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後擺擺手示意那些宮女遠離,又對金良說道:“愛卿,你且平身,給本宮講講那事情到底是何經過,本宮甚為好奇。”語氣平常,卻隱藏幾分殺機。


    金良急中生智,瞬間就編造了一個合情合理的劇情:“微臣那日奉大將軍將令,火燒孟津渡光照洛陽城去威懾十常侍,微臣領人放火燒了孟津渡以後,忽然雷電交加,微臣被一道奇異的紫色閃電擊中,隨後幾日便昏迷不醒。”


    何太後點點螓首:“本宮略有聽聞,請繼續說下去,本宮想知道天帝到底是怎麽賜予你什麽大漢賢才冊的?”


    金良繼續按照自己剛才想出來的劇情說下去:“我軍上下均是肉眼凡胎,在他們眼裏我自然是昏迷了幾天,實際上在那幾日,我的魂魄已經被天帝接引去了天界,原來那道紫色閃電便是天帝灑向人間的引線,引導我的魂魄前去天界。”


    說到這裏,金良眨巴了一下眼睛,一副驚奇萬分的表情:“微臣到了天界,接受了天帝的召見,微臣大吃一驚。”


    何太後迷惑不解道:“我大漢高祖皇帝說他是赤帝之子,赤帝便是炎帝,那天帝便是炎帝升天所化。這是我大漢治下百姓人人皆知之事,不知愛卿為何如此吃驚?”


    金良搖頭否定了何太後講的人雲亦雲的傳說,轉而把自己心裏想了很久的神話觀念說了出來:“微臣在天界見到炎帝。炎帝已經羽化為仙,並非現任天帝,天帝另有他人。太後有所不知。天界上人分五等,神、仙、帝、聖、賢,神之尊位最高,天界隻有四位天神,分別是創世父神盤古、造世母神華胥、造物男神伏羲、造人女神女媧;仙亦不多,僅有炎、黃、堯、舜、禹、湯、姬昌、周公、吾祖武仙人太公呂尚、道教至聖老聃、儒教至聖文仙孔丘等寥寥數位;聖則有字聖倉頡、相聖伊尹、亞聖孟子、道聖莊子、墨聖墨子、兵聖孫武、詩聖屈原、木聖魯班等百餘位,至於賢才則多達數百位。舉不勝舉。天帝管不到神仙,卻可以管轄天界聖賢和人界萬物。而且天帝並非固位,乃是隨人界變動世事輪轉的。”


    何太後沒辦法質疑金良這個說法,因為盤古、華胥、伏羲、女媧的傳說在東漢時期已經根深蒂固,已經不單單是神話傳說。亦是祖宗崇拜,她不敢妄言金良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隻能將信將疑地問道:“愛卿,天帝到底是誰?”


    金良微微笑道:“天界與人界相通,人界的皇帝一旦駕崩,便會升入天界做天帝,而原來的天帝若是功德高深的則升為仙人,功德低的則壽終正寢灰飛煙滅,所以太後應該能猜出來現任的天帝是誰?!”


    何太後大吃一驚。捂著嘴巴,睜大眼睛:“莫非是先帝?”


    金良點點頭:“正是先帝,先帝見人間滿目蒼夷。深為之前種種後悔,先帝不願劉漢皇室就此傾頹,便懇請微臣的先祖仙人施法,用紫閃引線將微臣的魂魄度到天界,仙人將真正的六韜三略傳授給微臣,又教微臣效仿先祖輔佐周武王故事。竭盡所能,輔佐天子。微臣深感大漢宏恩,敢不效死,先帝見微臣願意,便將天下地理和天下趨勢告知微臣,又賜給微臣大漢賢才冊,讓微臣征召人才相助,讓微臣清除董卓、袁紹等逆賊,輔佐天子辨,中興漢室。”


    金陵這番話破漏百出,怎奈裏麵杜撰了漢靈帝是現任天帝,何太後無法反駁,隻能選擇相信,但這樣一來,她的眉頭又皺成川字:“可先帝在世時偏愛陳留王劉協,不愛辨兒,他應該是交代你輔佐劉協,怎麽會讓你來輔佐辨兒呢?”


