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新的文字(14)


    時間過的很快,特別是忙碌的時間。


    一周的時間馬上就過去了,因為婚紗照這部片子都是外景居多,還要抓捕蝴蝶飛動的鏡頭,所以胡月就先在邵氏的片場用了一天的時間直接趕完了室內的戲份,劉德華最先殺青。


    因為是在趕戲,所以所謂的殺青送行飯也沒了,胡月直接包了一個紅包就算完事了,其實也算可以了,畢竟劉德華的戲份嚴格來說隻能算是客串,出場的時間還不到五分鍾,對此劉德華也是心知肚明,胡月給他紅包的時候還是推來推去的,最後無奈才收下的,並且樂顛顛的跟胡月說隻要有戲隨時找他,不給錢也行。


    胡月笑著打趣了劉德華一句,“如果等你以後成名了再說這句話就好了。”


    劉德華一臉的懵懂,愣愣的回了一句,我會紅嗎?


    是啊,會紅嗎?


    其實現在tvb的藝員培訓班裏的那些學員們也都是這樣的心思,不過劉德華就要幸運的多了,最起碼比他上一世要來的幸運的多了,有了胡月的照拂,現在的劉德華的名氣已經可以堪比無線的當紅小生了。


    ……


    胡月在趕拍完了婚紗照的室外戲份後抽時間參加了一次激戰的點映,反響一如當初的絕世高手,甚至是有過之而不及。


    特別是激戰胡月被大傻打的已經沒有了還手的餘地了,觀眾們都緊緊的為胡月捏緊了拳頭,隻是幾秒鍾的時間,對於台下的觀眾們就像是過了好幾個小時一樣。


    最終,脫臼,轉身。大擺拳!


    ko!


    整部戲的高-潮到了,利舞台當晚所有的觀眾們都一下子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歡呼。呐喊!


    仿佛勝利的就是他們,仿佛這一場胡月和大傻的戰鬥是他們自己的。胸中從得到了97回歸之後的那種壓抑和憤慨都在一瞬間隨著呐喊,吐了出來,恍若絕世大俠橫行江湖,快意恩仇,策馬狂奔。


    總之,爽!


    但是整部戲下來最討喜的還不是胡月,最討喜的居然是朱音,大家都在說胡月為什麽不和謬騫人組成一個家庭。然後和朱音一起,一家三口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胡月覺得這個結局很好,很完美。


    世上的任何事情和事物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瑕,有缺憾的才是真實的,完美無瑕的事物應該存在我們的理想裏,夢想裏,可以遙望卻遙不可及。


    觀眾們雖然都是這麽看的,但是影評人們都要理智了許多了,特別是胡月把大家的臉蛋扇了一次又一次,對於影評人們一直冠以打臉狂魔的胡月。不能以常理來論斷。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陳柏生就是這個例外。


    博聞如陳柏生,也是在思量了一番之後。才明白了胡月的用意。


    大團圓的結局可能更討大家的喜歡,但是難免會落入俗套,對於現在的新潮電影人推崇為領軍人物的胡月來說,這種手法難免會有一種平庸的感覺。


    而卻有缺憾,才算完美。


    殘缺美,在藝術上也是很常見的,多見於畫作和建築以及雕塑上,搬到電影上來,胡月不是第一個。但是絕對是最成功的一個。


    邊緣人裏的何永朝他不算殘缺,從故事的開始就注定他是一個悲劇。死亡是他的歸宿,也是升華。


    但是激戰不是。


    胡月最終是沒有和謬騫人以及朱音完成一個大團圓的戲份。但是給了朱音一個可以能夠健康成長的環境,而且胡月在片尾的時候也出現在了謬騫人修養的青山精神病院,這其實也可以是看成一種暗示,有續集!


    其實胡月根本沒想這麽多,激戰胡月就是直接照搬了陳木勝的原版,根本沒做過多的更改,至於續集什麽的,他真的沒想過,因為在他重生之前激戰是沒有出續集的,可能到了胡月這裏會有續集,但絕對不是現在,要到很久以後了。


    首日的點映火爆自然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和話題性,其中也不乏大亨,電影人以及社團的人等等,而且這部戲胡月隻是在邵氏院線上的,沒辦法誰讓現在這是自己的戲院了呢!


