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刻的日軍正在秘密的擴軍備戰,但就連東久邇宮稔彥王本人都不知道的是,日本擴充軍備的具體情況,此刻正在通過特情局駐日本特工們的調查而被衛平全麵掌握。
從情報戰方麵而言,掌握這些信息並不難。
畢竟衛平手中擁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日軍擴軍備戰的動作,本身就極為依賴於地盾公司。
而地盾公司,一向都隻不過是衛平的傀儡障眼法而已。
因此,特情局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握到目前日軍擴軍備戰的項目和規模,並且將其一五一十的匯報給衛平,從武器項目名單之中便可以判斷出日軍擴軍備戰的規模和具體方向。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衛平對於日軍擴軍備戰並不感到隱患,相反,衛平倒是很希望日軍能夠加快擴軍備戰的進度。
畢竟地盾公司出售給日軍的裝備可都是坦克炮、發動機、電子管等一係列極為關鍵的裝備,若是日後的日軍可能威脅到華夏的安全,那麽衛平便可以輕鬆啟動回收功能。
到時候,日軍那些引以為豪的主力坦克一下子就失去了坦克炮這最有力的拳頭,又沒了發動機這個心髒動力來源,那些看似足可一戰的一式坦克便隻能淪為無用的廢鐵。
相同的道理也同樣適用於戰鬥機、轟炸機、雷達等裝備,隻要衛平一啟動回收功能,那麽日軍目前煞費苦心的投入就會瞬間淪為水中泡影,飛機無法起飛,甚至在半空中突然失去動力墜毀,雷達沒了關鍵的技術隻能變成比黃金還昂貴的廢鐵。
這簡直就是把日本人的錢變成了安裝在其內部的定時炸彈,引爆時間則是由衛平說了算。
這簡直就是一張殺手鐧般的秘密底牌。
而另一方麵,衛平還希望能夠加強一定程度上日軍的戰鬥力,畢竟再往後,日軍主力將會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互相放血了,若是想要提升戰後國際格局中華夏的地位,那麽就必須充分削弱美國的力量。
帝國主義狗咬狗,在戰場上用日本人的命去削弱美國人的力量,無疑是渴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衛平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不過日軍即使此刻正在加緊擴軍備戰,卻仍然需要曠日持久的準備。
畢竟擴軍備戰可不僅僅是生產裝備而已,一支軍隊想要真正發揮裝備的戰鬥力,還要培訓高素質人員,將武器裝備融入作戰體係,以及對後勤保養的不間斷編製和維護,才能真正的長時間有效的發揮戰力。
師從於德國陸軍的日本陸軍自然清楚這一點,況且日本身為一個二流列強,家底子本身就十分淺薄,陸軍作戰聯隊裏丟失一門火炮之類的重武器,部隊主官就會受到嚴重的譴責,自然不可能糟踐花費重金采購和生產的武器裝備了。
而衛平擴軍備戰與日軍之間的時間差,便是大動幹戈最好的時機。
三個月的時間再一次過去,到了1941年的12月底,年底即將到來,而大力推進的十個集團軍已經組建完畢了。
與舊華夏的軍閥武裝招兵主要靠抓壯丁相比,衛平的招兵則顯得異常順利和輕鬆,在抗日救國的愛國熱情鼓舞之下,在一場場大勝推動的信心之下,在日本人殘暴的統治和屠殺的刺激之下,懷揣著殺敵報國的青年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幾十萬熱血青年蜂擁而至一般的衝向征兵處,甚至都快把征兵處的門檻都給踏平了。
在通過體檢和政審之後,這些青年們成了一名名積極昂揚的戰士,他們走進深山中的訓練營,穿上了迷彩服,戴上了鋼盔,扛起了鋼槍,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承受他們從未想象過的磨礪,為走上戰場進行不容放鬆的訓練再訓練。
兩個月短暫的新兵營訓練生涯之後,新兵們紛紛進入一線野戰部隊之中。
