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刻,北方。


    第1裝甲師如同一頭鋼鐵巨獸,蟄伏於鐵嶺縣以南十五公裏的方向之上,隨時準備作戰。


    在戴峰的命令之下,第1裝甲師不顧寶貴的摩托時間和燃油消耗,直接繞過沈陽一路從本溪穿插而過,然後滾滾鐵流直接占領了鐵嶺,看似沒能決定性的改變戰局,但此刻,卻表現出了極大的戰略先手。


    正是有了第1裝甲師的全麵合圍,沈陽城中的日軍才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之中,而且還切斷了吉林支援沈陽的路線,令岡村寧次徹底和梅津美治郎失去了全部的後手。


    而現在,戴峰正等待著沈陽日軍向他突圍而來。


    若是日軍真的有膽子敢於向第1裝甲師發起突圍衝鋒,那麽戴峰也不介意讓三百多輛T34坦克和三十輛T54A坦克一口氣把幾萬日軍碾成肉泥。


    不過嘛,戴峰覺得,除非岡村寧次和梅津美治郎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否則是萬萬不敢向自己的第1裝甲師發起衝鋒的。


    所以,戴峰並沒有命令除了坦克之外的步兵設下陣地,而是隨時準備機動作戰,準備圍追堵截,要讓沈陽城裏的鬼子一邊跑一邊把命丟在路上!


    ……


    第22步兵師的師屬炮兵團,已經做好了開火準備。


    一門門令人望而生畏的152毫米重型榴彈炮已經揚起了炮管,裝訂射擊諸元,對準了沈陽城東的日軍野外防禦陣地,後勤部隊囤積的大量炮彈被搬運而出,準備高射速全方位轟擊。


    而這時候,四架充當偵察機的P51野馬式呼嘯著掠過天際,分為四個方向,開始對日軍進行二十四小時的偵察,日軍無論從任何一個方向展開突圍,都會被飛行員納入視野範圍之中。


    而一旦發現日軍突圍,飛行員便會立刻將機腹下那巨大的紅色信號彈投擲而下,為全軍代表進攻信號。


    很快,日軍輪番撤換防區,將偽滿洲軍替換到了野外防禦陣地之中,將所剩的三萬餘關東軍收攏回來,也不再管什麽平民了,直接將那些五百人一個單位的集中營扔到了一邊,準備突圍。


    同時,岡村寧次秘密的下達了命令,要求集中城內全部的車輛,即使是小轎車也不放過,然後運載城內所有剩下的糧食和彈藥,負責運輸事宜。


    而同時,他又下達了完全相反的命令,要求所有士兵必須攜帶兩倍的物資,即使所有的車輛被全部摧毀,士兵也要能夠依靠雙腳一路支撐到長白山山脈之中,分散之後再在朝鮮境內集中。


    梅津美治郎則補充道,既然衛平敢於轟炸東京,那麽他們就不能將奉天完整的拱手讓給衛平,人可以不殺,但是物必須全部摧毀,要讓奉天失去價值!


    而沈陽城中最寶貴的財產,莫過於沈陽兵工廠了。


    沈陽兵工廠,又被稱之為豐天軍械廠。


    這是一座當年的張作霖投入重金建設的兵工廠,廠房擁有各種機器設備足足8000餘台,可以製造步槍、機槍、平射炮、山炮、加農炮、榴彈炮,月產子彈以千萬發來計算,炸藥則以十噸計算。


    而在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又撥款擴建了沈陽兵工廠,在原址的基礎之上並入了火藥廠和無煙發射藥廠,產能相當強勁。


    現在日軍要撤退了,自然不能把這座巨大的兵工廠留給衛平。


    當然,日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他們眼中香餑餑一般的沈陽兵工廠,在衛平眼中隻不過是一塊雞肋罷了。


    目前全軍步兵統一裝備的可都是清一色的半自動武器或者自動武器,壓根看不上其製造的什麽槍械。


    而炮兵裝備的各種火炮比之沈陽兵工廠製造的老式火炮而言,射程更遠、射速更快、精度更高,要是進行炮戰的話,沈陽兵工廠製造出來的那些火炮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那些機器設備和產能,衛平根本沒有放在眼裏。


    衛平真正看中的,是沈陽兵工廠內的三萬多名工人。


    目前,衛平一手主導的工業化已進入了第二階段。工業化的浪潮以北陵縣為源頭,以排山倒海之勢擴散向山東這一絕對安全的腹地之中,下一步便是向河南與河北大規模展開。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在超過170個工業項目的明細之下,數以萬計的機床和設備正在全麵鋪開,大規模建設的鐵路正如骨架一般形成一個工業巨人,各種化學、機械、製造、修理廠正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崛起,項目涵蓋汽車、飛機、船隻以及各種軍事武器的製造,涉及鋼鐵、銅礦、鋁材等各種金屬資源的提煉,規模極為宏大。


    而在這宏大的工業化浪潮之下,卻始終有一個問題在掣肘。


    各種機器設備倒是不用擔心,畢竟有衛平去不斷的置換。


    財政支持也完全不需要操勞,第一是背靠山東招遠金礦,第二是美國人提供的五億美元信用背書,第三是最主要的——天刃公司和地盾公司此刻正在滿世界的賺錢,軍火生意來錢實在是太快了,利潤率高的簡直嚇人。


    唯一的一個問題,是人才缺口。


    是的,人才。


    在延安提供的民政幹部之下,衛平已經在解放區展開了六年製義務教育,甚至還建設了六所不同類型方向的大學,配合北陵軍校的擴散,也算是培養了不少人才。


    但是想要看到教育產生質變一般的效果,那可是需要漫長時間的,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投入才能見到成效。


    況且現在是戰爭年代,大部分培養出來的人才,來不及走到生產崗位上就要立刻投入到軍隊,從而提升軍隊的現代化作戰能力。


    所以,軍隊和工業同時需要人才供應,人才就變得很緊張了。


    而沈陽兵工廠的這三萬名經驗嫻熟的工人,就成了能解燃眉之急的良藥。


    (三更,求銀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幽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暴之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暴之舞並收藏抗日之幽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