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賈府中一待便是四年,雖待寶玉甚是疏遠,但與府中的姊妹們還是談得來的,待丫頭下人們也還算和氣,因此即便是與王夫人與鳳姐之間不睦,到底賈母與李紈等人都還是疼著她的。再者說,自六年前那一次,加之黛玉也少時在北靜王府之間來往。這賈府中的人都當她是北靜王太妃之義女,便也怠慢不得。
隻是黛玉畢竟不是這賈家的人,卻終日住在這賈府中,再加之黛玉身子曆來弱,會吃飯時便藥不離身,時間久了,婆子媽媽媽們也不免有了些怨懟之聲,雖不好表現得太出。但是有些時候,仗著自己是這家的老嬤嬤,也不免有些倚老賣老了。更何況,畢竟在這賈府中到底還是王夫人與鳳姐管事,即使是有北靜王府撐腰,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再加之黛玉是何等人物,又怎會就這樣日日夜夜前去哭訴叨擾。久而久之,這些人的膽子便也漸漸大了起來。雖麵上依舊礙著,在裏子裏還是多多少少欺辱了她。
這日,府中上下一早便忙亂著,吵吵嚷嚷地。黛玉昨晚咳了一夜,至天明方才歇了一歇,而今這樣一來反倒是睡不著了。紫鵑出去一打聽原是王夫人的姊妹薛家的夫人和小姐來了。
再一細問,又聽說是薛家的大公子,名薛蟠者,在外為了一個叫香菱的丫頭,打死了一個叫馮淵的富家公子。為了避難,才跑來了金陵賈家躲些光景。
“真是的,不過是來避難的,有必要這樣吹吹打打的,不知道的人還道是咱們府裏要娶進位少奶奶來了呢!”
紫鵑走進暖春閣方揚起聲大罵道。[]黛玉見了隻是笑笑,幾天前她便知了,算算時間也該是薛寶釵該來的時候了。再看看紫鵑不服氣的樣子,知是自己進府的那一會兒並沒有這樣張揚,論理來說,她是老太太的外孫女,薛寶釵不過是王夫人的外姓侄女,所謂親疏遠近,反倒是像在欺負她這個沒娘的人。因笑道。
“你也不必多想,這些話在這暖春閣裏說說我還隻當你抱怨,若是讓人聽了去,可就難辦了――更何況在成天這樣睡著,我也累得慌,反倒再睡出什麽病來。紫鵑還不快過來替我梳洗。”
紫鵑見黛玉前幾日微染了些風寒,雖有抱恙,但是仍舊強撐著起來,忙攔著,嘴撅地老高,一副不情願的樣子。
“姑娘這又是何必,又不是什麽重要的人,也不必這樣。”
黛玉一邊換衣,一邊笑道。
“不礙事的,再者說,若是不去反而落人口舌。為我梳妝梳妝,走吧。”
紫鵑無法,隻得滿腹鬱鬱得扶著黛玉去了賈母那裏。當黛玉到時,各房的奶奶姑娘早已等在了那裏。方見過了賈母,隻聽見門外有人聲響起。
“薛大奶奶帶著薛少爺並姑娘一同到了。”
賈母聽罷,激動地拄著拐杖快步走了出去。(.好看的小說)幾個丫頭們忙打起了簾子,眾人跟賈母身後也一起出了去。隻見院落中由幾個丫頭攙著走來了三人,薛姨媽與賈母見了禮便站在一邊,薛蟠也隻是做作了個揖。隻見立在薛寶釵身邊的一個婆子端著一個軟墊放在地上。薛寶釵當即跪在軟墊之上,對著賈母行了一個俯首大禮。
“寶釵見過老祖宗。”
賈母見了心裏甚是歡喜,忙命王夫人道。
“還不快把你的賢侄女扶起來,地上涼,女孩兒身子弱,當心著了涼。”
王夫人聽罷,高高興興得將薛寶釵從地上扶了起來。還問長問短的好不熱情。薛寶釵也不閑著,隻一起來便走至賈母身邊黛玉一旁,從黛玉身邊扶過賈母,還不忘將黛玉推開了去,趁人不備鄙薄的瞟了她一眼,反倒是化客為主了。