不過此刻,這些青年們仍然隻是新兵而已,而與他們一同生活和戰鬥的則是衛平手中幾十萬解放了山東的老兵。
這些老兵們具備足夠的作戰經驗,可以在日後的戰鬥中以老帶新,迅速的形成戰鬥力,有了老兵作為主心骨,新兵們上了戰場就不會亂,就不會腦門一熱窮追猛打,就不會遇到挫折就風聲鶴唳狂撤不止。
若是一支軍隊全部由新兵組成的話,那麽這樣的軍隊恐怕隻能打勝仗,不能打逆風仗,畢竟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初生牛犢一旦被撕咬出一個傷口,那也會立刻嚇得沒了主張。
比方說現在的日軍,他們麵對的就是新兵比例過高的這麽一個窘境。
在總指揮部進行的戰後經驗總結分析之中,楊瑞符就提出過一個假想:
若是此次大戰中,若是華軍麵對的是幾年前的日軍,恐怕難度還要提升一個檔次。
包括黃捷、戴峰、周倫在內的一係列從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將領們都深以為然。
幾年前的日軍和現在可不一樣,那時候的日軍基層士兵可是經曆過嚴格訓練的野戰精銳,幾乎所有的鬼子兵都經曆過嚴格的訓練和武士道精神的洗腦,對槍法、體能都有極高的要求,可謂是亞洲大陸上最精銳的單兵戰鬥力存在。
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的日軍自九一八事變以來就一路所向披靡,幾乎沒遇到過什麽挫折,因此可謂是士氣如虹,日軍士兵從來沒想過自己可能會戰敗,所以作戰必用盡全力,不計後果,因此格外凶狠頑強。
但現在的日軍卻是越混越回去了。
——侵華日軍在經曆了無休無止的治安戰之後,那些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的損失已經相當嚴重,一點一點被放血的話,一支銳氣方剛的軍隊也會被磨的沒了朝氣。
日軍作戰序列之中,幾乎各個師團都補充了大量的新兵兵員,還成立了一大批用來進行後方掃蕩作戰的獨立旅團和混成旅團,雖然規模變大了,但平均戰鬥力可謂是大大下降。
那些長期生活在治安戰環境裏的日軍士兵更是意誌消沉,凶狠程度也是降了一個檔次。
從情報戰方麵而言,掌握這些信息並不難。
畢竟衛平手中擁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日軍擴軍備戰的動作,本身就極為依賴於地盾公司。
而地盾公司,一向都隻不過是衛平的傀儡障眼法而已。
因此,特情局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握到目前日軍擴軍備戰的項目和規模,並且將其一五一十的匯報給衛平,從武器項目名單之中便可以判斷出日軍擴軍備戰的規模和具體方向。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衛平對於日軍擴軍備戰並不感到隱患,相反,衛平倒是很希望日軍能夠加快擴軍備戰的進度。
畢竟地盾公司出售給日軍的裝備可都是坦克炮、發動機、電子管等一係列極為關鍵的裝備,若是日後的日軍可能威脅到華夏的安全,那麽衛平便可以輕鬆啟動回收功能。
到時候,日軍那些引以為豪的主力坦克一下子就失去了坦克炮這最有力的拳頭,又沒了發動機這個心髒動力來源,那些看似足可一戰的一式坦克便隻能淪為無用的廢鐵。
相同的道理也同樣適用於戰鬥機、轟炸機、雷達等裝備,隻要衛平一啟動回收功能,那麽日軍目前煞費苦心的投入就會瞬間淪為水中泡影,飛機無法起飛,甚至在半空中突然失去動力墜毀,雷達沒了關鍵的技術隻能變成比黃金還昂貴的廢鐵。
這簡直就是把日本人的錢變成了安裝在其內部的定時炸彈,引爆時間則是由衛平說了算。
這簡直就是一張殺手鐧般的秘密底牌。
而另一方麵,衛平還希望能夠加強一定程度上日軍的戰鬥力,畢竟再往後,日軍主力將會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互相放血了,若是想要提升戰後國際格局中華夏的地位,那麽就必須充分削弱美國的力量。
