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賈母要將寶玉的碧紗櫥挪出來讓給把黛玉,而寶玉則央告著祖母讓他與這神仙似的妹妹一同住,免得吵到了老太太。(.無彈窗廣告)
“外祖母,還是另尋一個地讓玉兒住了吧。萬一吵著寶玉,玉兒也過意不去。”
黛玉坐在賈母的身邊,笑道。
“不怕,我不怕吵的。隻要是妹妹說的話便是那天上的仙樂,哪來吵吵之說。”
寶玉聽罷忙辯解道。賈母見此,想到讓黛玉與寶玉一起雖兩人年紀尚小,但仍有諸多不便。好在黛玉是極識禮的。於是便讓人另尋了一處名春暖閣的小院落,讓黛玉暫且住著,來日再另作打算。一麵早又命鳳姐送去了一頂藕荷色花帳並幾件錦被緞褥及幾套日常穿戴之類。
見黛玉隻帶了自幼的奶娘王嬤嬤與一個近十歲的小丫頭,名喚做雪雁的。便將身邊的一個二等丫頭,改名為紫鵑與了黛玉。又如迎春等例,撥了七八個丫頭並四個引教嬤嬤送去。
黛玉謝了禮,見時日已晚便回了賈母暫且休息去了。賈母及其他的媳婦子們也又坐了一會兒,王熙鳳料想賈母也該乏了,便也散了。
這裏夜深人靜的時候,北靜王府中一聽說黛玉已經到了賈府便急不可耐得想去見她。隻是又恐來去無由,反倒害了黛玉遭人非議。隻好央母親明日裏能代她前去探望。北靜王太妃至此一年來也是極想這黛玉的,當下就同意了。看今日天色已晚,命人明日一早就送名帖,正式前去拜望。
次日一早,便有北靜王府的人來送名帖,並定下了三日之後北靜王太妃將攜南安王妃,西寧王之少妃,忠鼎侯之福晉等數十人前來賈府,道是來探一探巡鹽禦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以慰她失母之痛。
賈母、王夫人等人自不敢怠慢,親自接了名帖,又請了來人進來喝了杯茶,這才放他回去。一回到北靜王府,那人還未來得及稟報太妃,便被水溶上傳了過去。細細問明了情況這才要他去回太妃,也不讓說被他叫去之事。
原來,水溶知黛玉要在賈府,早在一年前便往賈府中安插了眼線,其中連賈母身邊的紫鵑正好也是他的人,即現在侍在黛玉身邊之人。
知道昨個兒她在王夫人處受了委屈,心急之下想到了這法子。讓賈府的人看看林黛玉雖然母親去世了,但是背後還是有人撐著腰的,好讓他們往後做事之前先想著了這一層,也不至於讓她太苦了去。
果然不出所料,賈府的人一聽說黛玉能有這樣的麵子,讓北靜王太妃為她來接風洗塵,心中也有了幾分敬畏。賈母聽了那話,心裏自喜不勝收,畢竟北靜王為四王之首,在朝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能高攀的上,那就是對於賈赦賈政也是好的。
因此忙要身邊的大丫頭,名喚鴛鴦者,前去春暖閣告明了黛玉,又要王夫人幫著鳳姐將那日的事一一辦齊了,不得有半點怠慢。王夫人自是氣得牙癢癢,原本以為昨日裏讓黛玉吃了個閉門羹,樂了一個晚上。而今一早便聽見這等事,一喜一怒竟然真的臥病不起。賈母也隻好轉而讓鳳姐全權負責,隻告知邢夫人在旁指點一二。
鳳姐過門一年來,雖未遇上過這樣的排場,但卻是個極要強的氣性兒,聽說這事落在了她的身上,自是更加神氣,樂顛顛地當即回去預備起來了。
且放下這裏,又說鴛鴦奉了賈母之命前往春暖閣,隻見黛玉還未起,隻有紫鵑在外室的椅子上繡花兒。便輕聲道。
“紫鵑妹妹,林姑娘可醒了。”
紫鵑微微一抬頭,見來者是賈母身邊的鴛鴦,忙起身讓座。因笑道。
“是老太太來找姑娘嗎?可不巧了,大概是剛到了這地兒,有些水土不服,身子不爽,隻覺得頭疼身懶,昨晚又咳了一夜,到了天微亮才睡下了,這會子怕是還沒醒呢。姐姐要不坐一會兒,等姑娘醒了。”
鴛鴦點點頭,接過紫鵑遞的一盞茶,呷了一口,連忙放下,皺了皺眉。
“怎的用這樣寒顫的茶,二奶奶沒送好茶來不成?”