“老祖宗,這外麵太陽曬得慌,讓寶釵快些扶您進去歇著吧。”
賈母在這裏多年,除了鳳姐,至今還未遇見過這樣靈巧的丫頭,自是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點頭,笑誇道。
“乖,真乖。咱們啊,這就進去。這真真的又是一個和鳳丫頭樣的人兒。”
寶釵卻是真真假假得謙虛了一番,黛玉看得出:這寶釵雖哄得老太太極是高興,但看似讓平輩的一些姊妹們看不過去了些,甚至探春的臉上還好不遮掩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態,好像是還有什麽要說的。
黛玉走至探春身邊,用捏著帕子的那手覆在了探春的手上,蓋住了她緊握的拳頭。探春轉頭看向黛玉,眼神間有些不理解。隻見黛玉輕輕地搖了搖頭,了解她的意思,便也強忍下來了,隻是這一上午間不見好顏色。
薛寶釵隨著薛姨媽在賈母屋裏也就說些個家常的瑣碎事。隻是薛蟠拜見了外祖母後,由寶玉領著去了哥幾個的去處,這裏暫且不說。
方坐了一會子,賈母也嘮了些家常的,隻聽見薛姨媽道。
“這裏是迎、探、惜,三姊妹,不知這老大去了哪裏?落在了何好人家?”
賈母聽了這話,笑便更深了,隻是這深深地皺紋間有藏不住的感傷之意。一邊拍著懷裏薛寶釵的背,一邊慢慢的道來。
“想來這孩子也是有福氣的,三年前便嫁去了六皇子――也就是現在的怡親王的府上做了一個小妾,隻是說也可憐,這三年來全無音訊。你也是知道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按現在元春的身份是不能隨便回家探親的。我可憐的孩子啊――”
說到這裏,想起了來日裏元春的貞嫻幽靜,又想到現在被冷落在王府中無人問津,不免得有些後悔當日送她出嫁的情景,忍不住落下淚來。哭道。
“若是當日裏將她送到一小戶人家,雖粗茶淡飯不及王府中來的好,可倒也還過得去。又不知也如現在這般――”
“老祖宗不用擔心,我聽說那元春姐姐是極賢惠聰敏的人,想來現在隻是王爺還沒見著她的好處,到王爺見著了知道她的好來,便是當王妃也是使得的。”
寶釵一邊替著賈母抹淚,一邊寬慰道。把這個還未見過的姐姐誇得天花亂墜。倒也順了賈母的心,聽了寶釵的話,寬下心來,收了淚,不免覺得有些疲乏,也就揮手讓眾人都散了吧。
寶釵和薛姨媽住進了王夫人安排的一間名梨香院的小院中,方住了幾日,還覺得安適,王夫人便命鳳姐調了大堆的吃穿用度過來。此舉讓賈母知道了,雖未說什麽,但是想到黛玉剛來時的情景,又捉摸了這幾年來黛玉的用度,心裏有些不自在。
然則任寶釵在口齒伶俐,圓滑逢迎,對寶釵終究上了一層隔膜。私下裏再與黛玉一比,便覺黛玉雖不會這般討她高興,但是凡事舉止端莊,少時還任性一回,撒嬌一次,倒也可愛。自然更偏向了黛玉那邊。有了偏向,若是往後有時便也會多想著黛玉一些。
寶釵來了一月有餘,寶玉也不再來纏著黛玉。反倒更喜歡和這能說說笑笑的姐姐一塊,雖容貌不及黛玉般風流婉轉但也是絕世端正,自不再來黛玉這一處。省的時時碰了軟釘子,坐了冷板凳。這讓黛玉倒也樂得清閑,省的日日對付這難纏的人也勞她心力。
