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固、張頜、高覽三人都深感金良重用之恩,對於金良安插親信在麾下做中級將領並沒有多大意見。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安置那些被淘汰掉的黑山降兵,自從他們知道官軍待遇超好之後,他們都充滿希望地等待著入選官軍的正規軍,卻被潑了一頭冷水,希望破滅了,眼神裏流露出迷惘和痛苦。


    他們的眼神讓金良不禁想起來自己穿越前找工作的情形,因為這個同理心,金良決定要好好安置他們,還要給他們希望。能夠在這一點兒上幫助金良的隻有韓浩和常林了。


    金良把韓浩、常林叫到麵前,指著那些被淘汰下來的黑山降兵:“這些人該如何安置,元嗣可有教我?”


    “主公您不是曾給張燕許諾的時候,說過要在黃落湖圍湖造田的嗎?”韓浩奇怪地看著金良:“我記得您當時說‘因黃落湖時常泛濫,那些世家大族皆不願在此耕種,那麽我就把它收為國有,召集流民,築壩圍湖,開墾荒田。’這才過了兩日,主公就把這事情給忘了?您忘了,可人家張燕沒忘,咱們大營門外來了三萬五千多流民,便是張燕寨中的老弱婦孺,就是您不叫我,我也要過來向您請示,該如何安置他們。”


    金良又讓人叫來陳琳:“孔璋,我義父唐龍先生的糧食現在都運到哪裏去了?”


    陳琳想了一下,回道:“前幾日。唐龍先生就派人傳報說有一百萬石的糧食已經用船送到了南陽,現有宋憲將軍帶兵看管。”


    “那所有被淘汰的白波賊、山越蠻族兵和黑山賊,還有我軍的傷兵。分別有多少人呢?”這些數據統計的事情金良一律交給主簿陳琳負責。


    陳琳翻了翻冊子:“在擊敗白波賊和山越蠻族騎兵一役中,一千四百多名白波賊兵是濫殺無辜、奸淫擄掠成性的,八百多名匈奴騎兵是窮凶極惡、不服漢化的;三萬八千多名白波賊兵體質和意誌均很孱弱,一千一百多名匈奴兵意誌薄弱、躁動不安、不能服從基本命令。從張燕和於毒的黑山賊中,身體殘疾淘汰掉五萬四千多人;傷勢須要將養淘汰掉三萬二千多人;再意誌力或身體狀態跟不上軍隊訓練淘汰掉七萬六千多人;品行不端者淘汰掉二萬二千多人。連番大戰之後,我們軍中不能繼續征戰的傷兵共計有一萬四千多人。再加上張燕送下山的老弱婦孺三萬六千人,加上韓祭酒帶領的一千鄉民。主公治下不能編入軍隊的共計有二十七萬六千人之多!”


    “什麽,二十七萬?!怎麽會這麽多?!”金良驚住了:“那一百萬石糧食還不夠他們吃一年的呢?!”


    陳琳笑道:“我這些數據都千真萬確。反複核實過的。哦,對了,這幾天又陸續死掉了一千多人,所以準確的數字應該是二十七萬五千人。至於糧食問題。唐龍先生說過,還有五十萬石糧食再過十幾日就會從徐州運到黎陽,請主公多派人在南陽屯守,以防有其他勢力趁虛而入。這些人該如何安置,還請主公趕緊示下。”


    “元嗣,你意如何?”金良望了一下韓浩:“不如把這二十七萬全部編入屯田吧?”


