的年紀比朝哥兒還略大,也快到了啟蒙的歲數。牡丹和許嬤嬤眼前一亮,因為二爺一直在家裏,偶爾也會帶著懷哥教他握筆寫字,竟忘了過了孝期,二爺也要謀劃複起一事,懷哥若是啟蒙,就算新奶奶進門,也不過一早一晚晨昏審定,其他時候都在先生跟前讀書,她們盡心盡力輪換著不眨眼地盯著,定能保證懷哥周全。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若是新二奶奶賢惠,也不用這樣防著新奶奶對懷哥不利。隻是,懷哥是二爺的長子,韓國公府這樣的門楣,長子的地位何其重要。
牡丹和許嬤嬤感激地朝安靜茹和盧氏笑了笑,端起碗吃飯,橫豎新二奶奶差不多還要一年才進門,除了這個對策,也可以慢慢想其他對策。
那頭三個孩子吃好了,安靜茹和盧氏也放下碗筷,吃了一盞茶,便去廂房。
飯桌上四位姑娘跟前撤了碗筷擺了茶盞,賀三夫人和劉氏還在陪太夫人吃,席間也不知賀三姑娘說了什麽逗趣的話兒,太夫人臉上的表情除了高興還是高興,盧氏和安靜茹對望一眼,這事兒大概有一半成了。
太夫人見她們進來,便朝她們道:“你們下去說話吧,我們說話你們也不愛聽。”
賀三姑娘便笑道:“不知道貴府那個園子變沒變,倒想去瞧瞧。”
一般上門做客,都是客隨主便,賀三姑娘話裏帶著幾分嬌憨,不會叫人覺得反感,反而覺得她性情直爽,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太夫人樂嗬嗬允了,道:“家裏人少了,園子也跟著凋零了似的,不如從前。”
“老壽星兒孫滿堂,果真都在一起,怕是還覺得人多了呢!”賀三姑娘掩嘴笑道,站起身行退禮。
容蘭三位姑娘也跟著站起身告退,大夥魚貫著出來,玉姐兒年紀小,乳娘怕園子裏風大,帶她回屋裏午睡。容蘭和容芩作陪,算上隨行的丫頭婆子,一行十來個人往園子裏去。
站在園子入口的台階上,安靜茹想起當初歐陽倩帶她去逛,身邊也差不多這麽多人,隻是早已物是人非,景也不是當年的景,人也不全是當年的人。
“一晃竟已經快三年,若不是瞧著朝哥兒已經這麽大了,我還不覺得時間過得這樣快。三奶奶您說是不是?”賀三姑娘笑眯眯道,表情自然,眼裏卻帶著別樣信息。
這是示好麽?安靜茹笑著點頭:“是啊,我還記得那時候朝哥兒還在我肚子裏沒出來。”
“三奶奶好福氣,朝哥兒小小年紀便這般懂事乖巧。”賀三姑娘目光一想那倒映著藍澄澄天空的湖麵,“我卻沒這樣的福氣,想來三爺也是極疼朝哥兒的。”
安靜茹不否認,韓睿華是很想狠狠教訓一番朝哥兒,偏朝哥兒就有辦法讓盛怒的韓睿華很快就滅火。安靜茹笑起來,自然而然帶著幸福與滿足。
賀三姑娘扭頭望著她,像是做了決定,道:“以前是我年紀小不懂事,說話衝撞了三奶奶。三奶奶不會還放在心上吧?”
“怎會?”放在心上是自己給自己添堵。
賀三姑娘看她不像是裝的,忍不住暗暗咬牙,麵上卻仍舊笑容得體,道:“三奶奶度量真正是不屈男兒。”
安靜茹不讚同地搖搖頭,“度量也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罷了,我不過後宅婦人,沒妄想做聖人,要那些度量做什麽?”
賀三姑娘神情一頓,隨即笑道:“三奶奶真會說笑。咱們都是女子,就是想做聖人,卻也隻能下輩子投胎做男人才行得通。”
安靜茹沒答言,改口笑道:“這時節桂花含蕊待放,園子裏除了桂花倒也沒別的可瞧的了。”
盧氏附和道:“桂花雖小,氣味兒卻濃鬱,用處也多,咱們且去瞧瞧,等開得好了叫丫頭采摘一些,倒是可做點心或香袋兒。”
大夥下了石階,圍著湖麵轉了一圈,果然有些向陽的幾株開得極好,被風一吹,滿院子撲鼻清香,這味道讓盧氏蹙起眉頭,有些不舒服似的。
安靜茹問她,她才微微紅了臉道:“寶哥要多個弟弟或妹妹。”
竟是有喜了!安靜茹驚喜不已:“卻沒聽你說起。”
盧氏道:“這才兩個月罷了,沒什麽反應。”
品翠湊趣兒道:“四爺若是知道了,指不定多高興呢!”