    其實歸根結底激戰後續的火爆要歸結於兩點,一來呢是首日的火爆,還有就是持續的火爆,因為邵氏的院線畢竟隻有十多家,容納的觀眾也是有限,所以大家隻能排著隊搶票,別的人一看,咦?那麽多搶,這部戲應該不錯,看這個,這是一種盲從的心理。


    其二呢,就要歸功於陳柏生了,因為他的那一篇影評。


    在香江的電影史上,從開始到現在,拳擊電影並不多,甚至說可以是沒有,我一直很期待這部片子,也還恐懼,恐懼萬一這個才華橫溢的電影天才真的撲街了該怎麽辦?


    所以我一直都在忐忑我到底是來看呢,還是來看呢?


    我很慶幸,我最終還是來了。


    也有幸的見證了香江電影史上再次多了一部不可或許的精品電影,拳擊類別的扛鼎之作。


    我在仔細的翻看過資料最後總結了一下,拳擊題材電影的故事設定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表現主人公的勵誌故事,如史泰龍主演的《洛奇》。洛奇由一個默默無名的業餘拳擊手通過刻苦的訓練獲得爭取拳王的機會,講述了一個美國夢的勵誌傳奇。


    二是通過拳擊運動表現情感關係,就像胡月的激戰,劉德華為了讓自己的父親重拾信心,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做好一件事,父女之間的情感刻畫豐富細膩,為影片增色不少。


    而胡月的這部戲呢,兩者皆有,完美的兼容了兩者,這是最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感覺。


    胡月飾演的程輝在片中主要是負責勵誌部分。一個38歲的過氣落魄拳手,年輕時期雖然獲得過兩屆拳王。風光一時,但卻因為打假拳而毀掉了自己的前途,債務累累。隻能在拳館做著雜務及減肥教練。


    或許,對於一個38歲的中年男人。下半生也許就這樣平靜而平凡的渡過了。


    然而,片中有一個震撼的鏡頭重新點燃了他生活的鬥誌,令人印象深刻,程輝躺在地板上,看到在幾乎沒有水的魚缸中,一條金魚嘴巴一張一合的在大口呼吸,好像在作最後的垂死抗爭。


    其實,這條垂死的金魚就是程輝生活的真實寫照。究竟是向命運妥協還是與生活抗爭?程輝選擇了後者,最終憑借著自己的頑強毅力重登拳台,重獲生命的尊嚴。


    而劉德華飾演的富二代林思奇主要是通過格鬥運動來表現與父親之間的親情關係。父親生意場上的失敗令其一蹶不振,更是抱怨兒子一事無成。於是,兒子林思奇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堅持做完一件事,更是為了鼓勵父親重新振作起來,毅然選擇格鬥這項運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最後父子二人冰釋前嫌,格鬥運動在這裏成為聯係父子二人關係的一條情感紐帶。


    在劇作結構上,影片設置了兩個主要人物。一是落魄失意的中年男人程輝,一是父親生意失敗的富二代林思奇。這兩個主要人物都屬於那種在生活中特別失意的人,都需要通過格鬥運動來重拾生活的尊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因此,綜合格鬥這項運動成為貫穿起這兩個人物的一條中心敘事線索。在影片前三分之二,主要是作為師傅的程輝教授徒弟林思奇一些格鬥要領,登上拳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影片後三分之一林思奇受傷退出比賽之後,則是拋磚引玉,引出師傅程輝複出拳台,書寫了男性的尊嚴與榮譽。這種雙重勵誌的結構設定都是貫穿在綜合格鬥這項運動的敘事線索之中,並且使得兩人在拳台上都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可謂一舉兩得。


    作為一部格鬥題材電影,影片中的動作戲酣暢淋漓。精彩絕倫,胡月對於整部戲的動作戲份掌控的堪稱完美。雖然這部戲的導演是王京,但是我相信,這些肯定是出自胡月之手,大家別忘記了他的社團身份,紅花雙棍。


    格鬥動作場麵在片中占據了大量的篇幅,片中的動作戲份拳拳到肉,極具寫實風格。導演在拍攝格鬥場麵時經常運用懸念以及“最後一分鍾營救”的手法表現兩人在貼身肉搏時的對峙情景,再配上具有強烈感染力的音樂的渲染,更能調動起觀眾的情緒,使得整個動作場麵緊張刺激,血脈賁張。