紫鵑歎了口氣,臉上微有悲涼之色,又落下了幾滴眼淚來。(.)哽咽道:
“可憐這林姑娘,這般小就沒了娘,原想入了這賈府該是有了依仗,誰想還要受這等欺負。就是原本在家裏,雖沒賈府這般氣派奢侈,倒也還是個千金小姐,爹娘疼著,想來也不會舍得讓她受了半點苦楚去。哪像這裏般&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鴛鴦看了看房間中的擺設皆無,唯有一兩樣土陶製成的瓶罐,插了幾朵半凋的海棠,也有些氣憤。
“這怎的連個丫頭婆子的房裏都不如了呢!看我一會兒回去不去回老太太!不過,紫娟妹妹放心吧。這府裏的人不會再敢欺負林姑娘的了。三天後北靜王太妃來府裏為姑娘接風洗塵。聽說同來的還有好些個王妃太太們的。”
紫鵑聽了,知是北靜王的主意,一下子高興起來。
“姐姐可說的是真的。”
“那還有假,老太太要我來,也是為了這事。”
鴛鴦笑道,想想自己也來了不久了,也不便多呆,起身複又道。
“老太太那裏不能沒人伺候,我可得先走了。你可得把這話對姑娘說了。”
“那定是的,姐姐放心。”
紫鵑親自將鴛鴦送到了門口,待回到屋裏之時,黛玉已醒,忙伺候梳洗,又喚來雪雁上早膳。一邊為黛玉上妝,一邊想著怎樣將這好消息告知黛玉。方想開口,卻聽黛玉說。、
“不必說了,方才的話我都聽見了。”
“姑娘――”
“我也猜到了,我受了委屈他能不有所行動嗎?你也不用瞞我,騙得了賈府裏的人,可騙不了我。你是他的人吧。”
黛玉兀自地將一朵淺藍色的珠花戴在髻上。紫鵑有些惶恐,急道。
“姑娘切莫誤會,王爺他隻想知道姑娘平安,畢竟這府裏的人不簡單。”
“我又何嚐不知,也沒怪他。隻是從今往後,我的事得有我說了算,他不可幹預,替我把話帶到。雪雁,早飯回來再吃,先扶我去給老太太請安。”
也不管紫鵑,隻由雪雁扶著去了賈母屋。紫鵑道是黛玉生了氣,也等不到晚間夜深人靜之時。忙輕功飛簷走壁出了賈府,雖是什麽鍾鳴鼎盛之家,到也未想到會有這樣的江湖高手出入,怎能攔得住紫鵑這樣俊的功夫,怕是連動靜也未知曉半分。
回了北靜王府,北靜王正好獨自一人在書房中,聽見窗外的樹梢的葉動了一動。
“誰?”
“王爺是屬下。”
紫鵑忙從樹葉間落地,一個翻身,進了書房內。水溶見是她,便猜到是黛玉有事,問道。
“不是叫你伴在林姑娘身邊,為何此時來這裏,莫不是姑娘出了什麽事?”
“回王爺,是姑娘知道了屬下的真實身份,特派屬下來有話回稟王爺。”
水溶聽罷,筆尖一抖,一滴濃墨滴落在宣紙之上,可惜了一副好字。
“何事,姑娘生氣了?”
“姑娘說她不氣您,隻是往後她的事由她說了算,還望王爺不要擅自插手為妙。”
“原是這樣,回去告訴姑娘。水溶記下了。將這書信交給姑娘。”
低頭又專心於書法,紫鵑見狀知是主人有送客之意,將那書信收於袖中,無聲的翻出窗外。
而此時此刻,黛玉正於賈母處請安。方進了門,便見賈母屋內鳳姐、邢夫人、四春、寶玉具在。料想是特特的在等她的。便由雪雁攙著至賈母跟前行禮道。
“玉兒請老祖宗萬福。”
一見黛玉,賈母的眉裏眼裏全是笑意。忙朝她招招手,笑道。
“玉兒啊,快來我這裏坐。”
說完便把黛玉拉著自己身邊坐下,摟在懷裏。拍著她的背,笑問道。
“鴛鴦的話帶到了?”
