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首刊終於到貨了。</p>
這天一大早,倫敦城外港口碼頭旁的大明西洋商號一條街便擠滿了前來領報紙的平民。</p>
上萬人,一個不少,全來了,整條街都被堵住了。</p>
沒辦法,這會兒的歐陸貴族雖然都錢多得燒,平民手裏卻沒多少錢。</p>
他們也就能勉強混個溫飽而已,這種一家人都能吃大魚大肉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錯過。</p>
大明西洋商號派駐這邊的大掌櫃聞訊,那是連忙命上百錦衣衛假扮的店小二準備了一下,天剛朦朦亮便命一排十個商鋪開了門。</p>
當然,他們開門並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分發報紙。</p>
很快,上百個錦衣衛便把每人搬出一個小條桌在商鋪前麵排成一排。</p>
緊接著他們便把早已準備好的鵝毛筆、墨水、簽字的表格往條桌上一擺,朗聲道:“排隊,簽完字就能領。”</p>
他們說的還都是英文,上萬平民那是瞬間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飛快的跑過去,排成了一列列長隊。</p>
這個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每個店小二負責一百人,這一百平民甚至還都經過了他們簡單的培訓,怎麽簽字,怎麽賣報等等這些都已經著急手下的上百平民講解過很多次了。</p>
這些平民自然都認識自己的負責人是誰。</p>
上百個錦衣衛在人家排隊的時候便已經把一捆一捆的報紙給扛出來堆在條桌旁邊了。</p>
排好隊的平民雖然一個個都焦急的很,但是並沒有打攪人家幹活,直到他們把報紙都搬出來了,還抬手喊了聲“開始”,排第一個的平民才上前拿起鵝毛筆,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後麵的空格上認真的把自己的名字再寫上一遍。</p>
負責的店小二也隻是稍微看了一下便毫不猶豫的給了人家兩大捆報紙。</p>
這一捆就是一百份,而且都用印刷報紙的白紙包好了,根本不用數。</p>
領了報紙的平民自然是歡天喜地的去了,後麵排隊的平民那是趕緊上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p>
不到半個時辰時間,兩百萬份報紙就已經分發完畢,整個街道也空了。</p>
這報紙是發下去了,人家能賣掉嗎?</p>
要知道,整個倫敦也就四十來萬人,識字的能有一半就了不得了,難道他們會每人買十份嗎?</p>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p>
關於怎麽把這些報紙銷售出去的問題,大明西洋商號也早已經想好了辦法,並教授給這些平民了。</p>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英國到處賣。</p>
大明西洋商號甚至還給這些賣報的免費租借了馬匹,兩百裏以內的,他們自己直接打馬過去就行了,超過兩百裏的,大明西洋商號還會派出狼牙戰船,分批將他們送到英國各地。</p>
反正整個英國就這麽大,一天時間內把人家送到是不成問題的。</p>
至於怎麽把報紙全賣掉,大明西洋商號也隻能教他們請親戚朋友建立專門的賣報點又或者自己拿著報紙去沿街叫賣。</p>
反正賣了的錢都是他們的,相信他們都會想盡辦法去把報紙賣完。</p>
兩百份報紙,一個月就是四英鎊的收入,換成糧食那就是一萬兩千多磅糧食啊,養活一個十多二十人的小家族都足夠了。</p>
這些賣報的平民那自然是積極的很,各種辦法都用上了。</p>
至於效果,那也是出奇的好。</p>
