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奎堂正堂之中,泰昌一本正經的坐在那裏,沒有吭氣。


    十餘個彌封官還有十餘個監察禦史和給事中也滿臉嚴肅的站在兩側,屏息靜氣。


    整個大堂之中唯餘試卷開封的聲音,氣氛可謂一片莊嚴肅穆。


    這年頭科舉對於讀書人來說可是頭等大事,而能在會試當中位列前三的貢士很有可能在殿試金榜中名列一甲前三。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狀元、榜眼、探花,那都是天下讀書人敬仰的才俊。


    這會兒貢士榜前三名就要揭曉了,自然要莊嚴一點,就算是裝,那也要裝的很莊嚴肅穆。


    那麽這三個人到底是誰呢?


    領頭的彌封官小心的拆開試卷最外麵的密封紙,緩緩展開第一份試卷一看,臉上不由露出一絲欽佩之色。


    好字,真是一手好字。


    雖說科舉應試的時候大家用的基本都是館閣體,但館閣體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書法功底,字寫的好的人,就算是用館閣體寫出來的文章那也異常的漂亮。


    緊接著領頭的彌封官又小心的拆開試卷最前麵的密封紙,這位考生的信息瞬間進入泰昌的眼簾。


    姓名,文震孟。


    籍貫,南直隸長洲。


    泰昌見狀,不由一愣。


    呃,這不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狀元郎嗎?


    文震孟的確是狀元,而且,他還是弘治朝和正德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曾孫。


    不過,他之所以鼎鼎大名並不是因為這個。


    他出名的主要原因是他被魏忠賢給羞辱了,作為一個新科狀元,他被魏忠賢拉到午門外,扒光褲子,重打了八十大板,而後罷官削籍,貶為平民。


    至於原因,就因為他上了份奏折,彈劾魏忠賢胡作非為,他也因此被閹黨列為東林一員。


    這文震孟自然不可能是東林,因為他才剛狀元登科不久呢,根本沒時間去東林書院參加什麽東林大會。


    而且言官風聞言事無罪,這是朱元璋定下來的規矩,更何況他是新科狀元,他也不是汙蔑別人,他彈劾的罪狀那都是有依據的。


    魏忠賢之所以這麽羞辱他,就因為他是新科狀元,魏忠賢就是要告訴天下讀書人,雜家是九千歲,你們惹不起!


    新科狀元牛不牛?


    新科狀元都被雜家打成狗了!


    你們還敢在雜家麵前嘰嘰歪歪不?


    唉,這家夥可以說是曆史上最悲催的狀元郎了,沒有之一。


    因為他剛狀元登科不久便傻乎乎的去彈劾權傾朝野的魏忠賢,結果被狠狠羞辱了一翻,打了個半死,還被罷官削籍。


    崇禎朝複職之後,他又傻乎乎的去彈劾內閣首輔溫體仁這個大奸臣,結果又被羞辱了一頓,又被罷官削籍了!


    據說他最後是被氣死的。


    魏忠賢和溫體仁的確都不是好人,問題他們都權勢熏天啊。


    這家夥傻乎乎的去彈劾人家肯定也不是為了自己出名,因為他已經是狀元郎了,已經夠出名了,他彈劾人家可以說是純純的憂國憂民。


    行吧,就憑他這身才華和憂國憂民之心,這個貢士榜第一,甚至接下來的狀元郎都非他莫屬。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示意彌封官繼續。


    第二份試卷一打開,又是一副精美的書法作品映入眼眸。


    這家夥的字竟然寫得比文震孟還好!


    說實話,就連彌封官都吃了一驚。


    皇上這眼光,著實厲害啊,選出來的竟然都是才華橫溢之輩。


    文震孟就不必說了,那是名傳天下的大才子。


    這位的字竟然比文震孟寫的還好,又會是誰呢?


    他迫不及待的拆開卷首一看。


    姓名,倪元璐。


    籍貫,浙江上虞。


    呃,這個,沒聽說過啊!