“嗯。”
黛玉應了一聲。賈母見她不說話,道是她未見過這麽多生人心中害怕。
“怎的了?不用怕,我的孩子,有老祖宗在,誰也欺負不了你的。她們隻是來看看我的外孫女長得有哪般的標致。”
“謝老祖宗。”
黛玉知道這家裏也隻有賈母是真真正正地疼她的。隻是她想不通,為何到了最後她還是同意了鳳姐“狸貓換太子”之計,最終害林黛玉淚盡而亡?也許是因為除了愛她,更愛她的孫子吧。這隻是一個老太太的心願,她希望自己的子孫都能快快樂樂的吧。這能怪她嗎?
她沒有多說什麽,她知道賈母是不喜歡向趙姨娘這樣吃了虧就大鬧一場的人的。
“走,怎麽去看看林丫頭的屋子。那日裏,北靜王太妃必是要到那暖春閣去的。今個兒咱先去探探風。”
說著便摟著黛玉往春暖閣的方向去了,驚得鳳姐是一身冷汗。忙命平兒快些找人去了春暖閣,把萬事預備下了。自己則在這裏拖著賈母一幹人等。因笑著,上前牽住賈母的衣襟,撒嬌道。
“老祖宗,咱不坐轎輦,走著去吧。”
“鳳丫頭又有什麽新法子,玉兒身子弱,仔細把你妹妹累著。”
“我是想,這林妹妹昨日裏隻是走馬觀花的過了這府裏,莫不是今天有老祖宗陪著再轉一圈才好。”
“瞧這丫頭的一張嘴。也好,就走著去吧。”
賈母由鴛鴦扶著,攜著黛玉走遠在最前麵,然後鳳姐、邢夫人緊隨其後,再是四春、寶玉等,身後三丈之外再跟著幾十個隨行的丫頭。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走過穿花遊廊。先去了寶玉的碧紗櫥。
黛玉當然知道鳳姐是個什麽心思,暗笑她心思用盡。也不說什麽,隻是跟著賈母去遊一遊這賈府。
正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忘了一切由天定。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外祖母,還是另尋一個地讓玉兒住了吧。萬一吵著寶玉,玉兒也過意不去。”
黛玉坐在賈母的身邊,笑道。
“不怕,我不怕吵的。隻要是妹妹說的話便是那天上的仙樂,哪來吵吵之說。”
寶玉聽罷忙辯解道。賈母見此,想到讓黛玉與寶玉一起雖兩人年紀尚小,但仍有諸多不便。好在黛玉是極識禮的。於是便讓人另尋了一處名春暖閣的小院落,讓黛玉暫且住著,來日再另作打算。一麵早又命鳳姐送去了一頂藕荷色花帳並幾件錦被緞褥及幾套日常穿戴之類。
見黛玉隻帶了自幼的奶娘王嬤嬤與一個近十歲的小丫頭,名喚做雪雁的。便將身邊的一個二等丫頭,改名為紫鵑與了黛玉。又如迎春等例,撥了七八個丫頭並四個引教嬤嬤送去。
黛玉謝了禮,見時日已晚便回了賈母暫且休息去了。賈母及其他的媳婦子們也又坐了一會兒,王熙鳳料想賈母也該乏了,便也散了。
這裏夜深人靜的時候,北靜王府中一聽說黛玉已經到了賈府便急不可耐得想去見她。隻是又恐來去無由,反倒害了黛玉遭人非議。隻好央母親明日裏能代她前去探望。北靜王太妃至此一年來也是極想這黛玉的,當下就同意了。看今日天色已晚,命人明日一早就送名帖,正式前去拜望。
次日一早,便有北靜王府的人來送名帖,並定下了三日之後北靜王太妃將攜南安王妃,西寧王之少妃,忠鼎侯之福晉等數十人前來賈府,道是來探一探巡鹽禦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以慰她失母之痛。
賈母、王夫人等人自不敢怠慢,親自接了名帖,又請了來人進來喝了杯茶,這才放他回去。一回到北靜王府,那人還未來得及稟報太妃,便被水溶上傳了過去。細細問明了情況這才要他去回太妃,也不讓說被他叫去之事。
原來,水溶知黛玉要在賈府,早在一年前便往賈府中安插了眼線,其中連賈母身邊的紫鵑正好也是他的人,即現在侍在黛玉身邊之人。