    金良暗叫不好,這個謊話還是扯得不夠圓滿,但他腦子轉得快,馬上答道:“本來先帝教微臣去輔佐陳留王,微臣的先祖仙人勸告先帝說廢長立幼自古都是敗亡之道,微臣亦以秦始皇的江山由次子胡亥繼承二世而亡的故事勸說先帝。先帝尊位在吾祖之下,不敢有違,便讓微臣前來輔佐皇子辨。先帝還不惜耗費功德,預測到太後和天子有難,便讓微臣按照他的預測前去救駕。微臣能成功地將太後和天子救下來,靠的便是先帝的囑托,若非如此,太後恐有不測。”


    說到這裏,金良話語陡然停了下來,抓起麵前桌上的硯台,向太後寢宮上一處大梁用力一丟,那硯台似是一道黑色閃電,打在那處大梁,隻聽到哎呀一聲慘叫,一個人撲通一聲栽倒在地。隨著硯台飛擲出去,金良也猛地跳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蹭蹭幾步跑到那人近前,不等那人掙紮起身,金良忙一腳踩住那人身子,反手把那人綁了起來。那人從房梁上摔下來並無大礙,還在用力掙脫捆綁,怎奈金良力大,那人無可奈何。


    何太後嚇得花容失色,金良柔聲勸慰道:“太後,莫要驚慌,隻是一個鬼鬼祟祟的宮女,並非是什麽刺客。”


    何太後這才定睛看去,看後大怒:“你不是太傅袁隗送來的侍女嗎?為何躲在大梁上偷聽本宮講話?”


    數日前,金良護送何太後回宮,宮中宦官已被誅殺幹淨,宮女亦四散奔逃,除了何太後的心腹宮女外,其他宮女杯弓蛇影,絕少回轉內宮,何太後遂缺乏使役宮女,袁隗見狀,便從家中選了一個侍女前來服侍何太後。何太後之前聽金良說過袁家另有圖謀,便對那侍女也起了疑心,隻讓她做些粗活,從不讓她近前。那宮女臉色慘白,不發一言,過了一會兒,從她嘴角咕咕流出鮮血。金良瞪大眼睛一看,這宮女竟然已經咬舌自盡。


    何太後又驚又怒:“這袁隗好大狗膽。竟敢派奸細刺探本宮。本宮要廢掉他太傅之職,要治罪於他,要……..”


    金良搖頭道:“太後。袁術在袁府裏蓄養了許多死士,為他袁家賣命,想必這個侍女也是其中一個。可這侍女已經咬舌自盡,死無對證,那袁隗有諸多借口可以抵賴,比如說這侍女在來他袁家之前就曾被某某諸侯收買。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根深勢大,太後光憑這區區一個侍女根本奈何不了他。”


    說到這裏。金良歎息道:“太後,微臣曾多次向您稟告過袁家之厲害,太後都將信將疑,現如今太後可親眼見到袁家的可怕。還對微臣有所懷疑嗎?”


    何太後穩定心神,嬌嗔道:“愛卿,誰讓您不把天帝之事詳告本宮,才使得本宮對你有所疑心。袁家現如今如此跋扈奸險,本宮該如何是好,即便按照愛卿所言,移駕荊州,但荊州下麵諸郡縣亦多被袁氏門生故吏把持,袁家若想掌控本宮。掌控天子,易如反掌。”


    金良想讓何太後的心境頻臨絕望,絕望之時便會不假思索地抓住自己這根救命稻草。然後對自己徹底信任,隻有她徹底信任自己,自己才能順利完成挾太後天子以令諸侯,便不直接回答何太後的問題,決定繼續恫嚇下去:“我在天界之時,先帝曾給我講過。民間流傳的‘代漢者,當塗高’並非虛言。塗通途,當塗高意指‘路上方的高台’,袁家嫡子袁術名字裏的術字有城邑中道路之意,袁術的字‘公路’更有此意,況且劉漢火德已衰,代火的應是土德,而袁上有土,袁家正應土德,當可代漢。”