說實話,這《世界報》的首刊的確吸引人,光是第一頁的世界地圖和世界各國介紹,那看到的人都會忍不住要買上一份。</p>
還有大明帝國的詳細介紹,世界各地的遊記,大明的各種美食,各種商品,那都相當的吸引人。</p>
這會兒的英國人可不是個個都是殖民者,個個都是海盜。</p>
畢竟,他們舉國征兵也就征召了三十萬,以前沒有舉國征兵的時候,出去當殖民者的又或者是當海盜的都還不到二十萬呢。</p>
這會兒他們也不是什麽日不落帝國,甚至北美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殖民地都被人家印第安土著給奪回去了,他們出去看世界的機會就更少了。</p>
也就是說,英國數百萬人口裏麵,真正出去劫掠過的還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最多也就聽人家說哪裏哪裏到處是黃金,哪裏哪裏資源多得很,其他的,他們幾乎一無所知。</p>
而且,這會兒也沒有什麽娛樂項目。</p>
他們每天除了造娃貌似就沒什麽其他可供消遣的了。</p>
這《世界報》出現的時機可謂剛剛好,歐陸各國還正好因為瘋狂劫掠了幾百年積累了數不清的財富。</p>
雖然這些財富大多集中在貴族手裏,但是,他們也要花錢,而且還是狂花錢,他們花出去的這些錢自然慢慢就攤到平民手裏去了。</p>
這也是歐陸物價高得出奇的主要原因,平民手裏是沒多少錢,但是人家貴族這麽如同灑水一般的往外花錢,他們手裏多少也能賺到一些。</p>
一份報紙才四分之一便士,這價格簡直還不如四分之一碗飯來得值錢,看到的,那自然都有點意動,再加上人家賣報的一通忽悠,不怎麽識字的甚至都忍不住買了。</p>
不識字還可以看圖是吧,人家報紙上配的圖可都精美的很,就算不想看圖,這麽大五張紙那也值四分之一便士啊,他們哪怕拿去包東西乃至點火、擦屁股什麽的也不虧!</p>
當然,想讓大家都來買《世界報》還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要說這報紙是哪裏辦的。</p>
大明畢竟剛把他們給揍了,一般人如果聽說是大明辦的,估計還會有點抵觸。</p>
這個大明西洋商號也細細教導過這些賣報的了。</p>
賣報的時候,那之介紹精彩的內容就行了,如果人家問報紙哪裏辦的,就說不知道就行了。</p>
倫敦賣報人一番努力之下,兩百萬份報紙竟然就這麽奇跡般的賣完了。</p>
這一下,他們自然是更積極了。</p>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他們便會趕到大明西洋商號這邊來排隊,他們幾乎是動員了家裏所有人甚至整個小家族裏所有人在想盡辦法賣報紙。</p>
</p>
這《世界報》開始刊行之後那也沒有斷過檔,後麵那是天天都有,歐陸這邊基本上都是頭天下午就送到了。</p>
因為泰昌已然安排好了,每天都有專門的飛龍戰艦往歐陸送報紙,同時傳遞各種情報。</p>
這會兒歐陸可是重點,可以說,大明的敵人就剩下歐陸各國了,他自然對歐陸這邊的輿論轟炸相當的上心。</p>
至於其他地方,晚個幾天那都沒多大關係。</p>
他幾乎把能調派的飛龍戰艦全調派過來了,每天幾艘,每天幾艘,不停的往歐陸送,首刊過去之後,一天都沒有停過。</p>
這麽一搞,歐陸但凡識字的基本上都習慣了看《世界報》,他們就算自己不買,也會去借別人的看看。</p>
他們也漸漸習慣了通過《世界報》來了解整個世界。</p>
這就是泰昌想要的結果。</p>
因為歐陸各國平民通過《世界報》認識到的世界就是大明描述的世界。</p>
但凡有點良知的人,那都會對歐陸貴族掀起的這股殖民潮或者是劫掠潮或多或少產生一點意見,特別是那種日子過得並不好的,看報紙都要跟人借的,估計意見更大。</p>
這些殖民強盜,搶那麽多的錢自己拚命花,一點都不給我們!</p>
當然,歐陸參與過殖民的又或者從殖民潮和劫掠潮中獲得了好處的,看到這些肯定不會對掀起的這股殖民潮或者是劫掠潮的貴族有什麽意見。</p>