知道昨個兒她在王夫人處受了委屈,心急之下想到了這法子。讓賈府的人看看林黛玉雖然母親去世了,但是背後還是有人撐著腰的,好讓他們往後做事之前先想著了這一層,也不至於讓她太苦了去。
果然不出所料,賈府的人一聽說黛玉能有這樣的麵子,讓北靜王太妃為她來接風洗塵,心中也有了幾分敬畏。賈母聽了那話,心裏自喜不勝收,畢竟北靜王為四王之首,在朝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能高攀的上,那就是對於賈赦賈政也是好的。
因此忙要身邊的大丫頭,名喚鴛鴦者,前去春暖閣告明了黛玉,又要王夫人幫著鳳姐將那日的事一一辦齊了,不得有半點怠慢。王夫人自是氣得牙癢癢,原本以為昨日裏讓黛玉吃了個閉門羹,樂了一個晚上。而今一早便聽見這等事,一喜一怒竟然真的臥病不起。賈母也隻好轉而讓鳳姐全權負責,隻告知邢夫人在旁指點一二。
鳳姐過門一年來,雖未遇上過這樣的排場,但卻是個極要強的氣性兒,聽說這事落在了她的身上,自是更加神氣,樂顛顛地當即回去預備起來了。
且放下這裏,又說鴛鴦奉了賈母之命前往春暖閣,隻見黛玉還未起,隻有紫鵑在外室的椅子上繡花兒。便輕聲道。
“紫鵑妹妹,林姑娘可醒了。”
紫鵑微微一抬頭,見來者是賈母身邊的鴛鴦,忙起身讓座。因笑道。
“是老太太來找姑娘嗎?可不巧了,大概是剛到了這地兒,有些水土不服,身子不爽,隻覺得頭疼身懶,昨晚又咳了一夜,到了天微亮才睡下了,這會子怕是還沒醒呢。姐姐要不坐一會兒,等姑娘醒了。”
鴛鴦點點頭,接過紫鵑遞的一盞茶,呷了一口,連忙放下,皺了皺眉。
“怎的用這樣寒顫的茶,二奶奶沒送好茶來不成?”
紫鵑歎了口氣,臉上微有悲涼之色,又落下了幾滴眼淚來。(.)哽咽道:
“可憐這林姑娘,這般小就沒了娘,原想入了這賈府該是有了依仗,誰想還要受這等欺負。就是原本在家裏,雖沒賈府這般氣派奢侈,倒也還是個千金小姐,爹娘疼著,想來也不會舍得讓她受了半點苦楚去。哪像這裏般&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鴛鴦看了看房間中的擺設皆無,唯有一兩樣土陶製成的瓶罐,插了幾朵半凋的海棠,也有些氣憤。
“這怎的連個丫頭婆子的房裏都不如了呢!看我一會兒回去不去回老太太!不過,紫娟妹妹放心吧。這府裏的人不會再敢欺負林姑娘的了。三天後北靜王太妃來府裏為姑娘接風洗塵。聽說同來的還有好些個王妃太太們的。”
紫鵑聽了,知是北靜王的主意,一下子高興起來。
“姐姐可說的是真的。”
“那還有假,老太太要我來,也是為了這事。”
鴛鴦笑道,想想自己也來了不久了,也不便多呆,起身複又道。
“老太太那裏不能沒人伺候,我可得先走了。你可得把這話對姑娘說了。”
“那定是的,姐姐放心。”
紫鵑親自將鴛鴦送到了門口,待回到屋裏之時,黛玉已醒,忙伺候梳洗,又喚來雪雁上早膳。一邊為黛玉上妝,一邊想著怎樣將這好消息告知黛玉。方想開口,卻聽黛玉說。、
“不必說了,方才的話我都聽見了。”
“姑娘――”
“我也猜到了,我受了委屈他能不有所行動嗎?你也不用瞞我,騙得了賈府裏的人,可騙不了我。你是他的人吧。”
黛玉兀自地將一朵淺藍色的珠花戴在髻上。紫鵑有些惶恐,急道。
“姑娘切莫誤會,王爺他隻想知道姑娘平安,畢竟這府裏的人不簡單。”
“我又何嚐不知,也沒怪他。隻是從今往後,我的事得有我說了算,他不可幹預,替我把話帶到。雪雁,早飯回來再吃,先扶我去給老太太請安。”
也不管紫鵑,隻由雪雁扶著去了賈母屋。紫鵑道是黛玉生了氣,也等不到晚間夜深人靜之時。忙輕功飛簷走壁出了賈府,雖是什麽鍾鳴鼎盛之家,到也未想到會有這樣的江湖高手出入,怎能攔得住紫鵑這樣俊的功夫,怕是連動靜也未知曉半分。
回了北靜王府,北靜王正好獨自一人在書房中,聽見窗外的樹梢的葉動了一動。
“誰?”