    彌封官愣住了,泰昌也愣住了。


    倪元璐,浙江上虞人?


    蘇州知府倪元珙也是浙江上虞人啊!


    這兩人都姓倪,還都是元字輩,名字最後一個字還都是王字旁的,他們肯定出自同一宗族啊!


    這家夥不會是倪元珙的親弟弟吧?


    倪元珙可是他最早的一批親信之一,而且倪元珙並沒有憑借自己的寵信拉關係走後門,這倪元璐著實也是才華橫溢之輩,當個榜眼那肯定沒問題啊!


    泰昌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又示意彌封官繼續。


    第三份試卷一打開,彌封官都傻眼了。


    這人的書法功底竟然也比文震孟要好,雖說比不上倪元璐,也差不到哪裏去。


    皇上這眼光怎麽這麽厲害啊?


    這位又是誰呢?


    他迫不及待的拆開卷首一看,又愣住了。


    姓名,黃道周。


    籍貫,福建漳浦。


    呃,這位,他也沒聽說過啊!


    泰昌一看這名字,差點沒給自己來個大嘴巴子。


    黃道周?


    東林兩大嘴炮之一!


    這家夥可是連當皇帝的都敢罵,他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怎麽辦?


    說實話,他著實沒想到第三個會是這貨。


    問題,他為了以示公正,都把話說前麵了,這三個就是貢士榜的前三名啊!


    難道,他要想辦法食言,把這家夥給弄出貢士榜?


    泰昌皺眉沉思了一陣,突然靈光一閃。


    對了,這會兒東林都被幹光了,這家夥不可能再跟東林那幫人混一起了。


    至於嘴炮的問題,那也不是什麽問題,隻要好好籠絡一番,讓他去罵別人也不錯啊!


    很多具備特殊才華的人到底是好是壞那都取決於你怎麽去用,用的不好,那自然是個禍害,用得好了,那就是個得力幹將啊!


    想到這裏,他微微點頭道:“嗯,就這三個吧,文震孟第一,倪元璐第二,黃道周第三。你把試卷傳下去,讓大家也看看吧。”


    至此,他這戲演到這就差不多了。


    召集這麽多人當麵開封,打開之後的試卷那都跟書法作品一般,而且文采已經通過徐光啟和畢懋康的驗證了,絕對是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


    這樣,夠公平了吧?


    果然,試卷傳下去之後,不管是彌封官還是監察禦史和給事中,不管是不是閹黨,皆是連連點頭,滿臉讚賞之色。


    這三個人著實讓人心服口服,不但文章做得好,字也寫得好,根本就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這前三名著實實至名歸。


    前三名定下了,這後麵的閱卷也很快完成了,沒想到,後麵竟然又出了兩個文采出眾而有報國心切的考生。


    泰昌命人拆開試卷一看,他們的字那也寫的相當的好,跟文震孟都有的一拚。


    怎麽辦呢?


    他考慮了很久,還是決定,將這後麵的劉理順和王鐸分別排到第四名和第五名。


    因為前麵三個他都聽說過,而這兩個青史上好像沒什麽名氣,應該不是特有才能的那種。


    其實,他搞錯了,這幾個其實都是才華出眾之輩,而且,他們都是閹黨的死對頭,還都被閹黨指成了東林幹將,包括倪元璐和黃道周都是。


    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為曆史上這屆的主考官和副主考是孫承宗和袁可立,而這五個人裏麵,除了文震孟其他四個都是袁可立的得意弟子。


    他們的恩師袁可立就因為忤逆了魏忠賢被罷官削籍,而且此事還造成了後麵南四衛的大tu殺,遼東形勢也因此一發不可收拾,他們自然是恨透了閹黨。


    所以,他們跟閹黨那是勢不兩立,罵閹黨也是罵得最狠的,閹黨自然要收拾他們,並將他們誣指為東林。


    當然,這會兒他們已然不是袁可立的弟子了,而是天子門生!


    泰昌已然決定,要將他們好好籠絡一番,好好培養一番,以擔當大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玖並收藏大明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