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泰昌便帶著六十萬石糧食滿載而歸。


    不過,他並沒有去澎湖,因為他趕到東番中衛的時候便被袁可立請下了船。


    袁可立是想請他決斷,東番中衛的衛城到底怎麽建。


    畢竟東番即將修建的是五個衛城而不是一個衛城,這東番中衛作為第一個修建的衛城乃是其他四個衛城的模板,袁可立著實有點躊躇。


    如果按普通邊防衛城的規模修建,城牆也就幾裏長,單邊才一裏多,規模極小,衛城裏麵也就能住下千餘屯衛和其家眷。


    這種小型衛城修建起來速度是快,但是,防禦力並不怎麽強,也就能防住幾千人規模的普通攻擊。


    這所謂的普通攻擊還不包括火槍和火炮的攻擊,荷蘭人那可是有火槍和火炮的。


    也就是說,這種小型的衛城還不一定能頂住荷蘭人的攻擊呢。


    說實話,荷蘭人到底是個什麽攻擊方式,袁可立也想象不來。


    因為大明還未曾和裝備火槍火炮的歐陸蠻夷發生過大規模的戰鬥。


    不過,根據西班牙人的樓船炮艦來判斷,他覺著荷蘭人一旦發動攻擊,那肯定不是什麽普通攻擊。


    人家如果把樓船炮艦靠過來,一頓猛轟,這種小型衛城怎麽頂得住?


    所以,他不敢妄自做主,胡亂命人修建一個普通的衛城了事。


    正好,皇上從笨港把糧食拉過來了,他便順勢將皇上請下船,請皇上來決斷,這東番中衛的衛城到底怎麽建。


    這會兒東番中衛的衛城還沒影呢,兩萬屯衛倒是已經運送過來了,不過他們隻是在海港附近找了塊空地紮下營帳而已,城牆什麽的還沒開始修建,港口碼頭也隻是臨時的。


    泰昌看了看方圓數裏的營帳,又看了看普通邊防衛城的圖紙,不由緩緩搖了搖頭。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種普通衛城肯定不行,不說兩萬人馬塞不進去,就算能把兩萬人馬塞進去,麵對樓船炮艦的攻擊那也是個靶子,人家幾輪側舷齊射下來,人員密集的衛城必定傷亡慘重。


    那麽這衛城到底怎麽建呢?


    泰昌看了看四周的地形,又仔細想了想,隨即問道:“禮卿,你還記得海神港那幾個堡壘吧?”


    那幾座堡壘修築的著實與眾不同,看到過的人肯定都忘不了。


    袁可立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微臣記得。”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沉吟道:“今後我們跟那些歐陸蠻夷的戰鬥必定以火槍火炮為主,而火槍火炮的攻擊方式與刀槍劍戟已然完全不同。


    普通的城池,城牆最多也就能修幾丈高,對於火槍火炮來說其實沒什麽作用。


    所以,我們現在修築城池或者說堡壘考慮的重點應該放在火槍和火炮上麵。


    我們不但要考慮怎麽防禦人家火槍和火炮的功績,還要考慮怎麽發揮我們的優勢,讓我們在守城的時候能把火槍和火炮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火槍就不說了,傳統的城牆和箭垛其實也能發揮出火槍的優勢來。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主要要考慮的就是怎麽發揮火炮的優勢。


    火炮的優勢說白了就是個射程。


    我們要想發揮火炮的優勢就要根據地形修築多層結構的城池,盡量把火炮架在高處,以增加火炮的射程。


    這樣一來,敵人就很難用火炮轟擊到我們了,而我們則可以隨隨便便的轟擊到他們。”


    袁可立看了看臨時碼頭旁邊數十丈高的山頭,不由恍然道:“皇上,您的意思是把火炮架那山頭上麵嗎?”