“王爺是屬下。”
紫鵑忙從樹葉間落地,一個翻身,進了書房內。水溶見是她,便猜到是黛玉有事,問道。
“不是叫你伴在林姑娘身邊,為何此時來這裏,莫不是姑娘出了什麽事?”
“回王爺,是姑娘知道了屬下的真實身份,特派屬下來有話回稟王爺。”
水溶聽罷,筆尖一抖,一滴濃墨滴落在宣紙之上,可惜了一副好字。
“何事,姑娘生氣了?”
“姑娘說她不氣您,隻是往後她的事由她說了算,還望王爺不要擅自插手為妙。”
“原是這樣,回去告訴姑娘。水溶記下了。將這書信交給姑娘。”
低頭又專心於書法,紫鵑見狀知是主人有送客之意,將那書信收於袖中,無聲的翻出窗外。
而此時此刻,黛玉正於賈母處請安。方進了門,便見賈母屋內鳳姐、邢夫人、四春、寶玉具在。料想是特特的在等她的。便由雪雁攙著至賈母跟前行禮道。
“玉兒請老祖宗萬福。”
一見黛玉,賈母的眉裏眼裏全是笑意。忙朝她招招手,笑道。
“玉兒啊,快來我這裏坐。”
說完便把黛玉拉著自己身邊坐下,摟在懷裏。拍著她的背,笑問道。
“鴛鴦的話帶到了?”
“嗯。”
黛玉應了一聲。賈母見她不說話,道是她未見過這麽多生人心中害怕。
“怎的了?不用怕,我的孩子,有老祖宗在,誰也欺負不了你的。她們隻是來看看我的外孫女長得有哪般的標致。”
“謝老祖宗。”
黛玉知道這家裏也隻有賈母是真真正正地疼她的。隻是她想不通,為何到了最後她還是同意了鳳姐“狸貓換太子”之計,最終害林黛玉淚盡而亡?也許是因為除了愛她,更愛她的孫子吧。這隻是一個老太太的心願,她希望自己的子孫都能快快樂樂的吧。這能怪她嗎?
她沒有多說什麽,她知道賈母是不喜歡向趙姨娘這樣吃了虧就大鬧一場的人的。
“走,怎麽去看看林丫頭的屋子。那日裏,北靜王太妃必是要到那暖春閣去的。今個兒咱先去探探風。”
說著便摟著黛玉往春暖閣的方向去了,驚得鳳姐是一身冷汗。忙命平兒快些找人去了春暖閣,把萬事預備下了。自己則在這裏拖著賈母一幹人等。因笑著,上前牽住賈母的衣襟,撒嬌道。
“老祖宗,咱不坐轎輦,走著去吧。”
“鳳丫頭又有什麽新法子,玉兒身子弱,仔細把你妹妹累著。”
“我是想,這林妹妹昨日裏隻是走馬觀花的過了這府裏,莫不是今天有老祖宗陪著再轉一圈才好。”
“瞧這丫頭的一張嘴。也好,就走著去吧。”
賈母由鴛鴦扶著,攜著黛玉走遠在最前麵,然後鳳姐、邢夫人緊隨其後,再是四春、寶玉等,身後三丈之外再跟著幾十個隨行的丫頭。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走過穿花遊廊。先去了寶玉的碧紗櫥。
黛玉當然知道鳳姐是個什麽心思,暗笑她心思用盡。也不說什麽,隻是跟著賈母去遊一遊這賈府。
正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忘了一切由天定。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