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俊賢家所在的千名溝,隻能算是他的家鄉所處的秦嶺山脈往東自然延伸的餘脈的一個小小的皺褶。在本縣範圍內,屬於西北邊遠山區,與鄰縣盟塘接壤。這條溝屬西北―東南走向,從溝口到溝底,有六裏多長,分千前和千後兩個村。


    千前村雖然山小溝淺,卻有一大一小兩口活水井;而千後村雖然山高溝深,卻非常罕見地缺水吃。


    就因為這,在大集體生產隊時,千後村可沒少打井,因此還炸死過兩個人。但前前後後打的幾眼井,最終沒有一眼有充足豐沛的水源。因此一年四季隻能吃水窖裏蓄的死雨水;逢到五黃六月幹旱天氣,就隻能跑到前溝的活水井裏擔水吃。


    千前和千後兩個村共建一所小學校。學校就處在前後兩村的中間地帶,距離前後兩個村基本上一樣遠近。


    千前和千後兩個村有許多相同、相似或者說是大同小異的地方。比如說人口大致一樣多,基本都是百十口人。土地都屬於坡邊子地和溝平地,數量也大致相當。由於人口不太多,地雖然不能算是好地,但一年下來打的糧食,還是可以顧住一家幾口吃喝的。


    當然,這說的都是現在。在人民公社、生產隊的大集體時期,天旱雨澇不均勻:存款戶人家勉強顧得住溫飽;欠款戶由於分到的糧食有限,餓肚子就是常有的事了。


    餘俊賢小時候就沒少受這樣的饑寒症。


    現在好了,再也不用整天為吃不飽穿不暖而愁眉苦臉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不吃饑寒苦了,卻還是不能過上稱心如意的日子。難怪人們常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世上沒有稱意人!


    餘俊賢從自家院裏衝出來,來不及多想,情急之中,隻好沿著千名溝裏唯一的一條簡易鄉村公路――也是村裏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大步流星的一直向前,向前。


    千前村離溝口隻有裏把子地,出了村口,就是大清河灘。大清河上遊有兩條季節河:沙窩河和龍潭溝河。


    兩河交匯處,古時候有一座紅孩寺。傳說與吳承恩的《西遊記》上吃唐僧肉的紅孩兒,還多少有點瓜葛呢。還有一說,因此處山體岩石都是紅色,也叫紅岩寺。


    上世紀七十年代,當地群眾在紅孩兒寺遺址上建成了一座完中。早先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一、初二一直到高一、高二,共有五個年級。後來學製改革,高中取消,初中改為三年。餘俊賢的學生時代就是在這裏度過的!


    大清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中遊的一條支流,和從西南方注入黃河的畛河一樣,都屬於季節河。也就是每年夏秋兩季山洪暴發後,有那麽四五個月,才有河水,一進入冬春季節,就慢慢幹涸了。


    這一段黃河,是衝出千裏河道上最後一段峽穀,又即將進入下遊的最後一段。聞名遐邇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就在這一段上。


    出來千名溝,離黃河岸邊還有30裏的路程。餘俊賢出了村口,沿著大清河灘的鄉級簡易沙石公路,又走了一二裏,便順勢拐進了鵝卵石遍布的清河灘。一屁股坐在一塊大青石上,眼睛裏充滿了委屈、哀怨和傷感,鼻子酸酸地,有點兒想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師,你真不要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學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學人生並收藏老師,你真不要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