------題外話------
下一章會出現水溶大人勁敵?????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
隻是黛玉畢竟不是這賈家的人,卻終日住在這賈府中,再加之黛玉身子曆來弱,會吃飯時便藥不離身,時間久了,婆子媽媽媽們也不免有了些怨懟之聲,雖不好表現得太出。但是有些時候,仗著自己是這家的老嬤嬤,也不免有些倚老賣老了。更何況,畢竟在這賈府中到底還是王夫人與鳳姐管事,即使是有北靜王府撐腰,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再加之黛玉是何等人物,又怎會就這樣日日夜夜前去哭訴叨擾。久而久之,這些人的膽子便也漸漸大了起來。雖麵上依舊礙著,在裏子裏還是多多少少欺辱了她。
這日,府中上下一早便忙亂著,吵吵嚷嚷地。黛玉昨晚咳了一夜,至天明方才歇了一歇,而今這樣一來反倒是睡不著了。紫鵑出去一打聽原是王夫人的姊妹薛家的夫人和小姐來了。
再一細問,又聽說是薛家的大公子,名薛蟠者,在外為了一個叫香菱的丫頭,打死了一個叫馮淵的富家公子。為了避難,才跑來了金陵賈家躲些光景。
“真是的,不過是來避難的,有必要這樣吹吹打打的,不知道的人還道是咱們府裏要娶進位少奶奶來了呢!”
紫鵑走進暖春閣方揚起聲大罵道。[]黛玉見了隻是笑笑,幾天前她便知了,算算時間也該是薛寶釵該來的時候了。再看看紫鵑不服氣的樣子,知是自己進府的那一會兒並沒有這樣張揚,論理來說,她是老太太的外孫女,薛寶釵不過是王夫人的外姓侄女,所謂親疏遠近,反倒是像在欺負她這個沒娘的人。因笑道。
“你也不必多想,這些話在這暖春閣裏說說我還隻當你抱怨,若是讓人聽了去,可就難辦了――更何況在成天這樣睡著,我也累得慌,反倒再睡出什麽病來。紫鵑還不快過來替我梳洗。”
紫鵑見黛玉前幾日微染了些風寒,雖有抱恙,但是仍舊強撐著起來,忙攔著,嘴撅地老高,一副不情願的樣子。
“姑娘這又是何必,又不是什麽重要的人,也不必這樣。”
黛玉一邊換衣,一邊笑道。
“不礙事的,再者說,若是不去反而落人口舌。為我梳妝梳妝,走吧。”
紫鵑無法,隻得滿腹鬱鬱得扶著黛玉去了賈母那裏。當黛玉到時,各房的奶奶姑娘早已等在了那裏。方見過了賈母,隻聽見門外有人聲響起。
“薛大奶奶帶著薛少爺並姑娘一同到了。”
賈母聽罷,激動地拄著拐杖快步走了出去。(.好看的小說)幾個丫頭們忙打起了簾子,眾人跟賈母身後也一起出了去。隻見院落中由幾個丫頭攙著走來了三人,薛姨媽與賈母見了禮便站在一邊,薛蟠也隻是做作了個揖。隻見立在薛寶釵身邊的一個婆子端著一個軟墊放在地上。薛寶釵當即跪在軟墊之上,對著賈母行了一個俯首大禮。
“寶釵見過老祖宗。”
賈母見了心裏甚是歡喜,忙命王夫人道。
“還不快把你的賢侄女扶起來,地上涼,女孩兒身子弱,當心著了涼。”
王夫人聽罷,高高興興得將薛寶釵從地上扶了起來。還問長問短的好不熱情。薛寶釵也不閑著,隻一起來便走至賈母身邊黛玉一旁,從黛玉身邊扶過賈母,還不忘將黛玉推開了去,趁人不備鄙薄的瞟了她一眼,反倒是化客為主了。
“老祖宗,這外麵太陽曬得慌,讓寶釵快些扶您進去歇著吧。”