至於歐陸貴族,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看到這些估計還會對刊行《世界報》的大明產生意見。</p>
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這《世界報》絕對是大明帝國創辦的。</p>
當然,有意見他們也不敢怎麽樣。</p>
至少這會兒他們不敢怎麽樣。</p>
大明帝國才剛逮住他們暴揍一頓呢,他們在第一批鐵甲戰艦都還沒造出來的情況下招惹大明帝國,那就是找揍。</p>
這點他們也相當清楚,所以他們也不敢擺明了去阻止《世界報》的發行,就算看出了裏麵的問題,他們也隻能當沒看見。</p>
這也是泰昌這麽肆無忌憚的刊行《世界報》的倚仗。</p>
誰敢阻止《世界報》發行試試,大明雖然還沒有足夠的兵力收拾歐陸聯盟,但是逮住那麽一兩隻出頭鳥暴揍一頓還是綽綽有餘的。</p>
誰敢阻止《世界報》發行,那就揍!</p>
現在的大明帝國就是這麽的牛。</p>
有件事泰昌也沒預料到,那就是《世界報》的發行竟然還加快了貨幣戰爭的進程。</p>
因為他們每天都向歐陸投送了將近一千萬份《世界報》,而歐陸這會兒的物價是高得離譜,《世界報》按歐陸各國的物價來定,平均五文錢一份的報紙人家都不當回事。</p>
也就是說,《世界報》每天最少能吸納相當於五千萬文的銅幣。</p>
就算平均每一千文銅幣才一斤,那一天也是五萬斤的銅啊。</p>
而且,以歐陸各國這會兒的造幣能力,一天造出相當於五千萬文的銅幣來,那是不可能的。</p>
他們每天造相當於一千萬文的銅幣估計都費勁。</p>
這樣一來,歐陸作為基礎貨幣的銅幣漸漸的就會全部集中到大明錢莊手裏,而大明錢莊收了這些銅幣之後就會衝壓成大明標準的銅幣投放出去。</p>
等歐陸各國的銅幣都差不多被收光了,那他們就隻能用大明的銅幣了。</p>
大明的貨幣也會隨之成為整個歐陸都通用的貨幣。</p>
這天一大早,倫敦城外港口碼頭旁的大明西洋商號一條街便擠滿了前來領報紙的平民。</p>
上萬人,一個不少,全來了,整條街都被堵住了。</p>
沒辦法,這會兒的歐陸貴族雖然都錢多得燒,平民手裏卻沒多少錢。</p>
他們也就能勉強混個溫飽而已,這種一家人都能吃大魚大肉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錯過。</p>
大明西洋商號派駐這邊的大掌櫃聞訊,那是連忙命上百錦衣衛假扮的店小二準備了一下,天剛朦朦亮便命一排十個商鋪開了門。</p>
當然,他們開門並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分發報紙。</p>
很快,上百個錦衣衛便把每人搬出一個小條桌在商鋪前麵排成一排。</p>
緊接著他們便把早已準備好的鵝毛筆、墨水、簽字的表格往條桌上一擺,朗聲道:“排隊,簽完字就能領。”</p>
他們說的還都是英文,上萬平民那是瞬間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飛快的跑過去,排成了一列列長隊。</p>
這個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每個店小二負責一百人,這一百平民甚至還都經過了他們簡單的培訓,怎麽簽字,怎麽賣報等等這些都已經著急手下的上百平民講解過很多次了。</p>
這些平民自然都認識自己的負責人是誰。</p>
上百個錦衣衛在人家排隊的時候便已經把一捆一捆的報紙給扛出來堆在條桌旁邊了。</p>
排好隊的平民雖然一個個都焦急的很,但是並沒有打攪人家幹活,直到他們把報紙都搬出來了,還抬手喊了聲“開始”,排第一個的平民才上前拿起鵝毛筆,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後麵的空格上認真的把自己的名字再寫上一遍。</p>