    如果說拋卻影片中的情感戲份,隻保留動作戲份的話,激戰仍可視為一部非常好看的動作片,但也隻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動作片罷了。


    然而,正是有了片中的情感戲份的參入,才使得整部影片的劇作結構層次更為鮮明,內容上更具有深度力量。


    影片節奏控製的非常好,一張一弛,既有令人荷爾蒙迅速飆升的格鬥動作戲份,也有十分輕鬆搞笑的溫馨段落。片中的文戲十分出彩,主要是集中在程輝與那對母女之間展開。而這組關係的設定有點類似於歡喜冤家,由一開始的那種矛盾隔閡到漸漸的矛盾化解,成為彼此生活中的依靠。


    特別是片中程輝與小女孩小丹的關係設定,已經超越了那種形式上的父女關係。在不斷的相處過程中,雙方都給彼此帶來了一些生活或是情感上的一些變化,生活變得更為積極樂觀,情感更為真摯熱情。胡月和飾演女兒角色的朱音的表演極具生活化、情感真摯自然,兩人或許可以憑借這部戲來競爭一下明年的金馬影帝和影後也未可知。


    雖然影片大部分故事背景都發生在澳--門,但是片中所呈現出來的城市空間與香江電影中所呈現出來的空間形態幾乎大致相同。


    逼仄擁擠的住宅空間,狹窄幽暗的街頭巷道,小人物的悲歡離合都極大程度上體現出了傳統香江電影的那種純正味道。


    而最重要的是影片中反應出的底層小人物對於命運的掙紮與抗爭,正是傳統香江電影所一脈相承的。


    不管是對於普通的觀眾而已,還是對於我們影評人來說,在這部電影麵前,都是平等的。


    被胡月朝著我們揮過來的拳頭砸個正著,情感,永遠是我們無法繞過的,我們心底的那一抹柔軟。


    最終,激戰不是大團圓的勵誌片,情緒不穩定的母親終究要進精神病院,有犯罪記錄的老好人終究無法得到監護權,從絕境中站起的前富二代也並沒有和女孩確立戀情,但就像烏雲散盡前露出的那抹金邊,一切都折射著滿滿的希望。


    人生就像擂台,不打就不會輸,但你會在老去時懊悔什麽記憶都沒留下,一旦上台,你總會跌倒,但隻要重新站起,繼續向著命運揮出一通又一通眼花繚亂的組合拳,你會證明留下的汗,灑出的血,歪掉的鼻子和脫臼的手臂,會是你此生最輝煌的獎賞。


    ……


    陳柏生的話不止是在讚歎胡月的電影,也不止是在感歎,也是在從側麵上道出了胡月拍這部戲那最初的目的,票房肯定是要的,再一個就是讓大家都樹立起明確的鬥誌。


    回歸?怕什麽!


    經濟崩潰?怕什麽!


    沒有一切的困難可以擊潰我們,正如一輩子都糾結在失敗中的程輝一般,站起來,拿出你的勇氣,拿出你的拳頭,有什麽阻礙,衝過去,砸過去。


    那時的你肯定會看到一片豔陽天!


    ……


    激戰再火爆已經暫時的被胡月拋之腦後了,總之隻要不撲街就行了,胡月還要指著激戰的票房來從邵一夫那裏購買院線的資金,還有飛騰後續的發展。


    另外餘雲抗的凶榜也已經拿出了最終版本的劇本了,胡月在審查了一遍之後可後世的版本差不了多少,隻是在一些小細節上做了一些修改之後,就確定讓餘雲抗先籌備,等激戰下畫之後馬上就立項開始拍攝。


    而婚紗照的戲份胡月也已經趕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後期製作和關於蝴蝶的抓拍了,胡月已經讓陳勳琦幫關金鵬聯係了香江的動物協會來提供幫助。


    而他自己已經開始和王京再次帶著劇組開始了青蛙王子的拍攝。


    沒辦法,誰讓胡月現在窮呢!


    為了家裏的四個如花似玉的美嬌娘,為了明天,為了未來,沒什麽好想的,隻能衝衝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藝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手男人當自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手男人當自強並收藏文藝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