賈母在這裏多年,除了鳳姐,至今還未遇見過這樣靈巧的丫頭,自是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點頭,笑誇道。
“乖,真乖。咱們啊,這就進去。這真真的又是一個和鳳丫頭樣的人兒。”
寶釵卻是真真假假得謙虛了一番,黛玉看得出:這寶釵雖哄得老太太極是高興,但看似讓平輩的一些姊妹們看不過去了些,甚至探春的臉上還好不遮掩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態,好像是還有什麽要說的。
黛玉走至探春身邊,用捏著帕子的那手覆在了探春的手上,蓋住了她緊握的拳頭。探春轉頭看向黛玉,眼神間有些不理解。隻見黛玉輕輕地搖了搖頭,了解她的意思,便也強忍下來了,隻是這一上午間不見好顏色。
薛寶釵隨著薛姨媽在賈母屋裏也就說些個家常的瑣碎事。隻是薛蟠拜見了外祖母後,由寶玉領著去了哥幾個的去處,這裏暫且不說。
方坐了一會子,賈母也嘮了些家常的,隻聽見薛姨媽道。
“這裏是迎、探、惜,三姊妹,不知這老大去了哪裏?落在了何好人家?”
賈母聽了這話,笑便更深了,隻是這深深地皺紋間有藏不住的感傷之意。一邊拍著懷裏薛寶釵的背,一邊慢慢的道來。
“想來這孩子也是有福氣的,三年前便嫁去了六皇子――也就是現在的怡親王的府上做了一個小妾,隻是說也可憐,這三年來全無音訊。你也是知道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按現在元春的身份是不能隨便回家探親的。我可憐的孩子啊――”
說到這裏,想起了來日裏元春的貞嫻幽靜,又想到現在被冷落在王府中無人問津,不免得有些後悔當日送她出嫁的情景,忍不住落下淚來。哭道。
“若是當日裏將她送到一小戶人家,雖粗茶淡飯不及王府中來的好,可倒也還過得去。又不知也如現在這般――”
“老祖宗不用擔心,我聽說那元春姐姐是極賢惠聰敏的人,想來現在隻是王爺還沒見著她的好處,到王爺見著了知道她的好來,便是當王妃也是使得的。”
寶釵一邊替著賈母抹淚,一邊寬慰道。把這個還未見過的姐姐誇得天花亂墜。倒也順了賈母的心,聽了寶釵的話,寬下心來,收了淚,不免覺得有些疲乏,也就揮手讓眾人都散了吧。
寶釵和薛姨媽住進了王夫人安排的一間名梨香院的小院中,方住了幾日,還覺得安適,王夫人便命鳳姐調了大堆的吃穿用度過來。此舉讓賈母知道了,雖未說什麽,但是想到黛玉剛來時的情景,又捉摸了這幾年來黛玉的用度,心裏有些不自在。
然則任寶釵在口齒伶俐,圓滑逢迎,對寶釵終究上了一層隔膜。私下裏再與黛玉一比,便覺黛玉雖不會這般討她高興,但是凡事舉止端莊,少時還任性一回,撒嬌一次,倒也可愛。自然更偏向了黛玉那邊。有了偏向,若是往後有時便也會多想著黛玉一些。
寶釵來了一月有餘,寶玉也不再來纏著黛玉。反倒更喜歡和這能說說笑笑的姐姐一塊,雖容貌不及黛玉般風流婉轉但也是絕世端正,自不再來黛玉這一處。省的時時碰了軟釘子,坐了冷板凳。這讓黛玉倒也樂得清閑,省的日日對付這難纏的人也勞她心力。
------題外話------
下一章會出現水溶大人勁敵?????
本書由本站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