難怪這些日子劉氏心情那麽好,原來是盧氏再度懷孕,她看似嬌小,竟然這樣能生。兩次都趕在安靜茹前頭。
安靜茹也替她高興,兒子多生兩個沒關係,反正又沒有計劃生育政策。妯娌兩人就這懷孕的話題說了幾句,見賀三姑娘臉色不自然,才打住不說。盧氏的歲數比賀三姑娘還小,馬上就是兩個孩子的娘,賀三姑娘還沒出嫁。
盧氏不好意思地笑道:“懷寶哥時沒一點兒反應,這一個卻對氣味兒敏感些。”
說罷就捂著胸口似要嘔吐,安靜茹忙扶著她,賀三姑娘笑道:“既然這樣,咱們就去外頭吧。”
“擾了姑娘興致,卻是我的不是了。”
賀三姑娘很是理解地笑道:“畢竟孩子重要,咱們也該回去了。”
從園子裏出來,賀三夫人身邊的嬤嬤就尋了過來,盧氏先回去歇著,其他人陪著賀三姑娘到了壽禧堂。
一進門就迎上劉氏似笑非笑的望著她們,賀三姑娘上前見禮,賀三夫人也站起身道:“打擾半日,是該告辭了,謝老太君今日款待。”
安靜茹便出來預備回禮,如意跟著一起出來,說回禮太夫人已經叫預備了。再回到屋裏,太夫人端起茶杯。賀三夫人和賀三姑娘說好了改日得閑再來逛的話,便由劉氏和安靜茹送出來。
賀三夫人母女的馬車已經修好,回禮重新安排了一輛馬車,派了人跟著去,兩輛馬車駛出韓家角門。
車上賀三夫人接連歎了幾次,憂心忡忡地看著女兒。這兩年下來,她當初好強的性子已經沒了。賀三姑娘在京城惹下了笑話,不得已隻好回西京去。期間也尋了幾門親,卻是一門不如一門,這一次趁著京城的親戚做壽,把女兒有帶了來,盤橫數十日,來打聽的不是沒有,但略好些的打聽到賀三姑娘的年紀,就沒了下文。
以前是高不成低不就,如今是低就也沒人願意娶。賀三夫人愁得寢食難安,隻盼著女兒快些過門才好,沒得以後更無門路。
韓家,如果有意,也不是不可能,但想到做填房,賀三夫人仍舊不樂意。
賀三姑娘哪裏不知母親的心思,恨不能沒安靜茹這個人。
“就是不嫁人,爹娘不願養我,我也能過活,娘何苦愁眉苦臉的?”
賀三夫人沒好氣地瞪了女兒一眼,“你說的輕巧,一個女人不能拋頭露麵,如何過活?你不想嫁,家裏姊妹還要嫁。”
賀三夫人正色道:“這樣的話休再渾說了!”
那知賀三姑娘說這話卻是有用意的,“每日瞧著娘為著女兒的事兒寢食難安,女兒心裏也難過,隻覺自己不孝,倒不如沒有女兒的好。”
賀三夫人唬得變了臉色:“叫你別渾說,你反而說得愈發厲害!”
賀三姑娘紅了眼眶,低聲道:“難道不是麽?為著女兒的事兒,娘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女兒心裏就不難過?”
賀三夫人見不得女兒受委屈,見她哭,忙換了一張慈愛的臉安慰,母女兩竟抱頭哭起來,一個說做娘的不該賭氣害了女兒,一個說女兒不孝害娘這般歲數還不得安生,哭了好一會兒,賀三夫人擦了淚道:“沒有嫁不出的姑娘,隻有娶不上老婆的漢子,我女兒那裏不好?怎麽就嫁不出去呢?”
心下已經在思量,太夫人很是喜歡女兒,雖然是做填房,但比起其他不知好了多少。韓二爺屋裏也不過一個丫頭外加一兒一女,那位姨娘惹了事兒,隻能在莊子上住著,不可能回到府裏。比起那些沒成親屋裏已經好幾個通房的比起來,不知好了多少。
韓二爺的兒子年紀小,好好兒撫養,以後那裏不認繼母的?即便不認,女兒自己生了兒子也不是沒有依仗。
賀三夫人轉輾反側思來想去,太夫人同樣如此,也在考量這門親到底能不能做成。
------題外話------
小果之前就在考慮,後麵的內容要不要寫,就是想著寫的長了是累贅,但最後還是決定寫了,不過後麵的內容也不會太長,已經在做收尾了。賀三這人其實還是比較識時務的,換個角度想想,在她並不了解薑氏的情況下,被女主打敗,要甘心也不容易。賀三是為結尾而準備,像賀三這樣的人,現實中的夫妻也很容易遇見。如果後麵的內容親親們覺得不好,可以跳過等著看大結局,相信也不遠了,前麵寫到沈氏死就可以算作上部的內容完了。這其實是小果第一次嚐試寫長文,結果小果也發現小果並沒有能力去駕馭長文,以後的文大概還是選擇寫中篇幅的。最後,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