    “主公,是需要一部分人前去屯田,但是沒必要全部劃去屯田,這二十七萬人裏麵還是有人可以繼續用在軍旅中的。”韓浩一臉嚴肅地說道:“主公。我覺得吧,您原來設置的軍中製度有很大的疏漏,以至於剛才沒有把那些人甄選出來。”


    “是什麽疏漏?元嗣你請直說。我呂布絕非剛愎自用之主。”金良也隱約感到自己似乎漏掉了什麽。


    “輔兵,您沒有在軍中設置輔兵,您隻設置了戰兵,這是不夠的。”韓浩指了指帳外那些累地倒地昏睡的戰兵:“那些戰兵既要打戰,又要喂養馬匹,還要背著自己的口糧。還要扛著自己的武器盔甲,久而久之。他們必定疲憊不堪,難以支撐,幸好主公從洛陽來鄴城多走水路,不然將士們早已怨聲載道了。”


    “我不是在軍中每一級都設置了輜重兵嗎?”金良從來就是統領大軍上陣廝殺,輜重什麽玩意的他從來不當回事,也沒有關心過一個完整的隊伍是怎麽管理的,現在他幾乎是從新學習。


    “您在隊一級設置輜重伍,區區五個人隻能做到糧食、武器、盔甲以及其他輜重的管理分發,對於運輸和保護輜重根本無能為力。主公!我發現您武功通神、善於用兵,但對平時如何管理兵事缺乏經驗,這一點兒主公可要好好提高一下,不然主公治下的軍隊很快就會淪落成黑山賊那般沒有秩序的亂兵。”韓浩在這幾天裏跟金良朝夕相處,知道金良是一個從善如流、從不掩飾自己缺點、勇於認錯、勇於糾錯的主公,所以他也不再畏懼什麽,就直言不諱地全部講了他對金良的看法。


    “唉,元嗣所言極是,歎我昔日隻懂為將,不懂為帥,在並州做主簿時隻是為丁原大人撰寫一些文稿,甚少涉及軍隊管理,即便我領兵出戰,也有高順、張遼等人負責帶兵,我隻負責斬將奪旗,鼓舞士氣,如此一來,我對如何料理兵事還真的缺乏經驗,元嗣你有何辦法可讓我在這件事情能最快地提高呢?”金良也覺得很奇怪,按說像金良這樣的大將應該通曉兵事才對,卻不知為何他記憶裏根本沒有,另外那個記憶裏麵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也根本駕馭不起來這麽繁雜的軍隊管理工作。


    “主公身為一軍之主,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親,您可以把這事情交給各級軍官去做,整個官軍的管理事宜您可以交給高順將軍。他帶兵嚴謹,不像主公那麽疏忽。主公需要做的便是把握大局,防止下屬犯大錯誤。比如不設警戒哨之類的錯誤。”


    韓浩覺得自己剛才講話有些過分,便緩和了一下語氣:“主公若是有空可以去觀摩一下高順將軍的帶兵方法,像他的軍中就劃分成兩種士兵,一種是戰兵,一種是輔兵,戰兵負責衝鋒陷陣,輔兵負責輜重運輸、馬匹養護、警戒防禦。戰兵若有戰損便從輔兵裏麵甄選精銳補入,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製度。值得在全軍推廣。”


    “元嗣言之有理,聖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如何帶好兵這一塊。我確實需要向一些軍中宿將學習一下,取長補短。”金良轉而疑惑道:“為什麽高順從來沒給我提過呢?”


    “主公,高順將軍原本並不隸屬於您,陷陣營是他的私兵,訓練管理都跟官兵不同,所以他就沒有告訴你。”韓浩怕金良對高順有了看法,就耐心勸諫道:“我觀軍中諸將領,高順將軍對主公最為忠誠,主公切莫對他產生猜忌之心。”


    “元嗣你莫要擔心。仲平與我乃真誠相交,知之甚深,我不會無端猜忌他的。”金良說這樣的話。卻為曆史上那個他而倍感羞愧,他到現在還不太明白為什麽那個金良知道高順的忠誠卻不重用他呢。