    何太後聽到這話後,臉色刷白:“最近幾天洛陽城裏流傳‘代漢者,當塗高,劉氏亡,袁氏興’,我還以為是謠言,原來都是真的,定是袁家故意派人散布的。愛卿,你可要幫助本宮,本宮可不想劉漢數百年基業盡喪本宮之手。”


    金良心中竊喜,其實“劉氏亡,袁氏興”這六個字,是軒轅雪派唐家一些心腹下屬在洛陽城裏散布的,目的是為了分化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們並非鐵板一塊,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很是洶湧,隻要這個謠言散布開來,許多還忠於劉漢的世家必定對袁家側目視之,而且袁家在普天之下安插了那麽多門生故吏,天下的官位本來就那麽多,此長彼消,袁家的霸道必然損害到了其他世家的利益,對袁家暗含敵意的世家絕不止一兩家,這個謠言沒準也能把那些反袁世家聯合起來,這樣一來,也加速了何太後心中的危機感,加深了何太後對他的信任,真可謂一舉兩得。


    金良繼續詭言道:“雖然先帝說那是天數,但他作為劉漢子孫,不能坐看劉漢社稷崩潰,於是他犧牲掉成仙的功德,逆天改命,傳我諸多本領,命我輔佐少主,中興漢室。先帝也交代了,中興漢室第一步是聯合袁家除掉董卓,然後再聯合其他諸侯除掉袁家,最後再慢慢剪除心懷不軌的其他諸侯。”


    何太後聽金良這麽一說,便拜道:“一切都仰仗愛卿了。”


    金良趕緊扶起何太後:“微臣愧不敢當,隻要太後信得過微臣,微臣願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金良伸手扶起何太後時,觸手便是玉脂凝膏般的柔滑肌膚,心裏不禁一蕩,何蓮這娘們年近三旬,保養得還真好,這皮膚摸著真好,不知道到了什麽時候才能好好地摸上一把。金良便跟何太後細細商議該如何限製袁家的勢力,想要打動敵人,必須要知己知彼。


    金良原本對袁家知之甚少,除了袁紹、袁術二人之外,幾乎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袁家四世三公到底是什麽來曆,但他麾下陳琳、郭嘉都對袁家了解甚多,金良向他們探詢後,越發覺得袁家的可怕。而且最重要的是軒轅雪察覺蚩尤手下可能有最少一個最多幾個潛伏在袁家,以便左右凡間大勢。所以金良跟袁家敵對是必然的結果。


    自從那個裝逼犯袁安開始,袁家便飛黃騰達了上百年,袁安做過司徒,袁安的次子袁敞做過司空,袁安的長子袁京雖然隻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兒子袁湯卻官至太尉,並且袁湯的三子袁逢、四子袁隗也都位至三公,這便是所謂的“四世三公”。實際上。在曆史上,到了袁紹和袁術這一代,更可謂是五世三公,袁術那家夥還自稱過皇帝,算是“五世三公一帝王”。四世三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東漢時期那個狗屁的察舉製度。察舉製度讓二千石以上的高官舉薦賢才,袁家那些公們都有權力舉薦賢才。而被舉之人成為這些舉主、府主的門生、古吏,門生故吏為了利祿。以君臣、父子之禮對待舉主,甚至不惜諂附、賄賂以求固結,這四世一百年下來,袁家在朝野上下不知道培育了多少門生故吏。普天之下大部分州郡縣都密布了他們的門生故吏,這個勢力甚至是比皇室還要強大幾分吧。