負責的店小二也隻是稍微看了一下便毫不猶豫的給了人家兩大捆報紙。</p>
這一捆就是一百份,而且都用印刷報紙的白紙包好了,根本不用數。</p>
領了報紙的平民自然是歡天喜地的去了,後麵排隊的平民那是趕緊上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p>
不到半個時辰時間,兩百萬份報紙就已經分發完畢,整個街道也空了。</p>
這報紙是發下去了,人家能賣掉嗎?</p>
要知道,整個倫敦也就四十來萬人,識字的能有一半就了不得了,難道他們會每人買十份嗎?</p>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p>
關於怎麽把這些報紙銷售出去的問題,大明西洋商號也早已經想好了辦法,並教授給這些平民了。</p>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英國到處賣。</p>
大明西洋商號甚至還給這些賣報的免費租借了馬匹,兩百裏以內的,他們自己直接打馬過去就行了,超過兩百裏的,大明西洋商號還會派出狼牙戰船,分批將他們送到英國各地。</p>
反正整個英國就這麽大,一天時間內把人家送到是不成問題的。</p>
至於怎麽把報紙全賣掉,大明西洋商號也隻能教他們請親戚朋友建立專門的賣報點又或者自己拿著報紙去沿街叫賣。</p>
反正賣了的錢都是他們的,相信他們都會想盡辦法去把報紙賣完。</p>
兩百份報紙,一個月就是四英鎊的收入,換成糧食那就是一萬兩千多磅糧食啊,養活一個十多二十人的小家族都足夠了。</p>
這些賣報的平民那自然是積極的很,各種辦法都用上了。</p>
至於效果,那也是出奇的好。</p>
說實話,這《世界報》的首刊的確吸引人,光是第一頁的世界地圖和世界各國介紹,那看到的人都會忍不住要買上一份。</p>
還有大明帝國的詳細介紹,世界各地的遊記,大明的各種美食,各種商品,那都相當的吸引人。</p>
這會兒的英國人可不是個個都是殖民者,個個都是海盜。</p>
畢竟,他們舉國征兵也就征召了三十萬,以前沒有舉國征兵的時候,出去當殖民者的又或者是當海盜的都還不到二十萬呢。</p>
這會兒他們也不是什麽日不落帝國,甚至北美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殖民地都被人家印第安土著給奪回去了,他們出去看世界的機會就更少了。</p>
也就是說,英國數百萬人口裏麵,真正出去劫掠過的還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最多也就聽人家說哪裏哪裏到處是黃金,哪裏哪裏資源多得很,其他的,他們幾乎一無所知。</p>
而且,這會兒也沒有什麽娛樂項目。</p>
他們每天除了造娃貌似就沒什麽其他可供消遣的了。</p>
這《世界報》出現的時機可謂剛剛好,歐陸各國還正好因為瘋狂劫掠了幾百年積累了數不清的財富。</p>
雖然這些財富大多集中在貴族手裏,但是,他們也要花錢,而且還是狂花錢,他們花出去的這些錢自然慢慢就攤到平民手裏去了。</p>
這也是歐陸物價高得出奇的主要原因,平民手裏是沒多少錢,但是人家貴族這麽如同灑水一般的往外花錢,他們手裏多少也能賺到一些。</p>
一份報紙才四分之一便士,這價格簡直還不如四分之一碗飯來得值錢,看到的,那自然都有點意動,再加上人家賣報的一通忽悠,不怎麽識字的甚至都忍不住買了。</p>
不識字還可以看圖是吧,人家報紙上配的圖可都精美的很,就算不想看圖,這麽大五張紙那也值四分之一便士啊,他們哪怕拿去包東西乃至點火、擦屁股什麽的也不虧!</p>
當然,想讓大家都來買《世界報》還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要說這報紙是哪裏辦的。</p>
大明畢竟剛把他們給揍了,一般人如果聽說是大明辦的,估計還會有點抵觸。</p>