    那些被淘汰的黑山降兵們正垂頭喪氣間,一個好消息傳來,他們有機會入選輔兵,為戰兵做輜重運輸、戰馬養護等後勤輔助工作,待遇是戰兵的三分之一。並有可能入選戰兵去補充戰損,黑山降兵們歡呼雷動。金良看著這些降兵們的歡悅表情。忽然想起來自己當時找工作時曾經被人忽悠著做臨時工的情形,待遇沒有正式員工多,福利沒有正式員工多,幹的活比正式工多,黑鍋來了都是臨時工背,以至於和諧年間官府搞出的所有亂七八糟的事情都讓臨時工去背黑鍋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搶破頭去做臨時工。


    二十七萬被淘汰的降兵裏麵又甄選出八萬人做輔兵,比起正式戰兵,他們的體格、意誌都稍微差一點兒,可能有一些類似於手指斷、耳朵破之類的小殘疾,但品格上還是經過審核,沒有十分敗壞的家夥。


    輔兵跟隨戰兵四處征戰廝殺,久而久之,便會成為熟練的士兵,到時候可以很容易就轉換成了正式戰兵,一年之後,金良領軍出征,想出八萬兵就出八萬兵,想出十六萬兵就出十六萬,雖說不能橫掃天下,稱霸河南還是綽綽有餘吧。


    “主公,八萬輔兵已經甄選出來,”負責甄選事宜的高順前來稟告道:“輔兵將分散到每個隊的營帳裏,一個戰兵分派一個輔兵,輔兵負責減輕戰兵在非戰時的負重、雜役,以便讓戰兵在訓練、戰鬥時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行軍時,運輸糧食、輜重時一個隊的輔兵便可以集合在一起完成,不用浪費正式戰兵的體力;進攻時,輔兵便留在大營協助留守戰兵,承擔一部分防守任務,在防守時就更不用說了。”


    “輔兵分散到每個隊的營帳裏??”金良質疑道:“輔兵畢竟訓練少,經曆戰陣少,如果把他們跟戰兵混合在一起,隻會削弱正規戰兵的戰鬥力,不能這樣設置吧。”


    “主公,我的意思是以隊為單位來管理戰兵和輔兵。”高順解釋道:“在安營紮寨時,輔兵和戰兵還是分成兩個營帳的,不論是在提防敵軍夜襲營寨還是在行軍途中,輔兵都被要求要迅速脫離戰兵陣營自成一陣的,末將會嚴格督促下麵各級將領訓練輔兵這一點。”


    “對,就是要這樣。行軍途中遇襲,這些輔兵該如何結成陣營防禦呢?”


    高順恭敬地答道:“四成輔兵身上都背著六七尺長的鐵尖木杆長槍,這種長槍比短刀好打造,更容易背負,三成輔兵背著弓弩,三成輔兵跨刀背盾。途中遇襲遇到的通常是敵軍騎兵,因為大部分輔兵都是用馬車、牛車運輸糧食輜重,一旦遇襲,輔兵們就迅速把這些車子圍成圈,那些長槍兵在車圈裏麵,緊貼著車子,把長槍對準外麵刺殺衝上來的騎兵馬匹,弓箭手在裏麵向外麵攢射。刀盾手一邊保護弓箭手和長槍手免受敵軍騎射,一邊斬殺衝進車陣的敵兵。輔兵依靠車陣阻擋敵軍騎兵一時,正式戰兵很快就會前來解圍。”


    金良點點頭:“如此甚好。不過我記得我們之前在很少如此作戰,這個能對抗異族鐵騎嗎?”


    “主公擔心的甚有道理,這樣的車陣迎敵除了李陵用過,其他將領都很少使用,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發揮出威力,我以後會在訓練中不斷改進,爭取達到最好的效果。??”高順在練兵方麵精益求精。再加上他忠心耿耿,金良便放心讓他為自己訓練官軍所有步兵。至於騎兵則有金良、張遼、徐晃、張頜、高覽負責,弓弩兵則有黃忠、郝昭等將領負責訓練。


    金良又讓韓浩在南陽郡招募了一些流民,加上被徹底淘汰下來的降兵,總計有二十萬人。統統交給韓浩統領,韓浩被正式任命為典農中郎將。關於這個任命和屯田大計,金良特意請太後何蓮、天子劉辯和其他五位輔政大臣一起商議。