    曆史上,關東諸侯討伐董卓之戰與官渡之戰之間的十年間,曹操依附袁紹發展,袁紹雄霸華北,孫堅依附袁術發展,袁術雄霸華南,公孫瓚則跟袁術聯手對付袁紹,曹操則跟袁紹聯手對付袁術。劉表則跟袁紹聯手對付孫堅,這十年間打的戰,除了搗亂的呂布之外。中原混戰多是袁氏兄弟的內訌,可見袁氏勢力有多麽龐大,多麽可怕。要不是因為袁氏兄弟不合,怕是這天下也不會落到曹操手裏,有那麽多門生故吏幫忙,莫說是複興漢室。就算是兄弟聯手、另起爐灶,取代整個大漢朝也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可是兩兄弟都極其看不起對方,兄弟倪牆,自相殘殺,致使袁家應了孟子那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金良稍微思量了一下,便對何太後進言道:“大將軍此前誤信袁紹之言,征召四方將士入京,真乃大錯特錯,尤其是招了董卓入京,幾乎能將劉漢社稷毀於一旦。董卓原本隻是西涼的一介小軍官,是由名將段熲推薦給時任司徒的袁隗,在袁隗的司徒府上擔任掾屬,從此才開始屢屢升官,他的發家離不開袁家的支持,算是袁家故吏,後來袁紹蒙騙大將軍召外兵進京鏟除十常侍首先想到的便是董卓,便是有這樣一個淵源在。袁家和董卓都心懷不軌,這樣內外夾攻,若非太後英明,及時命我聚攏兵權,則大勢傾頹一發不可收拾。”


    何太後點頭稱是:“愛卿所言極是,本宮也曾勸大兄莫要引入外兵,怎奈大兄剛愎自用,不聽良言,致使絕好局麵毀於一旦。”


    金良見何太後聽得進去,便又繼續直言進諫道:“大將軍實在不該重用袁家的人,太後也實在不應該信任袁隗等人。”


    何太後疑道:“袁家已經這樣糟糕了,本太後決意再也不信任他們了,為何愛卿還要再三強調?”


    金良便引用郭嘉和陳琳曾給他講過的史實:“袁家自袁安興起,而袁安假借臥雪之虛名得到朝廷信用,和帝時,竇太後臨朝,竇憲時任大將軍,袁安多次上書,彈劾汙蔑竇氏,但因袁安道貌岸然,素能偽裝,竇太後找不到他的把柄。在是否出擊北匈奴的辯論中,袁安力主懷柔,反對勞師遠涉,免冠上朝力爭達10餘次,若非竇憲大將軍堅持,則北匈奴必定繼續肆虐大漢邊疆。袁家對外戚的態度自袁安之時便已經奠定,可惜大將軍不明史實,誤信袁紹之言,遂有今日之患。”


    何太後哀聲歎息道:“大哥雖然經常一副雄赳氣昂姿態,可本宮知道他生性懦弱,隻因自己出身寒門,便懼怕世家大族三分,懦而信人,以為重用了世家子弟,便能得到他們的忠誠,如今聽愛卿之言,本宮也看得明白,大將軍被袁紹利用了,大將軍死了,袁家便乘機坐大了。本宮答應你,從此之後,不會再聽信任何世家子弟了。為今之計,該如何對付袁家,愛卿有何計策?”


    金良便把此前在離開潁川之時曾跟徐庶、郭嘉一起合計過的抑袁大策說給何太後,如此這般這般,何太後聽後大喜:“明日早朝,就以此計辦理。”


    痛陳完袁氏之害,商議完該如何對付袁家,何太後又讓金良轉移話題到那個天界天帝之事:“聽愛卿這麽一說,原來愛卿接連把本宮、天子、陳留王救下來都是先帝囑咐的。那愛卿縱兵劫掠皇宮、用劫掠來的財物封賞部下收買軍心、淘汰劣兵留給盧植大人、私自招賢納士、收納宮女在家,應該不是先帝囑咐的吧?”語氣平靜,但殺機四伏。


    金良很早之前就猜到何太後手裏用一支精銳的皇家密探組織,在曆史上沒呈現出來,是因為董卓入京太快,何太後來不及反應,而這個時空裏,金良收攏何進、何苗的餘部,使得董卓驚懼,不敢擅入洛陽城,何太後才可以從容聯係那個皇家密探組織,分派他們去監視各個勢力。金良近些日的一舉一動,恐怕大部分都瞞不過那些皇家密探的眼睛。(未完待續)


    ps:前幾天突然接到任務去了山區鄉下做了幾天苦活兒,耽誤更新了。跪求原諒。在國外掙口飯錢不容易呀。什麽時候我的作品能讓我吃上飯我絕對回國。嗬嗬,今天明天兩天爆發。持續更新更到總數三萬字位置。其實也沒多少對吧。第一更獻上。後麵還有兩更請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芳尋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之天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之天狼並收藏三國之群芳尋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