這個大明西洋商號也細細教導過這些賣報的了。</p>
賣報的時候,那之介紹精彩的內容就行了,如果人家問報紙哪裏辦的,就說不知道就行了。</p>
倫敦賣報人一番努力之下,兩百萬份報紙竟然就這麽奇跡般的賣完了。</p>
這一下,他們自然是更積極了。</p>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他們便會趕到大明西洋商號這邊來排隊,他們幾乎是動員了家裏所有人甚至整個小家族裏所有人在想盡辦法賣報紙。</p>
</p>
這《世界報》開始刊行之後那也沒有斷過檔,後麵那是天天都有,歐陸這邊基本上都是頭天下午就送到了。</p>
因為泰昌已然安排好了,每天都有專門的飛龍戰艦往歐陸送報紙,同時傳遞各種情報。</p>
這會兒歐陸可是重點,可以說,大明的敵人就剩下歐陸各國了,他自然對歐陸這邊的輿論轟炸相當的上心。</p>
至於其他地方,晚個幾天那都沒多大關係。</p>
他幾乎把能調派的飛龍戰艦全調派過來了,每天幾艘,每天幾艘,不停的往歐陸送,首刊過去之後,一天都沒有停過。</p>
這麽一搞,歐陸但凡識字的基本上都習慣了看《世界報》,他們就算自己不買,也會去借別人的看看。</p>
他們也漸漸習慣了通過《世界報》來了解整個世界。</p>
這就是泰昌想要的結果。</p>
因為歐陸各國平民通過《世界報》認識到的世界就是大明描述的世界。</p>
但凡有點良知的人,那都會對歐陸貴族掀起的這股殖民潮或者是劫掠潮或多或少產生一點意見,特別是那種日子過得並不好的,看報紙都要跟人借的,估計意見更大。</p>
這些殖民強盜,搶那麽多的錢自己拚命花,一點都不給我們!</p>
當然,歐陸參與過殖民的又或者從殖民潮和劫掠潮中獲得了好處的,看到這些肯定不會對掀起的這股殖民潮或者是劫掠潮的貴族有什麽意見。</p>
至於歐陸貴族,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看到這些估計還會對刊行《世界報》的大明產生意見。</p>
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這《世界報》絕對是大明帝國創辦的。</p>
當然,有意見他們也不敢怎麽樣。</p>
至少這會兒他們不敢怎麽樣。</p>
大明帝國才剛逮住他們暴揍一頓呢,他們在第一批鐵甲戰艦都還沒造出來的情況下招惹大明帝國,那就是找揍。</p>
這點他們也相當清楚,所以他們也不敢擺明了去阻止《世界報》的發行,就算看出了裏麵的問題,他們也隻能當沒看見。</p>
這也是泰昌這麽肆無忌憚的刊行《世界報》的倚仗。</p>
誰敢阻止《世界報》發行試試,大明雖然還沒有足夠的兵力收拾歐陸聯盟,但是逮住那麽一兩隻出頭鳥暴揍一頓還是綽綽有餘的。</p>
誰敢阻止《世界報》發行,那就揍!</p>
現在的大明帝國就是這麽的牛。</p>
有件事泰昌也沒預料到,那就是《世界報》的發行竟然還加快了貨幣戰爭的進程。</p>
因為他們每天都向歐陸投送了將近一千萬份《世界報》,而歐陸這會兒的物價是高得離譜,《世界報》按歐陸各國的物價來定,平均五文錢一份的報紙人家都不當回事。</p>
也就是說,《世界報》每天最少能吸納相當於五千萬文的銅幣。</p>
就算平均每一千文銅幣才一斤,那一天也是五萬斤的銅啊。</p>
而且,以歐陸各國這會兒的造幣能力,一天造出相當於五千萬文的銅幣來,那是不可能的。</p>
他們每天造相當於一千萬文的銅幣估計都費勁。</p>
這樣一來,歐陸作為基礎貨幣的銅幣漸漸的就會全部集中到大明錢莊手裏,而大明錢莊收了這些銅幣之後就會衝壓成大明標準的銅幣投放出去。</p>
等歐陸各國的銅幣都差不多被收光了,那他們就隻能用大明的銅幣了。</p>
大明的貨幣也會隨之成為整個歐陸都通用的貨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