    泰昌微微點頭道:“對,我們就以那座小山為依托修建兩層甚至三層的衛城。


    這種衛城不一定要修築的四四方方,完全可以根據小山周圍的地形來,原來是什麽樣子就是什麽樣子,曲曲折折的也沒關係,正好還能形成很多的射擊死角。


    而且底層城牆也不需挖多深的牆基,更不需修築多厚的城牆。


    我們隻需把那小山的山坡挖平,然後依據山勢在四周壘砌磚石即可。


    也就是說,底層的平台其實就是底層城牆的牆體,外圍隻需修建一圈女牆和箭垛即可。“


    這樣修築起來就簡單多了。


    說實話,要從平地修築起幾丈高的城牆來著實費工夫,如果隻是依靠山勢敷上一圈圍牆般的磚石那就簡單多了。


    而且這樣依靠山勢修築出來的城池堡壘防禦力也相當的驚人,光是其數十丈的高度就能讓人絕望。


    這年頭,就算最為先進的樓船炮艦也不可能仰起炮角,轟到數十丈高的山頭上去啊!


    而架設在山頭上的火炮則能輕易轟到下麵的樓船炮艦。


    這種結構的城池堡壘簡直就是樓船炮艦的克星啊!


    袁可立隻是稍微看了看那山頭,又看了看停靠在臨時碼頭旁邊的龍牙戰艦,瞬間便明白了。


    他直接把手中攤開來的普通衛城圖紙一合,果斷道:“皇上,您的意思我們第一步是把山坡挖平對嗎?”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對,你隻要依據山勢,看看從哪裏開始挖能挖出個最大的底層平台來就行了。”


    這個簡單,袁可立掏出望遠鏡仔細看了看臨時碼頭旁的小山坡,隨即便招來一堆屯衛千戶,指著那小山坡,交待起來。


    很快,那些屯衛千戶便連連點頭而去。


    不一會兒,兩萬屯衛精銳便拎著鋤頭、鐵鍬、鏟子、斧頭、竹筐什麽的一擁而上,圍著那小山坡就是一通砍,一通挖。


    小山坡上的樹木直接就可以砍下來當木材,堆在挖出來的平地上備用就行了。


    而山坡上挖出來的巨石也可以直接推下來當第一層圍牆的牆基甚至是牆體。


    兩萬屯衛精銳其動手,速度簡直不是一般的快,那小山坡簡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禿變平,城池堡壘的第一層也漸漸露出了雛形。


    泰昌舉著望遠鏡看了好一陣,隨即饒有興致的揮手道:“禮卿,走,我們上旗艦,邊看邊畫,好好規劃一下,看這衛城修成什麽樣子最好。”


    袁可立聞言,連忙跟著他上了旗艦。


    一行人登上旗艦之後,泰昌立馬命人搬來了桌椅,取來了文房四寶,擺在三層炮樓頂端的甲板上。


    袁可立執筆,泰昌帶著一眾將領在一旁幫忙查看,很快,一個城池外形便勾勒出來了。


    當然,一座城池是不可能一天之內便修築好的,就算是兩萬人馬齊動手,就算是依靠山勢地形修築,那也不是一兩天時間能完工的。


    泰昌對這第一座新型衛城的修築那也是相當的看重,他直接就命旗艦停靠在這裏,住下來,不走了。


    第三天,澎湖衛那邊就傳來消息,東南風起,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的帆船可以啟程返航去繼續接人了。


    這跨海大遷徙已經來過一回了,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經驗,自然不需要他再去指揮了。


    他直接就命張元芳帶著狼牙戰船和車輪舸跟著回去了,而他還是繼續留在這裏,不斷關注著新型衛城的修建進度。


    說實話,這樣“挖”出來的衛城修築進度還是相當快的。


    幾天時間,十餘丈高的底層平台便差不多挖好了,而這個時候,隻要在麵對港口的一麵架上足夠的火炮,新型衛城的防禦力便已相當的驚人了,甚至都不需要修築什麽城牆!


    這速度,著實讓人驚喜不已。


    泰昌當即就拍板,以後的衛城就按這樣的模式修建,直接找個位置合適的小山包挖!


    這種衛城修建起來速度簡直不要太快,隻要底層平台挖出來,再架上足夠的火炮,防禦力便已經有了。


    接下來,隻要再把上麵的山頭給挖平,整個衛城就已經基本上成型了。


    至於後麵的城牆和兵營等配套設施,慢慢修築都沒問題,反正防禦力已經足夠了,剩下的進度就沒必要那麽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玖並收藏大明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