帝國主義狗咬狗,在戰場上用日本人的命去削弱美國人的力量,無疑是渴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衛平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不過日軍即使此刻正在加緊擴軍備戰,卻仍然需要曠日持久的準備。
畢竟擴軍備戰可不僅僅是生產裝備而已,一支軍隊想要真正發揮裝備的戰鬥力,還要培訓高素質人員,將武器裝備融入作戰體係,以及對後勤保養的不間斷編製和維護,才能真正的長時間有效的發揮戰力。
師從於德國陸軍的日本陸軍自然清楚這一點,況且日本身為一個二流列強,家底子本身就十分淺薄,陸軍作戰聯隊裏丟失一門火炮之類的重武器,部隊主官就會受到嚴重的譴責,自然不可能糟踐花費重金采購和生產的武器裝備了。
而衛平擴軍備戰與日軍之間的時間差,便是大動幹戈最好的時機。
三個月的時間再一次過去,到了1941年的12月底,年底即將到來,而大力推進的十個集團軍已經組建完畢了。
與舊華夏的軍閥武裝招兵主要靠抓壯丁相比,衛平的招兵則顯得異常順利和輕鬆,在抗日救國的愛國熱情鼓舞之下,在一場場大勝推動的信心之下,在日本人殘暴的統治和屠殺的刺激之下,懷揣著殺敵報國的青年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幾十萬熱血青年蜂擁而至一般的衝向征兵處,甚至都快把征兵處的門檻都給踏平了。
在通過體檢和政審之後,這些青年們成了一名名積極昂揚的戰士,他們走進深山中的訓練營,穿上了迷彩服,戴上了鋼盔,扛起了鋼槍,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承受他們從未想象過的磨礪,為走上戰場進行不容放鬆的訓練再訓練。
兩個月短暫的新兵營訓練生涯之後,新兵們紛紛進入一線野戰部隊之中。
不過此刻,這些青年們仍然隻是新兵而已,而與他們一同生活和戰鬥的則是衛平手中幾十萬解放了山東的老兵。
這些老兵們具備足夠的作戰經驗,可以在日後的戰鬥中以老帶新,迅速的形成戰鬥力,有了老兵作為主心骨,新兵們上了戰場就不會亂,就不會腦門一熱窮追猛打,就不會遇到挫折就風聲鶴唳狂撤不止。
若是一支軍隊全部由新兵組成的話,那麽這樣的軍隊恐怕隻能打勝仗,不能打逆風仗,畢竟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初生牛犢一旦被撕咬出一個傷口,那也會立刻嚇得沒了主張。
比方說現在的日軍,他們麵對的就是新兵比例過高的這麽一個窘境。
在總指揮部進行的戰後經驗總結分析之中,楊瑞符就提出過一個假想:
若是此次大戰中,若是華軍麵對的是幾年前的日軍,恐怕難度還要提升一個檔次。
包括黃捷、戴峰、周倫在內的一係列從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將領們都深以為然。
幾年前的日軍和現在可不一樣,那時候的日軍基層士兵可是經曆過嚴格訓練的野戰精銳,幾乎所有的鬼子兵都經曆過嚴格的訓練和武士道精神的洗腦,對槍法、體能都有極高的要求,可謂是亞洲大陸上最精銳的單兵戰鬥力存在。
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的日軍自九一八事變以來就一路所向披靡,幾乎沒遇到過什麽挫折,因此可謂是士氣如虹,日軍士兵從來沒想過自己可能會戰敗,所以作戰必用盡全力,不計後果,因此格外凶狠頑強。
但現在的日軍卻是越混越回去了。
——侵華日軍在經曆了無休無止的治安戰之後,那些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的損失已經相當嚴重,一點一點被放血的話,一支銳氣方剛的軍隊也會被磨的沒了朝氣。
日軍作戰序列之中,幾乎各個師團都補充了大量的新兵兵員,還成立了一大批用來進行後方掃蕩作戰的獨立旅團和混成旅團,雖然規模變大了,但平均戰鬥力可謂是大大下降。
那些長期生活在治安戰環境裏的日軍士兵更是意誌消沉,凶狠程度也是降了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