    金良沒有浪費口舌,隻是讓韓浩把屯田大策的好處向各位做了說明:“聖駕臨荊州,荊州世家大族卻無有一人前來迎駕,便可知世家大族對朝廷無有忠義之心,朝廷的未來須得我們自力更生,不可仰仗金良世家。現今荊州雖有五百多萬人口,可有一半都掌握在世家手裏。另外有一小半掌握在寒庶地主手裏,真正能被朝廷納稅且可以在裏麵征兵的不足一百萬,而且這一百萬自耕平民被世家欺淩擠榨。奄奄一息,朝廷若想在他們那裏收稅,隻得杯水車薪,若想從他們那裏募得精兵,亦是緣木求魚。為今之計,便是招攬四處流民。收編各處降兵,擇無主荒地。由官府提供種子、耕牛和農具,讓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官府和屯民按比例分成,可以四六分成,亦可以五五分成。朝廷給他們糧食,讓他們活命,又借給他們種子、耕牛和農具,讓他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他們成了朝廷治下子民,必對朝廷感恩戴德,朝廷便可在這些流民裏募集精兵,屯田豐收以後,朝廷兵精糧足,便可從容處置那幫不畏服朝廷的世家大族。”


    太後和朝廷諸公都點頭稱是。荊州這塊地方世家林立,朝廷想要在此長久,不能指望那些陽奉陰違的世家,隻能靠屯田來積蓄實力。韓浩同時又拿西漢時期的趙充國故事來做屯田有大利的鮮明例證來做說明。


    漢宣帝時候,西羌叛亂,年逾七十的名將趙充國毛遂自薦,親自掛帥出征,平定叛亂。趙充國在對糧食輜重等後勤保障狀況進行了充分了解後,發現從後方運糧耗費甚大又容易被敵軍斷了糧道,便決定在邊塞屯田,這不僅是在國庫空虛、財政緊張時,節省了大量軍費開支、徭役勞作等,而且加強了邊防建設,增加了物資儲備,提高了禦敵應變能力,既開源又節流,有效地保障了國家安全,一舉數得,趙充國以一萬多名軍士,開墾田地兩千餘頃,“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穀,威德並行。”西羌的五萬軍隊,竟然被趙充國陸陸續續消滅了四萬六千餘人。到了最後,趙充國總結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處。韓浩就把屯田的十二好處都說了一遍,大家聽後,都倍感振奮。


    最後六大輔政大臣和太後、天子聯合發出屯田詔令:“安邦定國之根本大計,便在強兵足食。昔秦國因重耕戰而一統六國,武帝因屯田邊疆而鞏固西域,此皆前人之良策,值得今人效仿。現今民生凋敝,流民四起,田地荒蕪,路有餓殍,軍民皆無足糧可抵災荒,為保國家社稷長久,特命韓浩為典農中郎將,負責屯田大計,所有無主荒地均歸國家所有,韓浩招流民和白波黑山諸賊之降兵,開墾荒地,安定流民,各地官吏,各地士紳,皆不得阻擾屯田大計,否則以軍法論處!“


    韓浩為典農中郎將,常林為典農主簿,典農中郎將下麵有典農校尉,典農校尉下麵又有典農都尉,典農都尉下麵有典農司馬,典農司馬下麵有屯長,如此這般,對屯民進行全軍事化管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民不隸郡縣。


    一個屯含有一千人,置屯長,築造鄔堡,平時務農,農閑時訓練,屯裏設有一百人的護田隊,有屯長統領,負責督促和教導屯民耕種,同時防禦世家大族和盜賊的騷擾。


    五個屯置一個典農司馬,轄有五千屯民;四個典農司馬上麵設置一個典農都尉,轄有兩萬屯民;五個典農都尉上麵設有一個典農校尉,轄有十萬屯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芳尋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之天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之天狼並收藏三國之群芳尋蹤最新章節